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宋朝的社会生活》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宋朝的社会生活》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7-11 11:09: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7张PPT)
宋代蹴鞠图
导入新课
第11课
宋朝的社会生活
衣食住行
四时节庆
城市娱乐
崇学风气
 课程标准
  了解宋朝的社会生活。
知识与能力
  了解宋朝衣食住行、节庆习俗、城市娱乐和崇学风气等方面的社会生活和风气,培养通过学习历史资料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宋朝的社会生活,培养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学会运用历史资料,初步培养良好的学
 风和研究风气。
重点
  通过对宋朝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的学习,感受和加深对宋朝的整体特点和时代特色的理解。
难点
  内容丰富,头绪繁杂。如何好好把握是难点。
一、衣食住行
二、四时节庆
三、城市娱乐
四、崇学风气
《妃子浴儿图》(局部)
宋朝皇帝服饰
宋代皇后礼服
宋代官员朝服
宋代贵妇礼服
宋代男子服饰
宋代官员和富商与一般百姓的衣着有何区别?
百姓穿短衫;衣料是麻布,颜色以白色或黑色为主。
官员和富商穿长衫,衣料以麻布为主,也用丝,并且用深色的布镶边。
妇女穿轻薄的衫和裙,出门戴紫色盖头;妇女缠足陋习已经出现。
说一说
秋收图
主食:北方以面食为主,南方以稻米为主。南北方都有喝腊八粥的习俗。
东坡肉
饮茶——“斗茶”习俗和“献茶”民俗

《白沙宋墓壁画》
宋朝都市住宅,突破了坊市的限制,出现了一层商店、二层居住的格局。富商显贵的宅第,讲究前堂后寝,农村百姓住茅屋或瓦房。

富贵人家出门乘轿,士大夫骑驴或骡,普通人使用牛车。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请找找诗中所反映的北宋过年的习俗,在你的家乡还保留这些过年的风俗吗?
二、四时节庆
1.宋朝的三大节日:
元旦 清明 端午
2.宋朝的元旦与今天的元旦一样吗?
不一样,宋朝的元旦是今天的春节。
3.宋朝还有哪些节日?你能说说端午节的来历吗?端午节有哪些活动?
元宵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为了纪念屈原。赛龙舟、吃粽子。
元旦 正月初一 祭祀祖先,拜年,放爆竹和烟火,贴门神和春联等。
元宵 正月十五 设杂剧,放灯、观灯,猜灯谜,吃上灯圆子等。
寒食 清明前一天开始连续三天 寒食节前后三天,各家厨房禁火,只吃冷食。担酒上坟,春游等。
清明 三月内 清明期间,祭祖扫墓、踏青郊游、插柳习俗。
端午 五月五日 泛舟竞渡,吃粽子、白团,喝菖蒲酒、艾酒,戴艾符等。
七夕 七月七日
买磨喝乐(娃娃,一种有佛教色彩的玩具),乞巧。
中秋 八月十五日
赏月,拜月,放水灯,吃月饼。
重阳 九月九日
爬山登高,赏菊,饮菊花酒,吃重阳糕。
冬至 一般在农历十一月(公历12月21日前后) 比元旦略减,祭祀祖先,互送节物,穿新衣,吃馄饨。
除夕 农历腊月最后一天晚上 吃团圆饭,祭祀,守岁。
宋代节日
三、城市娱乐
宋代杂剧人物
宋代社会生活
宋墓石棺杂剧图
《眼药酸》
宋代说书图
  宋代大城市中有固定的娱乐场所叫 (瓦舍),里面有栏杆围成的供表演的场地叫(勾栏)。
你知道什么是“瓦舍”、“勾栏”吗?
宋蹴鞠铜镜
城市娱乐—体育活动
却忆金明三月天,春风引出大龙船。
二十余年成一梦,梦中犹记水秋千。
       ——朱翌
少林武术
中国古代相扑图
  宋代深受人们喜爱的体育活动有武术 、相扑 、球类(蹴鞠)和水上运动,并且还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户内运动,如:妇女荡秋千,百姓赌钱,士人下围棋等。
宋代有哪些体育活动?

颜色:黑色和白色
类型:短衫(百姓)
长衫(官员,富商)
质地:麻布(大众化)
丝(富裕人家)

北方:以面食为主
南方:以稻米为主
其他:喝米酒,喝茶

沿街布局,出现一层商店,二层居住的格局

北方:牛车(大多数人)
骑驴或骡 (士大夫)
乘轿(富贵人)
南方:水陆交通
宋代士人
四、崇学风气
《宋人科举考试图》
为什么在宋朝读书风气很浓?
1.科举制取士范围的扩大,录取人数的增多;
2.印刷术的普及和图书的容易获得;
3.宋朝重文轻武的政策。
课堂小结
商品经济的发展
城市经济的繁荣
宋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衣食住行
四时节庆
城市娱乐
崇学风气
具备了近代中国社会的一些基本特征
基础巩固
1.下列对宋朝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宋朝富贵人家穿丝的长衫
B.宋朝时期北方人以面食为主
C.城市中有固定的娱乐场所瓦舍
D.宋朝的士人喜欢下围棋不喜欢读书
课堂练习
D
能力拓展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学好,不学不好。学者如禾如稻,不学者如蒿如草,如禾如稻兮国之精良,世之大宝;如蒿如草兮耕者憎娴,锄者烦恼。他日面墙,悔之已老。”
材料二:孤村到晓犹灯火,只有人家夜读书。               ——晁冲之书
请回答:
⑴材料一中的引文是谁的什么作品?
⑵材料二表明了宋朝的一种什么社会风气?
⑶材料一、二之间有什么关系?
宋真宗 《劝学谕》
崇学风气
因果关系。因宋朝统治者崇文重学,把读书、应举、做官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故出现了材料二中的现象。
3.你能从下面两幅图片中看到宋代人的生活情况吗
延伸探究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