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箱分腿腾越与素质练习》教学设计
班级
高一
2班
人数
26
课次
2
教师
教学内容
1、纵箱分腿腾越
男生
2、素质练习
重点
直臂顶肩,两手撑在纵箱远端
难点
顶肩推手,展体挺胸
学
习
目标
1、明晰纵箱分腿腾跃技术结构,尝试进行完整动作练习,领会纵箱分腿腾跃远端撑箱的动作感觉。
2、在跳箱上划标志线,跳上成屈体撑等循序渐进的练习,有70%以上能够跳起在跳箱的前1/3支撑,发展上下肢协调能力。
3、通过纵箱分腿腾跃的学练,发展果断、顽强和勇往直前的优良品质,特有的保护与帮助方法,提高互帮互助的精神品质。
课序
教学内容
运动负荷
教与学的方法手段
组织与队形
次数
时
间
强
度
开始部分
课堂常规
集合整队
师生问好,检查服
装
3、宣布本课内容
4、安排见习生活动
5、安全教育
1
2
低
◎(老师):集合整队,宣布本课内容及要求
◇(学生):配合体育委员集合整队,做好课前准备
☆(要求):快、静、齐,精神饱满
练习队形:
身心激活
准备活动
障碍热身跑
依据本次课利用的器材设置障碍,绕场跑圈,并根据老师提示完成规定的热身动作。
双人操
1.压肩运动
2.体转运动
3.体侧屈运动
4.侧弓步压腿运动
5.踢腿运动
6.换位跳运动
3、跳山羊游戏
分成4组学生进行跳山羊比赛,一名同学跳,其余同学当山羊,
一名同学跳完后迅速到排尾当山羊,以此类推,最先完成的胜利
1
4
8
3
3
3
中等
中等
中等
◎:路线引导,口令指挥
◇:1、按规定线路和动作慢跑
2、听到口令后迅速反应
☆:1、注意力集中,积极参与
2、队伍整齐,关注口令
◎:示范领操,口令指挥
◇:模仿教师,集体练习
☆:动作准确到位
热身跑线路:
练习队形:
游戏队形:4组
身心发展
纵箱分腿腾跃
一、复习前次课内容
1.原地起跳+原地分腿起跳
落地
2.原地分腿跳摸脚尖
3.俯撑分腿屈体跳
落地
二、上踏板挺身跳
1.踏跳积极有力
2.分腿开,脚尖绷直
3.落地屈膝稳
4.保护帮助者在前面
三、上箱屈体顶肩推手分腿跳
1.支撑在箱远端(标志带)
2.推手顶肩快
3.推手后上摆挺身
4.落地屈膝稳
5.保护帮助者在箱侧面
四、短距离助跑上板起跳成支撑(纵箱末端)接分腿跳下练习
1.支撑准确直臂顶肩
2.支撑时提臀
3.撑稳后立刻推肩分腿跳下
五、尝试完整动作练习
分层练习:
1.看“锦囊妙计”即纵箱分腿的要领口诀
2.完整动作练习(山羊、跳箱)
3.展示与交流
综合素质练习
每组自主探究练习方式并跟每组相互分享练习动作
6
~
8
6
~
8
6
~
8
6
~
8
10
4
6
3
4
5
7
5
中等
中等
中上
中上
中上
中
◎:1、示范动作,提出练习要求
2、巡视指导,提示动作规格
◇:1、组长带领,小组练习
2、相互保护与帮助,注意安全
☆:1、仔细体会,认真练习
◎:1、示范动作,提出练习要求
2、巡视指导与纠错
◇:1、组长带领,小组练习
2、相互保护与帮助,注意安全
☆:1、仔细体会,认真练习
◎:1、示范讲解,组织练习
2、巡视指导与纠错
◇:1、相互保护与帮助,交流练
习
2、在箱远端支撑,推手顶肩快
☆:1、注意练习安全
2、积极练习,认真体会
◎:1、示范讲解,组织练习
2、巡视指导与纠错
◇:1、相互保护与帮助,交流练
习
2、在箱远端支撑,推手顶肩快
☆:1、注意练习安全
2、积极练习,认真体会
◎:1、完整动作示范
2、组织完整动作学练
3、巡视指导、评价鼓励
4、指导学生用好辅助方法
◇:1、仔细观察示范,关注手臂
撑箱位置
2、交流保护与帮助方法
3、分层练习、分工明确
4、辅助练习解决重点易犯错误
5、保护帮助下完成完整动作练习
◎:组长带领、认真探究、努力学练
理解纵箱分腿腾跃的练习意义?
发展身体什么样的素质?用什么方法加强这些素质?
◇:
启发学生思考
☆:集思广益,分享练习
◎:1、相互配合,注重安全
2、相互鼓励,气氛热烈
练习队形:
按上次课练习的方式
有组织练习
练习队形:
练习队形:
练习队形:
练习队形:
练习队形:
身心放松
五、结束部分
1、放松—按摩派对
2、小结
3、师生再见
4、归还器材
1
4
低
◇:1、播放音乐进行放松
2、组织学生参与讲评
☆:集体练习,参与交流
◎:放松心情,回顾思考
集合队形:
场
地
器
材
1、跳箱2个,山羊1个
2、跳板4个
3、垫子8个
4、体操凳4个
5、小栏架4个
安全
保障
认真检查场地和器材
练习时强调保护与帮助的方法,对于特殊体型和能力的同学采取相应措施
3、合理安排练习密度,提高练习的效率
预计教学效果
练习密度
强
度
全课密度
练习密度
中等
42%左右
25%左右
课后总结
通过本次课的练习,大部分学生基本掌握了纵箱分腿腾越的完整步骤,达到了教学目的,不过在练习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本校为农村学校
,器材不够完善,练习密度有所不够,
练习中有部分学生还不能完成动作,学生的体育素养还有待提高,本人教学安排还不够严谨,例如这次课天气热,素质练习的时候组织有一些乱,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多考虑各方面情况。
运动负荷预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