第一单元第二章-了解生物圈检测(word版含解析) 2021--2022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第二章-了解生物圈检测(word版含解析) 2021--2022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9-21 19:28: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一单元第二章-了解生物圈单元检测(word版含答案解析)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仙人掌的茎变成肥厚的、富含汁液的肉质茎的原因是(  )
A.抵御动物侵袭
B.生长的环境缺水
C.生长的环境寒冷
D.生长的环境阳光太强
2.黄巢的著名诗句:“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里影响开花的因素是(  )
A.光照时间
B.光照强度
C.温度和湿度
D.肥料和氧气
3.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池塘中的水草
B.池塘中的鱼
C.池塘中的所有生物
D.一个池塘
4.下列食物链中,表述正确的是(  )
A.草→蚱蜢→食虫鸟→鹰→蛇
B.蚱蜢→草→食草子的鸟→鹰→狐
C.狐→鹰→食虫鸟→蚱蜢→草
D.草→蚱蜢→食虫鸟→蛇→鹰
5.为了保护南极的生态环境,到南极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不仅要把塑料等难以降解的垃圾带离南极,还要把粪便等生活垃圾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  )
A.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
B.缺少生产者
C.没有消费者
D.分解者很少
6.嘉兴南湖经综合治理,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以下属于南湖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是(  )
A.湖中的鲫鱼
B.照射到湖中的阳光
C.湖中的南湖菱
D.湖中的细菌与真菌
7.神农架自然保护区生长着一种散发清香的“神农香菊”。若把它移栽到别处,就会失去香味,这一现象说明(  )
A.生物能影响环境
B.环境能影响生物
C.生物能适应环境
D.环境能适应生物
8.下列叙述中,属于生物与环境中温度变化相适应的现象是(  )
A.秋天植物落叶
B.蛾类夜间活动
C.苍耳果实的表面生有倒钩
D.骆驼刺地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长得多
9.下列叙述中,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现象是(  )
A.鱼儿离不开水
B.蚯蚓能疏松土壤
C.候鸟迁徙
D.骆驼生活在缺水的荒漠中
10.在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时,不必测量下列哪个环境的湿度?(
)
A.灌丛
B.草地
C.水洼
D.裸地
11.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它有一个圈层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也是人类的“立足点”。这个圈层是(  )
A.大气圈的底部
B.水圈的大部
C.岩石圈的表面
D.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12.大气圈的空气主要含有______等气体(  )
①氧气 ②二氧化碳 ③氮气 ④氢气 ⑤一氧化碳
A.①②③   B.①⑤④
C.②③④
D.⑤④
13.“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句诗描述的是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影响了鸭的生活?(  )
A.光
B.温度
C.水
D.空气
14.在水圈中,大多数生物生活在水面下(  )
A.150米以内的水层中
B.100米以内的水层中
C.150米以外的水层中
D.100米以外的水层中
15.地衣能在岩石上生长,又能使岩石腐蚀,说明生物体(  )
A.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B.都能适应环境
C.与环境形成统一整体
D.都能生长和繁殖
16.在探究实验“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中,作为该实验变量的是(  )
A.光
B.水
C.温度
D.湿度
17.在一个由水稻、蝗虫、青蛙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如果将青蛙杀光,蝗虫的数量变化可以用下列曲线图中的哪一个来表示?(  )
18.在一个阴湿的山洼草丛中,有一堆长满苔藓的朽木,其中聚集着蚂蚁、蚯蚓、蜘蛛、老鼠等动物,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  )
A.生态系统
B.食物链
C.食物网
D.生物圈
19.生态城市建设让人与自然更趋和谐。目前苏州正在创建国家生态城市,为了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以下措施不合理的是(  )
A.要做到生态良性循环
B.要做到经济、环境与社会的和谐进步
C.要进一步做好城市绿化工作
D.可先加快工业化进程以促进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再保护环境
20.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
B.细菌和真菌被称为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C.食物链和食物网一般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共同组成
D.阳光、空气和水都属于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21.(8分)探究实验题:小华发现家中窗台上的植物叶片偏向窗外一侧,他将花盆转了一个角度,过了几天植物叶片又出现了这种现象。请根据上面的资料完成以下问题。
(1)提出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出假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设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得出结论: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8分)在一片草原上,生活着各种牧草、昆虫、食草鸟、食虫鸟、鹰等动植物。请用你学过的生态系统方面的知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请根据这些动植物的食物关系,用文字和箭头画出食物网。
(2)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了这些动植物之外,还应有哪些成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防止鸟吃草籽,有人把该草原中的人工种草实验区用网罩起来。结果事与愿违,实验区的草几乎被虫子吃光,请分析其中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由于某种原因牧草大量死亡,导致该生态系统崩溃。请在下图中画出牧草死亡后,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在短期内的数量变化曲线。
23.(14分)下图为一个池塘的生态系统,池塘内有水草、浮萍、水绵、鱼、虾等生物。
(1)在此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____________(3种),消费者是____________(2种)。在该生态系统中,没有画出的生物成分是________。
(2)鱼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最终来自________,能量沿食物链和________传递。
(3)如向池塘中投放一些黑鱼(肉食性),则池塘中小鱼的数量将会________。如果该生态系统受到DDT的污染,那么体内积存DDT最多的生物会是________。
(4)一段时间后,该池塘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又会处于________状态,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能力。
(5)该生态系统能量和有机物都来源于生产者的________作用。
24.(10分)目前,作为家庭摆设的一种球状生态瓶很受人们青睐。该球密封,其内装有河水、2~3条小鱼,底部有泥沙,并生长着一些水草。球体内的小鱼、水草都是活的。请完成下列问题。
(1)这种生态球应放在________的地方。
(2)小鱼和水草都能生存的原因是:水草能够进行________,为小鱼提供________和________;小鱼能为水草提供二氧化碳,排出的粪便等废物被____________分解之后,能再被水草利用。
参考答案
1.B 解析:生物在各种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都能与生活环境相适应。沙漠中的植物(如仙人掌),由于环境中缺水,植物体结构具有较好的储水能力。
2.A 解析:诗句中描述的是菊花,影响菊花开花的主要因素是光照长短。菊花是短日照植物,所以在秋天开花。
3.D 解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它既包括了某一地域的全部生物又包括了环境。A、B、C三项都只说了部分或全部“生物”,没有指出“环境”;只有D项符合生态系统的含义。
4.D 解析:选项A中蛇不能以鹰为食;选项B和C的生物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不正确。
5.D 解析:南极温度较低,不利于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所以,南极的分解者较少。
6.C 解析:湖中的南湖菱能制造有机物,不仅满足自身生长繁殖的需要,还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属于生产者。
7.B 解析:题述现象是由于环境条件的变化引起生物性状的变化,属于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8.A 解析:骆驼刺的根长得很长是对干旱环境的适应;蛾类夜间活动是对光照的反应;苍耳果实上有倒钩是为了钩住其他生物以帮助其传播种子;植物在秋天落叶是对环境温度降低的适应。
9.B 解析:生物生活在环境中,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去,而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如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排出物还能增加土壤肥力。
10.C 解析:本探究实验是为了说明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水洼环境中湿度大,若测量此处的湿度会影响实验结果,无法得出正确结论。
11.C 解析:岩石圈是地球表层的固体部分。它的表面大多覆盖着土壤,是人类和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12.A 解析:大气圈的空气由多种气体组成,如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
13.B 解析:诗中描写的景色正是由温度的变化而形成的。
14.A 解析:水圈包括地球上的全部海洋和江河湖泊。在水圈中,几乎到处都有生物,受光的限制,大多数生物生活在水面下150米以内。
15.A 解析:地衣能在岩石上生长,说明了地衣的形态结构与生活环境相适应,而地衣的分泌物又会腐蚀岩石,说明地衣又会影响环境。
16.A 解析:光、温度、水分等因素对鼠妇的生活都有影响;采用对照实验,可以保证除了所研究的因素不同之外,其他因素都相同。这样实验结果的不同只能是由单一变量引起的。本实验探究的是“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所以,变量只能是光。
17.C 解析:在这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是水稻→蝗虫→青蛙。青蛙被杀光后,蝗虫的数量会急剧增多,随着蝗虫数量的剧增,水稻会大量减少,最后,蝗虫会因食物缺乏导致数量减少。所以,选项C是正确的。
18.A 解析:朽木已经失去了生命,属于非生命物质环境,再加上各种生物,就构成了生态系统。
19.D 解析:保护环境要与经济发展同步进行,否则会使生态系统遭到破坏而无法恢复。
20.C 解析:食物链是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形成的一种联系,发生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不包括分解者。
21.答案:(1)植物的叶片为什么要偏向窗外一侧?
(2)植物的叶片具有向光性,光会影响植物的生长 
(3)一盆花见光,而另一盆花不见光,其他因素要相同;观察两盆植物叶的生长情况 
(4)植物的叶具有向光性
解析:植物具有向光性生长的特点。植物的茎、叶处于最适宜吸收阳光的位置,有利于接受充足的阳光进行光合作用。
22.答案:(1)
(2)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等)和分解者
(3)牧草用网罩起来,破坏了原有食物链,昆虫失去天敌,大量繁殖
(4)
解析:[分析]由我们所学的知识可以知道
:
(1)食物链是指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食物网是由多条食物链交织而成的。
(2)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又包括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
,非生物部分主要指光、温度、空气和水分等。
(
3
)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食物链被破坏导致生态平衡失调,生物的数量也会发生变化。
(
4
)细菌和真菌靠分解动植物的遗体为生,食物多了势必导致其数量增加。
[解答]答:
(1)在本生态系统中存有:①牧草→食草鸟→鹰牧;②草→昆虫→食虫鸟→鹰两条食物链。
(2)生态系统中除了生产者和消费者,还有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草是植物为生产者,各种动物是消费者,所以还缺少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
3
)用网把牧草罩住可以防止鸟吃草籽,但是鸟吃草籽的同时也吃昆虫,导致食物链被破坏,所以昆虫因没有天敌而大量繁殖。
(4)牧草大量死亡后,分解者的数量在短时间内急剧增多,注意是短时间内的变化。细菌、真菌靠分解动植物的遗体为生,现在草死了,所以食物多了在短期内会导致其数量增加。
23.答案:(1)水草、浮萍、水绵;
鱼、虾;
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等)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等)。
(2)太阳光
食物网。
(3)减少
黑鱼。
(4)稳定
自我调节。
(5)光合
解析:[考点]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的流动;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某些有害物质沿食物链积累。
[分析]由所学的知识可以知道:
(
1
)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其中生物部分又分为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
(2)生态系统中所有生物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光能,能量和物质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传递。
(3)放入黑鱼后,存有这样的食物链:水生植物→虾→小鱼→黑鱼,所以小鱼的量会减少;
DDT是剧毒物质,一旦进入生态系统,便参与物质循环。在物质循环过程中DDT性质稳定、容易被生物体吸收、在生物体内不易被排出也不易分解,随着食物链逐级积累。越是处在较高营养级别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浓度越高。所以黑鱼体内DDT含量最多。
(4)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一段时间后各种生物的量又处于稳定状态。
(5)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储存能量是生物的食物和能量来源。
[解答]答:
(1)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组成,图中水草、浮萍、水绵属于植物为生产者,鱼、虾是动物为消费者,所以还缺少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2
)生态系统中所有生物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光能,能量和物质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逐级递减传递。
(3)放入黑鱼后,存有这样的食物链:水生植物→虾→小鱼→黑鱼,所以小鱼的量会减少;
DDT是剧毒物质.在生物体内不易被排出也不易分解,随着食物链逐级积累,所以黑鱼的营养级别最高,体内的DDT的含量最多。
(4)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一段时间后随着小鱼的量减少,黑鱼缺乏食物而减少,慢慢的各种生物的量又处于稳定状态。
(5)植物通过光台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生物的食物和能量来源。
[点评]本题是生态系统的综合题,关键是会分析生态系统的组成和数量变化以及物质和能量来源及传递。
24.答案:(1)有光
(2)光合作用 有机物 氧气 细菌、真菌等分解者
解析:该生态球中有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生物部分有生产者(水草)、消费者(小鱼)、分解者(河水中的微生物)。所以,能为小鱼和水草的存活提供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