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选择题
1.新疆生产的水果又大又甜,以甜瓜为例,新疆与某地的光照条件和栽培措施基本相同,但温度条件却差别较大(见下表),致使新疆产的同品种甜瓜更甜。以下是对这种现象的解释,其推理过程应该是(?
?
)
平均温度(℃)
新疆
某地
白天
34
34
夜间
13
23
新疆夜间的温度低,呼吸作用弱,分解的有机物少;某地夜间的温度高,呼吸作用强,分解的有机物多
新疆产的甜瓜含糖量高,因此更甜??
光合作用只能在白天进行,呼吸作用在白天和夜晚都能进行
两地白天温度、光照和栽培条件基本相同,甜瓜制造的有机物基本相同
A.
B.
C.
D.
2.图甲中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某植株一昼夜内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图乙是气孔的两种状态,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
图甲中的a点表示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B.
如图甲,在夏季晴朗的一天中,氧气含量最多的时间大约是b点对应的时间
C.
如图甲,bc段下降主要是部分气孔呈图乙中的状态造成的
D.
图乙中气孔状态的转化可能影响水和无机盐的运输
3.移栽植物时往往暂时出现萎蔫现象,这是由于(
)
A.
水分的输导受到阻碍
B.
一些根毛和幼根折断,降低了对水分的吸收能力
C.
没有及时浇水
D.
一些根毛和幼根被拉断,降低了对无机盐的吸收能力
4.在下面的实验设计中,甲盆封闭环境里只有植物,乙盆有植物和活的动物,并用防护网将动物与植物分开,避免动物啃咬植物。在给予适合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下,应当出现以下哪一种情况(
)
A.
甲盆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多于乙盆
B.
甲盆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少于乙盆
C.
两盆植物新增加的有机物理论上一样多
D.
上述情况不一定出现哪一种
5.夏天水生藻类(如水绵)常在白天,尤其是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浮出水面,而在夜晚却沉入水中,它们日浮夜沉的原因是(
)
A.
白天光合作用旺盛,产生了大量二氧化碳,使细胞密度变小
B.
夜晚呼吸作用旺盛,产生了水,使细胞加重
C.
白天光合作用旺盛,产生了大量氧气,使细胞密度变小
D.
夜晚二氧化碳减少,细胞体积变小,密度增加
6.某生物小组的同学对比葵花子和西瓜子两种瓜子,得出的结论中错误的是(?
?
)
A.
一粒葵花子是一个果实
B.
一粒西瓜子是一个种子
C.
葵花子的外壳是由珠被发育成的
D.
西瓜子被食用的部分是胚
7.如图是果实形成的示意图,其中分别指(?
?
)???????
A.
雌蕊?
果皮?
胚
B.
子房?
果皮?
种子
C.
雌蕊?
种子?
果皮
D.
子房?
果肉?
种皮
8.如图中甲瓶装入萌发的绿豆种子,乙瓶中装入等量的煮熟的绿豆种子。一段时间后,
分别放入燃烧的蜡烛。观察到甲瓶中的蜡烛熄灭,而乙瓶中的蜡烛燃烧。根据实验现象,
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
)
A.
种子的呼吸作用消耗氧气
B.
种子的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C.
种子的呼吸作用产生氧气
D.
种子的呼吸作用消耗二氧化碳
9.如图中的两条曲线分别表示一株天竺葵一昼夜内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
据图可知,24点时天竺葵不进行光合作用
B.
a点到c点(不含a、c两点)时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
C.
b点对应时刻,光合作用强度最大,此时植物体内有机物含量最多
D.
a点对应时刻,植物体内有机物总量达到最小值
10.为了延长蔬菜的保鲜时间,通常用塑料薄膜进行密封处理,这样做的目的是(?
?
)
A.
减少二氧化碳的散失,有利于蔬菜正常进行生命活动
B.
隔绝空气,降低呼吸作用
C.
保温,有利于蔬菜正常进行生命活动
D.
防止水分散失,有利于植物再次吸收
11.炎炎夏日,绿地中央比马路中央凉爽,其主要原因是(
)
A.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降低温度
B.
马路对太阳光的反射作用较弱
C.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放出氧气
D.
马路对太阳光有会聚作用
12.木材燃烧时能放出大量热量,
可以将水烧开,
把饭煮熟。木材中储存的能量是(
)
A.
太阳光能
B.
电灯光能
C.
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化成储存在有机物里的能量
D.
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时释放的能量
13.从同一植株中挑选长势相同、重量相等的2片叶片,编号为。将放入盛有清水的烧杯中并置于适宜光照下;将放入盛有清水的烧杯中并置于黑暗处。在相同的适宜温度下,向水中通入空气,6小时后取出和叶片,烘干称重分别得到a和b。叶片在6小时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量是(?
?
)
A.
a
B.
a-b
C.
a+b
D.
a-2b
14.“海水稻”是耐盐碱水稻的形象化称呼,其生长地并非海水或海里,而是不惧海水的短期浸泡。近年来,我国在“海水稻”方面的研发取得了重大突破。下列有关“海水稻”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种子的胚中只有一片子叶
B.
传粉方式为自花传粉
C.
种子的胚中有两片子叶
D.
不同的生长期对各种无机盐的需求不同
15.某兴趣小组利用同一植物的新鲜枝条探究植物的蒸腾作用,实验处理如下图所示,甲是去掉叶片的枝条,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注:凡士林是一种黏稠的液体
A.
植物油的作用是防止量筒中的水分自然蒸发,影响实验效果
B.
装置甲和丁组合,可探究叶片是植物体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C.
装置乙和丙组合,可探究气孔在叶片上、下表皮分布的多少
D.
乙、丙、丁中,水分通过茎和叶脉中的筛管,由叶表面的气孔散失到大气
二、非选择题
16.水是生命之源,生物圈中的水不断地在海洋、大气和陆地之间循环流转,不分昼夜。绿色植物对维持生物圈中水循环的平衡起着重要作用。请分析回答:
(1)水分是如何进入植物体的?
植物主要通过根吸收水分,如图中[?
??
?]?
?
?
?
?
?
?
??是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
根吸收的水分,通过根、茎、叶中的?
?
?
?
?
?
??运送到植物体各处。
(2)植物体内的水分是如何散失到大气中的?
科学研究发现,植物吸收的水只有1%~5%保留在植物体内参与各项生命活动,其余绝大部分的水分都通过植物的?
?
?
?
?
?
?
??作用散失到外界空气中。植物的该作用能降低叶面温度,避免叶片因气温过高而被灼伤,原因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观察叶片的结构,可以发现,?
?
?
?
?
?
?
??是植物散失水分的“门户”。
(3)大气中的水分是如何回到地表的?
蒸发到大气中的水,遇冷形成降水。据估计,丰茂的森林可截留降水量的20%~30%,草地可截留降水量的5%~13%。绿色植物被称为天然的“蓄水池”,原因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水循环把生物圈中的水体联系在一起,但人类赖以生存的淡水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请拟定一则保护水资源的宣传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7.下列图示中,图甲是菜豆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示意图;图乙是菜豆种子萌发成幼苗过程中的重量变化的曲线图,其中,X为新鲜状态下的重量变化曲线,Y为有机物重量变化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甲中,幼叶H是由种子胚的?
?
?
?
?
?
?
?发育而来的。
(2)在乙中,X曲线的ab段,重量增大的主要原因是?
?
?
?
?
?
?
?
?
??;X曲线的cd段,重量增加的原因是?
?
?
?
?
?
?
?
?
?
?
?
?
?
?
?
?
?
?
??;Y曲线的ae段,重量减少的原因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从同一植株上挑选长势相同、重量相等的3片叶片,编号、、,将烘干称重得p;将放入盛有清水的烧杯中,并置于25
℃和适宜的光照条件下,向水中通入空气;将放入盛有清水的烧杯中,并置于25
℃和没有光照的条件下,向水中通入空气。6小时后取出和叶片,烘干称重分别得m和n。请计算,叶片在6小时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的有机物量是?
?
?
?
?。
18.茄子是一年生草本植物。某学校的同学们以茄子为实验材料进行实验,如图甲是茄子叶横切面结构图,图乙是茄子的植物体结构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茄子叶片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
?
?
?
?
?
?
?
?
??。
(2)叶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
?
?
?
??,该结构主要集中在[?
?
]?
?
?
?
?
??部位的组织细胞内。
(3)叶进行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是通过[?
?
]?
?
?
?
?
?
?
?运输出去的。
(4)蒸腾作用散失水分是通过[?
?
]??????????来完成的。
(5)图乙表示的是茄子植株,其中属于营养器官的是??????????(填数字序号),茄子的种子包含在[?
?
]?
?
?
??
?内。
19.普通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研究温度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
取6只培养皿,先在沸水中煮沸一段时间再冷却,分别编号为A、B、C、D、E、F。将脱脂棉在开水中浸泡,冷却后平铺在培养皿内。
挑选子粒饱满、完好无损的600粒种子并随机分成6等份,均匀地摆放在6只培养皿内,放到温度不同的自动恒温箱内,每隔一天检查一次并适时喷水。
6天后,观察并统计各培养皿内种子的发芽情况,结果记录如下表:
实验装置
A
B
C
D
E
F
温度(℃)
10
15
20
25
30
35
发芽数量(粒)
48
74
82
94
84
75
请分析回答:
(1)根据表中数据,你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
?
?
?
?
?
?
?
?
?
???????????。
(2)6只培养皿均不能密封,且不能使水没过种子,说明种子的萌发需要?
?
?
?
?
?
?
?
??。
(3)为了找到发芽的最适温度(精确到1
℃),应该在?
?
?
?
?
?
?
?(填温度范围)之间补充几个相同的实验装置,重新进行以上的实验并统计各组发芽数量。
(4)过一段时间,预计某装置内种子全部萌发,却有2粒没有发芽,原因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种子处于休眠期除外)。
(5)该兴趣小组又对普通小麦的产量与播种量的关系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当播种量为?
?
?
?
?
?
?
?
??千克/公顷时,普通小麦的产量最高。播种密度过大,作物的叶片互相遮光,从而影响?
?
?
?
?
?
?
?
?的效率,造成作物的产量下降。在小麦开花期间,同学们观察到小麦花的主要结构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20.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对“影响植物生长的相关因素”进行了探究。
(1)小明为了探究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晚上将金鱼藻放在盛有水的试管中,将试管先后放在离白炽灯不同距离处,观察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数目,记录如下:
试管与灯的距离/厘米
10
20
30
40
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个
60
25
10
5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金鱼藻和光源的距离远近与其产生的气泡数目?
?
?
?
?
?
?
?
?(填“成正比”“成反比”或“无关”)。
实验结论:在本实验范围内,光照?
?
?
?
?
?
?
?
??,植物的光合作用越强。
(2)如图为自然条件下,盛有金鱼藻的密闭试管中一昼夜二氧化碳含量变化曲线。金鱼藻有机物含量减少的阶段有?
?
?
?
?
?
?
??(填字母)。
(3)“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肥料的作用主要是给植物的生长提供?
?
?
?
?
?
?
?
?
?
?
?
??,其主要由根尖成熟区的?
?
?
?
?
?
?
?
?
?吸收。
(4)以下措施中能够增加大棚作物产量的是?
?
?
?
?
?
?
?(多选,填序号)。
A.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B.夜间提高大棚内的温度
C.人工辅助授粉
D.合理密植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光合作用只能在白天进行,呼吸作用在白天和夜晚都能进行;两地白天温度、光照和栽培条件基本相同,甜瓜制造的有机物基本相同;新疆夜间的温度低,呼吸作用弱,分解的有机物少;某地夜间温度高,呼吸作用强,分解的有机物多;新疆产的甜瓜含糖量高,因此更甜。
2.【答案】B
【解析】傍晚时分,由于绿色植物整个白天进行光合作用的强度大于呼吸作用的强度,制造了大量的有机物,产生了大量的氧气,所以d点对应的时间氧气的含量最多。
3.【答案】B
【解析】移栽植物时损伤了幼根和根毛,使根的吸水能力下降,导致植物暂时出现萎蔫现象。
4.【答案】B
【解析】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是二氧化碳,乙盆中有活的动物,动物通过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为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原料,所以甲盆植物通过光合作用5.【答案】C
【解析】白天阳光充足,植物光合作用旺盛,释放大量氧气,所以夏天水生藻类(如水绵)
常在白天,
尤其是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浮出水面。
6.【答案】C
【解析】?葵花籽是由子房发育成的,所以一粒葵花籽是一个果实,A正确;西瓜子是由胚珠发育形成的,所以一粒西瓜子是一个种子,B正确;葵花籽的外壳是果皮,是由子房壁发育形成的,C错误;西瓜子被食用的部分是胚,是由受精卵发育成的,D正确。
7.【答案】B
【解析】子房包括子房壁和胚珠,
受精作用完成后子房壁将发育成果皮,胚珠将发育成种子,果实包括果皮和种子,果实的形成示意图如下:
??题图中是子房,是果皮,是种子。
8.【答案】A
【解析】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旺盛,
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因此甲瓶中的蜡烛熄灭;而乙瓶中煮熟的种子不能呼吸,里面的氧气比甲的多,
因此蜡烛会继续燃烧;
通过这个实验验证了种子进行呼吸时消耗氧气。
9.【答案】C
【解析】b点对应时刻,光合作用最强,但是从b点到c点(不含c点),光合作用的强度一直大于呼吸作用的强度,有机物一直在得到积累,这样c点时植物体内有机物的含量最多。
10.【答案】B
【解析】蔬菜进行呼吸作用需要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在贮存蔬菜时降低氧气的浓度,
可以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延长蔬菜的保鲜时间。用塑料薄膜密封处理的蔬菜,塑料薄膜内的氧气较少,抑制了蔬菜的呼吸作用,
消耗的有机物较少,
因此可以延长蔬菜的保鲜时间。
11.【答案】A
【解析】绿地比马路的绿色植物多,蒸腾作用较强,可以降低周围温度。
12.【答案】C
【解析】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当燃烧有机物时,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可转化为热量释放出来。
13.【答案】B
【解析】叶片放入盛有清水的烧杯中并置于适宜光照下,叶片进行了光合作用,制造了有机物,6小时后烘干称重得到a;叶片放入盛有清水的烧杯中并置于黑暗处,叶片只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
6小时后烘干称重得到b。设原叶片烘干称重得到x,6小时内叶片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量为m,6小时内通过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量为n,则a=x+m-n,b=x-n,计算可得m=a-b。
14.【答案】C
【解析】?海水稻属于单子叶植物,种子的胚中只有一片子叶,C的说法错误。
15.【答案】D
【解析】乙、丙、丁中,水分通过茎和叶脉中的导管,由叶表面的气孔散失到大气,筛管运输的是有机物,D错误。
16.【答案】(1)1?
成熟区?
输导组织
(2)蒸腾?
植物体内的水分变成水蒸气时会吸收周围的热能?
气孔
(3)植物茎、叶承接着雨水,能大大减缓雨水对陆地的冲刷,使更多的雨水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植物的根系和枯枝落叶对地面土壤有很好的固定和保护作用,能吸纳大量的雨水。节约用水,从点滴开始。
【解析】(1)根尖包括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四部分,成熟区生有大量根毛,大大增加了吸水的面积,是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根、茎、叶中有输导组织,输导组织中有导管和筛管,导管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筛管运输有机物。
(2)植物吸收的水只有1%~5%保留在植物体内参与各项生命活动,其余绝大部分的水分都通过植物的蒸腾作用散失到外界空气中。植物的该作用能降低叶面温度,避免叶片因气温过高而被灼伤,原因是植物体内的水分由液体变成水蒸气时会吸收周围的热能。
叶片的结构包括表皮、叶肉和叶脉三部分,在上、下表皮细胞中分布着半月形的保卫细胞,保卫细胞两两相对,中间的缝隙是气孔,叶片内的水分吸收热量变成水蒸气,经张开的气孔扩散到外界空气中。所以气孔是植物散失水分的“门户”。
(3)植物的茎、叶承接着雨水,能大大减缓雨水对陆地的冲刷,使更多的雨水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植物的根系和枯枝落叶对地面土壤有很好的固定和保护作用,能吸纳大量的雨水。蒸发到大气中的水,遇冷形成降水。据估计,丰茂的森林可截留降水量的20%~30%,草地可截留降水量的5%~13%。绿色植物被称为天然的“蓄水池”。
水循环把生物圈中的水体联系在一起,但人类赖以生存的淡水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保护水资源的宣传语有:节约用水,从点滴开始;如果人类不从现在节约水资源,保护环境,人类看到的最后一滴水将是自己的眼泪;珍惜水就是珍惜您的生命;珍惜一方水,救活一方人等。
17.【答案】(1)胚芽?
(2)种子吸水膨胀?
光合作用制造了有机物?
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
(3)m-n
【解析】?(1)在甲中,幼叶H是由种子胚的胚芽发育而来的。(2)在乙中,X曲线的ab段,重量增大的主要原因是种子吸水膨胀;X曲线的cd段,重量增加的原因是光合作用制造了有机物;Y曲线的ae段,重量减少的原因是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3)放入盛有清水的烧杯中并置于适宜光照下,
六小时后烘干称重得m,进行了光合作用,制造了有机物,放入盛有清水的烧杯中并置于无光处,六小时后烘干得n,只进行呼吸作用,分解了有机物,所以叶片在6小时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的有机物量是m-n。
18.【答案】?(1)细胞?
(2)叶绿体?
B?
叶肉?
(3)E?
叶脉?
(4)F?
气孔?
(5)3、4、5?
?
2?
果实
【解析】(1)茄子叶片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2)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由图示可以看出:靠近上表皮的叶肉细胞呈圆柱形,排列整齐,细胞里有较多的叶绿体;接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形状不规则,排列疏松,细胞里也含叶绿体;因此叶绿体主要集中在B叶肉细胞里。(3)叶脉里有导管和筛管,光合作用需要的水分、无机盐就是由叶脉里的导管运输到叶肉细胞里的,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也是通过叶脉中的筛管运输到植物体的其他部位的。(4)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叶片表皮上的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散布在表皮细胞中的由半月形的保卫细胞组成的气孔是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
因此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是通过气孔来完成的。(5)被子植物通常称为绿色开花植物,常见的绿色开花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植物的六大器官中,根、茎、叶与植物体生长过程中的营养物质的吸收和有机物的制造有关,利于植株的生长,称作营养器官;花、果实和种子与植物的繁衍有关,称作生殖器官。茄子的种子包含在[2]果实内。
19.【答案】(1)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
?
(2)充足的空气?
?
(3)21~29
℃?
?
(4)胚不完整(或胚不是活的、没有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等)?
(5)120?
光合作用?
雌蕊和雄蕊(或花蕊)
【解析】(1)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种子的发芽率先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在25
℃时,小麦种子的发芽率最高,为94%,
超过25
℃后,小麦种子的发芽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下降,因此根据表中数据,得出的实验结论是: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
(2)6只培养皿均不能密封,且不能使水没过种子,说明种子的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若密封或浸泡在水中,由于缺乏空气,种子不能萌发。
(3)为了使各温度下测定的发芽率更准确,减少实验误差,还应该进行重复实验,补充多个相同的装置,在21~29
℃范围内进行重复实验,统计不同温度下的发芽数量。
(4)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具备后,还没有萌发,原因应该是自身的条件不具备,即胚不是完整的、胚不是活的、没有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等。
(5)通过图示可以看出,当小麦的播种量为120千克/公顷时,普通小麦的产量最高;当播种密度过大时,叶片互相遮光,影响光合作用效率,造成作物产量下降,因此种植普通小麦时应合理密植;小麦花中,只有雌蕊和雄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因此雌蕊和雄蕊(合称花蕊)是小麦花的主要结构。
20.【答案】(1)成反比?
越强?
?
(2)ab、de?
?
(3)无机盐?
根毛?
?
(4)A、C、D
【解析】(1)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金鱼藻和光源的距离远近与其产生的气泡数目成反比。通过分析可知,在本实验范围内,光照越强,植物的光合作用越强。
(2)题图为自然条件下,盛有金鱼藻的密闭试管中一昼夜二氧化碳含量变化曲线。金鱼藻有机物含量减少的阶段有ab、de。
(3)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无机盐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是根,根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增加了根的吸收面积。
(4)当光合作用增强,呼吸作用减弱时,可增加大棚作物产量。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合理密植可增强光合作用。人工辅助授粉可弥补自然状态下传粉的不足,可增加作物产量。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