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课件(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8《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课件(3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23 11:02: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雨果
检查预习:
检查字词
赃(zāng)物
  
箱箧(qiè)
 
制裁(cái

  
给(jǐ)予
 
恍(huǎng)若
琉(liú)璃(lí)
珐(fà)琅(láng)
 
眼花缭(liáo)乱
惊骇(hài)
晨曦(xī)
瞥(piē)见
 
劫(jié)掠

(zhuì)满
绸(chóu)缎
作者介绍
雨果(1802—1885),法国作家,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在法国及世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力。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九三年》《悲惨世界》,短篇小说有《“诺曼底”号遇难记》等。
这封信是在1861年11月25日写的。当时,法军上尉巴特勒,在英法联军劫掠圆明园之后,率领法国远征军凯旋,红极一时,他给大文豪雨果写信,征询他对所谓“远征中国”的看法,他是希望大文豪作诗文来美言赞颂。雨果在回信中会发表怎样的观点和看法?
背景资料
1、速读课文,把握内容。
2、品味文章精彩的语言。
3、体会作者的博大情怀和高尚品格。
学习目标
走进圆明园
圆明园在北京海淀区附近,是清代名园之一。
始建于康熙48年(1809年),为环绕福海的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总称,共占地5200余亩。
里面凿湖堆山,种植奇花异草,仿照国内外名胜40景,有建筑物145处

它是清代封建帝王在150余年间,所创建和经营的一座巨大皇家宫苑。艺术价值甚高,被誉为“万园之园”。
被称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被称为梦幻仙境的圆明园,被称为艺术瑰宝的圆明园,经历了莫大的耻辱:
1860年英法联军冲入圆明园,能拿走全部拿走,10000多名强盗个个满载而归;不能拿走的全部毁掉,3500名强盗手持火把到处焚烧,熊熊大火燃烧了整整三天,余烟一个月都没散去,圆明园只剩残垣断壁。“一炬毁名园,千古江山留恨迹”。
现在的圆明园已是断壁残垣,真是“一炬毁名园,千古江山留恨迹”
一炬毁名园,千古江山留恨迹
一炬毁名园,千古江山留恨迹
一炬毁名园,千古江山留恨迹
一炬毁名园,千古江山留恨迹
读课文,说说这封信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赞美圆明园
讽刺侵略者
感知内容
课前检测:
品味语言
2、雨果怎样谴责英法联军
的强盗行为?
1、雨果怎样评价圆明园?
找出这些句子来读一读,品味这位世界文豪的语言,想一想体现了他怎样的感情?
小组探究、展示提升(二)
集中表达雨果评价圆明园的句子:
是世界奇迹;
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
是亚洲文明的剪影。
雨果谴责英法联军
的强盗行为的句子
?
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欧洲。……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
……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
……法兰西帝国吞下了这次胜利的一半赃物,今天,帝国居然还天真地以为自己就是真正的物主,把圆明园富丽堂皇的破烂拿来展出。
……
现在,我证实,发生了一次偷窃,有两名窃贼。
作者在文中
运用了一系列的词语来形容强盗心理,如“漂亮”、“丰功伟绩”、“收获巨大”、“文明”、“野蛮”、“全部赞誉”等,这些词语是否恰当,为什么?
反语:故意使用与本来意思相反的词语或句子来表达本意,这种修辞方法就叫反语,也称“倒反”、“反话”。多用在揭露,批判,讽刺等方面。具有极其辛辣和尖锐的嘲讽意味。
中国被掠夺,中国人谴责强盗、控诉掠夺是很自然的,而雨果一个外国人这样谴责自己国家的军队,表现了他怎样的胸怀和品格?
探究情怀
清醒
正直
公正
小组探究、展示提升(三)
没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
是非分明,爱憎分明。
珍爱和平
世界上最宽广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胸怀。
——雨果
拓展:
读了本文,你想对雨果先生说点什么?
说感想
学了此文,你有怎样的感想?
战争是罪恶之源;永远不要战争;要珍爱和平。
奋发图强,
学好本领,
报效祖国!
当堂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