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搭积木 3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搭积木 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2-07-11 11:2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搭积木
教学目标
  1.借助熟悉的物体,使学生正确用数表示20以内这些物体的个数。
  2.使学生根据11至20个数的组成,掌握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进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善于思考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
  动手操作,列出不同的算示.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小捧等.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观察思考解决问题.
  (一)搭积木(出示图片:说一说1)
  1.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搭积木的游戏吗?
  2.明明和丁丁搭好了两摞积木在列算式时遇到了困难,你们能帮帮他们吗?
  3.根据图意谁能列出相应的算式?
  教师板书:10+5=15 16-2=14
  4.为什么这样列算式?说一说你的想法.
  (1)明明搭了两摞积木,左边一摞是十块,右边一摞是三块,明明又放上了两块一共是十五块,所以就是10+5=15.
  (2)丁丁也搭了两摞积木,左边一摞是十块,右边一摞是十八块,拿走了两块是十四块,所以就是16-2=14.
  (二)小结
  我们通过观察画面,动脑思考帮助明明和丁丁解决了他们搭积木情况,列出了算式而且找到了搭积木的块数.你们真聪明.
  二、活动二:动手操作学习新知识.
  (一)动手操作
  1.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表示一个十(画图、用学具盒里的东西或其它物体都可以).
  2.请你任意添加一个图或其它物体的个数,组成一个算式,看谁组的多.
  3.小组内交流,说一说图意和算式是怎样组成的(出示图片:小棒、三角形).
  10+1=11
  11-1=10
  11-10=1
  10+6=16
  16-6=10
  16-10=6
  10+7=17
  17-7=10
  17-10=7
  4.任意举出一列说一说计算的方法
  一个十添加一个一是十一,十一是由一个十和一个一组成的,所以算式是10+1=
  11,十一是由一捆零一根组成的,拿走了一根还剩下十根所以算式是11-1=10,十一是由一捆零一根组成的,拿走了十根还剩下一根,所以算式是11-10=1.
  (二)教师小结
  我们通过动手操作,列出这么多的加减法算式,这充分体现了你们善于动脑思考的结果.
  三、活动三:整理归类.
  (一)找规律
  1.根据我们列出的算式进行整理,你们能找到这些算式计算的规律吗?
  2.小组合作交流.
  3.指名列出算式,集体反馈.
  4.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二)教师小结
  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发挥集体的智慧,同时找到了这些算式计算的规律及方法,你们真了不起,希望你们继续发扬这种探索精神.
  四、活动四:结合实际巩固练习
  (一)出示图片:说一说4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会得到什么结果?
  2.根据相碰的情况列出加法算式.
  (二)出示图片:说一说5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会得到什么结果?
  2.根据相碰的情况列出减法算式.
  (三)教师小结
  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高兴吗?我和你们一样高兴,因为,我们在玩中也学到了
  一些数学知识,可见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教案点评
  通过让学生自己观察动手操作,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了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含义,引导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采用多种表示数的方法 (如:图形、小木棒等),让学生任意选择,以达到理解和掌握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含义为目的,打破了学生的思维定势,发展了思维、培养了创新 意识。教学中以联系生活实际入手,结合学过的知识,学以至用,把数学知识中数学问题以问题情境的方式呈现,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感受生活中数学的存在,以及 发展数学知识,培养各种能力,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探究活动:成双配对
游戏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
  2.使学生能够熟练计算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游戏准备:
  将所有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算式制作成口算卡片.
游戏过程: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
  2.组长任意说一个数字,其他学生就从口算卡片中拿出得数等于组长所报数字的口算卡片.
  注意:口算卡片不能重复使用.如组长说“14”,第一次可以拿出“13+1”这个卡片;第二次组长再说“14”的时候,可以拿“12+2”“15-1”等等,但是不能再拿“13+1”这个卡片.
  3.每次第一个拿出卡片的学生获得奖励(小红花,小星星等等),最后获得奖励最多的学生就是优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