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同步练习(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2.2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同步练习(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9-22 13:29: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2.2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
一、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属于环境因素的是(?
?
)
A.
阳光
B.
空气
C.
其他生物
D.
前述3项
2.对生活在庐山的一株杨梅树来说,影响它生存的环境因素是(?
?
)
A.
山上的鸟、昆虫等动物、其他不是杨梅的植物以及微生物
B.
阳光、水、土壤、空气等因素
C.
A和B的总和
D.
A和B的总和、其他的杨梅树
3.许多成语或诗句中蕴含着一定的生物学道理。以下成语或诗句中的现象与影响因素对应不合理的是(?
?

选项
成语或诗句
影响因素
A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生物
B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温度
C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土壤
D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光照
A.
A
B.
B
C.
C
D.
D
4.谚语、俗语和古诗词中蕴含着一些生物学原理。下列有关解释正确的是(?
?

A.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环境影响生物
B.
春雨贵如油——植物生长都需要无机盐
C.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生态系统具有自我(动)调节能力
D.
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这两种动物间是寄生关系
5.下列有关环境中的生态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非生物因素叫做生态因素
所有生物的生活都会受到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每一种生物都受到周围很多其他生物的影响
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是竞争关系
A.
B.
C.
D.
6.近几年,由于烟台市大力推广植树造林,不断扩大绿化面积,前几年近乎销声匿迹的雉鸡、喜鹊等多种鸟类又重返家园。这种现象主要体现了(?
?

A.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B.
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C.
生物因素对环境的影响
D.
生物对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7.下列选项不能体现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

A.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B.
一山不容二虎
C.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D.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8.下列语句中,不能体现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A.
“一山难容二虎”
B.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C.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D.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9.影响小麦产量的环境因素中,属于生物因素的是
(
)
A.
阳光
B.
水分
C.
害虫
D.
温度
10.下列因素中,属于影响草原上的牛的非生物因素的是(?
?
)
A.
牛吃的牧草
B.
同时吃草的羊
C.
牛群中的其他牛
D.
阳光和温度
11.下列叙述中,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的是(  )
A.
春来江水绿如蓝
B.
雨露滋润禾苗壮
C.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D.
草盛豆苗稀
12.下列现象,能反映生物因素对生物生命活动影响的是(?
?

A.
蚯蚓改良土壤
B.
仙人掌的叶变成刺
C.
杂草和稻苗争夺养分
D.
珠穆朗玛峰上温度低,
生物稀少
13.影响生长在农田里的青蛙的环境因素是(
)
A.
农田里的植物和昆虫、蛇等除青蛙以外的动物
B.
阳光、空气、水、土壤等
C.
上述A和B的总和
D.
上述A和B的总和再加上农田里其他的青蛙
14.《白杨礼赞》是现代作家茅盾于1941年所写的一篇散文。作者以西北黄土高原上“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的白杨树,来象征坚韧、勤劳的北方农民,歌颂他们在民族解放斗争中的朴实、坚强和力求上进的精神。对于生活在黄土高原上的一棵白杨树来说,影响它生活的生态因素包括(?
?

A.
黄土高原上所有的动物和其他种类的植物以及环境中的微生物
B.
阳光、空气、温度、水分、山石等非生物因素
C.
A和B的总和
D.
A和B的总和再加上高原上的其他白杨
15.对于生活在农田中的一只青蛙来说,它的环境是指(?
?

A.
农田中的植物、蛇、昆虫等
B.
阳光、空气、水、土壤等
C.
上述A和B的总和
D.
上述A和B的总和加上其他的青蛙
二、非选择题
16.任何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可以是????????、空气、????????、土壤、????????等非生物因素,也可以是由周围????????构成的生物因素。
17.某国家森林公园中野生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有苍鹰、金雕、狼、花面狐等野生鸟兽168种,水杉、紫椴、赤松、山杜鹃(映山红)等植物600余种,还有近千亩江北最大的淡竹和毛竹林。每年5月杜鹃花开时,众多游客前来踏青赏花。
(1)该国家森林公园中,影响金雕、花面狐、山杜鹃等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统称为??????????。
(2)生物小组的同学在登山时发现,竞相绽放的杜鹃花主要分布在山腰地带,而山谷和山顶分布更多的分别是栋树、赤松,造成这种现象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该国家森林公园不仅吸收了大量二氧化碳,释放出大量的氧气,而且使周边环境气候温和、空气优良,说明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
(4)大山雀是山中常见的食虫性益鸟,大山雀与松毛虫之间的关系是??????????;紫椴、赤松之间是??????????关系。所有生物的生活都会受到??????????因素的影响,如水杉、赤松、山杜鹃等能影响紫椴的生存。
18、在做了“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实验后,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同学们在捕捉鼠妇时会发现,它们经常躲在什么的地方?______
(2)根据鼠妇的生活环境,你提出的问题是:______.
(3)实验时所用鼠妇的数量是不是越多越好?为什么?______
(4)假设的提出不是凭空臆造的,需要有较丰富的______.当实验结果不符合假设时,应该怎么做______:
A.放弃实验不再探讨此问题
B.修正实验结果以符合假设
C.重新提出假设再进行实验
D.不再做此实验直接提出结论
(5)在设计实验时,注意使鼠妇的生活环境除______外都保持相同,形成了______两种环境的对照.
(6)实验中用了10只鼠妇而不用1只是为了______.
(7)实验完毕后,用过的鼠妇应怎样处理?______
(8)实验中你不能控制的因素有哪些?(请写出一个)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任何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可以是阳光?
?、空气、水?
?、土壤、温度?
?等非生物因素,也可以是由周围其他生物构成的生物因素。故选D。
2.【答案】D
【解析】
A、山上的鸟、昆虫等动物、其他不是杨梅的植物以及微生物,没有涉及到同种生物其它杨梅树和非生物因素对杨梅树的影响,故A错误。
B、阳光、水、土壤、空气等因素,没有涉及到生物因素的影响.故B错误。
C、A和B的总和包括非生物因素和杨梅树以外生物的影响,没有涉及到其他的杨梅树对杨梅树的影响.故C错误。
D、A和B的总和+其他的杨梅树包括了所有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生物因素(同种生物和不同种生物)和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故D正确。
故选:D。
3.【答案】C
【解析】“种豆南山下,
草盛豆苗稀”体现了生物之间的竞争关系,
属于生物对生物的影响。
4.【答案】C
【解析】“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春雨贵如油”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水对生物的影响;黄鼠狼是肉食动物,能够捕食鸡,所以黄鼠狼和鸡之间是捕食关系。
5.【答案】C
【解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生物与生物之间,
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
6.【答案】B
【解析】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包括环境影响生物,生物适应并影响环境。题干中体现了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既有生物因素,也有非生物因素。
7.【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体现螳螂、蝉和黄雀之间的捕食关系,属于生物对生物的影响;“一山不容二虎”体现两只虎之间的竞争关系,属于生物对生物的影响;“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温度对桃花的影响,属于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种豆南山下,
草盛豆苗稀”体现草和豆之间的竞争关系,属于生物对生物的影响。
8.【答案】D
【解析】
【试题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解答的关键是掌握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实例。
【解答】
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选项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是温度对生物的影响,体现了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选项A、B、C一山难容二虎、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体现了生物对生物的影响。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9.【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解答】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10.【答案】D
【解析】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阳光和温度属于非生物因素;牧草、羊、牛群中的其他牛属于生物,是生物因素。
故选D。
11.【答案】D
【解析】解:A、“春来江水绿如蓝”,意思是春天温度升高,江水开始变暖,鸭子开始下水游泳,体现了温度对生物的影响,A错误;
B、“雨露滋润禾苗壮”,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水对生物的影响,B错误;
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温度对生物的影响,C错误;
D、“草盛豆苗稀”,体现了生物因素草对生物豆苗的影响,草与豆苗,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属于竞争关系,D正确。
故选:D。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及不同种的生物个体。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12.【答案】C
【解析】“蚯蚓改良土壤”表明生物能影响环境;“仙人掌的叶变成刺”,可适应干旱的环境,属于生物适应环境。“杂草和稻苗争夺养分”,属于种间竞争,是生物因素对生物生命活动的影响。“珠穆朗玛峰上温度低,
生物稀少”,
是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3.【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生态因素的概念,解答的关键是理解生态因素的概念。
【解答】
生物生存的环境不仅仅是指生存的地点还包括周围影响其生活的各种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和分布的各种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对于生长在农田里的青蛙来说,影响它的环境因素是上述A和B的总和再加上其他的青蛙。
故选D。??
14.【答案】D
【解析】?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分布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生物因素,包括影响该生物的同种或不同种的其他生物;另一类是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空气、温度、水分等。
15.【答案】D
【解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中的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及其作用。农田中除这只青蛙以外的周围所有因素即为青蛙的生存环境,因此选项D正确。
16.【答案】阳光

温度??
其他生物
【解析】任何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可以是阳光?
?、空气、水?
?、土壤、温度?
?等非生物因素,也可以是由周围其他生物构成的生物因素。
17.【答案】生态因素
温度
生物影响环境
捕食
竞争
生物
【解析】(1)
在生物学上,
把影响金雕、花面狐、山杜鹃等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统称为生态因素。(2)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左右,因此竞相绽放的杜鹃花主要分布在山腰地带,而山谷和山顶分布更多的是栋树、赤松,造成这种现象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温度。(3)植物使周边环境气候温和、空气优良,说明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生物影响环境.(4)
大山雀是山中常见的食虫性益鸟,大山雀与松毛虫之间的关系是捕食关系。紫椴、赤松相互争夺阳光、空气等,
二者之间是竞争关系。所有生物的生活都会受到生物因素的影响,如水杉、赤松、山杜鹃等能影响紫椴的生存。
18.【答案】(1)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2)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吗?
(3)不是.太多会增加实验难度,太少会有实验误差,一般在10只为宜.
(4)证据和理论依据;C
(5)光;明亮、黑暗
(6)避免偶然性,减小误差
(7)放回大自然
(8)鼠妇的健康
【解析】(1)通过捕捉鼠妇时,仔细观察鼠妇的生活环境可知,鼠妇大都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2)根据鼠妇的生活环境,可知鼠妇喜欢在阴暗的环境中生活,于是可提出问题,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吗?然后做出假设光对鼠妇的生活有(或没有)影响.
(3)鼠妇在实验不数目不易过少,少了会因为偶然性容易产生误差,但也不易过多,太多了会增加实验难度,搞得手忙脚乱,一般在10只为宜.
(4)假设要根据提出的问题时,所发现的证据及理论依据,不是凭空想象的.当实验结果与假设不符合时,要认真分析实验步骤有没有问题或失误,如果没有问题的话,也不能直接就轻易就下结论,需要重新提出假设再进行实验,看是否结论与假设相符合.
(5)在设计科学探究实验时,一定要设置对照组,而设置对照组时要把握惟一变量,既除所要探究的条件为变量外,其他条件都一致.本实验中变量是光,要形成明亮与黑暗这种以光为惟一变量的对照实验.
(6)不能用1只鼠妇,所用鼠妇的数量要多,因为这样可以减少其他偶然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的误差.如果采集的鼠妇生病、或受其它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处于特殊生长时期等都会导致实验结论出错,所以为了避免出现此类偏差,实验中多选用鼠妇的数量,尽可能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
(7)要养成爱护动物的好习惯,保护动物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这样对于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非常有利,所以要把鼠妇放回到适宜它生长的自然环境中.
(8)实验中有些因素是不能控制的,(a)不能保证除了光的刺激外,鼠妇不受到其他任何刺激;
(b)不能避免鼠妇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
如捕捉的鼠妇健康状况,处于非常生长时期等
故答案为:(1)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2)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吗?
(3)不是.太多会增加实验难度,太少会有实验误差,一般在10只为宜.
(4)证据和理论依据;C
(5)光;明亮、黑暗
(6)避免偶然性,减小误差
(7)放回大自然
(8)鼠妇的健康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