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湖心亭看雪》原创精品资料包

文档属性

名称 29.《湖心亭看雪》原创精品资料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7-14 08:57:54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郑重声明
本系列资料系原创之作,版权归作者所有,现授权21世纪教育网运营,仅供21世纪教育网的用户下载。未经本人书面授权,严禁任何个人、公司(或网站)对该系列资料进行转载或镜像。其它网站转载该试题亦属盗版行为,本人有权追求其法律责任!
下载其他辑资料可以点击此链接http://gaokao.21cnjy.com/H/13/106/V20266.shtml ( http: / / gaokao.21cnjy.com / H / 13 / 106 / V20266.shtml )
下载本作者的其他精品资料可以点击http://www.21cnjy.com/user/home_list.asp username=段国春&flag=&softType=0&page=1 ( http: / / www.21cnjy.com / user / home_list.asp username=段国春&flag=&softType=0&page=1 )
29.《湖心亭看雪》教案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欣赏西湖雪后美景并理解作者超凡脱俗的文人雅趣。
2.知识和技能:了解作者有关情况,积累文言词语,培养阅读能力;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者感情,学习白描手法,理解课文叙事、写景、抒情融于一体的写作特点。
3.过程和方法:反复朗读以至成诵,整体感知课文,理解形象、生动、精美的语言特点,感受诗情画意,学习白描手法。
【重点、难点】
重点:朗朗背诵,积累文言词语,学习白描的手法。
难点: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把握写景与叙事、抒情的关系。
【课程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诗文导入 简介作者
参考诗文:如毛泽东《沁园春·雪》的上片“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另如: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艳。(吕本中)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李白)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张岱,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明末清初山阴人。寓居杭州。出身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在教材P.205,指名学生朗读或齐读。)
教师补充:明亡后,张岱曾参加过抗清斗争,后来消极避居在浙江剡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他的文章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影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总带有淡淡的哀愁。
二、以读代讲 疏通文义
1、播放范读录音。
2、正音:掌握重点字词的读音。
崇祯chóng zhēn 更定gēng 挐nú 毳衣cuì
雾凇sōng 沆砀hàng dàng 一芥jiè 铺毡zhān
3、自由朗读课文。
方式:同座位的同学之间相互朗读,然后给对方一点朗读建议。
朗读目标:①读准字音,掌握好节奏。②声情并茂。
4、推举一位同学朗读给全班同学听。
5、细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课文大意。
针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简单字同学之间相互提示一下即可,难点字提问教师解释。
6、全班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三、问题探究 手法领悟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从哪种感觉来写?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从听觉来写。突出天气的严寒;也为下文更定到湖心亭看雪埋下伏笔,突出游兴强烈。
2、“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这么冷的天气,才凌晨时分,作者独自到湖心亭看雪,你能看出作者的心境吗?
明确:孤怀雅兴,孤高自赏。
3、作者前往湖心亭看雪,意外遇到了什么?作者看到了什么?和这些人有些什么交往?
明确:已经有人在自己到之前到了。看见有两个人已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在湖中怎么还能碰上您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呢!”拉着我一同饮酒。我痛饮了三大杯,然后同他们道别。我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作者和这些人相遇饮酒共话的情境,使我想起两句诗:“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作者不善饮酒,却“强饮三大白”,真可谓“酒逢知己千杯少”啊。
4、“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是尾声,你怎样理解这个“痴”字?“喃喃”一词,你看出了什么?
明确:舟子说作者“痴”,又说还有像作者一样“痴”的人,实际上是突出作者的“痴”。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舟子自言自语、大惑不解的状态。
5、“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这几句写雪景,有什么特点?这是一种怎样的手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写西湖雪景,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这种手法就叫做白描。作者抓住景物的突出特征,“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高度抽象、概括,寥寥几笔,却传达出景物的形与神。
6、文章写景、叙事、抒情的关系:文章用白描手法写要西湖雪景,叙述了湖心亭奇遇,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明确:作者是一个超凡脱俗、孤高自傲的文人雅士,课文表达了他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淡淡的愁绪。
四、对比阅读 尝试写法
1、《江雪》也描写雪景,也写了人的活动,它和课文在描写手法和表达感情上有什么异同?
明确:相同之处是:都有大小的对比。本文用“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来突出“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的壮观景象;《江雪》中千山万径是大景,独钓渔翁是小景,通过强烈的对比,突出雪景的无边无际,雄奇壮丽。相异之处是:描写手法上,本文主要使用白描手法,而《江雪》主要使用烘托手法;在表达的感情上,本文表达了作者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淡淡的愁绪,而《江雪》表达的是作者柳宗元怀才不遇的孤独感。
2、补充白描概念。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是指一种不加色彩或很少用色彩,而只用墨线在白底上勾勒物象的画法。(展示图画)作为一种描写方法,是指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廖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白描用于写人,只需三言两语即可勾画出人物的外貌和神态,使读者如见其人。白描用于写景,只需几笔就可勾勒出一幅鲜明的图画,使人如临其境。白描用于写事,也只要几笔就可使事态毕现,生动形象。
那怎么理解“白描“的手法呢?你们可曾听过苏轼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两句诗。 “白描”就是“淡妆”,有时“淡妆”比“浓抹”更见风韵。
判断下列句子哪些才是“淡妆”(白描),并说说白描的作用。如:
①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 《天净沙秋思》)——(白描)
评述:作者运用白描手法对九个景物进行了排列,勾勒了一幅《天涯游子图》。在这幅图中,藤是枯的,树是老的,鸦是黄昏中的,它们给人的情绪是萧索暗淡的。此时再看到小桥流水人家,那种思乡思家的情绪就很自然地从心底弥漫开来。抬头望望远处漫漫古道,听听耳边呼啸秋风,看看跨下长途跋涉的瘦马,啥感觉?只能断肠!仅28字就达到了一种千古绝唱的效果。这就是白描。
②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③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朱自清《春》)
④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朱自清《背影》)——白描
评述:朱自清仅用“攀”、“缩”、“微倾”这三个极凝练的动词逼真形象地写出父亲攀爬月台时的努力,真实地再现父亲的背影,我们的眼前似乎就出现了那令人终生难忘的感人背影,父亲攀爬月台的背影将永远定格在读者心中。没有一处过多的形容、修饰、陪衬之类的语言,只是白描,只是写实,乍读很平淡,甚至有些拙讷,细细品味,却情真意浓,蕴藏着一股深情。这就是白描的力量。
⑤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周密《观潮》)
课外练习白描手法。写一段《校园的清晨》,可写人,可绘景,可叙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14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十九课
泸水县民族中学段国春制作
作者简介
张岱,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明末清初山阴人。寓居杭州。出身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积累回顾
请回忆曾经学过描写雪的诗或诗中有“雪”字的诗。
诗文参考
毛泽东《沁园春·雪》的上片“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柳宗元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卢梅坡的“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吕本中的“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艳”;岑参“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韩愈的“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李白的“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作者简介
张岱,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明末清初山阴人。寓居杭州。出身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明亡后,张岱曾参加过抗清斗争,后来消极避居在浙江剡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他的文章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影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总带有淡淡的哀愁。
以读代讲
1、聆听范读录音。
2、正音:掌握重点字词的读音。
3、自由朗读课文。
4、推举一位同学朗读给全班同学听。
5、细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课文大意。
6、全班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问题探究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从哪种感觉来写?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3.作者前往湖心亭看雪,意外遇到了什么?作者看到了什么?和这些人有些什么交往?
2.“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这么冷的天气,才凌晨时分,作者独自到湖心亭看雪,你能看出作者的心境吗?
从听觉来写。突出天气的严寒;也为下文更定到湖心亭看雪埋下伏笔,突出游兴强烈。
孤怀雅兴,孤高自赏。
请读准红色字
崇祯( )更定( ) 挐毳衣( )
雾凇 ( )沆砀( )一芥 ( )
铺毡( )
chóng zhēn
gēng
nú cuì
sōng
hàng dàng
jiè
zhān
手法学习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这几句写雪景,有什么特点?这是一种怎样的手法?有什么作用?
写西湖雪景,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这种手法就叫做白描。作者抓住景物的突出特征,“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高度抽象、概括,寥寥几笔,却传达出景物的形与神。
手法补充
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是指一种不加色彩或很少用色彩,而只用墨线在白底上勾勒物象的画法。(展示图画)作为一种描写方法,是指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廖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白描用于写人,只需三言两语即可勾画出人物的外貌和神态,使读者如见其人。白描用于写景,只需几笔就可勾勒出一幅鲜明的图画,使人如临其境。白描用于写事,也只要几笔就可使事态毕现,生动形象。
例句欣赏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 《天净沙秋思》)
评述:作者运用白描手法对九个景物进行了排列,勾勒了一幅《天涯游子图》。在这幅图中,藤是枯的,树是老的,鸦是黄昏中的,它们给人的情绪是萧索暗淡的。此时再看到小桥流水人家,那种思乡思家的情绪就很自然地从心底弥漫开来。抬头望望远处漫漫古道,听听耳边呼啸秋风,看看跨下长途跋涉的瘦马,啥感觉?只能断肠!仅28字就达到了一种千古绝唱的效果。这就是白描。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朱自清《背影》)
评述:朱自清仅用“攀”、“缩”、“微倾”这三个极凝练的动词逼真形象地写出父亲攀爬月台时的努力,真实地再现父亲的背影,我们的眼前似乎就出现了那令人终生难忘的感人背影,父亲攀爬月台的背影将永远定格在读者心中。没有一处过多的形容、修饰、陪衬之类的语言,只是白描,只是写实,乍读很平淡,甚至有些拙讷,细细品味,却情真意浓,蕴藏着一股深情。这就是白描的力量。
例句欣赏
对比阅读
《江雪》也描写雪景,也写了人的活动,它和课文在描写手法和表达感情上有什么异同?
相同之处是:都有大小的对比。本文用“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来突出“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的壮观景象;《江雪》中千山万径是大景,独钓渔翁是小景,通过强烈的对比,突出雪景的无边无际,雄奇壮丽。
相异之处是:描写手法上,本文主要使用白描手法,而《江雪》主要使用烘托手法;在表达的感情上,本文表达了作者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淡淡的愁绪,而《江雪》表达的是作者柳宗元怀才不遇的孤独感。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郑重声明
本系列资料系原创之作,版权归作者所有,现授权21世纪教育网运营,仅供21世纪教育网的用户下载。未经本人书面授权,严禁任何个人、公司(或网站)对该系列资料进行转载或镜像。其它网站转载该试题亦属盗版行为,本人有权追求其法律责任!
下载其他辑资料可以点击此链接http://gaokao.21cnjy.com/H/13/106/V20266.shtml ( http: / / gaokao.21cnjy.com / H / 13 / 106 / V20266.shtml )
下载本作者的其他精品资料可以点击http://www.21cnjy.com/user/home_list.asp username=段国春&flag=&softType=0&page=1 ( http: / / www.21cnjy.com / user / home_list.asp username=段国春&flag=&softType=0&page=1 )
29.《湖心亭看雪》同步练习
一、基础积累
1.给加点字注音
更定( ) 拥毳衣( ) 崇祯( )
雾凇( ) 沆砀( ) 强饮( )
2.解释加点的词。
(1)湖中人鸟声俱绝________ (2)是日,更定矣________
(3)惟长堤一痕________ (4)舟中人两三粒而已________
(5)是金陵人,客此________ (6)及下船________
(7)湖中焉得更有此人_______ _______
3.翻译下列句子。
(1)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2)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4.古诗文中咏雪的诗句很多,请写出两联。
5.西湖历来为文人墨客所喜爱,你能默写出描写西湖美景的古诗文名句吗?至少写出两联。
二、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我能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湖中人鸟声俱绝
(2)余拿一小船
(3)上下一白
(4)焉得更有此人
2、翻译下面各句
(1)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我的翻译
(2)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我的翻译
3.“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写出了什么意境?此句在全文结构上有何作用?
我的理解:
4、请从下面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1)“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有什么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与云与山与水”连用三个“与”字写出了什么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写作此文时,清朝已建立二三十年,但作者仍采用明朝崇祯的年号,你能说出其中有何深意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强饮三大白而别”“拉余同饮”两句中“强”和“拉”二字表现出人物什么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引用舟子的话有何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从武林门而西,望保俶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zhào,船桨,这里作动词,划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1.为下列横线字注音。
突兀( ) 如颊( ) 目酣神醉( ) 丁酉( )
2.解释下列加粗词语。
(1)突兀层崖中( ) (2)山色如娥( )
(3)已不觉目酣神醉( ) (4)余游西湖始此( )
3.哪些语句写出了西湖全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哪些语句写出了作者初时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
1.ɡēnɡ cuì zhēn sōnɡ hànɡ dànɡ qiánɡ
2.(1)全 (2)这,在此意为“那” (3)只有 (4)罢了 (5)名词作动词,客居,作客 (6)等到 (7)哪 还
3.(1)湖里哪能还有这样的人!(2)不要说相公痴情,还有跟相公一样痴情的人!
4.示例:(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2)欲将千骑逐。大雪满弓刀。
5. 示例:(1)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2)欲将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二、
(一)1. (1)消失 (2)撑,划 (3)全 (4)哪能
2、(1)这一天天刚刚亮,我划着一只小船,穿着皮袍,带着火炉,一个人去湖心亭欣赏雪景。
(2)湖上能见到的影子,只有西湖长堤一道淡淡的痕迹,湖心亭是一片白中的一点,和我的船像一片漂在湖中的草叶,船上的人像两三粒小小的芥子,罢了。
3.路无行人,天无飞鸟,天寒地冻,万籁俱寂的意境。作用:为下文“独往湖心亭看雪”作铺垫。
4(1).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也暗示作者的“痴”(不同凡响),为下文作伏笔。(2).显示了天空、云层,山峦湖水混濛一片,举目皆白的景象(3).明思宗朱由检 怀念故国的深情
5、“强”表现作者的喜悦和豪爽心情;“拉”表现客人的喜悦心情。
6、托作者深夜偶遇知音的惊喜心情,表明作者不虚此行,深夜赏雪,收获颇大,印象极深。
(二)1.wù jiá hān yǒu 2.(1)高耸的样子 (2)这里指眉上的彩“黛”(青黑色) (3)喝足了酒 (4)从这一次开始 3.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 4.望保俶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