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全球变暖与水资源危机基础练习 2021-2022学年沪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2.5全球变暖与水资源危机基础练习 2021-2022学年沪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9-22 21:22: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2.5全球变暖与水资源危机基础练习
一、选择题
1.11月3日早,临沂出现霜冻.晨练时,一位年龄较大的奶奶说,“赶集买点白菜,霜打的白菜最好吃了!”霜形成过程的物态变化是
A.熔化
B.凝华
C.液化
D.凝固
2.水从海洋到陆地的大循环中经历的物态变化是(  )
A.液化???????????????????????????
B.汽化???????????????????????????
C.先液化后汽化????????????????????D.先汽化后液化
3.关于地球的水循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海水吸热,汽化形成水蒸气
B.水蒸气与冷空气接触,熔化形成小水滴
C.小水滴遇到更寒冷的气流,凝华形成小冰珠
D.小冰珠在降落过程中,液化形成雨水
4.解决日益严重的水资源危机的重要措施是节约用水.在我国这样的人口大国,节约用水意义重大.下面的节水办法中不可行的是
A.使用节水洁具
B.洗菜、洗衣剩下的水洗拖把、冲厕所
C.减少每个人每天的饮用水
D.在农业生产中,推广喷灌技术
5.当你发现某学生使用水龙头后没有关紧时,你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
)
A.马上将水龙头关紧
B.马上报告老师
C.用水盆积水笼头上滴下的水
D.无所谓,反正滴不了多少水
6.季节的变换给大自然带来很多奇妙的景象.下列所描述的现象中属于吸热的是(  )
A.春天,浑河冰雪消融汇成潺潺流水
B.夏天,清晨草叶出现晶莹的露珠
C.秋天,雨后高尔山上出现缥缈的白雾
D.冬天,室内窗玻璃上出现美丽的冰花
7.水是宝贵的资源,下列关于水循环和水资源,认识正确的是(  )
A.水循环的过程伴随着水的物态变化过程
B.水循环按照:固态→液态→气态,固定的顺序循环进行
C.地球上的淡水资源丰富,不必节约用水
D.大量开采地下水,对环境不会造成损害,可以解决部分地区饮水问题
8.生活处处皆物理,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的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
A.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升华
B.戴眼镜的人冬天进入室内,眼镜会模糊-------液化
C.用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汽化
D.-10℃的严冬,堆成的雪人变小----熔化
9.在降雪来临之际,西安市政下发了“以雪为令、雪停路净”的命令,要求全市相关部门做好及时融雪、除雪工作,保障百姓的安全出行.下列有关雪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大雪过后,万籁俱寂,是因为声音在传播过程中被大雪吸收了一部分
B.在雪中撒融雪剂是为了提高雪的熔点
C.谚语“霜前冷,雪后寒”,是因为凝华过程和熔化过程都需要吸热
D.阳光照射下的雪格外刺眼,是因为白色物体吸收所有色光
10.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的是
A.初春,湖面的冰层变薄
B.深秋,草叶上出现露珠
C.盛夏,阳光下湿衣服晒干
D.严冬,室内玻璃窗上形成冰花
二、填空题
11.水是生命之源,我们要从______每一滴水做起,采取______技术、防治______、植树造林,合理利用和保护______。
12.食品运输过程中,通常用干冰或冰块来保鲜,这两种方法包含的共同的物理原理是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
13.雨的形成是与自然界中水循环相关的复杂过程.地球上的水蒸气升腾到高空后
________成水滴,成为云的主要组成部分;高空中大量的水蒸气遇冷
________成小冰晶,当上升气流托不住它们时,小冰晶在下落的过程中
________,从而形成雨.(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14.自然界中的水不停地运动、变化着,构成了一个巨大的水循环系统.空气中水蒸气会在夜间较冷的地面、花草、石块上________成小水珠.白天在阳光照射下,这些小水珠又_____成水蒸气上升到空气中;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______成小水滴或________成小冰晶,这些小颗粒被空气中的上升气流顶起,从而形成了云.水的循环过程伴随着________的转移.
15.从冰箱里拿出的冰棒上常粘着一些白花花的“粉”,剥开包装纸看到冰棒直冒“白气”,其中“粉”的形成是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吃冰棒感到凉快,主要是由于______的原因。
16.如图是2019年元月份我省受雪灾报道中的交通运输情况,而且天气极其寒冷,造成中小学停课。这些雪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____形成的。
17.烧开水时壶嘴上方冒“白气”,这是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水沸腾时温度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炎热的夏天,人吹风扇时会觉得凉爽,此时空气的温度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寒冷的冬天,挂在室外冰冻的衣服会也变干,这是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
18.物质M通过吸、放热,出现三种不同物态,如图所示,甲、乙、丙物态依次为_____、_____、_____。
19.安徽地处祖国的中东部,属于内陆地区,春夏秋冬季节非常明显。偶尔在冬季也会受严寒天气的影响,出现大雾天气。如图是树木上在大雾中结的冰霜。这一过程发生的________变化。
20.如图是水循环示意图。图中过程①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同时伴随着________(选填“吸”、“放”)热;过程②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凝华和________。生活中有很多浪费水的现象,请你谈谈自己平时是如何节约用水的(写两点)
③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21.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云、雨、露、雾、霜、雪、雹的形成
空气中含有的水蒸气,是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地蒸发而来的。当夜间气温降低时,白天在空气中形成的水蒸气会在夜间较冷的地面、花草、石块上液化成小水珠,这就是露水。如果空气中有较多的浮尘,当温度降低时,水蒸气就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这些浮尘上面,这就是雾。
深秋或冬天的夜晚,当地面的温度迅速降低到0℃以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就会放出大量的热而直接在地面、花草、石块上迅速凝华而形成固态的小晶体,这就是霜。
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这些小颗粒很微小,能被空气中的上升气流顶起,从而形成云。
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不断蒸发成水蒸气再凝华到小冰晶上,小冰晶变得越来越大,当上升的气流托不住它时,冰晶就会从天上落下来,如果在下落过程中的温度低于或接近0℃,就形成雪。如果温度高于0℃,冰晶就熔化形成雨。夏季,上升的气流很强、很不稳定。小水滴在空气对流中受冷凝固成小冰雹块,小冰雹块在流动过程中又与小冰晶、小水滴合并,形成透明与不透明交替层次的大冰块。当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气流无法支持,降到地面,这就是冰雹。
(1)请根据短文提供的资料,说出以上自然现象主要涉及哪些物态变化过程?在这些物态变化过程中是吸热还是放热?
(2)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当地生产、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些自然现象给当地生产、生活带来的好处和灾害,并提出合理利用这些自然现象给人类带来降水和减小这些自然现象给人类带来灾害的建议和措施。
答案
1.B
2.D
3.A
4.C
5.A
6.A
7.A
8.D
9.A
10.B
11.珍惜
节水
水污染
水资源
12.吸热
13.液化
凝华
熔化
14.液化
蒸发
液化
凝华
能量
15.凝华
冰棒熔化吸热
16.凝华
17.液化
不变
不变
升华
18.固态
气态
液态
19.凝华
20.蒸发吸液化用淘米水浇花用洗衣服水冲厕所等
21.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