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体育:跳竹竿》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跳竹竿”。
教学目标:
1.能根据歌曲《大地飞歌》节奏中开合竹竿;在跳竹竿时,动作协调、合拍。
2.发展学生身体的灵敏、下肢力量、弹跳力、耐力等素质,提高动作的节奏感和协调性。
3.在活动中增强合作意识、责任感以及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
4.通过学习跳竹竿舞,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感受音乐与舞蹈的完美结合。加深学生对我国民族文化,民族风情的了解。
教学重点:有节奏的跳。
教学难点:恰当的跳进跳出时机。
教学过程:
上课常规(3分钟)
集合站队,体委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宣布课的内容,并提出要求检查学生服装,安排见习生。
准备活动(7分钟)
组织队形:圆形队形
1.热身活动:抱团游戏
2.游戏方法:学生围成圆形队形小跑,在跑步中教师随机喊数,当喊到3.时三个人围成一起抱团,喊到4时4个人围在一起……当教师发令停时,没有结成组的同学就要到圈中做十次蹲起(若干次,根据时间确定。)
4.游戏规则:老师倒计时5秒停止不能再动。不能强行加入已经结伴好的小组。
三、竹竿舞教学(25分钟)
播放歌曲《大地飞歌》
师:同学们都知道,三月三是壮族民俗文化节,在节日里乡亲们用竹竿舞来欢聚在一起载歌载舞,迎接春天的到来。
师:现在“竹竿舞”跳遍大江南北,越来越引起国内外游客的兴趣,他们盛赞竹竿舞为“世界罕见的健美操”。这节课,我就和大家一起来学跳“竹竿舞”,好不好?
1.熟悉音乐节奏,掌握进出时机
先进行敲竿手的手臂动作练习,并跟着老师动作一并喊开开合合。
2.生交换脚跳,开开跳一下,合合跳一下,交替练习。(教师巡视,及时进行指导)
3.练习打竹竿方法,结合竹竿进行跳进跳出练习
师:接下来我们可以上竹竿进行练习了。
谁愿意来跟我配合来打竹竿?
(请1位学生配合教师演示打竹竿)(引导学生用竹竿打出有节奏的声音来)(强调打竹竿时两人的动作一致)(强调两根竹竿要有明显的开合)(强调打竹竿时不宜把竹竿抬得过高)
(分组:4人一组跳竿)(选定2个同学进行打竿)
(跳的同学和打杆的同学一起喊开开合合,强调要一根一根竹竿过)
4.学习基本动作
师:刚才我们掌握了打竹竿的方法以及进出竹竿的时机。接下来我们要学习竹竿舞的基本动作。
教师示范。(教师讲解步伐的方法和要领,强调口令跟动作的配合)
大家回去结合不动的竹竿进行练习过竿的方法。
(学生全体练习)(在不动竿上练习)(熟练掌握)(教师巡视指导)
大家能在打动的竹竿中练习。
(小组尝试)(重点提示学生跳进果断,时机恰当)
(学生配合,四人一组,先由两人进行打竿依次跳过两根竹竿)
(轮换)
(整个跳的过程中循环播放音乐节奏)(教师巡视,指导)
(分小组展示练习成果)
5.提高难度,创编动作
既然我们现在能跳过两根竹竿了,那能不能2个小组靠在一起打竹竿,连续跳过四跟竹竿。
最好能加上一些上肢和身体的动作,这样看上去更优美了。(学生跟着歌曲的节奏联系连续竹竿舞)(教师参与)
6.展示学习成果
以小组为单位,一组上来表演,其他小组为他们拍手打节拍。
(小组轮流协作表演)
师:说说你觉得哪个小组表演的最好,为什么?
(小组互相评价)
四、放松整理(5分钟)
1.听一首慢音乐来放松自己,然后跟我一起来做一下肢体的拉伸及放松。两脚打开与肩同宽,双手向上拉伸,左侧拉伸,右侧拉伸,还原向上放松。
2.这节课,同学们学会了“跳竹竿”的基本跳法,以后希望同学们发明更多有意义或有挑战性的跳法,咱们继续进行“跳竹竿”的创编和练习。
场地设计:篮球场一个
竹竿10根
CD机一个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