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2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整理与复习
减法
01
单元小结
加法
比一个数多几的数
比一个数少几的数
解决问题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02
知识梳理
知识模块 具体内容
加 法
加法的计算方法: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算起;
(3)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
知识模块 具体内容
减 法
减法的计算方法: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算起;
(3)个位上的数不够减时,要从十位退
1当10,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后再减。
知识模块 具体内容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1.运算顺序: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2.计算方法:
(1)列竖式计算时,一般用简便方法;
(2)能口算的可以口算。
知识模块 具体内容
解决问题
1.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
用加法计算。
2.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
用减法计算。
3.解决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的方法:先分析
数量关系,通过题中给出的两个已知条件求出中间量,再把中间量作为已知条件,联系题中给出的已知条件,求出题中的问题。
03
综合训练
1. 猴子捞月亮。
左边的小猴:90-54=36、68-65=3、
6+48=54、89-34=55、58+29=87
右边的小猴:62+35=97、17+79=96、
73-8=65、43+19=62、91-83=8
(教科书第36页练习七第1题)
17+6+8=
43-(8+30)=
50+27-9=
96-(60-24)=
73-26-30=
73-(26+30)=
2.
(教科书第36页练习七第2题)
31
5
68
60
17
17
42-8
63-3
72+9
54+4
35
66
73
60
<
<
>
<
46-7
28+4
39
34
=
<
3. 在 里填上“>”“<”或“=”。
(教科书第36页练习七第3题)
4. 一捆电线长100米,一班先用去20米,又
用去38米。一共用去了多少米?二班需要40
米,剩下的电线够不够?
解:20+38=58(米)
100-58=42(米) 42米>40米
答:一共用去了58米。
剩下的电线够。
(教科书第36页练习七第4题)
5.爸爸今年多少岁?妈妈比爸爸小3岁,
妈妈今年多少岁?
解:13+28=41(岁)
41-3=38(岁)
答:爸爸今年41岁。
妈妈今年38岁。
(教科书第36页练习七第5题)
6. 文化大楼高多少米?科技大楼比文化大楼
还要高5米,科技大楼高多少米?
解:38+13=51(米)
51+5=56(米)
答:文化大楼高51米。
科技大楼高56米。
(教科书第37页练习七第6题)
7. 看谁算的都对。
41-2=
39
16+80=
26+3=
20+39=
39-9=
82-50=
72-9=
80-4=
6+30=
18+9=
59-3=
70-40=
96
29
59
30
32
63
76
36
27
56
30
(教科书第37页练习七第7题)
8.
7 2
- 3 8
6 3
+ 3 6
3 5
+ 5 8
5 6
- 1 7
8 8
- 6 9
6 9
+ 2 7
4 3
- 2 5
4 4
+ 5 4
3 4
9 9
9 3
3 9
1 9
9 6
1 8
9 8
(教科书第37页练习七第8题)
(1)买一个 和一个 要
花多少钱?
解:28+15=43(元)
答:买一个 和一个
要花43元钱。
9.
(教科书第37页练习七第9题)
(2)买一辆 和一盒 能节省10元吗?
(3)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解:26+24=50(元)
答:可以节省10元。
答案不唯一。
解:26+28=54(元) 54-10=44(元)
买一辆 和一个 要花多少钱?
答:买一辆 和一个 要花44元钱。
04
易错辨析
1.用竖式计算。
37+28=
3 7
+
2 8
5
5
55
37+28=
3 7
+
2 8
5
6
65
个位相加满
十后,向十
位进1。
1
52-19=
5 2
-
1 9
3
4
43
52-19=
5 2
-
1 9
3
3
33
十位退1后,要
减去退位的1。
·
54-(24-19)=
5 4
-
2 4
0
3
11
算式中有小括号
的,要先算小括
号里的。
3 0
-
1 9
1
1
·
54-(24-19)=
2 4
-
1 9
5
49
5 4
-
5
9
4
·
·
2.大卡车有28辆,小轿车比大卡车多5辆,大卡车和小轿车一共有多少辆?
28+5=33(辆)
小轿车的数量是未知
的,应先求出小轿车
的数量,再求大卡车
和小轿车的数量之和。
28+5=33(辆)
28+33=61(辆)
答:一共有61辆。
答:一共有33辆。第二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整理与复习
在教授“100以内的加减法(二)”这部分知识时,原来我的设计是这样的:出示36+8=44后,问:“这个44,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先让学生自己想,说自己的想法,然后在组内交流,最后全班汇报。在我班教学时,学生中产生了许多种算法:
(1)用计数器算;
(2)列竖式算;
(3)从36起连加8个1;
(4)把36看成40,40+8=48,48-4=44;
(5)把36中的6和8里的4凑成10,左边变成40,40+4=44;
(6)把右边的8和左边的2凑成10,左边变成34,34+10=44;
(7)把8看成10,36+10=46,46-2=44;
(8)6+8=14,30+14=44;
(9)摆小棒算……
教师在学生说不同算法时适当点拨竖式的计算方法,与以前学的不同之处在于:满十进一。
可是,在上课的前一天见这里的学生时,我出了一道12+13这样的不进位加法题,看看他们平时是怎么算的,结果全班竟然只有两种算法:即个位加个位、十位加十位和列竖式计算。我想,也许这种方法对孩子的影响太深了,所以我临时改变了教学策略。上课时,这个班级的学生果然没有说出其他更多的算法。所以,我只能牵一牵,放一放,努力去适应学生了。
另外,通过这节课我感到要注意培养学生平日的一些学习方法。比如,摆小棒的训练等。
还有,我觉得本课中用30元钱可以买哪些东西这个设计很符合儿童的心理需要。如果这一环节只让孩子们凭空想像着买东西,效果并不一定好。因为孩子们的实际生活还不太丰富,所以不如设计出一些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电脑图画,让他们感到更有趣,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此外,如果在通过摆小棒讲清竖式的算理之后,再回过头来对照着黑板上的竖式一一对应地讲一下,效果会更好一些。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第二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整理与复习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引导学生经历知识分类和整理的过程,让学生体验到分类整理在复习中的作用,形成较为系统的认知结构。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整理知识的过程中,使学生能正确、熟练地进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整理和复习的过程中,渗透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一些简单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对知识进行整理的意识和能力,同时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目标解析
在复习过程中通过创设“算式的分类”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参与到知识系统整理活动中,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巩固和提高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能力,并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归纳概括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熟练地进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
教学难点:能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
课件、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
(一)回顾中形成体系
1.课件出示思维导图。
72+6 82-40 41-7 14+50 38+27 30-16 36+19 59-46
仔细观察上面的题目,回忆是这学期学的什么知识?
2.揭示课题,并板书课题: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3.这一单元主要学习哪些方面的知识?指定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算式的感知,激起学生回顾已学知识的欲望,并让学生初步回忆这一内容的主要知识点,同时大大提高学生复习旧知的积极性。
(二)整理中掌握知识
1.分类整理算式。
(1)72+6 82-40 41-7 14+50 38+27 30-16 36+19 59-46
将上面的8个算式进行分类整理,小组内交流。
(2)汇报交流分类整理的方法,并说说:你是怎样分的?
分类方法的预设:
方法一:
加法:72+6、14+50、38+27、36+19
减法: 82-40、41-7、30-16、59-46
方法二:
……
(3)比较分法,确定研究方法二的分法。
2.复习100以内加法(二)
(1)学生独立完成加法的4个算式,同时指定学生板演。
(2)全班交流,重点说明:笔算加法的计算方法及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3.复习100以内减法(二)
(1)学生独立完成减法的4个算式,同时指定学生板演。
(2)全班交流,重点说明:笔算减法的计算方法及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4.及时练习。
(1)课件出示教材第101页中的第1题的第(2)题。
(2)学生独立完成,同时指定学生板演,同桌交流计算时应注意的地方。
(3)全班交流,进行评价。
5.复习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1)出示相关的题目:
(2)先和同桌说说运算顺序,并用笔画出先算的部分,然后全班交流运算顺序。
(3)学生独立完成,指定学生板演。
(4)全班交流,重点说明:每道算式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6.复习解决问题。
(1)出示相关的题目:
(2)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后独立完成,同桌交流自己的想法。
(3)全班交流各自想法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4)比较两题:有什么不同之处?
(5)根据第(2)题的信息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松树和杨树一共多少棵?)学生独立解答后交流解题思路。
【设计意图】借助算式分类的情境,让学生在不经意中参与到“100以内加法、100以内减法、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解决问题”等活动中进行知识的整理,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表达的欲望得到满足。在复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练习中深化认识
出示练习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重点说明:应先从什么位填起?注意:进位和退位的问题。
4.解决问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相关问题,然后全班交流,交流时引导学生画线段图分析,提示学生:千万不要看到“多”就“加”,看到“少”就“减”,一定要比一比再来列算式。
【设计意图】练习的设计由易到难,体现层次性,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本单元的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数感。
(四)梳理中内化知识
通过今天的整理和复习,你又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在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