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楼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练习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3分)
A.媲(pì)美 缱(qiǎn)绻 迷惘(mǎng) 永垂不朽(xiǔ)
B.脸颊(jiá) 觇(chān)视 犄(jī)角 命途多舛(chuǎn)
C.愧怍(zuò) 跛(pǒ)脚 攻讦(jié) 茕茕(qióng)孑立
D.濒(bīn)临 红绡(xiāo) 筵(yàn)席 逸兴遄(chuán)飞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滞笨 云翳 慷慨 层峦迭嶂
B.抒祸 社稷 烹饪 不容置疑
C.苍莽 暮蔼 布署 趋之若鹜
D.涟漪 抽搐 勖勉 残羹冷炙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老校长拍着我们的肩头,语重心长地说:“你们是明日黄花,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一定要努力学习啊。”
B.这幢清寒的小屋,远离通衢大道,茕茕孑立于田野之间,隐蔽在花园的密林深处。
C.今年全国报考研究生的人数达到了39.2万人,这叹为观止的数字雄辩地证明了知识的价值。
D.本学期来,部分同学面对自己暂时落后的局面踌躇满志,意气昂扬,坚持不懈地努力改进学习方法。
4.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题目。(6分)
以下是从某中学生的作文中摘录的片断,它可以代表近几年在青少年中出现的一种语言现象。请评论这种语言现象。要求观点鲜明,言之成理,不要超过60字。
周末,读大学的GG回来,给我带了很多好东西,都是“偶”非常“稀饭”的。酱紫,偶就答应GG陪他去逛街吃KFC……昨晚,我的JJ带着她的青蛙BF到我家来吃饭,饭桌上,JJ的BF一个劲地对我妈妈PMP,说她年轻的时候一定是个PLMM。真是好BT啊,7456……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六岁善文辞,九岁得颜师古注《汉书》读之,作《指瑕》
以擿其失。麟德初,刘祥道巡行关内,勃上书自陈,祥道表于朝,对策高第。年未及冠,授朝散郎,数献颂阙下。沛公闻其名,召署府修撰,论次《平台秘略》。书成,王爱重之。是时,诸王斗鸡,勃戏为文檄英王鸡,高宗怒曰:”是且交构。”斥出府。勃既废,客剑南,尝登葛愦山旷望,慨然思诸葛亮之功,赋诗见情。闻虢州多药草,求补参军。倚才陵藉,为僚吏共嫉。官奴曹达抵罪,匿勃所,惧事泄,辄杀之。事觉当诛,会赦除名。父福畤,繇雍州司功参军,坐勃故,左迁交趾令。勃往省,渡海溺水,悸而卒,年二十九。
初,道出钟陵,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沆然不辞。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基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尤喜著书。初,祖通,隋末居白占溪教授,门人甚众。尝起汉、魏尽晋作书百二十篇,以续古《尚书》,后亡其序,有录无书者十篇,勃补完缺逸,定著二十五篇。尝谓人子不可不知医,时长安曹元有秘术,勃从之游,尽得其要。尝读《易》,夜梦若有告者曰:”《易》有太极,子勉思之。”寤而作《易发挥》数篇,至《晋卦》,会病止。
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皆以文章齐名,天下称”王、杨、卢、骆”四杰。崔融与张说评勃等曰:”勃文章宏放,非常人所及,炯、照邻可以企之。”
(选自《新唐书·列传·文艺上》,有删节)
5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指瑕》以擿其失 擿:挑出错误。
B.勃戏为文檄英王鸡 檄:用檄文声讨。
C.官奴曹达抵罪,匿勃所 抵:抵偿。
D.勃往省,渡海溺水 省:探视,问候。
6.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表明王勃文才卓著的句是( )(3分)
①九岁得颜师古注《汉书》读之,作《指瑕》以擿其失
②年未及冠,授朝散郎,数献颂阙下
③沛公闻其名,召署府修撰
④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
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
⑥文章宏放,非常人所及,炯、照邻可以企之
A.①⑤⑥ B.③④⑥ C.①②⑤ D.②③⑤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王勃才华早露,未成年时就被授予朝散郎一职,后来又被沛王征召担任署府修撰,在滕王阁宴会上曾使都督为之折服而叹为”天才”。
B.王勃命运坎坷。因戏作《檄英王鸡》一文被高宗怒逐出府;又因擅杀官奴当诛,遇赦仍被除名;后因渡海溺水,惊悸而死。
C.从崔融、张说等人对王勃的评语中可以看出,历来”初唐四杰”的排序是公允的,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等人的文采远不及他。
D.滕王阁盛会,都督原非诚心请众宾写序,于是提前让女婿写好序文,以夸耀女婿文才。会上众宾客也都知趣地一一辞谢。唯有王勃,慨然应鸡,自然引起了他的不满。
8.翻译下列句子。(10分)
(1)勃既废,客剑南。尝登葛愦山旷望,慨然思诸葛亮之功,赋诗见情。(4分)
▲ ▲ ▲
(2)匿勃所,惧事泄,辄杀之。事觉当诛,会赦除名。(3分)
▲ ▲ ▲
(3)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沆然不辞。(3分)
▲ ▲ ▲
三.诗词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水口行舟①
朱熹
昨夜扁舟雨一蓑, 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卷孤篷看, 依旧青山绿树多。
[注①] 庆元三年,学禁严峻,朱熹等五十九人被列入“伪学党”。朱熹从闽北乘船南下古田,抵达水口,感时而作。
(1) 这首诗写舟行江上的见闻感受,诗人情感变化,富有层次。请结合具体词语简析。(4分)
答: ▲ ▲ ▲
(2) 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诗人描绘的画面中,蕴含着一定的人事哲理,请简述。 (6分)
答: ▲ ▲ ▲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子曰:“见贤思齐焉, ▲ 。”
(2) 老当益壮, ▲ 。(王勃《滕王阁序》)
(3) ▲ ,以手抚膺坐长叹。(李白《蜀道难》)
(4) 东船西舫悄无言, ▲ 。(白居易《琵琶行》)
(5) ▲ ,恐年岁之不吾与。(屈原《离骚》)
(6) 执手相看泪眼, ▲ 。(柳永《雨霖铃》)
(7)昨夜西风凋碧树, ▲ , ▲ 。(晏殊《蝶恋花》)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逃 跑
铁凝
①二十多年前,老宋从北部山区来到这个城市,这个剧团。
②老宋在团里的任务是传达、收发,兼烧一个开水锅炉。水烧开,老宋站在当院,亮起大嗓喊:“水开了!”喊是有称谓的。为了这称谓,老宋还颇费了心思:将全团干部演员职工家属统称为老师,这个称谓谁都不反感,无亲疏远近之嫌,无厚此薄彼之意。
③份外的事老宋也没少做。五楼的人们说,老宋,帮我把这罐煤气扛上去吧。三楼的人们说,老宋,我买的沙发来了,你给搭把手吧。一楼的妇女喜欢织毛衣,就喊,老宋,给我架着毛线。
④他沉默寡言的时候居多。唱小生的老夏算是老宋的好友,他只向老夏说一些家事。他的闺女,嫁的是一个更穷的地方的懒人。前几年那人忽然扔下老宋的闺女以及一个刚满月的孩子走了,不知去了哪里。闺女的日子很难,处处得老宋接济。
⑤光阴像箭一样。老夏要退了,老宋也更老了。他开始出错,但这团的人们念着他的为人和孤单,没有辞退他。直到有一天,老宋的腿不争气地真出了大毛病。老夏用自行车驮着老宋去医院,医生检查后说尽快手术吧,保腿要紧。老宋问得多少钱,医生说,一万五左右。老宋对老夏说,咱们回去吧。
⑥老夏走家串户,挨门敛钱,为老宋筹集到一万五千八百六十二元人民币。老宋激动得说不出话来,身子像坠入云中。老宋数了一夜钱,即便一张两块的旧票,压在掌上也沉甸甸的。老宋数完钱就开始想心事,难道真的要把刚刚数过的这些东西都扔给医院吗 他决心不再相信这条肿得檩梁似的腿是条病腿,为了证实自己的见解,他做起了演员练功的高难动作,形态虽然怪诞,却是悲壮。这些动作将老宋折腾得激动不已(1),直到他稀哩哗啦摔在地上。
⑦传达室的灯亮了一夜。
⑧第二天,老宋从这个剧团和这个城市消失了。
⑨老夏终于气愤起来,团里的老师们也气愤起来,老宋的不辞而别显然是愚弄了他们。老夏想起当年老宋来是靠了一个亲戚的介绍,那亲戚住本市。亲戚说,不瞒你说,他回老家第二天就去县医院把腿锯了,那儿便宜,两千不到。剩下一万多又有什么不好 一个乡下人,又是穷闺女,又是穷外孙。老夏没有再矫情,只是愤怒难平,疑惑难平。
⑩不久,团里有人从北部山区演出回来,告诉老夏说在新开发的一个旅游景点看见老宋了,老宋坐在一个小铁皮房子里买胶卷。老夏决心去亲眼目睹那逃逸的老宋之现状,用这亲眼目睹来刺激起对方的尴尬、难堪和愧疚。
⑾他很快就发现,在一个小铁皮屋子旁边,老宋拄着双拐,正指挥一个健壮的年轻人卸货,左腿那儿空着。老夏心中涌上一股酸涩,一时竟想不好到底该不该去和老宋打招呼(2)。
⑿老宋也看见了老夏,木呆呆地愣在那里。突然间,老宋撒腿便跑,他那尚是健康的右腿拖动着全身,拖动着双拐奋力向前;他佝偻着身子在游人当中冲撞,如一只受了伤的野兽;他的奔跑使老夏眼花缭乱,恍惚之中也许跟头、旋子、飞脚全有,他跳跃着直奔一条山间小路而去,眨眼之间就没了踪影。
11.小说第二段到第四段(“老宋在团里的任务是传达、收发……处处得老宋接济”),对全文情节展开有什么作用 请具体说明。(6分)
▲
12.对于老宋的“不辞而别”,老夏是怎样的态度 这样安排,对表现主题有何作用 (4分)
▲
13.文中画线的两处,分别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感情 (4分)
▲
14.小说题为“逃跑”,请结合文本探究老宋两次逃跑的动机和心理。(6分)
六、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
从混血儿到美国总统
奥巴马1961年生于美国夏威夷,父亲是来自肯尼亚的黑人,母亲邓纳姆是堪萨斯州的白人,这一段婚姻没有维持多久,邓纳姆后来与印尼留学生结婚,也把6岁的奥巴马带到印尼。奥巴马10岁时回到夏威夷,与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奥巴马的父母离婚后,父亲1982年在肯尼亚死于车祸前,奥巴马只见过父亲一次。成年后的奥巴马在自己的回忆录《父亲的梦想》中披露,由于父亲是黑人,母亲是白人,他曾一度对自己的种族身份感到迷惑,并为此使用大麻和可卡因等毒品。
奥巴马1983年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 1991年毕业于哈佛法学院,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在哈佛大学法学院就读期间,成为《哈佛法律评论》首位黑人主编,这是人才济济的哈佛法学院所有1600名学生当中的最高荣誉,奥巴马首次获得了全国性的认可。这个位置通常被视为法律专业学生毕业后进入美国最高法院当法官秘书、进而步步高升的敲门砖,但奥巴马毕业后,却选择了芝加哥一家专门受理民权诉讼的小型律师事务所,当了多年的“穷人代理人”。
经过3年的法律实践和民间行动,奥巴马决定适时参加选举政治,直至当选联邦参议员。 2007年2月10日 ,奥巴马在伊利诺伊州首府斯普林菲尔德正式宣布竞选2008年美国总统,他在演讲中说:“在林肯呼吁结束分裂、团结一致的老议会前,美国人的希望和美国梦仍在继续。” 奥巴马借用林肯的政治符号遗产,博得了黑人的好感,同时也博得了草根阶层的好感。在演说中,奥巴马发出变革的呼声:“我在学习华盛顿政治做派上投入时间不多,但我很早就意识到,华盛顿的做派必须变革。”他的参选演说获得了很多反对种族歧视支持人类平等权利的人的支持。
2008年11月5日 ,奥巴马正式当选为美国总统,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黑人总统。
奥巴马生逢其时,美国民众厌倦了伊战泥潭、经济停滞以及霸道刚愎、支持率极低的小布什总统,对政府和国会都十分失望,渴望改变现状;在美国人看来,奥巴马由白人祖父祖母抚养、又在亚洲短暂生活;在哈佛受精英教育,又回到非洲裔社区做基层工作,他的经历代表了美国一代的梦想。
奥巴马承诺,如果他成为美国总统,他将使整个美国在共同使命感的感召下团结起来,使美国的历史翻过近年来政治四分五裂、愿望一再落空的灰色一页。于是在竞选中他不断重复“改变”、“希望”和“相信”这几个关键词。
许多人对奥巴马政府寄予希望,但奥巴马在记者会上说,美国正面临“历史性的危机”,“这场危机是长期形成的,我们没有捷径可走,而且经济在好转之前还可能进一步恶化。” 他补充说:“全面的复苏不可能马上出现。许多专家现在相信,我们明年可能损失数以百万计的工作。”
节选自《奥巴马传》
15. 归纳概括奥巴马的生活经历。(6分)
答: ▲
▲
16.根据文意,概括奥巴马竞选获胜的原因。(6分)
答: ▲
▲
17.奥巴马决定参加总统竞选时,借用林肯的政治符号遗产,用意是什么?(6分)
答: ▲
▲
七、作文(70分)
18.请以“我心中你最重”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要求立意积极健康向上。
语文答案
1.A(B惘wǎng C跛bǒ D筵yán)
2.D(A迭——叠 B抒——纾 C蔼——霭,布——部
(3)也可持完全赞同观点。
5. D(抵:犯。抵罪:犯罪)
6.A(④⑥分别是都督、崔融与张说等人以王勃的评论;③是沛王的举动,间接表现王勃的文才)
7.D(“初唐四杰”的排序是否公允不能从催融与张说等人的评语中看出,其闪,杨、卢、骆等人的文采远不及王的说法也不合原意)
9(1)“夜如何”写出诗人心中的担忧。 “试卷”刻划诗人既抱希望而又疑虑不安的心态。“依旧”则透露出诗人无限欣喜之情。(一点1分,三点4分)
(2)① 借景抒情,由景及理;借助自然界景观的描述,表达作者的人生感悟。对比,昨夜夜黑风狂雨骤浪急,危机四伏之景与今朝两岸青山绿树、充满生机形成对比。
②示例1:风雨总是暂时的,风浪总归会平息,青山绿水是永恒的,一切美好事物的生命力终究不可遏制。 示例2:人生道路不会总一帆风顺,只有逆流而上,搏击风雨,才能达到青山绿水的理想境界,享受胜利的乐趣。(手法4分哲理2分)
10略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18.表现老宋稳重勤快,为下文团里不辞退他以及捐款作铺垫(2分)交代他和老夏友谊,为下文老夏帮助他作铺垫。(2分)交代闺女的困难,为下文逃跑提供情节依据(2分)
19. (1)为证明自己的腿并非病腿而兴奋,为能够省下一大笔钱而兴奋(2分)
(2)对老宋真的失去了一条腿而充满同情,为自己的行为内疚自责。(2分)
20.老夏愤怒而疑惑,要追究他,要羞辱他(2分)引发读者思考,在帮助他人的时候如何面对他人的自由和自尊,(2分)从友谊人性和道德的高度深化了主题。(2分)
21.第一次逃跑,是为了省钱接济闺女和外孙,但愧对团里的人,是痛苦的抉择。(3分)第二次逃跑,是逃避老朋友,是良心的极端自责以及自尊受到极大伤害后的本能行为。(3分)
③奥巴马成为《哈佛法律评论》首位黑人主编后,首次获得了全国性的认可。(每点2分)
附文言文译文: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六岁时就擅长写文章,九岁时得到颜师古作注的《汉书》,
读后便写了《指瑕》一文来指摘其中的错误。麟德初年,刘祥道巡察关内,王勃上书自荐,刘祥道(极为欣赏)便向朝廷上表,(王勃)在对策中成绩优异。未及成年,便被授予朝散郎,屡次向朝廷进献颂文。沛王听说了他的名声,便征召他担任自己的署府修撰,评定编次《平台秘略》一书。书完成后,沛王非常爱惜器重他。当时,诸王都喜爱斗鸡,王勃便开玩笑,写了一篇《檄英王鸡》的文章。高宗看到后大怒:
当初(省亲时),王勃取道经过钟陵,九月九日都督在滕王阁大摆宴席,提前就让其女婿写好了序文准备在宴席上向宾客们夸耀,于是拿出纸笔一一邀请在座的客人们写序,没人敢当,到了王勃面前,他爽快应允而没有推辞。都督很生气,起身换衣服去休息,派下属等候了的文章写好(一句)就向自己报告。报告几次后,文章的语言越来越让人感到惊奇,于是惊讶地说:“真是一位天才啊!”便请他完整地写成,最后非常高兴地结束宴席。王勃写文章,并非开始时就进行精心构思深思熟虑,先磨上数升墨,然后酣畅地饮酒,拉过被子盖上脸就睡,睡醒了,拿过笔一挥而就,一个字也不需要改动,当时的人们都认为王勃是打了“腹稿”,他尤其喜欢著书。当初,王勃祖父王通,就是隋朝末斯白牛溪的一位教授,其门人众多。曾经从汉历魏到晋作书一百二十篇,来续写古《尚书》,后来丢失了序文,仅留下名录而没有书(内容)的有十篇,王勃补写了缺失亡逸的,最后定稿二十五篇。常说(会医术的)人的子女不可能不懂医术,当时长安曹安有秘术,王勃跟他学与他交往,完全学到他的精髓。曾经读《易经》,晚上做梦仿佛有人告诉说:“《易经》中有太极,你认真思考一下吧。”醒后就写下了《易发挥》数篇,写到《晋卦》时,恰逢生病就停止了。
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