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习作:我的心爱之物 教案(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习作:我的心爱之物 教案(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22 18:43:58

文档简介

《习作:我的心爱之物》教学方案
评改指导
【教学目标】
1.能够评价、修改同学和自己的习作。
2.欣赏、学习优秀作品以及精彩片段。
【教学重难点】
能够评价、修改同学和自己的习作。
【教学准备】
学生已完成自己的习作。
【教学过程】
一、习作导入
问题导入:上节课我们完成了《我的心爱之物》这篇习作,同学们在习作里介绍了自己的心爱之物,我们一起去看看谁的习作里体现出浓浓的喜爱之情吧!
(板书:习作:我的心爱之物)
二、评改指导
1.探究任务
明确本次习作的评价标准及修改方向。
提示:先分小组讨论,再派代表在班级交流分享。
2.探究活动
(1)结合习作要求,师生共同明确评价标准。(板书:明确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介绍心爱之物时内容清楚具体,能感受到作者的喜爱之情。
①写心爱之物的样子时要突出其特点,不必面面俱到。
②叙述与“心爱之物”有关的故事时,情节事件要具体,人物描写要生动。
③字里行间体现出作者的喜爱之情。(每个要点3颗星)
(板书:突出特点,不用面面俱到情节事件具体,人物描写生动;体现喜爱之情)
《我的心爱之物》评价表
评价标准
评价等级
写心爱之物的样子时要突出其特点,不必面面俱到。
★★★
叙述与“心爱之物”有关的故事时,情节事件要具体,人物描写要生动。
★★★
字里行间体现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
过渡:在大家的妙笔之下,我们的心爱之物都形象地出现在眼前,谁的心爱之物中蕴含了作者更多的喜爱之情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根据评价标准,讨论一下本次习作的具体修改方向吧!(板书:明确修改方向)
(2)结合习作片段,小组阅读、评议习作,并讨论修改意见。
①聚焦“写心爱之物的样子要突出其特点,不必面面俱到”。
A.展示学生习作一:
我心爱的小仓鼠
我的心爱之物是一只呆萌的小仓鼠——小白。小白大部分的毛是灰色的,后背上掺杂着几道雪白的毛,由此得名小白。它全身毛茸茸的。头、眼睛、鼻子都小小的。它的耳朵又小又薄,很灵敏,还会动。真是萌翻啦!
……
引导:读了习作例段,你有什么感受?
预设1:习作例段对小仓鼠的样子写得很多——身体、头、眼睛、鼻子、耳朵,但每一个都没有重点写。
预设2:没有体现出小仓鼠“呆萌”的特点。
预设3:习作例段对心爱之物样子的描写面面俱到,没有重点,特点不够突出,我给1颗★;字里行间能感受到一些喜爱之情,我给1颗★。
引导:根据上面提出的问题,你会给出怎样的修改建议?
预设1:我建议对小仓鼠样子的描写不要过多,有两三处就可以了。
预设2:我建议通过对小仓鼠某一两个特点的描写,体现出它呆萌的特点,表达作者的喜爱之情。
B.展示修改后的学生习作一:
我的心爱之物是一只呆萌的小仓鼠——小白。小白大部分的毛是灰色的,后背上掺杂着几道雪白雪白的毛,异常醒目,由此得名。它全身毛茸茸的,好像一个小毛球,摸起来又柔软又舒服。小白的小脑袋上立着两只又小又薄的耳朵,只要听到声音,耳朵就会左右动一下,两只圆溜溜的眼睛跟着转动,寻找声音的来源。真是萌翻啦!
预设:修改后的习作重点写了小仓鼠的身体、耳朵和眼睛。小仓鼠寻找声音时的动作、神态体现出它的呆萌,字里行间也看出作者对小仓鼠的喜爱。
②聚焦“叙述与‘心爱之物’有关的故事时,情节事件要具体,人物描写要生动。”
A.展示学生习作二:
姥姥织这件毛衣的时候,我才四岁,刚上幼儿园。我和同班的三个小伙伴于鑫淼、韩梦涵和贺小钰在一个小区里住着,我们天天在一起玩儿。我们四个都是姥姥接送,我们是小伙伴儿,姥姥们是老伙伴儿。秋天来了,四位姥姥各自买了毛线开始织毛衣,织出了四件样式相同、颜色不同的毛衣。我们四个人经常同时穿着毛衣在一起玩儿,开心极了。
引导:习作在叙述与“心爱之物”有关的故事时,具体的情节事件和人物描写体现出来了吗?
预设1:习作没有叙述出跟毛衣有关的事件。
预设2:习作中,人物由这件心爱之物产生的快乐也没有通过人物描写体现出来。
预设3:习作描写的心爱之物的样子过于简单,没有突出特点,我给1颗★;叙述与“心爱之物”有关的故事时,具体的情节事件和人物描写都没有叙述清楚,我给1颗★;字里行间能感受到一些喜爱之情,我给1颗★。
引导:根据上面提出的问题,你会给出怎样的修改建议?
预设1:我建议对心爱之物的样子描写再具体一些,突出毛衣的特点。
预设2:我建议叙述与“心爱之物”有关的故事时,要有具体的情节事件。
预设3:我建议通过生动的人物描写体现心爱之物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表达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B.展示修改后的学生习作二:
记得姥姥织这件毛衣的时候,我才四岁,刚上幼儿园。我和同班的三个小伙伴于鑫淼、韩梦涵和贺小钰同住一个小区,每天在一起玩儿。因为我们都是姥姥接送,于是姥姥们也成了伙伴儿。秋天来了,四位姥姥各自买了毛线要给我们四个织毛衣。我们欣喜极了,天天盼,天天问。十几天过去了,姥姥们织出了四件样式相同、颜色不同的毛衣。于鑫淼的是紫底粉点儿的,韩梦涵的是橙底黄点儿的,贺小钰的是绿底黑点儿的,我的是红底白点儿的。四件毛衣穿在身上,我们像四朵娇艳的花儿。这天,我们四个同时穿着毛衣在一起玩儿,吸引了无数行人的目光,他们一脸好奇而惊叹地说:“瞧这四个小姑娘,穿得可真漂亮,是四胞胎吗?”我们四个听了,“咯咯咯”地笑起来,手拉着手边跳边喊:“我们是四胞胎!我们是四胞胎!”然后又互相指着对方打趣:“涵涵是个大橙子!”“淼淼是个大茄子!”……
预设:修改后的习作突出了毛衣的特点,简述了毛衣的来历。具体叙述了与“心爱之物”之间的故事,同时加入了生动的人物动作、语言、神态描写,体现出这件心爱之物给自己带来的快乐。字里行间体现出“我”的喜爱之情。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评价,一方面能帮助同学认识到不足并提升自己的作品,另一方面可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提升对自己习作的反思水平和修改意识。
三、习作分享
互评互改,分享习作。(板书:习作交流分享)
1.学生对照评价标准,小组合作,评价、修改自己和同学的习作。
点拨:出示习作评价表及评价提示,供学生交流讨论时参考。
2.学生修改完习作后,小组推荐佳作或精彩语段,在班级交流分享。
四、佳作赏析
1.出示与本次习作主题“我的心爱之物”相关的习作例文供学生阅读。
范例:
我最爱的小闹钟
在我的写字台上放着一个小闹钟,那是我上小学一年级开学的前一天,妈妈送给我的礼物。拿到小闹钟的瞬间我就喜欢上它了,双手捧着,郑重地把它放在写字台的一角。
小闹钟的外形是我最喜欢的卡通形象——叮当猫的样子。黑溜溜的眼睛嵌在圆圆的脸上,张大的嘴巴都要咧到后脑勺了。每次看到它的表情,我都要跟它学一学,然后忍不住哈哈大笑。最有特点的是它肉嘟嘟的双手,叉在腰的两侧,好像随时都在准备发号施令似的。
小闹钟不但外形可爱,还是个称职的时间管家。有一天早上,还在睡梦中的我,突然被一阵“铃铃铃”的声音吵醒。我意识模糊地眯着眼睛四处寻找“肇事者”,终于锁定了写字台上的小闹钟。它双手叉腰,咧着嘴的样子分明是在嘲笑我。哼,我抿着嘴唇,用力一推,把小闹钟推倒在桌面上,蒙上被子想继续睡。没想到被打倒的小闹钟竟然穷追不舍,依然“铃铃铃”地响着。我坐起来,准备关掉响铃。眼睛扫过钟面时,突然失声大叫:“呀!”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已经七点半啦!我赶紧跳下床洗脸刷牙,早饭都顾不上吃,背上书包就往学校飞奔。终于,在上课前一分钟赶到了教室。下午放学回家,我直奔写字台跑去,拿起小闹钟,爱抚地摸了摸它的头,自言自语道:“不愧是我的心爱之物,关键时刻还得靠你,你真是我学习的好伙伴!”
如今,小闹钟已经陪伴我五个春秋了,它的颜色不再鲜亮,外形也没有商场的闹钟吸引人,但它依然是我最心爱的宝贝,是我生活中的好伙伴。
2.师生合作,简单分析范例,教师对这篇范例进行整体评价。
总评:习作主要是从小闹钟的来历、样子、与小闹钟有关的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和情节的角度来写“心爱之物”,同时重点描写了在事件中“我”的动作、神态及心理活动等,字里行间流露出“我”对小闹钟的喜爱之情。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习优秀作品,帮助学生扩大阅读面,同时在赏析活动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鉴赏能力。
五、布置作业
1.再次修改、誊抄自己的习作。
2.把誊抄好的习作读给同学和老师听,听听同学和老师的建议。
小结:通过这次习作评改课,我们明确了本次习作的评价标准,了解了习作的修改方向,在互评互改,分享习作的活动中,欣赏了同学们的精彩作品。希望同学们对自己的习作提出更高的目标和要求,让我们收获更多的读者。
【板书设计】
习作:我的心爱之物
突出特点,不面面俱到
明确评价标准情节事件具体,人物描写生动
评改指导明确修改方向体现喜爱之情
习作交流分享《习作:我的心爱之物》教学方案
习作指导
【教学目标】
1.选取一件自己特别钟爱的东西,写清楚样子和来历。
2.能借助“习作提示”和已有的学习经验把感受写清楚。
【教学重难点】
能把自己心爱之物的样子、来历写清楚,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
1.选材清单。
2.布置任务:学生带几件自己喜欢的玩具、工艺品等或其照片到学校。
【教学过程】
一、习作导入
猜谜导入:
1.三个绕圈奔走忙,遵守时间不用帮。约定时间忘记了,定要和你闹一场。
——打一常用物(谜底:闹钟)
2.进去容易出来难,多时怀胎肚子满。千呼万唤始出来,积少成多帮大忙。
——打一物品(谜底:存钱罐)
3.四季常青绿,只是花开难。摊开一只手,尖针已扎满。
——打一植物(谜底:仙人掌)
4.大眼睛,阔嘴巴,尾巴好像一朵花。红黑黄白各种色,游来游去美极了。
——打一动物(谜底:金鱼)
过渡:同学们,这里有你喜欢的事物吗?在生活中,总有一些事物让我们怀有深深的喜爱之情。这节课,我们就来说说自己的心爱之物。(板书:习作:我的心爱之物)
设计意图:猜谜语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地引出本课的习作内容。
二、习作要求
引导学生解读教材,明确写作对象及习作要求。
1.引导学生从教材中明确写作对象。
出示教材内容:
我的心爱之物
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别钟爱的东西,像琦君笔下故乡的桂花,冯骥才眼中可爱的珍珠鸟。你的心爱之物又是什么呢?
引导:这次习作的写作对象是什么?
预设:一个自己喜爱的事物(板书:定心爱之物)
2.引导学生从教材中提炼习作要求。
(1)出示教材内容:
想想你的心爱之物是什么,写写它是什么样子的,你是怎么得到的,为什么会成为你的心爱之物。
围绕心爱之物,写出自己的喜爱之情。
点拨:“想想你的心爱之物是什么”——写作对象;“写写它是什么样子的”——写作对象的样子;“你是怎么得到的”——与“心爱之物”有关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尤其是印象深刻的情节;“为什么会成为你的心爱之物”——对心爱缘由说明,表达喜爱之情。——具体写作内容。
(2)习作要求:
把心爱之物的样子、来历写清楚。(板书:写样子
说来历)
通过叙述与“心爱之物”有关的印象深刻的故事,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板书:讲故事
表情感)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明确本次习作的要求——把心爱之物的样子、来历写清楚;通过叙述与“心爱之物”有关的印象深刻的故事,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
三、习作指导
合作探究
过渡: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爱之物,这个事物寄托着我们深深的喜爱之情,带给我们很多美好的回忆。怎么把心爱之物介绍给大家,让同学们感受到我们对它的喜爱之情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探究吧!
1.探究任务
(1)你的心爱之物是什么?它有怎样的来历?
(2)你的心爱之物是什么样子的?
(3)怎样叙述与心爱之物之间的故事,表达喜爱之情呢?
提示:分小组讨论,再派代表在班级交流分享。
2.探究活动
(1)你的心爱之物是什么?它有怎样的来历?
出示教材:
是你最爱的玩具小熊,还是你亲手制作的陶罐?
是你养了三年的绿毛龟,还是你在海滩上拾到的贝壳?
是爸爸奖励你的旱冰鞋,还是妈妈在寒冷冬夜为你赶织的围巾?
是好朋友转学时送你的风铃,还是舅舅在你生日时送的瓷虎?
……
①把自己喜欢的东西先列个清单,完成“选材清单”的填写。
有趣的玩具:变形金刚、不倒翁、布娃娃、魔方……
工艺品:贝壳、花瓶、小瓷鹿……
学习和生活用品:文具盒、小闹钟、笔架、毛衣、围巾……
植物:吊兰、仙人掌……
动物:小狗、小金鱼、蚕……
……
引导:我们喜欢的事物这么多,怎样选出“心爱之物”呢?
点拨:每一种素材前面都有与之相关的事件提示:绿毛龟——养了三年的;旱冰鞋——爸爸奖励的;风铃——好朋友转学时送的……这是事物成为心爱之物的原因。
②从上面的“选材清单”中筛选出自己特别钟爱的一种,作为心爱之物。
有趣的玩具:变形金刚、不倒翁、布娃娃、魔方……
工艺品:贝壳、花瓶、小瓷鹿……
学习和生活用品:文具盒、小闹钟、笔架、毛衣、围巾……
植物:吊兰、仙人掌……
动物:小狗、小金鱼、蚕……
……
我的心爱之物是。
预设:我的心爱之物是小闹钟/毛衣/小狗……
③学生根据老师给出的示例,自由表达。
示例:我的心爱之物是,(来历)。
预设1:我的心爱之物是一个小闹钟,那是我上小学一年级的前一天,妈妈送给我的。
预设2:我的心爱之物是一个存钱罐,那是我参加跑步比赛得了第一名,老师奖励给我的。
预设3:我的心爱之物是这个笔记本,它是我过10岁生日时语文张老师送给我的。
设计意图:“选材清单”有助于帮助学生针对习作任务,从凌乱的素材中选出自己特别钟爱的东西,唤起内心的真实体验。
(2)你的心爱之物是什么样子的?
①学生自由表达自己心爱之物的样子。
②出示例段。
小狗存钱罐的样子可好看了。全身金黄金黄的,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着耀眼的光芒。说到存钱罐最有特点的地方,一定是它亮晶晶的眼睛和能活动的嘴巴。一双又大又圆的眼睛像两颗闪闪发光的黑宝石,任何角度看,都像在和我温柔对视。我把它吐出的舌头轻轻往上一抬,零花钱就会存到小狗肚子里了。它又有趣,又方便。
点拨:写心爱之物的样子时,要突出某些方面的特点,不必面面俱到,字里行间体现喜爱之情。(板书:突出特点)
③你的心爱之物是什么样子的?快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学生自由回答。
设计意图:通过对例段的赏读,了解写心爱之物的样子时,要抓住特点,不用面面俱到。同时进行口头表达,教师随时给出建议,让学生的写作思路更清晰。
(3)怎样叙述与心爱之物之间的故事,表达喜爱之情呢?
①出示例段。
自从有了小狗存钱罐,我每天都要摸上好多次。手上有了零花钱我也不再像以前一样马上买零食,而是放进存钱罐里,让小狗帮我保存。当我嘴馋了,想从小狗存钱罐里拿钱时,我会看着它反复思考,最后手停在小狗的身体上,爱抚地摸摸。妈妈夸我长大了,我高兴之余,忍不住在心里想,其实都是小狗存钱罐的功劳,没有它每天监督,哪儿有现在的我呢。
有一天,学校组织我们为贫困山区捐款。我掂量着小狗存钱罐,对辛苦攒下的钱有些不舍。皱着眉头,紧闭着嘴巴思索,想到山区的孩子,我毅然决然地拿出存钱罐里的钱。当我把钱郑重地放到老师手里时,老师眼里流露出赞许的目光。我不好意思地笑了,心里却开心地想,是小狗存钱罐让我学会了存钱,让我树立了正确的花钱观。从此我更喜欢它了。
点拨:叙述与心爱之物之间的故事时,要交代必要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尤其印象深刻的情节,通过生动的人物神态、动作等描写体现心爱之物带给自己的快乐,字里行间体现作者的喜爱之情。(板书:情节事件具体
人物描写生动)
②你和心爱之物之间发生过怎样的故事?快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学生自由回答。
设计意图:展示例段习得方法,学生表达学以致用。老师由扶到放,层层推进,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逐步学会通过叙述与心爱之物之间的故事表达喜爱之情的方法。还为下一步的习作理清了大致思路,搭建了大体的框架。
3.交流分享
学生先分小组讨论,再派代表在全班交流分享:具体说说自己的心爱之物是什么,有什么来历,心爱之物的样子是怎样的,说一说与心爱之物之间的故事,表达喜爱之情。
交流提示:
我的心爱之物
第一部分:心爱之物是什么及来历。
第二部分:心爱之物的样子。
第三部分:与心爱之物之间的故事。
第四部分:抒发感情。
(板书: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谈论,班级分享的形式,帮助学生扩大写作视角,梳理自己的写作思路。
4.方法小结
写作前,引导学生梳理写作步骤,再次明确写作要求,简单总结本次习作的方法。
过渡: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介绍自己的心爱之物,并且通过“定心爱之物”“说来历”“写样子”“讲故事”“表感情”等环节打开了习作的思路,明确了本次习作的要求。接下来,赶快把你的想法写下来吧!
四、习作演练
1.出示习作要求,学生独立习作,教师巡视。
习作要求:
①想想你的心爱之物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你是怎么得到的?为什么会成为你的心爱之物?
②围绕心爱之物,写出自己的喜爱之情。
③题目自拟,语句通顺,400字左右。
2.教师关注到写得比较精彩的习作,为下节课的讲评、修改做准备。
结束语:希望没写完的同学课后继续完成自己的习作,把你的心爱之物介绍给大家,让同学们来分享你的快乐。
设计意图:根据习作要求,进行习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板书设计】
第一部分定心爱之物说来历
(
习作

我的心爱之物
)第二部分写样子突出特点
情节事件具体
第三部分
讲故事
人物描写生动
第四部分表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