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熔化和凝固
同步练习3
一、单选题
1.下图中能表示晶体凝固过程的图像的是( )
A.
B.
C.
D.
2.下列各组固体中均具有确定熔点的一组是( )
A.蜡、玻璃、橡胶
B.冰、铁、铝
C.塑料、铝、玻璃
D.冰、海波、沥青
3.如图是某种固态物质加热变成液态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由图可知该物质( )
A.是晶体,熔化持续了8min
B.在BC段处于固态
C.是晶体,熔化持续了4min
D.在AB段不会吸热
4.下列关于物体熔化与凝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熔化是指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
B.晶体熔化过程中物质不会处于固液共存态
C.非晶体凝固过程中不需要放热
D.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和它的熔点相同
5.下列物质中,均属于晶体的一组是( )
A.水晶、食盐、黄金
B.玻璃、水、石英
C.萘、铁、松香
D.塑料、沥青、蜂蜡
6.制冷剂R600a(异丁烷)是我国目前生产的电冰箱中热的搬运工,液态R600a进入冰箱冷冻室吸走热量,此时R600a发生的物态变化应当是( )
A.汽化
B.液化
C.熔化
D.凝固
7.根据表中所提供的数据,在标准大气压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物质
熔点°C
沸点°C
酒精
-117
78
水银
-39
357
铅
328
1740
A.酒精温度升高到90°C变成液态
B.南极气温接近-60°C时,应选用水银温度计测气温
C.铅的凝固点是328°C
D.水银在-39°C熔化时吸热,温度升高
8.
、两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分析图中信息可以得出
(????????)
A.、两物质都可能是晶体
B.在第
时,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
C.物质开始熔化的温度是
D.物质一定没有熔化
9
小美同学对冰加热,她将冰熔化成水直到沸腾的过程,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象中的段是冰的熔化过程
B.、段物质在吸热,、段物质没有吸热
C.水的凝固点是
D.段和段物体的温度保持不变
二、填空题
10.固体可分为___体和________体;晶体和非晶体的根本区别是:晶体有______(熔化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没有熔点(熔化时温度______,继续吸热);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_______;
11.晶体熔化的条件:温度达到________;继续_______热量;晶体凝固的条件:温度达到______;继续________热;
12.甲乙两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从图中给出的信息,我们可以判断______物质是晶体,该晶体熔化所需的时间是______min。
13.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的熔化图像。由图可以看出,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BC段该物质处于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14.某种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甲所示,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若将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该物质中,如图乙所示,则试管内冰的数量会
(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15.我国在研制舰载机时用到了先进的3D激光打印技术,包括打印钛合金机身骨架及高强钢起落架等,其中的关键技术是在高能激光的作用下,钛合金、高强钢等金属材料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液态,然后构件成所需形状。
16.根据下列物质的熔点,填写下列问题:
物质名称
固态水银
金
铜
钢
固态氢
熔点/℃
1064
1083
1515
(1)固态的铜熔化成液态的铜时,它的熔点是_________;
(2)氢在℃时是________态;
(3)北极气温可达到℃左右,此时________水银温度计。(填“能用”或“不能用”)
三、实验题
17
某固态物质加热后变成液态,随后停止加热让它冷却,并记录温度(T)与时间(t)的关系(如表所示)。由于疏忽,有一个温度值读错了,请你分析实验数据并回答问题。
时间t/min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温度T/℃
98
91
85
79
79
69
79
75
71
67
64
61
(1)错误的数据是_______。
(2)在第6~12
min,物质_______(选填“吸”“放”或“不吸也不放”)热,该物质是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该物质冷却_______min后开始凝固,其凝固点为_______℃。
(4)根据实验数据在图中画出温度(T)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
18.在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实验中
(1)本实验需要收集的证据是研究对象的______和______。
(2)由图可知,冰在熔化过程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温度_____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冰是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由图乙可知,冰的熔点是______℃,第6分钟时冰处于_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
21.在探究冰的熔化规律的实验中,烧杯中有适量的300g水,大试管中有100g碎冰,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他用温度计测量冰在加热过程中的温度时,主要步骤有:
A.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冰块充分接触,不要碰到试管底或试管壁,试管放到烧杯水中适当位置,不能碰到烧杯底;
B.了解冰块熔化时的温度变化范围;
C.读取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仍和冰接触。记录温度计的示数;
D.选择一支量程合适的温度计,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上述步骤合理的顺序是______(填序号);
(2)安装图甲所示的器材时,先确定______(选填“铁棒A”、“铁夹B”或“铁圈C”)的位置;
(3)实验采用了水浴加热法,其目的是______;
(4)待温度升高至﹣5°C每隔大约______(填“1min”或“5min”)记录一次温度;
(5)如图丙所示,第9min时,试管内的物质处于______(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当该物质0°C时,处于______;
A.固态B.液态C.固液共存态D.三种状态都有可能
(6)不改变装置,他将冰全部熔化成水后继续用酒精灯加热,绘制了DE段,他在DE段______(选填“能”、“不能”)看到大量气泡上升变大,原因是:______。
参考答案
1.B
2.B
3.C
4.D
5.D
6.A
7.C
8.B
9.D
10.甲
13
11.凝固放热
12.凝固
放
13.48
4
固
24
14.液
液
15.晶体
加热过程中有一段时间温度保持不变
吸收
16.熔化
17.-39℃
液
不能用
18.温度
状态
吸热
不变
晶体
0
固液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