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后小练
1.下列关于金属与氧气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铜在空气中加热表面会变黑色
B.铝在空气中很容易燃烧
C.镁表面的氧化膜疏松,不能保护内层金属
D.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3O4
2.为了更好地研究飞机事故的原因,每架飞机上都有黑匣子,用于记录出事时的数据。飞机的黑匣子内部保护存储数字信息的内存卡外壳是铝壳,环绕内存卡还有一铝薄层。有关铝的性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选择金属铝作外壳是因为铝的密度小,以减轻黑匣子的质量
B.这里的铝薄层可能是铝合金
C.铝表面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
D.铝在空气中不易被氧化
3.氢气作为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绿色能源,得到了日益广泛的重视和应用,但氢能的使用还存在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即氢的储存。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将氢气在超高压条件下转变为金属氢,可以很好地解决氢的储存问题。你认为金属氢最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
A.导电性
B.密度小于一般的金属
C.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燃烧
D.能与稀硫酸反应
4.将燃着的镁带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镁带剧烈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g+CO22MgO+C,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该反应说明二氧化碳具有助燃性
D.镁着火时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
5.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实验事实推理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
)
选项
实验事实
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
A
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
反应物浓度
B
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
温度
C
双氧水在常温下缓慢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
有无催化剂
D
铜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铜粉在空气中较易燃烧
反应物的种类
6.金属钛(Ti)抗腐蚀性能好,露置于空气中数年,仍光亮如初。以金红石(主要成分是TiO2)为原料生产金属钛的步骤主要有:①在高温下,向金红石与焦炭的混合物中通入氯气(Cl2),得到
TiCl4和一种可燃性气体;②在稀有气体环境和加热条件下,用Mg和TiCl4
反应得到Ti和MgCl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中的反应为TiO2+C+2Cl2TiCl4+CO2
B.②中的稀有气体的作用是隔绝空气
C.②中发生的反应为置换反应
D.金属钛在常温下不与O2反应
7.将质量均为10g的Mg、Fe、Zn三种金属分别放入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均相同的三份稀硫酸中,反应完成后,生成氢气的质量关系不可能的是(
)
8.现有铁与另一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1.2g,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H20.1g,则混合物中的另一种金属可能是(
)
A.Mg
B.Al
C.Zn
D.Cu
9.在已调节至平衡的托盘天平的两盘上各放一只质量相同的烧杯,在两只烧杯里分别放入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然后在左盘的烧杯中放入2.4g镁粉,在右盘的烧杯中放入2.4g铝粉,反应后观察天平指针的变化。若只将天平左盘烧杯里的稀硫酸换成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盐酸,其他实验操作不变,反应后也观察天平指针的变化。能够观察到的现象是(酸的挥发忽略不计)(
)
A.两次天平指针最终都在刻度盘中央
B.两次天平指针最终都偏向放铝粉的烧杯一边
C.两次天平指针最终都偏向放镁粉的烧杯一边
D.天平指针第一次最终偏向放镁粉的烧杯一边,第二次偏向放铝粉的烧杯一边
10.不法商贩常在黄金中混熔较多的铜,冒充纯金制品进行诈骗,小李要检验金制品中是否混有铜,他的检验步骤是:(1)在酒精灯上灼烧金制品;(2)将灼烧后的金制品在稀硫酸中浸泡一段时间。如果金制品中混有铜,应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在稀硫酸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将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分别与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且等质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表示锌粉与稀硫酸反应的曲线是__________(填“a”或“b”)。
(2)对于曲线a表示的反应,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有剩余。
(3)若有一种金属剩余,则剩余的金属一定是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12.同学为比较镁和铝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将两块表面积相同并除去氧化膜的镁条、铝条分别与相同体积、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测定两种金属与稀硫酸反应得到相同体积氢气所需要的时间。
(1)利用图甲中A、B仪器可以组装一套实验室量取氢气体积的装置,该装置导管的连接顺序是__________。
(2)图乙中量气管和水准管也可以用来测量氢气体积,为了准确地测量氢气体积,在读取量气管中液面读数的过程中,应注意________(多选)。
A.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
B.读数前应上下移动水准管,待两管液面相平再读数
C.保持水准管静止,待水准管中液面不再上升时再读数
参考答案
1.A
2.D
3.D
4.A
5.D
6.A
7.D
8.B
9.C
10.灼烧后的金制品表面变黑,放入硫酸中浸泡后溶液变为蓝色;CuO+H2SO4=CuSO4+H2O
11.(1)a
(2)H2SO4
(3)Fe
12.(1)b接c
(2)A、B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19张PPT)
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一课时
浙教版
九年级上
新知导入
?
4Ag+2H2S+O2═2Ag2S+2H2O
新知讲解
哪些是金属元素?
在元素周期表中,除汞外,金属元素的中文名称都带有金字旁
新知讲解
我们常用的金属有哪些重要的化学性质?这些性质是怎样为人类所利用的?
3.有些金属能在氧气中燃烧
1.有些金属能在空气中燃烧
4.有些金属常温下能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
2.有些金属虽不能燃烧,但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物
5.金等金属即使在高温下也不与氧气反应
Mg、Al
Fe、Cu、Al
Au
Fe
Cu
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新知讲解
将1根镁带、1根铜丝同时在酒精灯的外焰上加热,如图所示。
哪根金属会在空气中燃烧?
_
___________
现象:
不燃烧的那根金属冷却后表面的颜色发生
了什么变化?____
_______________。
镁条能够在空气中燃烧,铜不能
表面有一种黑色的固体生成。
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
化学方程式:
2Mg+
O2
=
MgO
点燃
2Cu+O2
=2CuO
?
活动:
1.有些金属能在空气中燃烧
2.有些金属虽不能燃烧,但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物
新知讲解
将1根细铁丝带绑在火柴梗上,并将火柴梗点燃后迅速插入氧气瓶(注意瓶底留些水)中,观察现象。
现象:
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产生一种黑色的固体物质。
点燃
3Fe+2O2
=Fe3O4
将1根细铁丝带绑在火柴梗上,并将火柴梗点燃,观察现象。
铁丝在空气中能燃烧吗:
。
没燃烧
活动:
3.有些金属能在氧气中燃烧
新知讲解
铝在常温下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
4Al+3O2
==2Al2O3
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主要成分是氧化铁)。
缓慢氧化
4Fe
+
3O2
=2Fe2O3
铝制品不能用钢刷擦洗,还不能盛放酸性或碱性物质。
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Al2O3+6HCl==2AlCl3+
3H2O
Al2O3+
2NaOH==2NaAlO2+
H2O
从而破坏了表面的保护膜,进而腐蚀铝。
4.有些金属常温下能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
新知讲解
金戒指加热
5、金等金属即使在高温下也不与氧气反应
活动:取一枚金戒指,放在酒精灯上加热,现象。
现象:无现象
说明: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越活泼的金属,越易与氧气反应,反应越剧烈。
结论:
镁、铝比较活泼,铁、铜次之,金最不活泼。
新知讲解
写出下列金属与氧气反应的现象和化学方程式
4Al+3O2==2Al2O3
点燃
Al
Fe
Mg
化学方程式
反应现象
Cu
2Mg+O2==
2MgO
在空气中燃烧,发出
耀眼白光,放热,生成白色的固体
点燃
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
黑色的固体
3Fe+2O2==
Fe3O4
点燃
加热后,紫红色的铜变成黑色的氧化铜
2Cu+O2==2CuO
加热
剧烈燃烧,发出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新知讲解
实验现象:
铜:无变化。
Zn
+
2HCl
=
ZnCl2
+
H2↑
Mg
+
2HCl
=
MgCl2
+
H2↑
Fe+2HCl=FeCl2+H2↑
镁: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气泡,放出热量,溶液仍为无色
锌:比较剧烈,产生大量气泡,溶液仍为无色。
铁:反应缓慢,有少量气泡产生,溶液变为浅绿色。
化学反应方程式:
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
化学反应方程式:
化学反应方程式:
二、金属与酸的反应
新知讲解
原因:
注意
实验室中常用金属锌和稀硫酸反应来制取氢气
①该反应速率适中,便于对氢气进行收集,金属镁、铝与稀硫酸反应速率太快,而铁与稀硫酸反应速率太慢
②浓盐酸具有挥发性,用盐酸制取的氢气中因含有HCl气体而不纯净
用拇指按住盛有锌粒和稀盐酸的试管口,将燃着的火柴接近试管口,听到爆鸣声,此气体应是H2。
检验H2的方法
新知讲解
Mg
+
2HCl
=
MgCl2
+
H2↑
Zn
+
2HCl
=
ZnCl2
+
H2↑
Mg
+
H2SO4
=
MgSO4
+
H2↑
Zn
+
H2SO4
=
ZnSO4
+
H2↑
单质
化合物
单质
化合物
定义:由一种单质跟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置换反应。
+
=
+
三、置换反应
A
+
BC
=
B
+
AC
置换反应模型:
新知讲解
反应类型
反应物
生成物
特征
化合反应
A
+
B
=
AB
合二(或几)为一
分解反应
AB
=
A
+
B
一分为二(或几)
复分解反应
AB
+
CD
=
CB+
AD
成分相交换
置换反应
A
+
BC
=
B
+
AC
一单一化
两种或两种以上
两种或
两种以上
两种化合物
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
一种
一种
两种新
化合物
一种新单质和一种新化合物
四种基本反应比较:
2CuO+H2
2Cu+H2O
△
Fe2O3+3H2
2Fe+3H2O
△
4Al+3O2
=2Al2O3
Fe2O3+3CO
2Fe+3CO2
△
下列反应是置换反应吗?
课堂总结
Mg>Zn>Fe>Cu
二、金属与酸的反应
三、置换反应
由一种单质跟一种化合物发生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4Al+3O2=2Al2O3
2Mg+O2
2MgO
点燃
2Cu+O2
2CuO
△
3Fe+2O2
Fe3O4
点燃
Mg+2HCl=MgCl2+H2↑
Zn+2HCl=ZnCl2+H2↑
Fe+2HCl=FeCl2+H2↑
Mg+H2SO4=MgSO4+H2↑
Zn+H2SO4=ZnSO4+H2↑
Fe+H2SO4=FeSO4+H2↑
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A
+
BC
=
B
+
AC
课堂练习
1.关于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光亮的铜丝放入稀硫酸中,溶液变为蓝色,产生大量气泡
B.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
A
2.如图是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氢气的主要操作,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检查气密性
B.产生氢气
C.收集氢气
D.加入锌粒
C
课堂练习
3.据《金陵晚报》题为<<废弃定影中淘出银子>>的文章,有人利用摄影店的定影液,每要收回价值约束20万元的银.一种回收方法的反应原理是:Cu+2AgNO3==Cu(NO3)2+2Ag,这个反应属于(
)
C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4.下列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D.C+2CuO
2Cu+CO2↑
B.CaCO3
CaO+CO2↑
C.CuSO4+2NaOH═Cu(OH)2↓+Na2SO4
D
A.3Fe+2O2
Fe3O4
课堂练习
5.请利用如图给定的仪器组装成一套测定镁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实验装置(每种仪器只允许使用一次),用排水法测量化学反应产生氢气的体积,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出镁的相对原子质量,回答问题:
(1)假设气流方向由左向右,则各导管连接的先后顺序为____ ______(填字母);书写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
a、d、c、b
Mg+2HCl═MgCl2+H2↑
(2)连接好仪器后,要进行的操作有以下几步:①待仪器A中的物质恢复至室温时,测量量筒B中水的体积。
②擦掉镁条表面的氧化膜,将其置于天平上称量后,立即将其投入试管A中。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旋开仪器A上分液漏斗的活塞,当镁条完全溶解时再关闭活塞。上述几步操作中的先后顺序是 。
(3)分析下列其中一实验步骤出现的状况(其他操作均正确),将会使所测镁的相对原子质量数据偏低的是 。(填字母)
A.装置的气密性不够好
B.装置A的试管中剩余部分产生的氢气
C.若试管A尚未冷却至室温就测量量筒B中水的体积
D.若未擦净镁条表面氧化膜就进行实验。
③②④①
C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