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课桌有多长
教学目标
1.
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能估计较小的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2.经历用不同的工具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
3.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估测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用刻度尺测量较小的物体的长度。难点:让学生初步建立对1厘米的印象。认识从几刻度到几刻度之间的长度。
预测及对策
二年级的小学生对尺子并不陌生,有一些实际的经验。但是年龄还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教学中要安排一系列学生感兴趣动手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厘米厘米并学会用尺子测量。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情景导入:今天灰太狼又来挑战羊村里的小羊们了可是小羊们的数学学得不好,听说咱班同学学得不错,同学们你们能帮助小羊战胜灰太狼呢?这节课,我们来测量一下陪伴我们的课桌。(板书课题:课桌有多长)同学们你们能用多种方法测量桌面的长度吗?
生:能,有信心。生:用尺子,用铅笔,问手掌,用笔袋……
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主动探究新知的欲望,为学习新课做好准备,同时还能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探究新知
1.请同桌两人先商量一下用什么工具量,然后量一量你自己的课桌有多长。2.为什么大家的桌子都一样,同学们测量的结果却不相同呢?学生思考,汇报。3.小结:使用的工具不同,测量结果就会不一样,只有当工具一样时,测量结果才会相同,所以,我们应该找一个统一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一般用什么工具测量物体的长短?(引入直尺)4.介绍直尺。(1)认识刻度尺
观察:尺子上都有些什么?
在尺子上找到“0”了吗?它在什么位置上,表示什么意思?(生:尺子最左边,表示开始起点。)师提醒:通常,我们在测量物体的时候,一般从起点0刻度线量起。(2)认识1厘米
①认识1厘米。
师:从0刻度到1刻度之间的长度是几厘米?那么在尺子上从哪到哪还是1厘米呢?
师:请你在尺子上找一找,还有几刻度到几刻度之间的长度也是1厘米?
②体会1厘米的实际长度。
用手势表示1厘米的长度。
(操作:用右手食指和拇指轻轻夹住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再用左手轻轻地抽出小正方体,指肚之间的缝隙大约就是1厘米。)
③练一练。
找一找:什么东西的长度或厚度大约是1厘米?(纽扣、大拇指指甲盖、U盘的宽度、订书钉的长度等)
(3)认识几厘米
1.数一数:从0刻度到2刻度之间有几个1厘米,是几厘米?从1刻度到4刻度是几厘米?从2刻度到5刻度是几厘米?从0刻度到5刻度是几厘米?2.拿起身边的东西先估一估长度,再量一量。
3.摆一摆小学具盒中的小正方体
四、巩固延伸1.白版演示题。2.小熊王国。
生:大约2本书长,大约6枝铅笔长,大约4拃长等生:使用的测量工具不同生:直尺上有小格,有数字0、1、2、3……还有cm(厘米)等。(尺子上的“厘米”就是国际上统一使用的一个长度单位,用字母“cm”表示)
学生试说,教师纠正。
同桌互说学生实践操作学生实践操作
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空间,能力强的可以自己想方法,能力差的可同桌或小组同学合作尝试,感受测量的方法的能力。
课堂总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2.教师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厘米也可以cm表示,知道了1厘米大约有一个手指那么宽,并且知道了测量较短的物体要用“厘米”做单位,还学会了测量物体的长度,注意测量时要从0刻度量起,也可以从整刻度开始,等等。
生1:我学会了认识1厘米生2:我学会了用尺子测量我体的长度
通过让学生自己阐述本节课的收获,加深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并自己总结出本节课的知识点。
布置作业
作业:测量数学书的长度
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测量。
板书设计
课桌有多长刻度,刻度线,单位
cm1cm
几厘米
?
教学反思
1.“认识1厘米”这方面的内容过于详细,以至于对于“测量物体的长度”内容讲解的时间分配上显得仓促,今后还需注意详略得当。2.时间分配上还需加强。3.授课过程中显得紧张。今后将注重讲课语音、速度的舒缓。4.强化板书规整。5.本次数学成长课更加体会到了数学应用于生活,又源于生活,刘老师的测量叶子的周长从而得出周长的概念,比较深入人心。对于一下实践性的数学内容应多从生活中发现,并体会。6.刘老师选的长方形周长例题从而引出正方形周长的题,选择的恰当好处,从中得出在讲例题时,应掌握好知识点的连接。7.在陈老师的《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一课中,陈老师一边教数学一边教孩子如何学习,这种栓管齐下的教学值得我去深思。8.在陈老师的《前后》一课中,体会到数学老师的亲切和蔼有时很重要。9.在讲课中老师应不慌不忙,随机应变。虽然大部分都能随机应变,但总因为时间关系容易慌张,在今后的教学中这方面应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