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测量平均速度
一.选择题(共16小题)
1.10月的体育节运动会上一短跑运动员沿直线跑了5s,前2s内通过16m的路程,后3s通过了30m的路程,这个运动员在5s内的平均速度是( )
A.8m/s
B.9m/s
C.9.2m/s
D.10m/s
2.小明在学校举行的体育运动会百米赛跑中,前50米用时6秒,后50米用时8秒,小明百米赛跑全程的平均速度约为( )
A.16.7m/s
B.12.5m/s
C.7.1m/s
D.7.3m/s
3.小良同学早上走路上学校5min走了0.3km后进商店买东西用了4min,然后继续赶路用11min走了0.9km到学校,小良从出发时到学校的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 )
A.1km/h
B.1km/min
C.1km/s
D.1m/s
4.短跑运动员在100m跑竞赛中,测得7s末的速度为9m/s,10s末到达终点时的速度是11.2m/s,则运动员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
A.9m/s
B.10.1m/s
C.10m/s
D.11.2m/s
5.如图为某物体沿直线运动的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下列对该物体在0~5s内运动情况分析正确的是( )
A.物体在1~3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
B.物体在1~3s内的平均速度为0.5m/s
C.物体在0~5s内运动的路程为2m
D.物体在0~5s内的平均速度为0.67m/s
6.某物体沿直线运动的路程﹣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该物体在第一个2s内的平均速度和在第四个2s内的平均速度分别是( )
A.5m/s;5m/s
B.5m/s;10m/s
C.10m/s;5m/s
D.5m/s;3.33m/s
7.甲、乙两物体同时由同一位置开始在水平面上向东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第2s末物体乙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
B.第4s末两物体的运动速度恰好相等
C.前2s内,以物体乙为参照物,物体甲在向东运动
D.前4s内,甲、乙两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8.如图是一辆汽车做直线运动的s﹣t图象,对线段OA、AB、BC、CD所表示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段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BC段汽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30km/h
C.CD段汽车做减速运动
D.BC段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9.物体A、B沿同一条直线向东运动,其相对点O的运动距离s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0﹣3s内,以B为参照物,A是静止的;②t=0时刻,A在O点,B在距离O点5m处;
③从第3s末开始,vA>vB,5s末A、B相遇;④前5s内,A、B的平均速度相等
A.②③正确
B.③④正确
C.①③正确
D.①④正确
10.如图所示甲、乙微型小车的运动记录,两小车均由左向右运动。现利用频闪照相记录两小车的位置,频闪相机每隔0.02s拍一次照,用字母A、B、C、D、E标记小车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做减速运动,乙做匀速运动
B.从A位置运动至E位置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
C.乙运动至D位置时速度为1m/s
D.从D位置运动至E位置甲、乙的平均速度相等
11.2020年11月24日,高约为62m的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将运送嫦娥五号探测器至地月转移轨道。如图所示,分别从视频中截取火箭点火时和发射后第8s的位置图像,则火箭发射后8s内的平均速度最接近于( )
A.4m/s
B.8m/s
C.12m/s
D.16m/s
12.做“测物体的平均速度”实验,如图,当小车自斜面顶端如图所示位置开始计时,滑至底端如图所示位置时停止计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此过程小车的平均速度是1.6cm/s
B.此过程小车的平均速度是1.4cm/s
C.此过程小车的平均速度是1.2cm/s
D.斜面的倾斜度越大越好,可以节省实验时间
13.一个小球从斜面滚下,用照相机每隔0.1s拍摄一次,记录小球运动情况的照片如图所示,则( )
A.小球从A点运动到D点用时0.4s
B.小球从A点运动到D点的平均速度为0.75m/s
C.小球AC段的平均速度大于CD段平均速度
D.小球整个运动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快
14.已知某物体做直线运动,在前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v1,后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v2,全程的平均速度是v,且v=3v1,则v1与v2的比值是( )
A.1:5
B.1:3
C.2:1
D.1:2
15.小明在上学的路上要经过一段山路,上坡的路程是下坡路程的,若他上坡的速度是0.8m/s,下坡的速度是1.2m/s,则他在这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A.1.2m/s
B.0.8m/s
C.1m/s
D.0.96m/s
16.物体在做直线运动的过程中,如果速度大小随时间发生变化,则称为变速直线运动。若某物体沿直线以12m/s的速度运动,通过了全程的,又以同方向16m/s的速度运动通过了剩余的全部路程,则它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
A.14.4m/s
B.15.4m/s
C.14.33m/s
D.14.66m/s
二.填空题(共7小题)
17.小李同学在百米赛跑时,在前8s内加速跑完了36m,接着保持8m/s的速度跑完全程,则他百米赛跑的成绩是
s,百米赛跑的平均速度为
m/s,合
km/h。
18.某一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全程共48m,前一半路程所用的时间为12s,后一半路程所用的时间为8s,则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
m/s,全程平均速度为
m/s。
19.我们常用“频闪照片”来研究物质的运动。如图,记录了小球每隔0.01s的不同位置,小球由左运动到右的平均速度是
m/s。
20.如图,在“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倾角适当
(选填“大”或“小”)一些;由图可知,小车在A、B两点间运动的平均速度为
m/s,小车全程是做
(选填“匀速”或“变速”)运动。
21.A、B两地相距3.6km,小明从A地出发往B地,前一半路程骑行,后一半路程步行,其路程s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他全程运动的平均速度是
m/s。
22.一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其距出发点的距离和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则2—4s物体处于
(选填“匀速直线运动”、“加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0—4s物体运动平均速度为
m/s。
23.某司机开车接近一学校门口时,为了安全踩刹车减速5s,再轻踩油门继续向前行驶,汽车运动的速度跟时间关系如图所示,在5s到10s时间内,汽车的运动是
(选填“匀速、变速”)直线运动,在5s到10s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路程是
m;前10s汽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
m/s。
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24.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为了方便测量时间,斜面的坡度不宜过
(选填“大”或“小”)。
(2)如图中AB段的路程sAB=
cm,如果测得时间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
cm/s。
(3)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车通过下半程的平均速度。
25.某实验小组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球从斜面A点由静止开始滚下,频闪照相机记录了小球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照片如图所示:
(1)依据照片可判断,小球在做
(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运动;
(2)如果频闪照相机每隔0.2s拍摄一次,并测得sAB=5cm,sBC=15cm,则小球在BC段的平均速度为
m/s,小球在AC段的平均速度为
m/s;
(3)如图所示,能说明小球在斜面上运动情况的图象是
;
(4)小球在AD段运动过程中,经过时间tAD中点时的速度为v1,经过路程sAD中点时的速度为v2,则v1
v2(选填“>”、“<”或“=”)。
26.如图是测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
(1)这个实验的原理是
,需要的测量工具是钟表和
。
(2)该实验中,金属片的作用是
。
(3)小车所放的斜面应保持较
(填“大”或“小”)的坡度,这样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间会
(填“长”或“短”)些,便于测量。
(4)若秒表每格1s,小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m/s。小车上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车下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
(5)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过程中,做的是
(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6)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在实验过程中,当小车运动了一小段距离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的平均速度偏
(填“大”或“小”)。
四.计算题(共4小题)
27.我省第一条高铁被誉为“风景最美、颜值最高的高铁”。以下是合福线G1632次列车时刻表,如果你乘坐该次列车从南平北站出发前往八闽第一名山“武夷山”旅游。求:
(1)从福州至上海的距离;
(2)从福州至上海需多长时间;
(3)该次列车从福州发车运行至上海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站次
站名
到达时间
开车时间
停留时间
里程
1
福州
始发站
08:00
0km
2
南平北
08:33
08:35
2min
121km
3
建瓯西
08:53
08:55
2min
174km
4
武夷山东
09:11
09:13
2min
225km
12
上海
12:37
终点站
876km
28.一名同学骑自行车从家路过书店到学校上学,家到书店的路程为1800m,书店到学校的路程为3600m;当他从家出发到书店用时5min,在书店等同学用了1min,然后二人一起又经过了12min到达学校。求:
(1)骑车从家到达书店这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这位同学从家出发到学校的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大?
29.小豪同学上学时,前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v1=4m/s,后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v2=6m/s;放学回家时,前一半路程内的平均速度为v1=4m/s,后一半路程内的平均速度为v2=6m/s。求:
(1)小豪同学上学时的平均速度v;
(2)小豪同学上学所用时间与放学回家所用时间的比值。
30.小明骑自行车去上学,他按如下方案到达学校。
(1)方案一:他在前时间的速度是3m/s,后时间内以6m/s的速度走完了全部路程,那么他在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方案二:他在通过前路程的过程中的速度是3m/s,他通过后路程的过程中的速度是6m/s,那么他在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若小明家到学校的路程为900m,哪种方案用时少,少多少s?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6小题)
1.C;
2.C;
3.D;
4.C;
5.C;
6.B;
7.D;
8.D;
9.A;
10.C;
11.C;
12.C;
13.D;
14.A;
15.C;
16.A;
二.填空题(共7小题)
17.16;6.25;22.5;
18.3;2.4;
19.0.8;
20.小;0.2;变速;
21.2.4;
22.静止;3;
23.匀速;20;5.5;
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24.大;40.0;25.0;小于;
25.加速;0.75;0.50;C;<;
26.v=;刻度尺;使小车在同一位置停下,便于准确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小;长;0.12;小于;变速;大;
四.计算题(共4小题)
27.略;
28.略;
29.略;
30.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