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世说新语二则 课堂练习(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8 世说新语二则 课堂练习(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23 11:10: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世说新语>二则》练习
姓名
一、填空
《咏雪》、《陈太丘与友期》都选自________,它是由___朝人__________组织人编写的。这两篇文章讲述的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第一篇故事的主人公叫________,第二篇故事的主人公叫________。
?
二、课内阅读
阅读《陈太丘与友期》,完成练习:
1.解释加粗的词。
无信:???
无礼:????
引:
2.翻译下列句子。
(1)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3.元方是从哪些方面去反驳他父亲的友人的?
?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期日中,过中不至”这一句话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客而不是陈太丘
B.“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中“儿女”指的是谢太傅的儿子和女儿
C.“未若柳絮因风起”这句话的意思是:还不如化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D.“尊君”、“家君”,前者是敬词,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后者是谦词,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5.辨别下列词语哪些属于敬词,哪些属于谦词?
①敝人 
②卑职 
③陛下 
④令尊 
⑤寡人 
⑥足下 
⑦令郎 
⑧老朽 
⑨麾下
敬词有_______________????谦词有_______________
6.下列句中加粗词与“尊君在不”的“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诲女知之乎???????????
B.学而不思则罔
C.路转溪头忽见?
????????D.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6.
从这篇文章中,可以看出元方是一个怎样的人?
二、课外阅读(一)
陈元方候袁公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①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②、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注释:①绥:安抚。
②周公:姬姓,名旦,西周开国元勋,孔子曾对周公有“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的赞赏。
1.解释加粗的词。
候袁公??
??远近称之??
孤法卿父
周公不师孔子
2.文中划线句没有标点,请用“/”为这句话加点。

























3.翻译下列句子。
(1)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
(2)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
3.元方的第二次回答,有何巧妙之处?
三、课外阅读(二)
荀巨伯探友
荀巨伯①远看友人疾,值胡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注释:①荀巨伯,汉桓帝时许州(今河南省许昌市)人,生卒年不详。
②胡:我国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
1.解释加粗的词。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
值胡贼攻郡????
败义以求生
不忍委之
遂班军而还
一郡并获全
2.翻译下列句子。
(1)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
(2)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3.你认为荀巨伯是一个怎样的人?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了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