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数松果》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数松果》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9-22 14:09: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数松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整理5的乘法口诀,初步记住5的乘法口诀,会用5的乘法口诀计算相关的乘法式题。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和按规律识记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5的乘法口诀的整理、记忆和运用。
难点:对5的乘法口诀的逐步熟练和灵活运用。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2+2+2+2=(
)×(

6+6+6=(
)×


4+4+4+4+4=(
)×
(
)
二、导学达标。情境引入。
出示主题图,故事导入: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松鼠妈妈带着小松鼠到松林里采了好多松果,瞧,他们在数松果,我们一起帮他们数好不好?在美丽的大森林里,(通过情景发现,小松鼠正5个一堆5个一堆地数)
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学生会发现这么多松果不能马上数清楚,于是教师指出:那么我们就边数边算,慢慢整理吧!
(组织学生边数边把松果的个数填在表格里)
1、师生共同编口诀
(1)出示图片,指着第一堆松果,这堆松果有
(
)个,是()个5,一共
是(
)个松果,列算式
(2)出示第一和第二堆松果提问,2个5,一共10个松果,列式。
教师指出:为了使乘法算得又对又快,我们可以根据相乘的两个数和它们的积编出乘法口诀。例如”一五得五”表示1个5是5,“二五一十”表示2个5是10等。记熟乘法口诀,就不用每次1个1个加了。
师生共同在每一组算式后面编一句口诀,即: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十五。
小结:编口诀时,把乘数编在前半句,积编在后半句。为了念起来更顺口,积不满十,就加上“得”字,积满了十,得字省去。
2、第四至第九句口诀,学生自己动手编制
(1)依次出示四排、五排……九排“松果”图片,学生自己试着把算式、口诀全部整理出来。在编口诀时,强调口诀的写法,有的孩子会出现三五15,五九四五等书写错误。
(2)对后六句口诀进行统一和规范。
(3)理解这六句口诀。
像前三句口诀的理解方法一样,逐句让学生说一说:图片——
算式——
口诀——
解释。
(4)连起来读这六句口诀,想办法多记住几句。
总结:
编口诀时,乘数较小的放在前面,较大的放在后面,交换两个乘数位置的算式,口诀是相同的。如6×5=30,5×6=30,五六三十
3、完整记忆“5的乘法口诀”。
(1)有什么记口诀的好办法?学生分组活动,各抒已见。
(2)全班交流。学生可能会有以下巧妙办法:
让我们的小手来帮忙:一只手有5个手指,两只手有10个手指……我们小组的同学都把手伸出来,一会儿就把口诀全记住了。
小结:前半句相当于等号前面的乘法,从1个5到9个5,很有规律;后半句相当于得数,一句比上一句多5,隔一句就多10,也很有规律。
(3)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办法,尽快记住5的乘法口诀。
三、课中游戏。
“数学游戏”,两人一组进行游戏:一人说“一只手”、“两只手”……另一人分别说出口诀“一五得五”、“二五一十”……然后交换角色。
四、巩固应用。
完成“练一练”中的第1、2、3、4题。
1、根据所背的乘法口诀,补充完整。
2、第2题鼓励学生利用5的乘法口诀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3、第3题先引导学生看懂图意,再独立填方框。
4、解决问题,运用5的乘法口诀解决。
五、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5的乘法口诀”,你学得快乐吗?谈谈自己的感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