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3单元 生活中的大数 表格式教案(共6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3单元 生活中的大数 表格式教案(共6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9-22 05:58:45

文档简介

二年级下册教案
第6课时
练习课
教学内容:
练习课
教学目的:
1.联系生活实际学习万以内的数,体验数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具体感受大数的意义,逐步发展数感。3.通过数学活动,巩固本单元的知识内容
教学重点:
万以内数的读、写,数位的意义
教学难点
几个数的排列
教学准备:
计数器、数字卡片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二次设计
活动一:看一看,读一读看图写数:2003
2040读数:二千零三
二千零四十你拨我写
同桌合作,一人拨珠,一人写数
活动二:找规律
出示题目(1)388,389,

,392,393(2)3260,6370,
,3290,
,3310(3)5725,5825,

,61251.找规律
2.独立填写
3.交流,评议
活动三:
说一说1、在小组内先读数
307
754
371
75942、说一说,“7”在什么数位上,各表示多少?3、汇报,交流4、猜一猜
淘气的书可能有多少本?活动四:小兔吃萝卜故事引入
2、连一连
3、在小组内读一读,写一写4、交流读、写数的方法5、小结易错的地方。活动五:数学游戏
转一转,比一比活动六:实践活动
有多少片树叶?1.先估计50或100片树叶占多大面积,再估计所有树叶有多少片,在小组内交流。2.实际数一数有多少片想一想:怎样数的又快又对,设法表示出来。二年级下册教案
第3课时
拨一拨
教学内容:
拨一拨
教学目的:
1.在活动中激发读、写数的兴趣。2.在数学活动中对大数有具体感受,发展数感
。3.通过“拨一拨”活动,理解万以内数的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
教学重点:
理解万以内数的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
万以内数位顺序。
教学准备:
计数器
正方体
学具袋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二次设计
活动一:拨一拨(一)出示信息(投影)
1、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高8844米。
2、民族小学共有1706个学生。
3、陈老师在广场路买了一套每平方米3080元的房子。4、我们学校有880人。5、买一台洗衣机要1008元。6、发明造纸术距今有1900年。
学生试着读读划线的数。然后将这些数进行分类。(二)分四组,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这4种数的读法,并将自己讨论的一类数各摆出5个。
1、第一类:不带0的数。1)学生再读读数,然后将数出示在计数器上。2)抽学生代表说说数的读法,该怎么读?为什么这样读。3)每人写一个不带0的数,请同桌读一读。然后抽几桌汇报。
2、第二类:中间带0的数(1)老师将这两个数先后出示在计数器上,要求学生先读数,再说说这个数的组成,你发现了什么?
(2)小结:读中间带0的数的方法;不管中间是几个0,都只读一个0。
(3)出示只有中间带0的数,让其他小组的学生读。
3、第三类:只有末尾带0的数(1)派代表说说这类数的读法,老师归纳。
(2)出示你所写的数,让其他学生读。
4、第四类:中间和末尾都有0的数
(1)读一读、说说方法,老师小结。
(2)出示一个代表所写的数,看谁读得快,学生自己读后,抽生读。
(三)你拨我写
(四)总结读、写数的方法。
活动二:练一练1、说一说商品的价钱
写出横线上的数
填一填二年级下册教案
第2课时
数一数(二)
教学内容:
P22~23
教学目的:
1、通过实例,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2、通过数正方体等活动,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万”,并体会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了解万以内数的组成。3、通过“数一数”“摆一摆”等活动,增强对大数的具体感受,发展数感。
教学重点:
认识新的记数单位“千”“万”,并了解单位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准备:
计数器
正方体
学具袋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二次设计
(一)情境引入
1.师:你们知道世界海拔最高的山峰是什么吗?
生:珠穆朗玛峰。
师:那你知道它的高度吗?
(出图)师:谁能读给大家听?生略。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两个之最。老师这还有两幅图(出图),我们一起来看看。
2.⑴用肉眼能看到的星星大约有三千颗。
⑵我国已发现的鸟类有一千一百六十六种。师:在这几幅图中都有一些数字,以前我们学习了100以内的数,知道它们分别表示什么,那这些数字和100以内的数比较,怎么样?生:这些数字比100以内的数大很多。
师:那到底有多大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数一数生活中的大数。(二)探究新知1.出示挂图提问:再添一个珠子是多少?生回答:一万。教师总结:九千九百九十九再添1个是一万。2.数一数出示正方体图。指名回答,一个正方体是多少?(一千)3.小组数一数。并汇报:一千、二千、三千······九千、一万。
总结:10个一千是一万。学生数一数从九千八百八十七数到一万。4.说一说,生活中的大数?(三)完成p23练一练1~4题。(四)总结二年级下册教案
第1课时
数一数(一)
教学内容:
P19~21数一数(一)
教学目的:
1、通过实例,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2、通过数正方体等活动,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万”,并体会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了解万以内数的组成。3、通过“数一数”“摆一摆”等活动,增强对大数的具体感受,发展数感。
教学重点:
认识新的记数单位“千”“万”,并了解单位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难点
对学生数感的培养
教学准备:
1.ppt和相对应的图片2.学生准备长方体和正方体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二次设计
(一)情境引入
同学们,你能很快的把下面的数数出来吗?(二)探究新知
1.(出示大正方体)⑴师:老师有一个大正方体,这个大正方体是由很多个小正方体组成的(出示小正方体),这个大正方体是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搭成的呢?这么多,怎么数呀?你们愿不愿意数一数?一会儿以小组为单位,要求:不仅数出有多少个小正方体,还要说一说你们是怎样数的?
(学生数。)师:汇报要求“先说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再说你们小组是怎样数的”,哪个小组愿意汇报。组1:我们组数有600个小正方体,我们组是这样数的,先横着数有10个,再竖着数有10个,10×10=100,这个正方体一共有6个面,所以是600个。组2:我们组数有1000个小正方体,我们组是这样数的,先横着数有10个,再竖着数有10个,10×10=100,100×10=1000。组3:我们组数有1000个小正方体,我们组是这样数的,一个面有100,这个正方体一共有10个层,就是1000个。师:一共有两种意见,一种数的结果是600个,另一种数的结果是1000个,同一个正方体怎么会出现两种意见呢?究竟谁的是正确的?生1:我们数的方法不同,所以数的结果也不同。生2:他们数的是6个面,我们数的是10层。生3:他们没数正方体的芯。师:结果是600个的同学只数了6个表面,忽略了正方体里面的小正方体。下面我们看看数的结果是1000个的同学是怎样数的。⑵计算机演示:第一步:一个一个地数,数到10;第二步:十个十个地数,数到100;第三步:一百个一百个地数,一百、二百、三百……九百,数到一千。(同学跟着计算机数)师:谁能把同学们说的进行整理,先怎么数,再怎么数,最后怎么数。生:先一个一个地数,数到10;再十个十个地数,数到100;最后一百个一百个地数,数到一千。),数到10个;再十个十个地数(出示
),数到100;最后一百个一百个数(出示),2个一百是多少?3个一百呢?5个一百?9个一百?数到10个一百就是多少?(出示)。10个一百是一千。(板书:10个一百是一千)2.师:接下来可以怎样数?生:一千一千地数。计算机演示:一千一千地数,一千、二千、三千……九千,数到一万。(学生一起数)师:一千一千地数,有几个一千就是几千,数到10个一千就是多少?生:10个一千就是一万。(板书:10个一千是一万)师:以前我们可以一个一个地数或十个十个地数,今天我们又可以怎样数?生:一百一百地数、一千一千地数和一万一万地数。3师:老师有几幅图,你能不能很快说出图中有多少个小木块?①
师:介绍一下你怎么数地这么快?生1:第一幅图有100个小木块,第二幅图有20个小木块,第三幅图有5个小木块,一共是125个小木块。生2:先看1个一百,再看2个十,最后有5个一,一共是125个小木块。

师:我只看到3个十?生:最后的12个小木块里有1个十,就是4个十,所以是142个小木块。
③师:一百在哪了?生:10个十就是100,所以是105个小木块。④
?(三)应用新知师:刚才我们看到的几幅图都是按照千、百、十、个摆好的,所以同学们很快就知道有多少个小木块。你们每个小组都有一盆豆子,你能不能很快说出有多少粒豆子?生:不能。师:你们数一数,再摆一摆,不仅你们知道有多少个,还要让大家也能很快看出一共有多少粒豆子。活动要求:老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两种塑料袋,大一些的你看看装多少粒豆子比较适合,小一些的你看看装多少粒豆子比较适合;发挥两种塑料袋的作用数一数、摆一摆。小组活动(略)小组汇报师:汇报你们小组一共有多少个豆子,怎么摆的?组1:我们组有963个豆子。有9个百,6个十,3个一。组2:我们组有972个豆子。有9个百,7个十,2个一。组3:我们组有954个豆子。有9个百,5个十,4个一。组4:我们组有990个豆子。有9个百,9个十。组5:我们组有1012个豆子。有10个百,1个十,2个一。组6:我们组有988个豆子。有9个百,6个十,8个一。组7:我们组有995个豆子。有9个百,9个十,6个一。组8:我们组有933个豆子。有9个百,3个十,3个一。组9:我们组有910个豆子。有9个百,1个十。组10:我们组有989个豆子。有9个百,8个十,9个一。师:哪个组比一千多,请把多的送到前面;哪个组比一千少,差几个就到前面少几个。师:请小组代表进行汇报。组1:我们组有963个,还差37个,我们拿了3个十,7个一。组2:我们组有972个,还差28个,我们拿了2个十,8个一。组3:我们组有954个,还差46个,我们拿了4个十,6个一。组4:我们组有990个,还差10个,我们拿了1个十。组5:我们组有1012个,多了12个,拿走1个十,2个一。组6:我们组有988个,还差12个,我们拿了1个十,2个一。组7:我们组有995个,还差5个,我们拿了5个一。组8:我们组有933个,还差67个,我们拿了6个十,7个一。组9:我们组有910个,还差90个,我们拿了9个十。组10:我们组有989个,还差11个,我们拿了1个十,1个一。师:老师这有几个数,请你看数摆豆子。①一百二十三②五百四十六③八百七十④九百零七师:我们班一共有10个组,如果把10个组的塑料袋凑在一起就是多少了?生:一万师:请组长带着你们组的豆子站到前面来。师生惊叹:哇!一万粒豆子是这么多呀!师:谈谈你有什么收获?生1:我会一百一百地数、一千一千地数和一万一万地数数了。生2:我会用好办法数豆子了。二年级下册教案
第4课时
比一比
教学内容:
比一比
教学目的:
1.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2.通过“估一估”活动,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体会估计在生活中的作用。3.通过“比一比”活动,掌握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能够用符号表示万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重点:
掌握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能够用符号表示万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
体会估计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
计数器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活动一:比一比
创设情境:谁最矮?1、出示图片。
黄山海拔约1865米
香山海拔约1865米
泰山海拔约1865米
华山海拔约1865米2、比大小
出示
万千百十个1865黄山575香山1533泰山2155华山如图所示,三位数比四位数要小。3、谁最高万千百十个1865黄山1533泰山2155华山4、黄山和泰山谁高?谁矮?万千百十个1865黄山1533泰山学生填一填(
)<(
)<(
)<(
)5、讨论: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6、交流:说一说各自的想法7、明确:四位数比三位数大位数相同,先看最高位,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相同,就比较下一位。活动二
练一练在
里填上“<”或“>”1074
846
389
982
5102
5184学生独立练习(2)交流想法,着重说一说最后一题。活动三:试一试
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独立思考讨论:这么多的数,怎样能很快地从小到大排列呢?交流解决问题的步骤独立完成想一想:最小的四位数是多少?最大的四位数是多少?
活动四:P28~29练一练1~6题
1、学生独立完成。2、老师巡视指导,让学生板演。
二次设计二年级下册教案
第5课时
有多少个字
教学内容:
有多少个字
教学目的:
1.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2.通过“估一估”活动,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体会估计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体会估计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体会估计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
计数器、
教学时间:
复习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1084
982
3756
4184
学生独立完成。说一说比较两个数的大小要注意什么?知识新授让学生自读课本P30的文章。学生小组估估这个故事有多少个汉字呢?小组回答,指名汇报方法。方法一:每行约有10个字,数数每段有多少字,有多少段。方法二:右栏大约50个字,左栏是右栏的两倍。完成“估一估,填一填”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完成P31
“练一练”1~4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总结课堂。布置作业
二次设计
0
颗出
丫备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