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4张PPT)
水调歌头
苏轼
你能举出哪些有关“月”的诗词?
李白《床前明月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李白《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亮
传达
思乡、
怀人、
忆旧
之情
陶渊明《归园田居》: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序言中,“中秋”、“兼怀子由”,透露了写
作本词的时间和目的。当时苏轼任密州太守,
政治上失意,苏轼的弟弟子由被贬谪到离苏轼
数百公里的山东济南,兄弟七年没有见面。望
月思亲,心情抑郁惆怅。
——水调歌头,是词牌名,其作用是规定一首词每句的字数、平仄等。
解
题
课前小测
《水调歌头》中:
想象天上之景的句子:
____________
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
_____________
富有人生哲理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
表达作者美好祝愿的句子:____________
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写作背景:
苏轼和弟弟苏辙情谊深厚。写此词之时,他宦途失意,贬官密州,心情抑郁。这时苏辙正在济南任职,兄弟两已有七年多没见面了。这年中秋赏月,作者欢饮达旦,在醉意朦胧之中写下这首词。
水
调
歌
头
苏
轼(公元1037--公元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我国“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
与父亲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因直谏得罪王安石,遂被贬黄州,曾写下《记承天寺夜游》,41岁时又被贬山东,中秋夜写下《水调歌头》,怀念七年未见的弟弟。
———词
牌
名
一、注音:
宫阙(
)
琼楼(
)
绮户(
)
婵娟(
)不胜寒(
)丙辰(
)
què
qióng
qǐ
chán
juān
shēng
bǐng
chén
二、解释下列词语:
把:
朱阁:
不胜寒:
绮户:
无眠:
何似:
何事:
婵娟:
持;端着。
朱红的楼阁。
禁不住。
雕花的窗户。
难以成眠的人,这里指作者。
哪里比得上。
月宫里的嫦娥,这里指明月。
为什么
诵读诗词的要求
1、速度要慢,边读边体味,使作
品中的形象在脑中浮现。
2、要有节奏,韵脚读出延长音。
3、有感情。
水
调
歌
头(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理解课文
要求:
1.小组讨论翻译课文
2.找出文中读音、写法及词义需要注意的字词
3.划出不懂的句子
翻译词意:
明月什么时候才有呢?我举着酒杯仰问青天。不知天宫中今晚又是哪一年?我真想驾乘着长风回到月宫,又怕那美玉砌成的宫殿,太高太寒冷了,让人禁受不了。在月光下起舞,影子也随人摇动,那月宫哪里比得上人间好呢?
月亮照过朱红色的楼阁,又低低照进了雕花的窗户,照着失眠的人。月亮对人世该没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总是在人们离别、孤独的时候变圆呢?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种事自古以来就很难周全。只希望亲人能健康长寿,虽然远隔千里也能共赏这美好月色。
归纳小结:
上阕:
月下饮酒(写景)
下阕:
对月怀人(抒情)
借景抒情
情理交融
情感:
问月
责月
祝愿
主题:
这首词反映了作者仕途失意,幻想超然物外,但积极的处世态度终于战胜了消极“遁世”的念头,表现了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
实景:
虚景:
联想:
想象:
明月、酒、青天、风、清影、
朱阁、绮户
宫阙 琼楼玉宇
明月
宫阙
琼楼玉宇
明月(月圆)
团圆(人圆)
作
业
2.?翻译:一句译一句,写在家庭背默本上
1.背诵《水调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