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选择题
1.下图所示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番茄果肉细胞和口腔上皮细胞的物像。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
A.
图甲为口腔上皮细胞、图乙为番茄果肉细胞
B.
图乙和图丙的细胞内都具有液泡和叶绿体
C.
制作上述临时装片时,都要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D.
要想看到更多的细胞应换用放大倍数更大的目镜或物镜
2.杜鹃花和杜鹃鸟细胞相比,杜鹃花特有的结构是(
)
①细胞壁???
②细胞膜???
③细胞质???
④叶绿体???
⑤细胞核??
⑥液泡
A.
②③④
B.
①④⑥
C.
①④③
D.
②④⑤
3.如图是动、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B.
④是控制中心
C.
⑤主要存在于动物细胞
D.
⑦可把光能转变为化学能
4.在《观察植物细胞》和《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中,以下操作或结果错误的是(?
?
)
A.
观察到的边缘较黑,中央白亮的圆形结构是气泡
B.
将5X目镜换为10X目镜,观察到视野中的细胞数量减少
C.
使用显微镜的细准焦螺旋将视野中略模糊的物像调至清晰
D.
向左上移动玻片标本能将图中的细胞物像移到视野中央
5.以下是某学生制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相关图片,图甲是操作步骤,图乙是根据观察绘制的细胞模式图,图丙是显微镜构造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图甲中正确的操作步骤是abdc
B.
图乙中染色最深的是,它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C.
观察时,为了使物像更清晰,应调节图丙中粗准焦螺旋
D.
发现一物像在视野的左上方,要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该将装片向左上方移动
6.小明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并做了如下记录,其中正确的是(
?
??)
①洋葱外表皮细胞中有较大的液泡
②口腔上皮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构成
③洋葱内表皮细胞中有叶绿体
④视野中有气泡,可能是盖盖玻片时操作不当造成的
⑤视野中光线过强时应调节反光镜和光圈
⑥由低倍镜换高倍镜之前应该上升镜筒,以避免镜头碰碎玻片
⑦换用高倍镜后,视野变暗,观察到的物像跟原来相比,细胞更大,细胞数目更少
A.
①②④⑤⑥
B.
①②④⑤⑦
C.
②③④⑥⑦
D.
①②③⑤⑦
7.小波同学制作并观察了动、植物细胞临时装片,据下图分析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乙是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口腔上皮细胞结构图
B.
下降显微镜镜筒时,眼睛应从侧面注视图丙中的②
C.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图丙中①与②放大倍数的乘积
D.
图甲可能是盖盖玻片时,没有让其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
8.小明制作了洋葱表皮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做了如下记录,其中正确的是(
)
①制作此两种临时装片时,第一步都是用洁净的纱布擦载玻片和盖玻片
②口腔上皮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构成
③观察洋葱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可见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叶绿体
④视野中有气泡,可能是盖盖玻片时操作不当造成的
⑤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清水的目的是保持细胞的固有形态
⑥制作此两种临时装片时染色都要用碘液
A.
①②④⑥
B.
①②④⑤⑥
C.
②③④⑥
D.
①②③⑤
9.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及洋葱表皮细胞装片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为了观察位于视野左下方的某个上皮细胞,应将载玻片向右下方移动
B.
在低倍镜视野中可观察到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
C.
在高倍镜视野中可观察到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比洋葱表皮细胞在结构上少了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
D.
从操作者的左侧看,按顺时针方向旋转粗准焦螺旋可上升显微镜镜筒
10.下列关于细胞知识或实验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分化的结果是使细胞体积变大
B.
将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后,视野变暗,视野中的细胞变大、数目变少
C.
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植物根尖成熟区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D.
用牙签在口腔内侧壁刮几下后放在载玻片上的液滴中涂抹,这样制成的玻片标本叫涂片
11.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与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看到的两个视野如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甲图中的细胞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B.
乙图中的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C.
制作甲装片时,滴加清水可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D.
制作乙装片时,用碘液染色细胞核更清晰,便于观察
12.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的过程中,出现了以下情形,其中描述正确的是(
)
A.
甲图在换用高倍镜后,调节②来观察物像
B.
乙图清晰物像的视野中,看到细胞体积大的是②
C.
丙图物像要移到视野中央,应将玻片标本往左上方移动
D.
丁图中黑色的圆圈是大细胞
13.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玻片标本时,要使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少,应选择的镜头组合是(?
?
)
A.
目镜5、物镜10
B.
目镜10、物镜10
C.
目镜5、物镜40
D.
目镜10、物镜40
14.如图是显微镜结构图,下列操作过程与结果不匹配的一项是(
)
A.
微调——使物像更加清晰
B.
向右上方移动玻片——使右上方的物像移动到视野正中央
C.
观察临时装片时,发现有污点——擦拭反光镜
D.
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染色时——滴加碘液
15.某同学制作并观察了动、植物细胞临时装片,据图分析,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
A.
图甲中带黑边的圆圈是气泡,可能是在盖盖玻片时,没有让其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
B.
图乙是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植物细胞结构
C.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图丙中与放大倍数的乘积
D.
下降显微镜镜筒时,眼睛应注视图丙中的
二、非选择题
16.甲乙两位同学,一位同学完成的是“制作和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另一位同学完成的是“制作和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请根据他们所做的实验回答问题:
(1)甲同学在制作临时装片时,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的是一滴生理盐水,他制作的是??????????细胞临时装片。
(2)乙同学用显微镜观察他所制作的临时装片时,看到的细胞物像在视野的左上方,要将该细胞物像移到视野中央,他应该向??????????方移动装片。
(3)两位同学在绘细胞结构图时,图中比较暗的地方,应该用铅笔??????????来表示。
(4)分别观察两位同学制作的临时装片后,他们发现: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有??????????和??????????,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没有这些结构。
17.在观察植物、人和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时要制作临时装片,并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请回答相关问题:
(1)在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和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滴加的液体分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2)将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步骤补充完整:取镜安放→_____________→放置玻片标本→观察→收放。
(3)显微镜现安装有10×和40×两个物镜,观察时,首先应选择其中_____________的物镜进行观察。
(4)正确地盖盖玻片是成功制作临时装片的关键。如图所示制作临时装片时最不容易出现气泡的是(箭头代表盖盖玻片的方向)_____________。
(5)如果视野中有污点,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排查:首先移动________,若污点不动再转动________,如果污点还不动,说明污点一定在________上。
18.某小组利用显微镜观察动植物细胞,请据题意回答以下问题。([
]内填序号)
(1)调节显微镜的[?
]________________可使镜筒缓慢上升或下降,使物像由图2变成图3。
(2)图__________为动物细胞,因为该细胞的细胞质中不含有____________。
(3)向日葵的开花结果是受细胞基本结构中的[?
]__________控制。
(4)菠菜叶放在开水中煮过之后,水的颜色会变绿,而放在冷水中则不产生该现象,这是因为开水破坏了细胞中的[?
]_____________。
(5)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若在视野右上方,要想将物像置于视野正中央,应将装片移向______________。
19.显微镜是生物学经常用于观察微生物、动物、植物细胞等微小生物的重要科学仪器。了解和掌握显微镜的结构特点,能够熟练使用显微镜是初中学生必备的一项科学技能。请根据显微镜的结构特点,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时候,被观察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在观察洋葱内表皮临时玻片标本时,有时会发现视野中有一些异物,当转换物镜或移动玻片时,发现异物都不随之移动,说明异物可能位于______上,可以用镜头纸擦拭。
(2)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______,这样做是为了______。
(3)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洋葱内表皮细胞的物像暗淡、偏左上方。如果希望使视野明亮,洋葱内表皮细胞的物像位于视野中央,应选择下列的操作是______(填写字母)。
A.换用小光圈,装片向右下方移动B.换用大光圈,装片向左上方移动
C.换用小光圈,装片向左下方移动D.换用大光圈,装片向右下方移动。
20.根据已学知识回答临时装片的制作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1)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的液体分别是________。
(2)刮取口腔上皮细胞以前,用清水漱口的目的是________。
(3)把牙签上附有碎屑的一端放在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滴液中涂抹几下,目的是________。
(4)盖盖玻片时,要将盖玻片的________先接触水滴,然后缓缓放平,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显微镜观察时,发现视野中有一黑边圆形物,用镊子轻压盖玻片时,发现该物移动,则该物为________。
(6)染色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
(7)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与洋葱表皮细胞在基本结构方面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番茄果肉细胞和洋葱鳞片表皮细胞实验,显微镜的使用方法,解题的关键是理解人口腔上皮细胞和植物细胞结构的区别。
【解答】
A.植物细胞与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不同点是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绿色部分含有),人口腔上皮细胞不具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据图可知,表示洋葱表皮细胞的是图丙;番茄果肉细胞是图乙;口腔上皮细胞是图甲,A正确;
B.图乙是番茄果肉细胞,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细胞质中有叶绿体,液泡和线粒体,但是图丙洋葱表皮细胞内没有叶绿体,B错误;
C.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是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制作植物临时装片时,是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有利于保持细胞的形态结构,C错误;
D.显微镜放大的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量越少,显微镜放大的倍数越小,看细胞的细胞数量越多,要想看到更多的细胞应换用放大倍数较小的目镜或物镜,D错误。
故选A。??
2.【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区别这一知识点。旨在考查学生的对比综合能力。掌握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区别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解答】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不同点:动物细胞内没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而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和液泡,有的细胞有叶绿体。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选B。??
3.【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理解并掌握动植物细胞结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由动物和植物细胞示意图可知: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叶绿体、④细胞核、⑤液泡、⑥细胞质、⑦线粒体。①细胞壁起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②细胞膜既具有保护功能又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③叶绿体是能量转换器,能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④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是遗传信息的控制中心;⑤液泡内的细胞液中溶解着多种物质;⑥活细胞的细胞质具有流动性,有利于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⑦是呼吸作用的场所。
A.①细胞壁起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结构是细胞膜,故A错误;
B.④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是遗传信息的控制中心,故B正确;
C.⑤液泡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故C错误;
D.能把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的细胞结构是③叶绿体,不是⑦线粒体,故
D错误。
故选B。??
4.【答案】D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了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及观察动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有关知识。明确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及气泡的特点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解答】
A.观察到的边缘较黑,中央白亮的圆形结构是气泡,气泡能够游动,易变形,A正确;
B.将5X目镜换为10X目镜,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增大,观察到视野中的细胞数量减少,细胞体积增大,B正确;?
C.使用显微镜的细准焦螺旋能够小范围升降镜筒,将视野中略模糊的物像调至清晰,C正确;
D.显微镜成的是倒立的物像,物像的移动方向与物体的移动方向相反。图中视野中的物像位于视野的右下方,因此向右下方移动玻片标本能将图中的细胞物像移到视野中央,D错误。
故选D。
5.【答案】C
【解析】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为擦、滴、刮、涂、盖、染,a是滴生理盐水,b是刮取口腔上皮细胞,c是染色,d是盖盖玻片,A项正确;图乙中是细胞核,其内有重要的遗传物质。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B项正确;观察时要使物像更清晰应调节图丙中细准焦螺旋,C项错误;由于显微镜成倒像,故偏在视野左上方的物像,向左上方移动装片物像会向右下方移动到视野中央,D项正确。
6.【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解题关键是熟记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和显微镜使用的方法。
(1)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单的总结为:擦、滴、撕、展、盖、染。“擦”,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滴”,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撕”,把洋葱鳞片叶向外折断,用摄子从洋葱鳞片叶的内表面撕取一块薄膜;“展”,把撕取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针轻轻的把水滴中的薄膜展开:“盖”,用摄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染”,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
(2)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擦、滴、刮、涂、盖、染。用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放在实验台上备用;滴一滴生理盐水在载玻片中央,目的是维持口腔上皮细胞的原有形状;用凉开水漱口,以去除口腔中的食物残渣;用消毒的牙签在口腔侧壁上轻轻刮几下,取得口腔上皮细胞,再在把牙签附有碎屑的一端在载玻片的生理盐水滴中均匀涂抹;盖上盖玻片,先用银子夹起盖玻片的一边,让另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滴;然后轻轻盖上,避免出现气泡;染是指染色,把稀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直到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
【解答】
①洋葱外表皮细胞是植物细胞,其中有较大的液泡,①正确;?
②口腔上皮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构成,②正确;
③洋葱内表皮细胞中没有叶绿体,③错误;?
④视野中有气泡,可能是盖盖玻片时操作不当造成的,④正确;?
⑤视野中光线过强时应调节反光镜和光圈,将反光镜调至平面镜,光圈调至较小光圈,⑤正确;
⑥由低倍镜换高倍镜之前不能调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这样不容易发现物像,⑥错误;
⑦换用高倍镜后,视野变暗,观察到的物像跟原来相比,细胞更大,细胞数目更少,⑦正确。
故选B。??
7.【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的临时装片实验、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以及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异同。解题关键是灵活运用生物学知识正确识图分析作答。
【解答】
图中①是目镜,②是物镜,③是反光镜。
A.图乙的细胞有细胞壁和液泡,应该是植物细胞的结构图,A错误;
B.在使用显微镜观察下降镜筒的时候,眼睛要注视②物镜,以免物镜压破玻片标本,损坏物镜或弄破玻片标本,B正确;
C.显微镜的结构中,对物体起放大作用的是目镜与物镜,物像的放大倍数是①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②物镜的放大倍数,C正确;
D.制作临时装片时,要让盖玻片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盖上,其目的是避免盖玻片下出现气泡,因此图甲中有气泡产生可能是盖盖玻片时操作不正确引起的,D正确。
故选A。?
?
8.【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制作临时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制作临时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过程。
【解答】
①制作此两种临时装片时,第一步都是用洁净的纱布擦载玻片和盖玻片,①正确;
②洋葱表皮细胞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构成,口腔上皮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构成,②正确;
③观察洋葱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可见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液泡,洋葱内表皮细胞没有叶绿体,③错误;
④盖盖玻片时,用镊子夹住盖玻片,让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水滴,然后缓缓放平,以免产生气泡。视野中有气泡,可能是盖盖玻片时操作不当造成的,④正确;
⑤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生理盐水,目的是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⑤错误;
⑥制作此两种临时装片时染色都要用碘液,⑥正确。
故选:A。
9.【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显微镜的使用以及动、植物细胞的区别,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及细胞结构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
A.显微镜成的像是倒立的,因此像的移动方向和物体的移动方向相反,或者说物体的移动方向和像的位置相同,因此细胞在视野左下方,应该往左下方移动装片,故A错误;
B.显微镜使用过程中,先用低倍物镜找到物像,后需要调换高倍物镜观察,故在低倍镜视野中可观察到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的说法是错误的,B错误;
C.洋葱表皮细胞中不含有叶绿体,故C错误;
D.粗准焦螺旋可使得显微镜的镜筒大幅度的升降,从操作者的左侧看,按顺时针方向旋转粗准焦螺旋可上升显微镜镜筒,D正确。??
10.【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细胞分化、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根尖细胞的结构及玻片标本的分类。解答的关键是掌握细胞分化形成组织、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根尖成熟区细胞中没有叶绿体及玻片标本的分类。
【解答】
A.细胞生长的结果是使细胞体积变大,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组织,A错误;
B.将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后,视野变暗,视野中的细胞变大、数目变少,B正确;
C.线粒体是植物根尖成熟区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根尖成熟区细胞中没有叶绿体,C错误;
D.用牙签在口腔内侧壁刮几下后放在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液滴中涂抹,这样制成的玻片标本叫装片而不是涂片,D错误。
故选B。??
11.【答案】C
【解析】
【试题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与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异同等知识。掌握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与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结构图,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1)动植物细胞临时装片制作的步骤为:擦、滴、撕(刮)、展(涂)、盖、染。
(2)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区别是: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结构,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解答】
A.甲图视野中细胞为椭圆形个体,是口腔上皮细胞,其结构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A正确;
B.乙视野中为一个个长方形的格子,是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其结构中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B正确;
C.制作甲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滴加0.9%生理盐水可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C错误;
D.细胞核中含有染色体,染色体是容易被碘液等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因此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用碘液染色使细胞核更清晰,便于观察,D正确。
故选C。
12.【答案】B
【解析】略
13.【答案】D
【解析】使用相同的光圈和反光镜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大,
但细胞数目越少,
视野越暗;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
看到的细胞就越小,
但细胞数目越多,
视野越亮。
14.【答案】C
【解析】显微镜视野中污点的位置只有三种可能:
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而反光镜上的污点只能改变视野亮度,不能出现在视野中,C错误。
15.【答案】D
【解析】下降显微镜镜筒时,眼睛应注视物镜,即图丙中的,防止镜头压碎玻片标本。
16.【答案】?口腔上皮
左上
点上细点
液泡?
?
细胞壁
【解析】(1)甲同学在制作临时装片时,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的是一滴生理盐水,他制作的是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2)乙同学用显微镜观察他所制作的临时装片时,看到的细胞物像在视野的左上方,要将该细胞物像移到视野中央,他应该向左上方移动装片。
(3)两位同学在绘细胞结构图时,图中比较暗的地方,应该用铅笔点上细点来表示。
(4)分别观察两位同学制作的临时装片后,他们发现: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有液泡和细胞壁,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没有这些结构。
17.【答案】(1)清水;生理盐水;保持细胞原有的形态
(2)对光
(3)10X???
(4)A?
(5)玻片;目镜;物镜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制作临时装片和显微镜的使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制作临时装片过程和显微镜的使用。
【解答】
(1)在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向洁净的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是清水,而在制作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滴加与体液浓度相同的0.9%的生理盐水,目的是保持细胞原有的形态。
(2)用显微镜时,先将显微镜从镜箱中取出,装好物镜和目镜;再利用低倍镜、大光圈对光,看到白亮的视野;然后将要观察的玻片放到载物台上,使标本正对通光孔,用压片夹压住;左眼观察,右眼睁开,看到物像后,用细准焦螺旋将物像调至最清晰。最后是整理,擦拭显微镜,取下物镜和目镜,将显微镜放回镜箱。因此将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步骤:取镜安放→对光→放置玻片标本→观察→收放。
(3)观察时,首先用低倍镜进行观察。所以显微镜现安装有10×和40×两个物镜,观察时,首先应选择其中10×的物镜进行观察。
(4)盖盖玻片时,应让盖玻片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水滴的边沿,然后慢慢放下,以免产生气泡,故选A。
(5)反光镜反射的光线要经过玻片标本、物镜和目镜才能到达人眼。反光镜只是用来反射光线的,我们的视野看不到反光镜上的东西,我们视野中能看到污点的位置只有目镜、物镜、与玻片标本,在实验中首先移动载玻片,若污点不动再转动转换物镜时污点均不动,这就排除了污点在载玻片和物镜上的可能,只能是在目镜上了。
故答案为:(1)清水;生理盐水;保持细胞原有的形态
(2)对光
(3)10X???
(4)A?
(5)玻片;目镜;物镜??
18.【答案】(1)13;细准焦螺旋
(2)乙;液泡和叶绿体
(3)④细胞核
(4)②细胞膜
(5)右上方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动植物细胞的结构、细胞核的功能。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区别及细胞核及细胞膜的功能。
【解答】
(1)调节显微镜的细准焦螺旋使镜筒的升降幅度较小,物像更清晰;调节粗准焦螺旋时使镜筒升降幅度较大。因此,调节显微镜的[13]细准焦螺旋可使镜筒缓慢上升或下降,使物像由图2变成图3。
(2)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有的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细胞质中有线粒体,但是植物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质中还有叶绿体和液泡,而动物细胞没有此结构,所以图乙为动物细胞,因为该细胞的细胞质中不含有叶绿体和液泡。
(3)细胞核中含有遗传物质,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因此,向日葵的开花结果是受细胞基本结构中的[④]细胞核控制。
(4)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的进出,有用的物质可以进入细胞内,有害的物质一般不能进入细胞内,细胞产生的代谢物排出细胞外。因此,菠菜叶放在开水中煮过之后,水的颜色会变绿,而放在冷水中则不产生该现象,这是因为开水破坏了细胞中的[②]细胞膜。
(5)在使用显微镜时,看到的物像是原物体转动180°的形状。故若物像位于视野的右上方,要想将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则应将玻片标本往右上方移。
故答案为:
(1)13;细准焦螺旋
(2)乙;液泡和叶绿体
(3)④细胞核
(4)②细胞膜
?(5)右上方??
19.【答案】(1)目镜
(2)生理盐水;维持细胞正常形态
(3)B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制作临时装片的操作步骤,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显微镜的操作方法和制作临时装片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解答】
(1)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时候,被观察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观察时,显微镜视野中如果出现了污点,只有可能出现在目镜、物镜或玻片上,不会出现在反光镜上,因此,在观察洋葱内表皮临时玻片标本时,有时会发现视野中有一些异物,当转换物镜或移动玻片时,发现异物都不随之移动,说明异物可能位于目镜上,可以用镜头纸擦拭。
(2)如果将取下的口腔上皮细胞放在载玻片的清水中,口腔上皮细胞的浓度大于清水的浓度,细胞会吸水膨胀甚至涨破影响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浓度是0.9%,故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0.9%的生理盐水,这样做的目的是维持口腔上皮细胞的原有形状,便于观察。
(3)在显微镜的结构中,遮光器和反光镜都可以调节光线的强弱。遮光器上有大小不等的光圈,当外界光线较暗时使用大光圈,当外界光线较亮时使用小光圈,因此,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洋葱内表皮细胞的物像暗淡时,要换用大光圈。显微镜成倒立的像,上下左右都颠倒,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物像的移动方向与玻片标本的移动方向相反。因此,视野中的物像偏左上方,要将物像移动到视野正中,玻片应向左上方移动。故选B。
故答案为:
(1)目镜
(2)生理盐水;维持细胞正常形态
(3)B??
20.【答案】(1)清水、生理盐水
(2)清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
(3)避免细胞重叠影响观察
(4)一端;避免在盖玻片下产生气泡
(5)气泡
(6)便于分清细胞的结构
(7)无细胞壁、大液泡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制作临时装片观察植物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异同。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异同。
【解答】
(1)为了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不至于因吸水而膨胀,因失水而皱缩,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在载玻片上滴清水,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上滴生理盐水。
(2)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之前要漱口,漱口的目的是清除口腔中的食物残渣。?
(3)把牙签上附有碎屑的一端放在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滴液中涂抹几下,目的是避免细胞重叠影响观察。
(4)盖盖玻片时,要将盖玻片的一端先接触水滴,然后缓缓放平,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在盖玻片下产生气泡。
(5)?为了防止盖玻片低下出现气泡,在盖盖玻片时,应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盖玻片下产生气泡。
(6)染色的目的是为了便于分清细胞的结构。?
(7)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与动物细胞不同,植物细胞还具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等结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与洋葱表皮细胞在基本结构方面的主要区别是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中无细胞壁、大液泡。
故答案为:
(1)清水、生理盐水
(2)清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
(3)避免细胞重叠影响观察
(4)一端;避免在盖玻片下产生气泡
(5)气泡
(6)便于分清细胞的结构
(7)无细胞壁、大液泡??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