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汽化与液化当堂训练
一、选择题
1.电饭煲煮饭煮熟后,揭开锅盖时往往会有水从锅盖上流下,锅盖上的水经历的物态变化是( )
A.先熔化后汽化
B.先凝固后汽化
C.先汽化后液化
D.先熔化后液化
2.今年十堰市部分区域气温高达36℃,小明在教室使用电风扇吹风,感到凉爽,是因为( )
A.电风扇吹出的风,能吸收人体的热量
B.电风扇吹出的风,能降低教室内的气温
C.电风扇吹出的风,能加快人体表面汗液的蒸发
D.电风扇吹出的风,能把人体周围的热空气带走
3.缺电地方的人们发明了一种陶制的罐中罐“冰箱”,内外罐之间填有沙子,如图。盛夏季节里,有利于给“冰箱”中食物降温的做法是( )
A.换用铁质材料制作内外罐
B.经常给两罐间的沙子浇水
C.把“冰箱”放在密闭房间内
D.把“冰箱”放在湿热环境中
4.小明在六盘水某学校实验室测得水的沸点是98℃,则该学校所在地大气压值( )
A.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
B.大于1个标准大气压
C.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
D.无法确定
5.夏天,从冰箱中取出一瓶冷藏的饮料,过一会儿瓶的外壁会“出汗”,这是( )
A.水蒸气的汽化现象
B.水蒸气的凝固现象
C.水蒸气的液化现象
D.水蒸气的熔化现象
6.关于“观察水蒸气液化”的实验.下列几个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烧瓶内水的减少主要是因为水的沸腾
B.金属盘中放冰块可使液化现象更明显
C.瓶口上方的“白气”是大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D.根据金属盘温度升高这一现象不能得出气体液化会放热的结论
7.青藏铁路路基两旁各插有一排碗口粗细、高约2m的铁棒(如图所示),叫热棒。热棒在路基下还埋有5m深,整个棒体是中空的,里面灌有液氨。热棒的工作原理很简单:当路基温度上升时,液态氨受热发生①,上升到热棒的上端,通过散热片将热量传导给空气,气态氨因此冷却②变成了液态氨,又沉入了棒底。这样,热棒就相当于一个天然“制冷机”。请问文中空格处的物态变化名称是( )
A.①汽化?②液化
B.①液化?②汽化
C.①熔化?②液化
D.①熔化?②凝固
8.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加快的是( )
A.给湿头发吹热风
B.春天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地膜
C.把盛有酒精的瓶口盖严
D.用保鲜袋包装蔬菜放入冰箱
9.在一标准大气压下,酒精和水的沸点分别是78℃和100℃,把它们分别装在两只试管里,悬放在正在加热的沸水中,则( )
A.试管中的水和酒精都会沸腾
B.试管中的水会沸腾,酒精不会沸腾
C.试管中的酒精会沸腾,水不会沸腾
D.水和酒精都不会沸腾
10.如图是“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图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t时=4min时,水开始沸腾
B.在t时=4min到t时=6min的过程中,水不吸热
C.在t时=6min后继续加热,水温仍是100℃
D.在实验中,水的沸点是100℃
二、填空题
11.物质从__________变为__________叫汽化;汽化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方式。
1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1)液体温度的高低;(2)液体______的大小;(3)液面上方空气流动的快慢;沸腾的条件:(1)温度达到沸点;(2)能继续______,沸腾的特点:吸收热量,温度______。
13.夏天,将瓶装的矿泉水从冰箱里取出来放置一会儿,矿泉水瓶壁上很快就结满水珠,这些水珠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形成的(填写物态变化的名称)。
14.如图用纸锅烧水的实验中,水烧干之前纸锅没被火烧着,这主要是因为水沸腾时______(选填“吸”或“放”)热,温度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使纸锅的温度不能达到纸的燃点。
15.有一种气体打火机,内装燃料是液态丁烷。通常情况下,丁烷是气体,人们通过加压方法将其变为液态,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
16.针对运动损伤的疼痛常用“冷疗法”治疗,其原理是把储存在罐中的液态氯乙烷喷在皮肤上,使其迅速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从而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热,使人体受伤部位的温度降低,减缓入的伤痛感。
17.电冰箱是常用家用电器,其内部结构如图所示。它是利用制冷剂把冰箱里的热“搬运”到冰箱的外面,使冰箱内部温度降低。请根据你对冰箱的认识及所学的物理知识分析:冰箱里面温度较低,而外壳摸起来却较热。这是制冷剂在冷冻室内__________,在冷凝器内__________。
18.如图所示,是一种可以解决夏日汽车内高温问题的新产品喷雾剂“冰之宝”,当向车内喷洒该物质时,它会迅速________,从而________热量,使车内温度降低;罐内物质是利用________的方法使其________装入罐内的。
19.根据下表所提供的数据(1个标准大气压下)可知:
(1)80℃的酒精是______态;
(2)在北方寒冷的季节里,最低气温可达-50℃,此时应选用________(选填“酒精”或“水银”)做温度计的测温液体。
物质
凝固点/oC
沸点/oC
酒精
-117
78
水银
-39
357
20.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如图所示,是小亮同学在实验中,用数码相机拍摄的水沸腾前和沸腾时的两张照片。其中______是水沸腾时的情况;如图所示,是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则此时水的沸点是______℃。
三、解答题
21.在探究液体蒸发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做了图中甲、乙、丙三组实验,在每组实验中,分别在两块玻璃板上滴有初温和质量都相等的酒精。观察图所示实验,回答如下问题(均选填“甲”“乙”或“丙”):
(1)___________组实验,可以探究液体蒸发快慢与温度是否有关。
(2)___________组实验,可以探究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表面附近的空气流速是否有关。
22.某小组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1)图(a)中甲、乙、丙三种读温度计的方式正确的是__________。
(2)图(b)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__________(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3)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__________,由此可以判断此时大气压__________(填“小于”或“大于”)1个标准大气压。为说明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__________,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
(4)小明和小红分别利用质量相等的水按图(b)装置同时进行实验,正确操作,却得出了如图(c)所示的两个不同的图线,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
时间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91
93
95
97
99
99
99
99
99
答案
1.C
2.C
3.B
4.C
5.C
6.C
7.A
8.A
9.C
10.B
11.液态
气态
沸腾
蒸发
12.表面积
吸热
不变
13.液化
14.吸收
不变
15.液化
16.汽化
吸收
17.汽化吸热
液化放热
18.汽化
吸收
压缩体积
液化
19.气
酒精
20.甲
97
21.乙
丙
22.乙
自下而上
99℃
小于
撤去酒精灯
酒精灯火焰大小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