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
2
0
2
1
第2课时 左、右
位 置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01 情镜导入
为了安全,避免我们上下楼的时后冲撞在一起,学校要求我们上下楼梯都要“靠右行走”。
哪一边是右边呢?
02 探究新知
左手
左手
右手
左
工
右
口
zuǒ
yòu
两只小手可以做什么呢?
你还能想到其他么?
我用右手写字,左手压住本子。
我举手发言用右手。
吃饭时我右手拿筷子,左手拿碗。
猜一猜
两棵小树是个叉,
不长叶子不开花,
能写会算还会画,
天天干活不说话。
谜底:双手
请你再看一看自己的身体,还有像这样的好朋友吗?
左腿
右腿
左胳膊
右胳膊
左眼
右眼
左
右
左手的这边就是左面,
右手的这边就是右面。
03 学以致用
1.听口令,做动作。
(教材第10页“做一做”第1题)
摸摸你的左耳,摸摸你的右耳。
拍拍你的左肩,拍拍你的右肩。
抬抬你的左腿,抬抬你的右腿。
2.说一说。
(教材第10页“做一做”第2题)
以自身为中心,说一说你的前、后、左、右各是哪个同学。
我的右边是……
我的左边是……
3.说一说。
(教材第10页“练习二”第2题)
请小军前面的那个同学站起来,请小明后面的同学举起右手。
04 课堂小结
明确左右位置关系的标准:
左手所在的一边就是左面;
右手所在的一边就是右面。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
2
0
2
1
练习课
位 置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1.说一说下面的物品放在什么位置合适。
(教材第12页“练习二”第4题)
枕头在被子的上面。
书在桌子上面。
拖鞋在床的右面。
床头柜在床的左面。
椅子在桌子前面。
画在床的上面。
球在桌子左面。
闹钟在床头柜的上面。
台灯在桌子上面。
【点击右侧各物品可移动】
在 的左边贴 ,在 的上面贴 ,
2.
(教材第12页“练习二”第5题)
从第111页上剪下小动物图,贴一贴。
在 的右边贴 ,在 的下面贴 。
3.用学过的上下、前后、左右说一说。
(教材第13页“练习二”第6题)
(1) 怎样走才能到 处?
还有其他的路线么?
(2) 要吃到 应该怎么走?
还有其他的路线么?
本单元结束了,你想说什么?
贴兔子和乌龟的那道题真有趣。
成长小档案
我知道了敬礼应该用右手。《左、右》 教学反思
“左右”的内容是在学生已掌握前后、上下等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的。本节课的目标是让学生通过有趣的活动领会左右的意义,能用语言描述物体的左右位置关系(教学的重点),体会左右的相对性(教学的难点)。
为了让学生比较深刻地认识物体的左右位置,我把本知识点的切入口放在了学生十分熟悉的生活习惯上:“我们都知道上下楼梯要靠右走,那么这是为什么呢?哪边是右边呢?”。因为学生已经有了这些生活的习惯动作,所以一旦将对左右呆板的认识与这些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就容易为学生所理解,并且也方便加深学生对于左右的记忆。我组织学生利用自己身体上的左右开展有趣的游戏活动,通过游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在玩中学,在乐中悟。学生在自由轻松的课堂气氛下,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游戏中。还通过让学生用“左右”介绍你身边的同学,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左右的认识,并运用身边的学习用品进行操作活动,让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自己的铅笔、橡皮、尺子、铅笔盒,并让学生说一说这些物体的摆放顺序,让学生自己提问题,这样学生就能够用语言描述出这些物体的左右位置关系。
从课堂的反馈来看,学生对游戏活动比较感兴趣,参与性强,情感体验积极,对教学目标的完成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本节课的最后还渗透了交通安全教育。
虽然本节课的教学氛围活跃,知识点的教授也比较理想,单本节课的教学仍然存在以下不足:
1.在进行游戏活动时,刚开始没有引导学生怎样来分清“左右”,导致在玩游戏时,大部分学生反应不过来,后来老师有意识到这一点,有马上进行调整。
2.有些教学环节没有依照预想的进行。
3.没有多留些时间给学生思考让学生更进一步感知“左右”。
4.在体验左右的相对性这一环节上没有多花点时间突破难点,没有点出左右不是固定的,没让学生明白目标变了,左右也就不一样了,在这方面没加强学生的理解。
5.学生差距明显,有的学生是人云亦云的。这就需要老师加强个别辅导。
在今后的数学教学中,我将更加用心,让学生在真实有趣的情境中去探索、去学习。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左、右》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课本第10页内容及第11页练习二第2题。
教学目标:
1.在生活情境中认识左、右,感知左、右的位置关系,能用左、右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2.经历观察、操作和活动的过程,初步掌握判断左、右位置的方法。
3.在游戏活动中,体会位置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认识左右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建立左右的标准,初步掌握判断左、右位置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正确用左、右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教学准备:主题图、课件、卡片等。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感受学习“左、右”的必要性。
1.课件展示图片,由上下楼梯要靠右走的情境,引入教学
老师:为了安全,避免我们上下楼的时后冲撞在一起,学校要求我们上下楼梯都要“靠右行走”。
那么哪一边是右边呢?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么?
老师:只要我们认识了左右,就能解决这和个问题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左、右”。(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由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引入新课的学习。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左右的必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知教学。
出示教材“上课图”,教学“左、右手”辨别。
(一)认识右手。
教师:你们已经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上课发言要先举手。我们发言时,举的是哪只手?请你举起来。(学生举手。)
教师:那你们能告诉老师,你举的是哪只手吗?
教师:在举手发言时,我们通常都是举右手,老师看看你们举的是不是都是右手呢? (教师巡视纠正,纠正后放下右手。)
(二)认识左手。
教师:我们已经认识右手了,那么另外一只手是什么呢?
教师:另外一只手就是左手,快把左手举起来,看一看,这就是我们的左手。
(三)借助生活习惯帮助学生区分左、右手。
请学生用左手把铅笔盒摆正;让学生用自己的右手轻轻拍一下桌子。让学生伸出右手,相邻的两个同学握握手,并说明我们在握手的时候也要用右手。学生模仿教师行队礼……
区分左、右手,讨论左右手的用途。
让学生伸出自己的小手,与老师一起区分左右手!
教师:想一想,平时我们可以用我们的双手做什么呢?
预设:举手、写字、拿筷……
教师:你还能想到其他么?
借助猜谜强化认识左、右手。
两棵小树是个叉,
不长叶子不开花,
能写会算还会画,
天天干活不说话。
谜底:双手
教师: 左手和右手是一对好朋友, 它们配合起来可以帮助我们做很多事情。请你再仔细看一看自己的身体,你身上还有这样的“左与右”的好朋友吗?快来找一找, 边指边说。
预设:左眼、右眼;左耳、右耳;左胳膊、右胳膊;左腿、右腿……
教师:与右手同侧的就是我们的右面,有右眼、右耳、右胳膊、右腿、右脚等。与左手同侧的就是我们的左面,有左眼,左耳、左胳膊、左腿、左脚等。
结论:左手的这边就是左面;右手的这边就是右面。
借助游戏,巩固加深对左右的认识。
1.听口令,做动作。
教师:下面我们做一个游戏,请你听口令做动作。(课本第10页“做一做”第1题)
摸摸你的左耳,摸摸你的右耳。
拍拍你的左肩,拍拍你的右肩。
抬抬你的左腿,抬抬你的右腿。
2.说一说:请学生以自身为中心,说一说前、后、左、右各是哪个同学。(课本第10页“做一做”第2题)
教师:我们的身体上有左右的好朋友,我们座位的左右也有我们的好邻居。坐在你左边的居是谁?和他握握手。右边的邻居是谁?和他招招手。
学生可以一组一组地做,教师观察,发现问题,予以纠正。
3.整理书桌。
教师:请把铅笔盒摆在书桌的上面,数学书放在书桌的左面。
4.建立课堂习惯。
教师:起立发言时,我们都应该站在书桌的右侧。
教师:下面请大家起立,站到书桌的右侧。你站对了吗?
【设计意图】通过这四个环节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将左右与身体对应起来。并从身体上的左右扩展到以自己为中心辨别左右,加深学生对左右的理解。同时借助生活习惯动作,帮助学生真正建立左右的标准,从而进行判断。
解决中运用,感受实用性
教师再次出示开始上课时呈现的上楼梯图片。如下图。
教师:刚开始上课时,这两位同学要上楼,靠右行走。指一指,他们应该靠哪边行走呢
教师:只要我们靠着自己右手这边走,就是靠右行。我们平时在走路、开车时,都要按照交通规则的要求靠右行驶,这样才会安全、有序。看来左右不但在我们身体上有,教室中有,生活中也有。
【设计意图】利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知识的实用性。
全课小结
教师:同学们今天不但认识了左右,而且还能利用左右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真是太棒了!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受?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