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巧:肩肘倒立》教学设计方案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依据《体育课程标准》,本课的设计紧紧围绕“以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中心”这个主题,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运用自主、合作等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自主、合作学习的空间与平台,让学生在自主、互动、尝试和体验的过程中获得参与体育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从而在体育学习中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共同感受体育运动所带来的快乐,发展全体学生的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和身体素质,增强体质。
二、教学内容
1.教材内容:五年级上册技巧:肩肘倒立
三、教学背景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肩肘倒立是在教材技巧运动平衡类动作中初次出现的内容,是技巧运动平衡类动作中最基础、最简单的动作。由于该动作的支撑面较大,中心又相对较低,动作比较容易掌握,但倒立类的动作对身体姿态的要求较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在抓好身体控制能力的同时,应强调身体的基本姿态,并通过学生的相互观察、合作学习等方式,增强学生的练习积极性,提高动作的完成质量。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指导学生掌握保护与帮助的方法。它在本年级共安排三次课,本次课是肩肘倒立的第一次课,主教材肩肘倒立是《体育课程标准》要求学会的基本动作之一,它是在以前各种滚动、滚翻基础上进行的静力性为主的练习,它是进一步发展学生腰腹肌力量、身体协调、平衡能力和对空间的感知觉能力和自控能力的延伸。其目的是既要发展学生的空间感知能力和对自己身体的自控能力,又要在此基础上培养他们的相互协作意识、审美能力、积极乐观向上的进取精神,陶冶其情操。
教学重点:压臂举臀,夹肘内收,两手撑腰。
教学难点:展髋挺腹,连贯协调,动作优美。
2.学生情况分析
肩肘倒立是五年级学生初次学习技巧运动平衡类动作。因此对多数学生的学习增加了一些难度。小学五年级学生,有一定的知识、技能基础,但在知识的理解、技术的掌握和学习的方法、兴趣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为此,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心理素质处于思维的活跃期,思路比较敏捷,乐于思考,学生的自信心、探究意识较强。身体处于生长发育快速期,呈现出身体素质发展不均衡的特性。教学方式采用集体学习与分组学习相结合的形式,教师巡视指导;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移动黑板讲解、学生练习;采用层层递进教学手段,由易到难,层层深入,教师讲解启发,黑板出示自画图直观具体,学生练习思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思维创造,实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学会方法。
教学方式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由易到难,教师面向集体学生讲解、示范,教师指导学生练习,学生合作练习,教师因材施教,学生相互评价。
针对教学内容的分析及学生实际情况的分析,将本次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初步了解肩肘倒立动作概念以及完整动作的相关原理,初步掌握肩肘倒立动作方法,80%以上的学生,能够在保护和帮助下(或独立)完成动作。
2.发展学生身体的协调、柔韧等素质,提高学生的空间体位感。
3.培养学生勇敢、果断、积极向上的优良品质,及团结协作的意识。
五、本教学设计的特点
1.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教学环节,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确保每一名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
在本课的学习过程中,遵循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首先练习举腿翻臀,然后练习屈腿倒立手托腰背,最后练习帮助下完整动作及独立完成动作。这种设计符合学生的接受水平,能够达到本课的学习目标。
2.关注学生差异,使每一名学生都能掌握技术动作。
在教学过程中,我时刻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关注特殊学生,例如对于身体过胖的学生,降低练习难度,鼓励学生勇于挑战自我,帮助他们完成动作。
3.充分利用移动黑板,移动音箱等教学设备,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教学中,我利用移动黑板,音响等设备进行体育课的教学,通过实践,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了很大提高,通过反复观看技术动作图片,对所学技术动作理解很快,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我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适当小结,然后指导学生再次观察图中动作,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能够准确的找出不足,并进行纠正错误动作的练习,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年级:五
人数:48人
课次:1
学习领域:水平三
教材内容
1.技巧:倒立肩肘
2.活动性游戏:绕过障碍物
教学目标
通过肩肘倒立的学与练,让学生知道夹肘撑腰的时机,使80%的同学能在同伴的帮助下,初步完成肩肘倒立的屈肘撑腰,伸髋挺腹的技术动作,体会肩肘支撑平衡的感受,发展学生腰腹力量的身体平衡能力;通过多种形式的小团队练习,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及协作能力。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时 间
教学内容
运动负荷
组织教法与要求
次数
时间
准备部分
6 分
一、常规教学
组织:
1.体育委员整队,汇报情况
2.师生问好,提出课的要求
3.强调安全问题:收集钥匙、头饰等物品,防止戳伤。
4.口令指挥队列练习:
原地踏步走--立定--
三面转法--4列--同心圆跑——齐步走——体操垫前
二、准备活动:自编垫上操
要求:模仿形象
1.头部运动
2.肩部运动
3.摆臂练习
4.体侧
5.跪撑后踢
6.仰卧收腿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要求:服从指挥,认真听讲
1.学生有序跑到垫子前。
2.模仿教师随音乐节奏做垫上操。
3.充分活动各关节。
4.教师语言鼓励,适时评价。
组织:
X
X
X
X
X
□□□□□
X
X
X
X
X
□□□□□
X
X
X
X
X
□□□□□
X
X
X
X
X
□□□□□
★
基
本 部 分
25 分 钟
三、技巧—肩肘倒立;
重点:屈肘撑腰,伸髋立腰 难点:夹肘撑腰的时机 动作要领:上体后倒腿上举,两臂夹肘紧压垫; 屈肘内收手撑腰,伸髋立腰腿伸直。
1.观察小黑板,分析讲解
2.教师结合简易讲解做完整示范。
3.专项辅助练习
(1)做仰卧举腿过头顶练习。
(2)仰卧脚尖触碰伙伴手臂练习。
3.学生尝试倒伸髋立腰动作。 4.尝试向后滚动收腹举腿伸髋立腰,同时肘撑腰。 5.强调曲肘叉腰的角度和手指方向。
6.教师示范保护与帮助的动作方法。 7.引导学生在同伴的保护与帮助下完成肩肘倒立动作。 8.分组展示在同伴的保护与帮助下完成肩肘倒立动作。 9.师生,生生互评。
四、游戏:绕过障碍物 方法:绕过摆好的小垫子,回到起点与下一个同学击掌,先完成的组为胜。 规则:1.绕过所有垫子才算完成;2.没有击掌的同学出发算为例。 要求:团结一致、相互协作
1.教师讲解游戏方法及规则。 2.四个学生配合老师移动垫子并示范游戏方法。
3.组织学生共同体验游戏方法。 4.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小比赛。 5.师生共同评价。
1.教师组织学生放松练习。 2.师生再见。
结 束 部 分
4 分 钟
五、1.师生齐跳舞蹈:《海草舞》
2.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3.如何评价自己的表现?
4.评价一下你的伙伴。
5.老师对本次课小结
6.下课式
队形:四列横队 教法:模仿教师动作
要求:讨论热烈,充分放松身心
场
地
器
材
小体操垫41床;扩音器1台;移动小黑板一块;粉笔一支。
预 计 运 动 负 荷
密度
40%左右
安全 措施
1.场地、器材布置合理;2.专项准备活动充分,尤其是颈、肩部,防止损伤;3.集中收好钥匙、头饰等物品;4.及时提醒学生注意注意同伴间的保护与帮助。
《肩肘倒立》教学反思
肩肘倒立是体育教学中常见的体操动作,其对提高学生的柔韧性、协调性、灵敏性、平衡能力以及腰背肌的控制能力等都有明显作用。从上课的整体情况来看,虽然80%以上的学生能在同伴的帮助下完成动作,独立完成动作的人也有不少,完成了既定的教学目标,但是在练习过程中还存在着较多问题。
首先是课堂常规问题,由于学生们是第一次接触肩肘倒立接触,学习的积极性高,看到图解和示范后有些同学迫不及待地想尝试,学会,导致有些孩子不按教师的要求进行练习,有点混乱。
第二个问题就是教学手段与方法有点单一,整节课下来,同学们积极性高,非常乐于学习新本领,也都能尽力地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但是由于肩肘倒立有一定的危险性,我没有敢给孩子们自主尝试太多的自创辅助练习,大部分时间都是教师主导得比较多,我想如果给孩子们自己创造一两个踢脚尖的方法,课堂气氛会更好。
第三个问题就是场地的设计,由于有移动黑板的展示,我把垫子放成四排,示范点在常规的一排前面,那么出示挂图和做示范的时候后面的同学可能会有些看不清楚,回头想想也许排成圆形,老师在圆心做示范学生可能看的会更清楚一些。
第四个问题就是运动量的问题,感觉课的运动量不够,可在中间穿插一些身体素质的练习以提高课的运动量。
这就是我对本节课的反思,希望自己能取长补短,认真地去上好每一堂课,继续提高自己,争取更大的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