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五年级数学上册1.小数乘法整理和复习课件+教案+反思(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 五年级数学上册1.小数乘法整理和复习课件+教案+反思(共2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9-23 17:29:30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
第1单元 小数乘法
整理和复习
单元小结
01
积的近似数
小数乘整数
小数乘小数
解决问题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小数乘法
知识梳理
02
(1)按照整数乘法进行计算;
(2)因数中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
点上小数点;
(3)积的小数部分末尾的0可以去掉。
小数乘整数
小数乘整数
小数乘小数
小数乘小数
0.56×0.04=_______
0 . 5 6
0 . 0 4
×
0.0224
1.列竖式,末位对齐。
2.计算56×4。
4
2
2 2
.
0
0
(两位)
(两位)
(四位)
补足的0。
整数部分的0。
0.39×2.9
×
2 . 9
0 . 3 9
1
8
1
3
1 1
.
7
8
3 5
1
1
验算:
×
0 . 3 9
2 . 9
1
7
1
3
1 1
.
8
8
2 6
1
2
=1.131
积的近似数
积的近似数
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
与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
方法完全相同。
0.8×0.9(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0.8×0.9=0.72≈0.7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乘法交换律:
乘法结合律:
乘法分配律:
ɑ×b=b×ɑ
(ɑ×b)×c=ɑ×(b×c)
(ɑ+b)×c=ɑ×c+b×c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
判断购物的钱数够不够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上舍入”或“下舍入”的方法进行估算,这样比较简便。
分段计算问题的解题方法:
1. 分段计算法;
2. 调整法。
综合训练
03
1.求下面图形的面积。(单位:cm)
(教科书第9页练习二第9题)
3.2
6.25
4.5
4.5
4.23
5.9
3.2×6.25=20(cm2)
4.5×4.5=20.25(cm2)
4.23×5.9=24.957(cm2)
2.先调查下面这些物品的单价,再计算总价。
(教科书第9页练习二第10题)
单价(元/千克) 0.8kg 2.5kg 5kg 6.2kg
苹果
香蕉
橘子
葡萄
5.98
7.2
4.4
16.6
4.784
5.76
3.52
13.28
14.95
18
11
41.5
29.9
36
22
83
37.076
44.64
27.28
102.92
3.哥哥上大学,要坐6.4小时的火车,火车的
平均速度是70.5千米/时。他坐火车的路程
是多少千米?
(教科书第10页练习二第11题)
答:他坐火车的路程是451.2千米。
6.4×70.5=451.2(千米)
4.在下面的 里填上“>”或“<”。
(教科书第10页练习二第12题)
756×0.9 756 1×0.94 1
4.25×1.1 4.25 31.4×1.2 31.4




5.有两个水桶,小水桶能盛水4kg,大水桶能盛
水11kg。不用秤称,应该怎样使用这两个水桶
盛出5kg水来?
(教科书第10页练习二思考题)
4kg
11kg
4+4=8(kg)
11-8=3(kg)
4-3=1(kg)
全部倒掉
1+4=5(kg)
1(kg)
提示:先将小水桶盛满水倒入大水桶中,再将小水桶盛满水倒入大水桶中,这时大水桶中有8kg水,接着将小水桶盛满水向大水桶中倒,待大水桶倒满后,小水桶中剩下1kg水。将大水桶中的水倒掉,将小水桶中剩下的1kg水倒入大水桶中,接着将小水桶盛满水倒入大水桶中,这时大水桶中就有5kg水。
方法不唯一。
6.下面各题计算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教科书第14页练习三第7题)
50.4×1.9-1.8
=50.4×0.1
=5.04
=95.76-1.8
3.76×0.25+25.8
=0.094+25.8
=25.894
=0.94+25.8
=26.74
=93.96
×
×
7.回收1吨废纸,可以保护16棵树,回收54.5
吨废纸可以保护多少棵树?
(教科书第14页练习三第8题)
答:回收54.5吨废纸可以保护872棵树。
16×54.5=872(棵)
8.计算下面各题。你认为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教科书第14页练习三第9题)
2.02×8.5
=(2+0.02)×8.5
=2×8.5+0.02×8.5
=17+0.17
1.25+4.6+0.75
=(1.25+0.75)+4.6
=2+4.6
=6.6
=17.17
1.6×7.5×1.25
=0.8×2×7.5×1.25
=(0.8×1.25)×(2×7.5)
=15
56×1.25
=8×7×1.25
=(8×1.25)×7
=10×7
=70
3.4×7×1.5
=7×(3.4×1.5)
=7×5.1
=35.7
0.8×0.25×0.4×12.5
=(0.8×12.5)×(0.4×0.25)
=10×0.1
=1
9.学校食堂每周要用掉1200双一次性筷子,每双
筷子0.03元。每周用掉的筷子一共多少钱?
(教科书第14页练习三第10题)
答:每周用掉的筷子一
共36元。
0.03×1200=36(元)
10.1公顷松柏林每天分泌杀菌素30kg,24.5公顷
松柏林31天分泌杀菌素多少千克?
(教科书第14页练习三第11题)
30×24.5×31=22785(千克)
答:24.5公顷松柏林31天分泌
杀菌素22785千克。
易错辨析
04
1.计算:2.55×1.6。
×
1 . 6
2 . 5 5
0
5
0
8
0
.
5
3
3
1
3
1 5
2
4
×
1 . 6
2 . 5 5
0
5
0
8
0
.
5
3
3
1
3
1 5
2
4
0
2.55×1.6=0.408
2.55×1.6
积的小数部分
应该有三位小数。
=4.08
2.选择:1.499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A )。
A.1.5 B.1.50 C.1.49
把1.499保留两位小数,即“四舍五入”到百分位,应看千分位上的数字,千分位上的数字是9,应向前一位进1。百分位上的数字是9,加上进上来的1后满十,再向前一位进1,即1.499≈1.50。选项A错在保留两位小数后,把小数末尾表示精确度的0去掉了,选项C错在舍去千分位上的数字9后没有向前一位进1。
B
3.简算:0.25×1.25×0.4×8。
0.25×1.25×0.4×8
=(0.25×0.4)+(1.25×8)
=0.1+10
=10.1
0.25×1.25×0.4×8
=(0.25×0.4)×(1.25×8)
=0.1×10
=1
4.计算:12×6.43+3.57。
12×6.43+3.57
=12×10
=120
12×6.43+3.57
=77.16+3.57
=80.73
此题错在看到6.43+3.57能凑成10,就先算了加法,再算了乘法,导致计算结果错误。第一单元 小数乘法
整理与复习
这个单元的知识是在三、四年级整数乘法和小数的基本认识的基础上的一个延伸。我在教学前复习学生已经掌握知识,可是教学下来学生做题的情况却令我出乎意料。总结起来学生出现问题的情况有两种:
1、方法上的错误:不会对位;计算过程出错。
小数乘法的对位与小数加减法的对位相混淆;而不是末位对齐。学生在计算过程中花样百出的现象较多,如在竖式计算过程每次乘得的积还得去点上小数点,两次积相加又要去对齐小数点等。
2、计算上的失误:做题马虎、不仔细。
把小数看成整数乘法计算好后,忘加小数点;或小数点打错位置;或竖式下直接写出得数(无计算的过程),做完竖式,不写横式的得数等。
面对这种学生作业情况,我对我的课堂教学作了深刻的反思:
1、教师主导性太强
在学生做题中出现错误时,我总是急于给同学分析做错的情况,而没有让同学自己找找原因,如果让他们先想想小数乘法的法则,然后再跟错题比较一下,这时候有的同学可能自己找出错题的原因,这样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以至下次做题时不会再犯相同的错误。或者还可以把学生所有的错题的形式集合在一起,让学生自己“会诊”,找出错因。
2、新授前复习不够到位
对于学生的学习起点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学生的基础掌握不好的情况下,应该先为学生作好铺垫,提前让学生作好整数乘法和小数初步认识的复习,而不应该急于按教学计划开课。如果在开始教学新知识时就把握好学生计算关打好基础,就不致于出现正确率较低的现象。
3、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平时的教学中,就要多加强口算题的训练,以提高计算正确率。
4、忽视小数乘法和小数加法计算的根本区别
小数加法和小数的乘法最根本的区别就是小数点的位置情况,可是在学生的做题中,我却发现了好多同学在学完小数乘法的末位对齐后,加减法就忘记了小数点对齐。我想如果我能在课前作好充分的预设,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第一单元 小数乘法
整理与复习
教学目标
1.学生系统掌握本单元的知识,建立一定的数感。
2、经历列举、比较、整合的过程,渗透“转化”的思想方法,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沟通其纵横联系,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认知结构。
3、体会构建知识网络图的重要意义,基本学会用树形图整理的方法,能比较清晰的表达出自己的思考过程,提高学生的归纳与概括能力。
4、学生能灵活运用这部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快乐,每个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教学重点
学生系统掌握本单元的知识,建立一定的数感。
教学难点
经历列举、比较、整合的过程,渗透“转化”的思想方法,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沟通其纵横联系,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认知结构。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三分钟口算
二、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上周老师去逛超市了,想不想知道老师买了什么?这是我的购物单,能帮我个忙,算一下牙膏和点心各花了多少钱吗?
学生列式计算。指生到黑板上做。
师:你能说说是怎么想的吗?如何计算的?
(根据数量关系列出算式。计算方法是:先按照整数乘法进行计算,再看因数中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位数不够的用零补位,小数末尾有零的要去掉。)
三、构建知识网络图
师:在解决刚才的问题中,我们用到了什么知识?
指名学生答
师:说得不错,是小数乘法的知识。今天我们就来整理和复习有关小数乘法的知识。(板书:小数乘法的整理和复习)
师:课前,我们分组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了整理。哪个小组来交流一下,本单元我们都学了哪些知识?
学生展示并交流本单元的知识点。
师:大家还有补充吗?
指生补充
师:同学们整理得真不错。
师:想不想看看老师整理得本单元的知识网络图?
(实物展台展示老师的树形网络图)
教师带领大家结合例子一块回顾本单元的知识点。
师: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本单元的知识就变得更加清晰条理了,但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让我们通过练习题来感受小数的神通广大吧。
四、巩固复习
不计算,快速判断积的小数位数。
师:你是怎样想的?
指生交流(第一个因数有1位小数,第二个因数有2位小数。积就有3位小数)
师小结:因数里有几位小数,积里就有几位小数。
师:这道题太简单了,没有难倒大家,想不想挑战自我?
根据3×25=75,移动一个因数的小数点,你能完成下面的乘法算式吗?
()×()=0.75
师:你是怎么做的?
指生交流
师小结:积里有几位小数,因数里就有几位小数
根据7.5×5=37.5,你能快速说出下面各个算式的积吗?
师:老师要增加一点难度了,请看第2题
师:说说你的理由
师小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多少倍,积就扩大到原来的多少倍。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一,积就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一。一个因数扩大多少倍,另一个因数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积不变。
我会比较
师:不计算,你能快速比较大小吗?
生讨论交流
师小结: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小于这个数。一个数(0除外)乘1,积等于这个数。
简便方法计算
师:你能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使得计算简便吗?
指生答
师: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
师:你能说说运用了乘法的什么运算律吗?
指生独立完成并订正答案
解决问题
独立完成,并订正答案。
五、课堂小测验
师:同学们掌握的真不错,想不想检验一下自己的复习成果?请独立完成巩固测试。
同位交换,订正答案。
六、总结反思
师: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