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鸟》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1.认识“蔓、幽”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待”。
2.能借助关键语句,体会作者和珍珠鸟之间的情意。
3.能梳理作者与珍珠鸟之间情感变化的线索。
【教学重点】
1.能借助关键语句,体会作者和珍珠鸟之间的情意。
2.能梳理作者与珍珠鸟之间情感变化的线索。
【教学难点】
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1.出示珍珠鸟图片,并对珍珠鸟进行简单介绍,激发学生对珍珠鸟的喜爱。
珍珠鸟又叫锦花鸟、小珍珠、锦花雀等。原分布于澳洲东部和印尼东部热带森林中。这种鸟羽色艳丽,体形娇小玲珑,叫声细柔,给人以美的享受,是驰名世界的人工繁育鸟。
2.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一篇写人与鸟相处的课文——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写的《珍珠鸟》。(板书课题:珍珠鸟)
3.教师简单介绍作者冯骥才。(板书:冯骥才)
冯骥才,生于1942年,当代作家。著有长篇小说《义和拳》《神灯》,中篇小说集《铺花的歧路》《斗寒图》,短篇小说集《雕花烟斗》《正义的感召》等。
过渡:冯骥才先生和鸟是怎样相处的呢?让我们一起跟随作者的步伐去看看吧!
设计意图:先用图片导入的形式,激发学生第珍珠鸟的兴趣,再用谈话的方式,自然引入课题。
二、整体感知
1.教师明确自读任务:
(1)学生快速默读课文,关注生字。
(2)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说说自己从课文中获取的信息)
2.随文识字:字词检测,读准字音。
mànyōuxīchúyōɡuìcāxiǎnɡdāpéi
垂蔓
深幽熟悉雏儿哟柜顶嚓嚓享受嗒嗒陪伴
dāipājiǎnmóuzāxiè
待一会儿
趴在
眼睑眸子咂咂嘴流泻
点拨:指名依序认读,提醒注意读准字音。
3.集中识字:全班交流识字方法。
màn
yōu
xī
chú
yō
ɡuì
xiǎnɡ
péi
dāipā
jiǎn
móu
蔓幽悉雏哟
柜
享
陪
待
趴睑眸
预设:
①“蔓、雏、柜、陪、眸”都是形声字,可以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识记。
②“雏”的意思是“幼小的鸟”,可以结合“雏鸟、雏鸡”等词语来记忆。
③“睑、眸”都是目字旁的字,说明和眼睛有关。“睑”指“眼睑、眼皮”。“眸”本指“瞳仁”,泛指“眼睛”。
4.课堂练习:送词语宝宝“回家”:等待、待客、待会儿、迫不及待、期待。
点拨:教师引导学习多音字“待”。“待”是多音字,有两个读音,分别是“dāi”和“dài”。读dāi时,意思是停留,逗留,迟延;读dài时,意思是:①等,等候;②对待,招待。“待”在本文中的意思是“停留”,
读“dāi”。
5.全班交流初读体会: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预设:
(1)课文重点写的是小珍珠鸟的可爱。
(2)课文写了作者和小珍珠鸟相处的经历。
(3)课文写了作者和小珍珠鸟之间美好的情谊。
(4)……
6.让学生关注“学习提示”,说说学习本课主要需要弄清哪些问题。
预设:
(1)弄清“我”是怎样逐渐得到珍珠鸟的信赖的。
(2)体会“我”和珍珠鸟之间的情意。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默读课文,自学生字,交流自己的初读体会,并且能关注“学习提示”,明确这节课的学习重点。
三、问题探究
(一)合作探究
细读课文,感受“人”与“鸟”的信赖过程:
1.探究任务
默读课文,想想“我”是怎样逐渐得到珍珠鸟的信赖的。
2.探究方法
(1)“我”如何让小鸟产生信赖?用横线画出描写“我”行为的句子。
(2)信赖使小鸟产生了什么变化?用波浪线画出描写雏儿活动的句子。
(3)小组共同完成“学习单”,全班交流、分享。
学习单
“我”的表现
珍珠鸟的变化
很少扒开垂蔓瞧它们
渐渐敢伸出小脑袋瞅瞅我
3.探究活动
(1)学生自主阅读,勾画批注。对照着找出写“我”的表现和“小珍珠鸟”的变化的语句,并作批注。
(2)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结合找出的重点语句,交流“我”是怎样逐渐得到珍珠鸟信赖的,并共同完成“学习单”。
(3)教师巡视课堂,了解各小组的活动进展情况。
4.成果展示
(1)展示小组填写的学习单,师生共同评定最佳学习单。
预设:
“我”的表现
珍珠鸟的变化
很少扒开垂蔓瞧它们
渐渐敢伸出小脑袋瞅瞅我
决不掀开叶片往里看
有一个更小的脑袋从叶间探出来
不去伤害它
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
不动声色地写……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
嗒嗒地啄着我颤动的笔尖……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
手中的笔不觉停了
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
……
……
(3)教师归纳总结:小珍珠鸟是怕人的鸟,作者当然了解小珍珠鸟的这一特点,所以不去惊扰它,只在一旁默默关注它。正是这种对小鸟的精心呵护,逐渐让小鸟一点点亲近,最终是全心信赖。言而言之,本课生动展示了人精心呵护鸟,鸟渐渐相信人的相处过程。(板书:害怕
亲近
信赖
人精心呵护鸟鸟渐渐相信人)
(二)合作探究
体会情感,把握文章主旨:
1.探究任务
找出写出珍珠鸟可爱的语句,体会“我”和珍珠鸟之间的情意。
2.探究方法
(1)学生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在书上勾画批注写出珍珠鸟可爱的语句。
(2)小组交流:可以结合具体语句谈一谈自己的感悟,也可以结合朗读读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3)全班分享,教师总结。
3.探究活动
(1)全班交流:课文中哪些语句写出了珍珠鸟的可爱?你从中体会到“我”和珍珠鸟之间怎样的情意?
预设:
①小珍珠鸟刚刚出生时,作者精心为刚出生的小珍珠鸟画了一幅憨态可掬的肖像画:“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从色彩到形体,作者把小珍珠鸟写得细致逼真、活灵活现,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②小珍珠鸟刚开始只在“笼子”周围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柜顶”“书架”“灯绳”“画框”,小珍珠鸟的胆子越来越大,从小珍珠鸟活动范围的扩大,我感受到珍珠鸟对作者的日渐亲近。作者写小珍珠鸟在屋子里飞来飞去时,用了“一会儿……一会儿……”“神气十足”“啄着书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从这些活灵活现的动作和幽默的描写中,我感受到的是作者对珍珠鸟“纵容”的关爱。
③作者描写小珍珠鸟时,三次用了“小家伙”这个词,我觉得作者就像父亲称呼自己的小儿女一样称呼小珍珠鸟,可见对它有多么喜爱了。
(2)“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作者当时又是什么样的感受?
预设:我感受到了珍珠鸟对作者的信任,作者当时的感受是“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世界”。
(3)引导学生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含义。(板书: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提问:文章的结尾,作者说“我笔尖一动,流泻下一时的感受”,你认为作者是忽然产生了这种感受吗?你怎么理解作者的这种感受?
预设:
①作者说的“一时的感受”实际上是几个月来和小珍珠鸟朝夕相处后的情感迸发,“流泻”一词真切地表达了这句话是作者自然而然的感情流露。
②作者用自己的真情打动了珍珠鸟,与鸟建立了真挚的友谊,营造出了人和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
(4)朗读感悟。播放《珍珠鸟》情境课文(诵读版),全班跟随情境课文朗读,体会“我”和珍珠鸟之间的情意。
设计意图:《珍珠鸟》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学时,围绕“阅读提示”分组开展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把握内容、理清线索、体会情感。
四、课堂小结
小结:同学们,《珍珠鸟》这篇课文以细腻亲切的语言写出了珍珠鸟由怕人到信赖人的情感变化过程,表现了作者与珍珠鸟之间的情意,表达了“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境界”的感受。作者笔尖流泻的感受对你的启发是不是也很深呢?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画面多美美好啊,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也应该彼此信赖。
五、拓展延伸
过渡:同学们,读了冯骥才的《珍珠鸟》,我们感受了人和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下面我们读读曾毓秋的《飞吧,海鸥》,这篇文章也是也人和动物的,读后谈谈你的感受吧!
飞吧,海鸥
友人住的小楼,面临大海。波光水色映进窗来,楼里弥漫着海洋的气息。
窗台上,常常飞来一只小海鸥,浑身雪一样的羽毛,翼尖一抹灰黑,一对光闪闪的小眼睛,偏着脑袋瞧人,那神情又机灵又乖巧。它经常在窗台上跳跃、歇脚。有这个活跃的小生命在窗前,是令人高兴的,仿佛触摸到了生命的欢愉。友人非常喜欢它,我也是。
友人和这只小海鸥结下了友情,常常为它留一勺清清的淡水,一盘青色的鲜虾,任它自来自去。他有时还把小海鸥托在手心上喂食。那小海鸥呢,也仿佛和他有着一种默契
(qì),当他埋头工作的时候,就在窗台上用嘴巴梳理着自己的羽毛,用光闪闪的小眼睛瞧着他。
海鸥悄悄飞来,又悄悄飞去,飞到很高很高的蓝天上。友人工作累了的时候,常常倚(yǐ)窗眺(tiào)望,望着那海鸥在透明的天空中悠悠回旋,时而直插波心,时而和海浪嬉戏。
“它飞得多自在呀!”友人微微地笑着说。
有时,小海鸥飞得太高了,他就会用手掌挡住阳光,眯着眼睛寻觅它的踪影。这时,从高远的天空中,传来了海鸥的鸣叫。
“它并没有受到伤害,还在飞呢!”友人无比兴奋地说。
有一次,海鸥飞越海峡,飞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了。于是我猜测,这次它大概不会回来了。
“它会回来的!”友人斩钉截铁地说。
可是,海峡中的巨浪和天上的乌云仿佛纠缠在一起了,漆黑如墨,声势逼人。小海鸥的翅膀是柔弱的,无论是被浪尖攫(jué)住,还是被乌云缠住,都十分危险。友人什么也没说,但从他霍(huò)然而起,绕室徘徊(páihuái)中,我知道他在担心。
在漫长的期待中,漆黑如墨的阴云里,一道白色的亮光一闪,小海鸥飞回来了。
它又落在窗台上,跳跃着,用顽皮的眼光打量着我们。我不知它经历了什么:是风雨的侵袭,是雷电的恫吓(dònɡ
hè),还是恶浪的阻拦?
“你为什么不把它留在笼子里呢?免得它再经受危险了!”我对友人说。
“它属于大海!”他平静地回答。
批注:①生动细致地描绘了海鸥可爱的外形。②感受友人对小海鸥的关爱。③友人和小海鸥之间“有着一种默契”。④友人和海鸥有着深情厚谊。⑤你是怎么理解“它属于大海”这句话的?
点拨:通过这篇文章的阅读,帮助学生了解人与自然界动物的关系,理解文章所表达的人应该学会关爱动物的道理。
六、布置作业
回忆自己在生活中,亲身经历过的或读到过的关于人与动物或人与人之间彼此信赖的故事,写一篇日记。
【板书设计】
珍珠鸟
冯骥才
害怕
亲近
信赖
人精心
鸟渐渐
呵护鸟
相信人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