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名称
容积和容积单位之间的关系及互化
课时
1
授课时间
课标要求
形成1升、1毫升的容量观念,通过实验操作体会1升、1毫升有多少
背景分析
认识了体积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情境感受并认识容积,联系实际初步形成1升、1毫升的容量观念,通过实验操作体会1升、1毫升有多少。
2.知道容积和体积的联系与区别,知道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之间关系,掌握容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并能正确进行有关单位的换算。
3.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获取数学学习的直观经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容积的概念和容积单位“升”和“毫升”的理解。2、难点:理解容积与体积的联系和区别,感知“升”与“毫升”的实际大小。
评价任务
形成1升、1毫升的容量观念,通过实验操作体会1升、1毫升有多少
所需条件
多媒体课件。
板书设计
容积和容积单位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它们的容积。计量容积一般用体积单位。但是计量液体的体积,如水、油等,常用容积单位。常见的容积单位有升和毫升,也可以记作L和mL1升=1000毫升1升=1立方分米
1毫升=1立方厘米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示标示导1.创情板题:(出示矿泉水瓶)同学们,这是我们经常经常见到的矿泉水瓶,在商标纸的下面可以找到这样的数量:“500mL”(板书)大家知道怎么读吗?(500毫升)。?
你在生活中其他的地方同样发现过这样的数量吗??(果汁瓶上有净含量:550毫升。墨水瓶上标注着50毫升,牛奶的包装上有净含量:240毫升。??)?还有吗?(较大的饮料瓶上标注2L)(板书2L)读作:2升??(还有标有1L的牛奶,食用油油桶上标着5L,家家户户都有的饮水机的桶上标着18升??)?它们是什么单位?升和毫升表示什么?1升和1毫升分别是多少?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研究这些知识——容积和容积单位。(板书课题:容积和容积单位)2.出示目标师:本节课要达到以下学习目标(出示学习目标):(知道容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容积单位—升、毫升,
弄清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之间的关系,掌握简单的进率和名数的变换。)3.自学指导师:要达到本节课的目标,还要靠大家的努力,下面请看自学指导(出示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93页“红点”中的内容,重点看容积的定义、毫升和升与体积单位之间的数量关系。思考:①哪个牛奶盒装的牛奶多一些?②什么是容积?常用的容积单位有哪些?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的关系及互化?评价标准:4分钟后,比比谁能汇报清楚上述问题,并会做与例题类似的题。)(二)自主学习
师: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自学指导”开始自学,比比谁看书最认真,谁自学效果最好。(教师巡视了解学情)(三)汇报交流(说一说)调查。师:看完的同学请举手,看会的请把手放下。1.小组交流。把自己想法在小组中交流一下。教师走到学生中间参与讨论,了解学生的合作情况,并特别关注学困生。2.全班汇报。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汇报交流,汇报时按照“自学指导”中思考题的顺序一一汇报。(1)哪个牛奶盒装的牛奶多一些?预设如下:
生汇报:一、可以观察它们包装盒上的标示;二、可以观察它们的体积,谁占的空间大,谁的牛奶就多。三、实际比较:把两盒牛奶打开分别倒入同样大小的杯子里,结果发现A盒的倒出的牛奶更高,可以看出A牛奶盒所装的牛奶更多。……老师引导学生对于每种说法进行评议。说出正误。第一个方法是可以的,看标识数据大的牛奶含量就多。第二个方法不完全正确,要看谁的内部空间大,谁的牛奶就多;而不是看谁占的空间大。第三个方法是可以的。教师小结:牛奶盒的内部空间有大有小,所能容纳的物体的体积也有大有小。(2)什么是容积?
生汇报: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它们的容积。(课件出示)
教师质疑1:什么样的物体是容器?是不是所有的物体都有容积呢?(课件出示)问:这些都是容器吗?为什么?生汇报:像杯子、箱子、盒子……能装物体的东西。师补充:还有车辆的车厢、仓库、火车的车厢、船舱、万吨油轮的船舱……这种能容纳其它物体的物体,称为容器。教师质疑2:是不是所有的物体都有容积呢?生:不是。必须是容器才有容积,像魔方、字典是没有容积的。总结:只有容器才能有容积,即只有里面是空的能够装东西的物体,才有它的容积如果是实心的木块等,是不会有容积的。(3)常用的容积单位有哪些?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的关系及互化?生:计量体积要用体积单位,计量容积一般用体积单位。但是计量液体的体积,如水、油等,常用容积单位。常见的容积单位有升和毫升,也可以记作L和mL(学生看着课本上的读)活动一:1毫升究竟有多少呢?(课件出示)
10ml的口服液
温馨提示:①出示一瓶口服液(兑换成水的),这是10毫升,平均分成10份,一份就是1毫升。②分组活动:利用滴管或注射器分一分。感知1毫升有多少?活动二:把这瓶1L的橙汁倒入量杯里,可以倒满几杯?①出示量杯,指出它的容积是500毫升。将这瓶1L的橙汁倒入量杯里,估计一下看看可以倒几杯?②让一名学生动手操作,倒入量杯,演示让全班同学观察,验证估算结果。
活动三:把这瓶1L的橙汁倒入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容器里,可以倒满吗?
让一名学生动手操作,把1升的橙汁倒入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盒里,刚好满。同时总结板书:1升=1立方分米小结:由于1升=1000毫升,1升=1立方分米,而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所以1毫升=1立方厘米。3.概括提升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知道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它们的容积。计量容积一般用体积单位。但是计量液体的体积,如水、油等,常用容积单位。常见的容积单位有升和毫升,也可以记作L和mL1升=1000毫升1升=1立方分米
1毫升=1立方厘米
当堂检测
(四)学情诊断(做一做)1.检测练习师:同学们学会了吗?下面老师来考一考大家,你们有信心接受挑战吗?(出示下面各题)
(1)完成自主练习的第3题(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2)完成自主练习的第4题。(让学生明白:低级单位数换算成高级单位数,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高级单位数化成低级单位数,乘它们之间的进率。)(3)一瓶矿泉水有500ml,纸杯的容积约是120ml。一瓶矿泉水大约能倒几杯?一个人平均每天大约需要喝1300毫升的水,如果使用这样的纸杯,每天大约需要喝多少杯水?(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对于学困生做个别指导)
2.公布答案学生“检测练习”结束,教师就立即要求学生交换试卷,立即用一体机公布答案。3.学生互改同桌学生对照公布的标准答案,相互逐题判定、打出对(√)、错(×)符号,比谁全对,获得满分。4.表扬评价教师问“全对的举手”,教师认真统计并公布满分人数,以后大家以掌声或教师用一两句话不点名地表扬全体满分的同学。5.互助纠错开展组内“兵教兵”活动,“学优生”帮助“学困生”讲解订正,寻找错因。教师深入学生中间,找出典型错题,或让错题的同学把错题交到前边来,准备纠错。(五)归纳小结(议一议、理一理)1.展错:用“实物展台”展示学生集中出现的错误或者发现板演中错误的同学上台更正。(要求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在错误旁边改正,不要擦去原来的)2.讨论:引导学生逐题分析谁对谁错,并让学生说说对错的原因。
3.评价:对学生的板演从对错和书写两方面评价,激励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4.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说说你有哪些收获?(师生共同总结)
作业内容
做一做黑板上的题。
一致性
形成1升、1毫升的容量观念,通过实验操作体会1升、1毫升有多少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