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走向近代
单元练习题
一.选择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60分)
1.14世纪以后,西欧城市和农村都出现了新的变化。以下示意图中①处应填
A.手工行会
B.庄园经济
C.圈地运动
D。租地农场
2、13-14世纪欧洲生产领域出现了“新的生产方式”和“新的经营方式”。这里“新”的含义是(
)
A.城市开始兴起
B.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
C.封建经济开始出现
D.封建领主地位的衰退
3.15、16
世纪时,意大利的父母给孩子们命名,不是取《圣经》中的
人物和基督教的圣哲,而是取不信基督教的名人——恺撒、荷马、梭伦、伯里克利等。这是因为
( )
A.殖民扩张不断加剧
B.
文艺复兴运动兴起
C.
启蒙思想广泛传播
D.
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4、14世纪,意大利“薄雾开始消散……人成了精神的个体,并且也这样认识自己”。这反映了意大利人( )
A.
重视标新立异
B.
追求人性解放
C.
反对君主专制
D.
抛弃宗教信仰
5.“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个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
一直是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者半醒状态。”这层“纱幕”最先在哪个国家烟消云散?
(
)
A.美国
B.意大利
C.英国
D.法国
6.恩格斯称赞但丁是一位伟大人物,说“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主要是因为但丁
(
)
A.领导了文艺复兴运动
B.创作了如诗般美妙的《蒙娜丽莎》
C.展现了人文主义思想的曙光
D.创作了30多部剧本和许多诗篇
7、右图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著名画家拉斐尔的名画《西斯廷圣母》。画中的圣母一扫中世纪以来圣母像中那种冰冷、僵硬、不可亲近的模样,表现出了人类母亲的美丽、温柔和慈爱。该画反映出当时流行的社会思潮是(
)
A.人文主义
B.保守主义
C.封建主义
D.专制主义
8.
14~15世纪欧洲社会,随着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发展,欧洲市场需要逐渐扩大,商品经济日益发达,欧洲人渴望得到更多的贵重金属和来自东方的贵重商品。可见,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社会动机是
(
)
A.开拓商品市场
B.对外扩张领土
C.强化君主专制
D.传播人文主义
9.下面是绘制于1543年的地球平面球形图,图中的航线是
(
)
A.达·伽马到达印度
B.哥伦布首次到达美洲
C.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D.“三角贸易”路线
10.由于他的这种英勇的自我牺牲精神,五艘破旧不堪、孤零零的小船敢于去向无人知晓的海域挑战。这种非凡的胆略是不会被人忘记的,他本人也不会被人忘记。他是第一个提出环球航行这个最大胆想法的人,而且是他的最后一艘船实现了这一理想。“他”是
(
)
A.迪亚士
B.哥伦布
C.达·伽马
D.麦哲伦
11.夏劲、陈茜在《中西两种科学文化背景下的郑和下西洋和地理大发现之比较》一文中写道:哥伦布、麦哲伦以自己勇敢的航海探险活动第一次验证了大地是球形的这一科学假说,地平说受到了事实的挑战。破除了人们对基督教神学的迷信,把人们从经院哲学和迷信中解放出来使一些人
不再盲从任何所谓的金科玉律的教条与理论。材料旨在表述新航路开辟的
(
)
背景
B.过程
C.
特点
D.
影响
12.下列这张年表节选自美国历史学家阿迈斯托创作的鸿篇巨著——《世界:一部历史》。它反映出新航路开辟
(
)
A.冲破了宗教束缚
B.造成了非洲长期贫穷落后
C.促进了物种交流
D.加快了中国自然经济解体
13.欧洲人口由1650年的1.03亿增加到1900年的4.23亿;亚洲则由同期的2.53亿增加到
8.57亿;非洲仅由l亿增加到1.2亿。非洲人口增量不高,主要是由于该地区
(
)
A.经济文化发展落后
B.奴隶贸易活动猖獗
C.社会秩序长期动荡
D.种植园经济的发达
14.
造成下表中“离港商船吨位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英国海关记录离港商船吨位数(单位:万吨)
A.海外市场的扩大
B.殖民地的反抗
C.欧洲文化的外传
D.内燃机的发明
15.这个术语是有争议的,它的意思是新生或再生,”它是由15世纪的知识分子创造的,因为他们相信,他们的时代代表了中世纪之后古典文化的再生。材料中的“术语”是指(
)
A.步入近代
B.资本主义
C.文艺复兴
D.殖民掠夺
16.所谓全球史观,简而言之就是站在全人类的立场上,客观公平地看待历史。如果以这种
角度看殖民扩张应该是(
)
A.冲击了欧洲的封建制度
B.极大地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C.给亚非拉造成了无穷尽的苦难
D.“带着血泪的进步”
17.右图是三角贸易示意图,其中②处船上运输的应该是
A.廉价商品和枪支弹药
B.黄金白银
C.生产原料
D.黑人奴隶
18、对下图反映的事件解读正确的是(
)
A.贩卖的奴隶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劳动力
B.贸易区域覆盖欧、亚、非三大洲
C.有助于欧洲殖民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
D.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19、据统计:17世纪全世界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口,估计约有500万;18世纪时,超过一个亿,此现象的主导因素是(
)
A.拿破仑战争光大了启蒙思想
B.英国殖民的活动与对外扩张
C.新航路开辟扩大了英国市场
D.英国一直走在现代化的前
20.阅读历史书籍需要关注目录检索,通过检索目录,可以明确历史阶段特征,把握内容主旨。读下图,你认为下图的目录应该是(
)
步入近代
B.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C.封建时代的欧洲
D.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二.非选择题
(共40分)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它促使了欧洲人从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使人们把关注的重点从来世转移到现世。它唤醒了人们积极进取的精神,创造精神以及科学试验的精神,从而在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和确立开辟了道路。
材料二:只有到1500年左右.......这种状态才被打破,过去处于相对隔绝的各地区才开始建立了直接联系。这是人类社会向全世界连为一体迈出的第一步。
材料三:
持续四个世纪之久的非洲奴隶贸易给西欧资本主义带来巨额财富,成为资本原始积累的一个重要来源.......然而,对非洲来说,这是一场巨大的灾难。-------《世界历史》
上述材料分别反映的是什么重大史实?(6分)
上述材料论述了欧洲哪些方面的变化?(6分)
结合所学,简要说明上述材料对欧洲社会产生的共同影响。(3分)
22.探究问题。(12分)
12世纪末
中国人发明的指南针传入欧洲
13世纪
小型手工作坊得到发展并逐渐转向集中的手工工场
14世纪中叶以后
在农村,越来越多的领主出租直领地
15世纪中期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控制了东西方贸易的所有重要商道
1487年
在葡萄牙王室支持下,迪亚士船队出发
根据材料,概述中世纪晚期的西欧社会正在发生什么变化?(4分)
根据材料,概括欧洲人能够成功开辟新航路的原因。(6分)
上述材料和问题探究的主题是什么?(2分)
23.阅读以下大事记,回答问题。(13分)
(1)上述史实都发生在哪一地区?(2分)
(2)据上述大事记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哪些因素推动了该地区的发展。(8分)
(3)据上述材料、问题和所学知识,指出该地区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地位。(3分)
第五单元走向近代
单元练习题
(参考答案)
:1-5
DBBBB
6-10
CAACD
11-15
DCBAA
16-20
DDCBA
21(1)
材料一:文艺复兴
;材料二:新航路开辟
材料三:三角贸易
思想方面;
地理知识的更新;
经济的发展;
促进欧洲资本主义产生发展
22.(1)庄园瓦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2)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商业危机;指南针和航海技术的进步;葡萄牙王室的支持;
(3)走向近代的欧洲
23.(1)欧洲;
(2)思想解放;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资产阶级革命;科技进步;等
(3)欧洲的探索与发现推动了世界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