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处键入]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
一、【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少年时期,家道中落,父亲卧病不起;青年时期,为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辗转奔波。1902年他东渡日本留学,后又弃医从文,意在以文艺拯救国民精神。1918年他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朝花夕拾》记叙了作者童年的生活和青年时求学的历程,追忆那些难以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
二、【创作背景】
创作《朝花夕拾》时,鲁迅已是文坛举足轻重的作家。1926年“三·一八”惨案后,鲁迅写了《记念刘和珍君》等文章,愤怒声讨反动政府的无耻行径,遭到反动政府的迫害,不得不过起颠沛流离的生活。他曾经先后避居山本医院、德国医院。尽管生活艰苦,他还是写了不少的散文诗和《〈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三篇散文,这三篇散文后来与在惨案发生之前,鲁迅在北京寓所的东壁下创作的《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一起收入散文集《朝花夕拾》。
1926年9月,鲁迅接受了厦门大学的聘请,南下教书,但他在厦门大学只待了四个多月,因为他发现厦门大学的空气和北京一样,也是污浊的。鲁迅在这里见识了知识分子的种种丑恶嘴脸,毫不留情地进行抨击。鲁迅虽然不喜欢厦门大学,但他对自己任教的课程却倾注了全力,他的课很受学生欢迎。在繁忙的教学之余,鲁迅在厦门大学的图书馆写了很多作品,其中就包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和《范爱农》五篇散文。这五篇散文与鲁迅在北京创作的另外五篇散文一起构成了《朝花夕拾》的全部。
最初以《旧事重提》为总题,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一九二七年七月,鲁迅在广州重新加以编订,并添写《小引》和《后记》,1928年9月结集时改名为《朝花夕拾》。于1928年9月由北京未名社出版,列为作者所编的《未名新集》之一。1929年2月再版。1932年9月第三版改由上海北新书局重排出版。
三、【名著缩微】
作者深情地回忆了保姆阿长、恩师藤野先生和好友范爱农,选取典型事例,表现这些普通人身上朴实、善良的高贵品格。
(一)《阿长与〈山海经〉》
文章是以“我”对长妈妈的感情变化为线索展开的,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
阿长是“我”小时候的保姆。文章记述“我”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我”对她寻购和赠送给“我”渴求已久的绘图本《山海经》一事,充满了尊敬和感激。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
文章主体在于围绕《山海经》,写“我”对长妈妈的感情变化:由最初的不大佩服她,到最后对她又有了新的敬意,因为她给“我”买了《山海经》。
(二)《藤野先生》
文章以“我”活动地点的变换为标志,回忆了从东京到仙台学医的几个生活片段。
在东京的见闻和感受:抱着寻求救国道路的心愿到日本留学的“我”,因看到中国留学生的生活无非是在公园赏樱花、在会馆学跳舞而感到失落、厌恶,于是辗转到仙台求学。
在仙台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文章重点回忆了“我”在仙台与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处和离别,通过写藤野先生的四个典型事例赞扬他:
一、为“我”批改讲义,表现了先生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
二、为“我”纠正解剖图,表现了先生热情关心学生、严格要求的工作作风。
三、关心“我”的解剖实习,表现了先生正直无私、真挚诚恳的工作精神。
四、向“我”了解中国女人裹脚的情形,表现了先生探索研究、实事求是的精神。
在仙台时发生的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或:幻灯片)事件:日本学生的歧视侮辱和中国人的麻木冷漠激发了“我”的爱国热情,准备弃医从文。
离开仙台后对先生的怀念:“我”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充满怀念之情,藤野先生的崇高精神也经常激励与鼓舞着“我”。
(三)《范爱农》
文章以“我”与范爱农的交往为线索,追忆了“我”在日本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相处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辛亥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备受打击迫害的经历和遭遇,表现了“我”对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主要写了两件事:
①范爱农的老师徐锡麟被杀。②同乡会争执——“我”主张写文章悼念,发电报痛骂清政府,但范爱农反对,“我”认为他懦弱、冷漠。
范爱农在家乡教几个小学生以挣钱糊口,“我”在故乡做教员,两人境遇相同,冰释前嫌,范爱农回忆起在东京误会“我”的原因是“我”的两次摇头:①绣花鞋事件。②让座风波。这两件事揭示了封建思想的根深蒂固,而范爱农对此其实是不满但又无奈的。
主要事件是报馆案风波。作者巧妙地安排了两条线索:①明线是范爱农对辛亥革命从“向往—参加—绝望—殉道”的变化。②暗线是辛亥革命“反动阶级投机革命—收买革命—镇压革命—窃取革命果实”的实质,揭示了辛亥革命失败的必然性。
主要是写范爱农“困顿漂泊—期盼来信—醉酒落水”的过程,借以抒发了“我”的思念和哀悼之情。(落水事件)
作者对自己曾经经历过的生活片段的回忆,既表达了对往日岁月的怀念,也表达了对某些不良的社会现象的批判。
(四)《五猖会》
童年看赛会:“我”家所在的地方偏僻,家乡迎神赛会经过时,仪仗之类已经极其寥寥,只有十几个人抬着神像匆匆而过,这使“我”常感到失望。
想象的赛会:“我”希望有个繁盛些的赛会。
明人的赛会:《陶庵梦忆》里描写的明人赛会实在是豪奢极了,这使“我”心驰神往。
亲见的赛会:写自己亲见的较盛的赛会。“我”羡慕参加赛会的孩子,以至于希望自己生一场重病,“使我的母亲也好到庙里去许下一个‘扮犯人’的心愿”,表现“我”渴望看赛会,希望参与到赛会中去。
关东五猖会:终于要到关东看五猖会了,这是“我”儿时罕逢的一件盛事,五猖会在童年的“我”的心目中是一个重大的节日。这部分的重点就是记述“我”盼望观看迎神赛会时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
(五)《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本文包括两部分,展现了“我”由童年的游戏、玩乐到长大读书的成长过程。
作者紧扣“我的乐园”写了“我”在百草园的无穷乐趣,依次回忆了百草园的景物、美女蛇的故事和百草园的冬天。
先写了三味书屋的陈设和“我”对先生的印象,再依次写了询问“怪哉”虫、后园寻趣、师生读书和在课上做戏、画画的事。
(六)《琐记》
《琐记》的时空跳跃性比较大。开始写的是童年在故乡绍兴的事,后来主要写在南京读书的事情,最后还点到初到日本的情景。中间着重写在矿路学堂的所见所闻。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衍太太一开始给“我”的印象是“她对自己的儿子虽然狠,对别家的孩子却是好的”。这里,“我”称赞衍太太“对别家的孩子却是好的”,但是,后来她怂恿孩子们冬天吃冰;鼓动孩子们比赛打旋子;衍太太甚至把淫秽的春画塞给“我”看;又曾一面教唆“我”去偷母亲的首饰来变卖,一面放出流言诬“我”行窃。
主要回忆了“我”为冲破封建束缚、追求新知识而离家出国留学的一段生活经历。在中西学堂,自己所追求的却被人所不齿,南京水师学堂和矿务铁路学堂的“乌烟瘴气”迫使自己要去“寻别样的人们”。这些都生动地展现了“我”不断探索前进、努力奋斗的曲折过程。通过具体描述当时的江南水师学堂和矿务铁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和求知的艰难,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还记述了“我”最初接触《进化论》的兴奋心情,以及不顾老辈反对,如饥似渴地阅读《天演论》的情景,表现出“我”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
写“我”毕业后到日本留学前向前辈同学请教该如何准备,他说要多带中国袜子并先在上海换了日本的银圆,结果到了日本,都没用了。
作者结合切身感受,揭露和批判了旧势力,表达了对封建旧制度、旧道德的憎恶和讽刺。
(七)《狗·猫·鼠》
《狗·猫·鼠》是《朝花夕拾》中的第一篇。文章从现实写起,开篇就直接写明全篇是针对“正人君子们”攻击“我”“仇猫”而引发的,攻击者借“狗不是仇猫的么”,妄图以此诬蔑“我”是狗。
然后,“我”立即从覃哈特博士《自然史底国民童话》一书中寻出狗猫结仇的故事,反戈一击,把“现代评论派”之流暗喻为“没眼力”的狗。接着,将他们与动物比较,说:“虫蛆也许是不干净的,但它们并没有自鸣清高;鸷禽猛兽以较弱的动物为饵,不妨说是凶残的罢,但它们从来就没有竖过‘公理’‘正义’的旗子,使牺牲者直到被吃的时候为止,还是一味佩服赞叹它们。”从而深刻地揭露“正人君子”的虚伪性。
之后,“我”清算猫的罪行,刻画猫的形象:第一,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第二,它与狮虎同族,却天生一副媚态;第三,它老在配合时嗥叫,令人心烦;第四,它吃了“我”小时候心爱的一只小隐鼠。虽然后来证实并非猫所害,但“我”对猫是不会产生好感的,何况它后来确实吃了小兔子!
作者以童年的追叙,交代了“仇猫”的原因,追忆了儿时听祖母讲述的猫教老虎本领而留一手的故事和童年时救养的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受,表明了作者同情弱小者和憎恶暴虐者的态度;结尾在叙及眼前对付“猫们”的态度和策略时,对当时社会上纵容邪恶,不能除恶务尽的现象进行了鞭挞,表现了作者与军阀斗争到底的战斗精神。
(八)《〈二十四孝图〉》
文章可分为两个部分:
文章一开始,鲁迅就以犀利的文字对这伙反动的复古势力发出愤怒的诅咒,表明同复古派誓不两立、斗争到底的决心。接着,作者夹叙夹议,回顾了“五四”文学革命以后儿童读物的状况——作者认为与外国书籍相比,“虽然很可怜,但总算有图有说”,可以看懂,有了进步。可是这种改革却受到复古主义者的竭力“阻遏”,他们要使孩子的世界中,没有一丝乐趣。鲁迅深刻地指出,封建复古主义的反动实质就是“吃人”。文中几处,鲁迅借题发挥,运用杂文笔法,对“现代评论派”的陈西滢之流攻击自己的言论,旁敲侧击,予以嘲讽,既增添了杂文意味,又始终未离全文主旨。
作者由此忆述自己小时候阅读时的枯燥乏味,最先得到的画图本子便是《二十四孝图》,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性、残酷性和欺骗性。
(九)《无常》
本文主要描述了“我”儿时在乡间迎神会和戏剧舞台上所见的“无常”形象。无常是个具有人情味的鬼,去勾魂的时候,看到母亲哭死去的儿子那么悲伤,决定放儿子“还阳半刻”,结果被顶头上司阎罗王打了四十大棒。文章在回忆无常的时候,时不时加进几句对现实中所谓“正人君子”的讽刺,虚幻的无常给予当时的“我”寂寞悲凉的心些许安慰。
(十)《父亲的病》
作者用讽刺的笔调写了庸医误人,以两个“名医”的药引一个比一个独特,表现了某些中医的故作高深,通过他们的相继借故辞去,表现出父亲的病一步步恶化,通过家庭的变故表达了作者对“名医”们庸医误人、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深切痛恨。具体表现在两个生活场景中:
文章重点回忆“我”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先是和本城的一个名医“周旋”“两整年”,但是父亲的水肿病却是越来越严重,于是这位名医便推荐另一位名医陈莲河。这位医生开的一种药引(原配的蟋蟀一对)和另一种药丸(败鼓皮丸)都很奇特,但也都不见效。有一回陈莲河告诉父亲:“医能医病,不能医命。”他认为父亲的病缘于前世的冤孽,无药可医。
父亲被庸医治死,一直是埋在“我”心中的痛。父亲终究是要死了,弥留之际,衍太太要“我”拼命地叫父亲,致使已经平静的父亲又紧张了,仿佛有些苦痛。“我”一直叫父亲,一直到他咽了气。这使“我”愧疚至今。
四、【人物形象】
五、【艺术特色】
一、选材上,精心提炼生活中的典型事例。
如《藤野先生》中选取了与藤野先生交往的四件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范爱农》中选取与范爱农交往的四件事例来表现人物。
二、写法上,擅长运用细节描写,常用以小见大的手法揭示事物的本质。
在《无常》中,从无常也有老婆和孩子的事实中,作者既写出了无常富于人情味的特点,又巧妙地讽刺了生活中那些虚伪的知识分子。
三、表达方式上,采用杂文笔法,把叙述、描写、抒情和议论有机地糅合为一体。
如《狗·猫·鼠》一文,既有作者对童年时拥有过的一只可爱的小隐鼠的深情回忆,又有对祖母讲述的民间故事的生动记叙,同时揭示了现实中那些像极了“猫”的“正人君子”的真实面目;在叙事和议论中插入相关的童话、传说和典故,增添阅读的趣味。
四、表现技巧上,多采用反讽和对比的手法强化主题。
1.
作者在批判、讽刺封建旧制度、旧道德时,多采用反讽手法,表面上很冷静地叙述事件的始末,但在叙述中暗含着“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巧妙讽刺。如在《父亲的病》中,作者对庸医的行医过程细细道来,没有正面指责与讽刺,但字里行间处处蕴含着作者激愤的批判和讽刺。又如在《藤野先生》中,作者用了“标致”来讽刺清国留学生的丑态;用“精通时事”
来讽刺清国留学生所“精通”的“时事”其实是些无聊的事;用“爱国青年”来反讽日本当时一些受军国主义思想教育而妄自尊大、盲目忠君、思想狭隘的青年。
2.
作者在散文中常用对比手法。如《五猖会》中,通过“我”前后心境的对比,表达了对封建教育的反感和批判;《无常》中,通过无常这个“鬼”和现实中的“人”的对比,深刻地刻画出现实生活中某些“人格”不如“鬼格”的人的丑恶面目;《狗·猫·鼠》中,作者对小隐鼠的爱和对猫的强烈憎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五、在语言风格上,闲散温馨,亲切感人,而且色彩纷呈,有的尖锐辛辣,有的质朴温和,有的精辟,有的机警。
[在此处键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