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全国版)-脊椎动物(1)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年中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全国版)-脊椎动物(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9-17 20:31:09

文档简介

(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登陆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1年中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全国版)-脊椎动物(1)
一、单选题
1.(2021·本溪)中生代陆地上繁盛的动物和植物分别是(??

A.?爬行类、裸子植物?????B.?两栖类、蕨类?????C.?哺乳类、被子植物?????D.?鱼类、藻类
2.(2021·鸡西)在影视作品中出现的生物界中已经灭绝的恐龙是受青少年喜爱的一类动物。恐龙属于(??

A.?鱼??????????????????????B.?两栖动物??????????????????????C.?哺乳动物??????????????????????D.?爬行动物
3.(2021·北京)2021年2月,新版《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颁布,下列四种都是此次新增或提升保护级别的动物,其中属于爬行动物的是(??

A.??
怒江金丝猴
B.?棱皮龟
C.?猎隼
D.?君主绢蝶
4.(2021·长沙)“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若将诗句中的黄莺和蝴蝶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其分类的依据是(???
)
A.?有无脊柱??????????????????B.?是否恒温??????????????????C.?有无气囊??????????????????D.?有无羽毛
5.(2021·长沙)气温升高,草丛中会有毒蛇出没,应注意安全。要了解某种毒蛇习性,可查阅(???
)
A.?《鱼类学》?????????B.?《昆虫学》?????????C.?《爬行动物学》?????????D.?《哺乳动物学》
6.(2021·邵阳)邵阳有很多地方传承着剪纸艺术,如图为甲、乙两种动物。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甲???????

A.?甲、乙都是脊椎动物??????????????????????B.?甲是变温动物;乙是恒温动物
C.?甲是卵生动物;乙是胎生动物????????D.?甲、乙的牙齿均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
7.(2021·齐齐哈尔)下列动物都属于脊椎动物的一组是(  )
①青蛙②蚯蚓③蜥蜴④水螅⑤丹顶鹤⑥蜗牛
A.?②④⑥???????????????????????B.?①②③???????????????????????C.?②③⑤???????????????????????D.?①③⑤
8.(2021·宜昌)2021年4月宜昌市渔政部门拍摄到一只江豚,关于江豚的说法:①江豚的身体呈流线型,可减少在水中运动的阻力;②江豚依靠鳃呼吸;③江豚的生殖方式为胎生;④近几年江豚频繁出现是长江大力保护的成果,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9.(2021·昆明)我国特有的爬行动物翡翠龙蜥,没有的特征是(  )
A.?体内有脊柱?????????B.?用肺呼吸???????????????C.?体温恒定?????????D.?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10.(2021·湘潭)“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关于诗中动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鳍摆动为鱼游泳提供主要动力???????????????B.?鹰的体温恒定,能适应多变的环境
C.?鹰有发达的翼,飞行能力较强???????????????D.?鱼依靠鳃进行呼吸,适于水中生活
11.(2021·岳阳)下列属于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共同特征的足(???
)
A.?都是恒温动物????????????????????????????????????????B.?都是陆生脊椎动物
C.?发育过程都为变态发育??????????????????????????D.?生殖方式都为卵生
12.(2021·广安)鱼类家族要举行趣味运动会。一大早,鲸鱼、鲫鱼、鳄鱼、章鱼、娃娃鱼、小丑鱼、鲨鱼、鲤鱼、甲鱼、鲈鱼便纷纷赶来。运动会组委会在赛前对报名选手进行了严格的资格审查。都不具备参赛资格的是(???
)
A.?鲸鱼、鳄鱼,章鱼、娃娃鱼、甲鱼????????B.?鲸鱼、鳄鱼、娃娃鱼、鲨鱼
C.?鲸鱼、鳄鱼、章鱼、小丑鱼、甲鱼????????D.?鳄鱼、鲫鱼、章鱼、甲鱼
13.(2021·云南)下列不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

A.?涡虫????????????????????????????B.?蜗牛????????????????????????????C.?螃蟹????????????????????????????D.?野兔
14.(2021·云南)下列关于脊椎动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体温恒定???????????????????B.?胎生哺乳???????????????????C.?用肺呼吸???????????????????D.?有脊柱
15.(2021·萍乡)从2020年1月1日零时起,长江实施十年禁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切断了人与长江鱼之间的捕食关系
B.?说明长江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C.?水中生活的脊椎动物都用鳃呼吸
D.?禁渔的目的是为了增加鱼等水生动物的数量
16.(2021·安徽)下列珍稀动物中,属于两栖动物的是(??

A.?扬子鳄??????????????????B.?大鲵
C.?中华鲟??????????????????D.?白鳍豚
17.(2021·连云港)下列关于“探究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鲫鱼的运动器官是尾鳍,产生前进的动力
B.?鱼类的呼吸器官是肺,鳃辅助呼吸
C.?鲫鱼的侧线是一种特殊的感觉器官
D.?鱼类的身体呈流线型都具有鳔和鳞片
二、判断题
18.(2021·鸡西)我国鱼类资源丰富,章鱼、带鱼和墨鱼都属于鱼类。
19.(2021·大同).章鱼、鲍鱼、墨鱼、鱿鱼名称里有“鱼”却都不是鱼。
三、综合题
20.(2021·荆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荆门市政府近年正在努力建设多个湿地公园,优化当地生态环境。某校组织学生到沙洋县曾集镇潘集湖湿地公园研学。期间有学生绘制了如图1所示的食物网,图2表示局部物质循环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1的食物网中,杂食性鸟与昆虫的关系是________。
(2)有学生将公园内的生物种类与建立前数据进行比对发现,如今生物种类明显增加,食物网也更复杂。一般而言,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其________就越强。
(3)图2中A代表的生物可以是图1中的________。在生态系统中,C的作用是________。
(4)有同学将图1中的昆虫分为一类,吃草籽鸟、鼠、杂食性鸟、鹰分为另一类。他的分类依据可能是________。
21.(2021·河南)《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将于2021年10月11日至24日在中国昆明举办。大会的主题为“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大会会标(图1)中间的“水滴”包含大熊猫、孔雀、鱼、蝴蝶和身着民族服饰的小女孩等元素,并以甲骨文作背景,反映了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
(1)康康同学将会标“水滴”中的动物进行了分类,如图2所示。①表示的分类依据是动物体内有无________。F表示的动物名称是________。
(2)会标“水滴”中没有出现脊椎动物中的两栖动物和________两大类群,其中后一类群因为________和发育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是真正适应陆地环境的脊椎动物。
(3)云南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生物多样性包括________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4)多种原因造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________是最为有效的措施。让我们齐心协力,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未来!
22.(2021·潍坊)湿地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肾”,保护湿地的生物多样性显得尤为重要,白浪河湿地公园是近年潍坊重点打造的湿地生态系统。如图为某生物兴趣小组调查该生态系统后构建的食物网。
(1)水生植物通过________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然后通过不同的食物链传递给各级消费者。鲇鱼在该食物网中处于第________营养级。
(2)鲫鱼适应水生生活的特征,除身体呈梭形、体表有鳞片外,还有________等。鹭、野鸭的呼吸方式为双重呼吸,该呼吸方式的优点是________。
(3)在分析水生植物→草鱼→野鸭食物链时,测得一年中流经野鸭的能量为20千焦,流经草鱼的能量为1000千焦,有同学认为这不符合能量流动10%~20%的传递效率。请陈述你否定该观点的理由________。
(4)该湿地在某个时期由于污染物排放导致环境遭到破坏,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________。现经人工修复后成为我市优质的休闲、旅游资源,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价值。
(5)为保证对水质的净化能力长期稳定,科研人员引入了3种对水质均有净化效果的植物,分别是多年生的挺水植物香蒲、一年生的浮水植物菱、多年生的沉水植物金鱼藻。请结合这3种植物的特点,分析该引入方案的优点________。
23.(2021·资阳)地球上动植物种类繁多。下图是生活中常见的七种生物,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从分类角度看,属于脊椎动物的是________(填字母)。
(2)从营养方式看,B和D属于生物圈中的________
(3)从形态结构看,F的身体呈________型,可减少飞行中空气的阻力。
(4)从生殖和发育类型看,G与A、C生殖方式不同,G为胎生哺乳,其意义是________
(5)从进化角度看,通过分析E、A、G三类生物,可说明生物进化是从________的过程。
24.(2021·萍乡)我国向世界郑重宣布:中国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力争到2060年达到“碳中和”。下图为某生态系统部分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a、b、c、d表示生理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乙通过图中的________(填字母)消耗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生物图中的________平衡。
(2)图示中共有________种脊椎动物。
(3)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共有________条食物链。
(4)请写出食物网中最短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A
【考点】爬行动物,裸子植物
【解析】【解答】中生代从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开始,到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为止。自老至新中生代包括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中生代时,爬行动物(恐龙类、色龙类、翼龙类等)空前繁盛,故有爬行动物时代之称,或称恐龙时代。中生代的哺乳动物虽然分化成很多不同的类群,但所有这些哺乳动物都是些体型非常小的动物。中生代时裸子植物空前繁盛,有的高达数十米,到了中生代末期被子植物才逐渐繁盛。今天的煤炭石油绝大部分是中生代时期的裸子植物埋藏在地下形成的。
故答案为:A。
【分析】裸子植物的胚珠外面无子房壁发育成果皮,种子裸露,仅仅被一鳞片覆盖起来,因此裸子植物只有种子,无果实。
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或少数卵胎生。
2.【答案】
D
【考点】爬行动物
【解析】【解答】恐龙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部分,体表覆盖角质鳞片,用肺呼吸,属于爬行动物。
故答案为:D。
【分析】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或少数卵胎生。
3.【答案】
B
【考点】爬行动物
【解析】【解答】A.怒江金丝猴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属于哺乳动物,A不符合题意。
B.棱皮龟体表覆盖坚韧的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属于爬行动物,B符合题意。
C.猎隼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利于飞行;有气囊,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能为猎隼的飞行提供充足的氧气,属于鸟类,C不符合题意。
D.蝴蝶的身体可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两对翅膀三对足,身体外有外骨骼等,属于节肢动物,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或少数卵胎生。
4.【答案】
A
【考点】无脊椎动物与脊椎动物
【解析】【解答】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黄莺的体内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蝴蝶的体内无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
故答案为:A。
【分析】动物根据体内脊柱的有无,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体内有脊柱的动物叫做脊椎动物,体内没有脊柱的动物叫做无脊椎动物;
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的体内都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而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体内都没有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
5.【答案】
C
【考点】爬行动物
【解析】【解答】蛇体细长,分为头、躯干和尾三部分,无四肢,周身被鳞,用肺呼吸,生殖以及幼体的发育都脱离了水的限制,成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或少数卵胎生。
6.【答案】
D
【考点】哺乳动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无脊椎动物与脊椎动物,爬行动物,恒温动物与变温动物
【解析】【解答】题图中:甲是蛇,属于爬行动物;乙是马,属于哺乳动物。
A.蛇和马身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都属于脊椎动物,A不符合题意。
B.根据动物的体温是否恒定,可以把动物分为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体温不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动物,是恒温动物。恒温动物只有两类:鸟类和哺乳动物。除了鸟类和哺乳动物,其它动物都为变温动物。故蛇是变温动物,马是恒温动物,B不符合题意。
C.蛇产卵,故蛇是卵生;马是哺乳动物,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C不符合题意。
D.哺乳动物牙齿分化为门齿、犬齿和臼齿。蛇的牙齿无此分化,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或少数卵胎生。
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面有毛,一般分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个部分;牙齿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是恒温动物;哺乳;胎生。
?
7.【答案】
D
【考点】无脊椎动物与脊椎动物
【解析】【解答】②蚯蚓、④水螅、⑥蜗牛体内无脊柱,为无脊椎动物;①青蛙、③蜥蜴、⑤丹顶鹤,体内有脊柱,为脊椎动物。
故答案为:D。
【分析】动物根据体内脊柱的有无,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体内有脊柱的动物叫做脊椎动物,体内没有脊柱的动物叫做无脊椎动物;
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的体内都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而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体内都没有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
8.【答案】
C
【考点】鱼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①江豚的身体呈流线型,可减少在水中运动的阻力,适应水中生物,①正确。
②长江江豚是一种哺乳动物,故江豚依靠肺呼吸,②错误。
③长江江豚是一种哺乳动物,故江豚的生殖发育方式为胎生哺乳,③正确。
④近几年江豚频繁出现,说明长江生态环境的质量得到提升,这是长江大保护的成果,④正确。
所以,正确的是①③④,故答案为:C。
【分析】
哺乳动物一般分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个部分;哺乳动物体表被毛,有保温作用;体腔内有膈,把体腔分为胸腔和腹腔;心脏四腔,动静脉血完全分开;肺发达,完全用肺呼吸;体温恒定;胎生,哺乳,大脑发达。
9.【答案】
C
【考点】爬行动物
【解析】【解答】A、爬行动物属于脊椎动物,体内有脊柱,不符合题意;
B、爬行动物用肺呼吸,不符合题意;
C、爬行动物属于变温动物,符合题意;
D、爬行动物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或少数卵胎生。
10.【答案】
A
【考点】鱼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鸟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A、鱼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用鳍游泳,提供动力的主要是躯干和尾的摆动,A符合题意;
B、鹰是鸟类,属于恒温动物,体温恒定,能适应多变的环境,B不符合题意;
C、鹰属于鸟类,有发达的翼,飞行能力较强,C不符合题意;
D、鱼的呼吸器官是鳃,运动器官是鳍,适于水中生活,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鱼类的主要特征: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腮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鸟类的身体呈流线型,身体被覆羽毛,具有可用于飞翔的翼,胸肌发达,胸骨有龙骨突,长骨中空,有独特的气囊,可以帮助呼吸,体温恒定,卵生。
11.【答案】
D
【考点】两栖动物,爬行动物
【解析】【解答】A.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的体温都不恒定,都属于变温动物,A不符合题意。
B.爬行动物生殖不需有水的环境,属于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而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必须在有水的环境下进行,不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B不符合题意。
C.两栖动物的发育为变态发育,而爬行动物的发育不属于变态发育,C不符合题意。
D.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都能够产卵,是卵生的动物,生殖方式为卵生,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即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如青蛙、蟾蜍等。
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或少数卵胎生。
12.【答案】
A
【考点】鱼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鲫鱼、小丑鱼、鲨鱼、鲤鱼、鲈鱼属于鱼类,生活在水中,鱼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减少水的阻力,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章鱼身体柔软,有外套膜,贝壳退化,属于软体动物;甲鱼、鳄鱼卵生,用肺呼吸,为爬行动物;鲸鱼具有胎生、哺乳的特点,属于哺乳动物;娃娃鱼幼体时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心脏一心房一心室;成体生活在山上水中,但是用肺呼吸,心脏二心房一心室,为两栖动物。
故答案为:A。
【分析】常见的名字带“鱼”却不是鱼类的动物:鲸鱼(哺乳类)、鳄鱼(爬行类)、甲鱼(爬行类)、水鱼(爬行类)、章鱼(软体动物)、鱿鱼(软体动物)、墨斗鱼(软体动物)、鲍鱼(软体动物)、娃娃鱼(两栖动物)、衣鱼(昆虫)。
?
13.【答案】
D
【考点】无脊椎动物与脊椎动物
【解析】【解答】涡虫属于扁形动物,蜗牛属于软体动物,螃蟹属于节肢动物,它们都是无脊椎动物;野兔属于哺乳类,是脊椎动物。
故答案为:D。
【分析】动物根据体内脊柱的有无,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体内有脊柱的动物叫做脊椎动物,体内没有脊柱的动物叫做无脊椎动物;
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的体内都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而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体内都没有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
14.【答案】
D
【考点】无脊椎动物与脊椎动物
【解析】【解答】A.脊椎动物是身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既包含变温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也包含恒温动物(鸟类和哺乳类),A不符合题意。
B.哺乳动物的特征有: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胎生哺乳,B不符合题意。
C.脊椎动物中的鱼类和两栖动物的幼体用鳃呼吸,C不符合题意。
D.脊椎动物是身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动物根据体内脊柱的有无,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体内有脊柱的动物叫做脊椎动物,体内没有脊柱的动物叫做无脊椎动物;
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的体内都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而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体内都没有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
?
15.【答案】
C
【考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鱼的多样性,鱼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A.长江实施十年禁渔,人类不能捕食长江鱼,所以切断了人与长江鱼之间的捕食关系,A不符合题意。
B.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即生态平衡。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过度捕捞使长江鱼种群数量下降,说明长江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B不符合题意。
C.水中生活的脊椎动物不一定都用鳃呼吸,比如鲸鱼、海豚等具有胎生哺乳,生活在水中,属于哺乳动物,用肺呼吸,C符合题意。
D.长江禁渔有利于鱼类的繁殖,有利于恢复长江流域中鱼类资源的多样性,有助于维持长江生态系统的稳定,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鱼类的主要特征: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腮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16.【答案】
B
【考点】两栖动物
【解析】【解答】A.扬子鳄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鳄鱼,是世界上体型最细小的鳄鱼品种之一。它既是古老的,又是现在生存数量非常稀少、世界上濒临灭绝的爬行动物,是我国特有的一级保护动物,A不符合题意。
B.大鲵(娃娃鱼)是由3亿6千万年前古生代泥盆纪时期水生鱼类演变而成的古老的两栖类动物,B符合题意。
C.中华鲟是一种大型的溯河洄游性性鱼类,是中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也是活化石,有“水中大熊猫”之称,主要分布于中国长江干流金沙江以下至入海河口,C不符合题意。
D.白鳍豚是世界最濒危的12种野生动物之一,
为中国长江所独有的珍稀哺乳动物,监测显示,上世纪90年代初,长江中的白鳍豚数量已由10多年之前的400头降到150头以下,为我国一级保护动物,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即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如青蛙、蟾蜍等。
17.【答案】
C
【考点】鱼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A、鲫鱼游泳的动力来自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各种鳍在运动中起协调作用,A说法错误。
B、鱼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利用水中的氧气,B说法错误。
C、侧线具有感知水流、水压、测定方向的作用,属于感觉器官,C说法正确。
D、鱼类身体呈流线型,大多具有鳔和鳞片,有的鱼类没有鳔如鲨鱼,有的没有鳞片如鲅鱼,D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鱼类适于游泳的特征,比较简单,熟记:鱼类生活在水中,具有与水生生活相适应的特征:鱼身体的颜色上深下浅为鱼的保护色;身体呈流线型,表面覆盖鳞片,保护身体;鳞片表面有一层粘液,游泳时减小水的阻力;身体两侧有一行侧线,主要是测定方向和感知水流的作用;⑤鱼的身体长有胸鳍、背鳍、腹鳍和尾鳍是鱼在水中的运动器官;鱼用鳃呼吸。
二、判断题
18.【答案】
错误
【考点】鱼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一般具有贝壳,大多生活在水中,运动器官是足。章鱼、墨鱼的身体柔软,有外套膜,属于软体动物;带鱼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因此属于鱼类;题干的说法不正确。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常见的名字带“鱼”却不是鱼类的动物:鲸鱼(哺乳类)、鳄鱼(爬行类)、甲鱼(爬行类)、水鱼(爬行类)、章鱼(软体动物)、鱿鱼(软体动物)、墨斗鱼(软体动物)、鲍鱼(软体动物)、娃娃鱼(两栖动物)、衣鱼(昆虫)。
19.【答案】
正确
【考点】鱼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章鱼、鲍鱼、墨鱼、鱿鱼的身体柔软、有外套膜,都属于软体动物。它们名称里有“鱼”却都不是鱼。因此题干的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常见的名字带“鱼”却不是鱼类的动物:鲸鱼(哺乳类)、鳄鱼(爬行类)、甲鱼(爬行类)、水鱼(爬行类)、章鱼(软体动物)、鱿鱼(软体动物)、墨斗鱼(软体动物)、鲍鱼(软体动物)、娃娃鱼(两栖动物)、衣鱼(昆虫)。
?
三、综合题
20.【答案】
(1)捕食和竞争
(2)自我调节能力
(3)绿色植物;将有机物转变为无机物
(4)有无脊椎骨构成的脊椎(或体温是否恒定)
【考点】生物间的关系,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无脊椎动物与脊椎动物,恒温动物与变温动物
【解析】【解答】(1)杂食性鸟以昆虫为食,属于捕食关系,而杂食性鸟和昆虫以绿色植物为食,属于竞争关系,所以图1的食物网中,杂食性鸟与昆虫的关系是捕食和竞争。
(2)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因此,有学生将公园内的生物种类与建立前数据进行比对发现,如今生物种类明显增加,食物网也更复杂。一般而言,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
(3)图2中的A能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同时释放出氧气,说明是生产者,能进行光合作用,而图1中的绿色植物是生产者,为植物本身和其它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所以图2中的A代表的生物
可以是图1中的绿色植物。在生态系统中,C代表分解者,是将有机物转变为无机物,回归到无机环境中,促进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具有重要的作用。
(4)有同学将图1中的昆虫分为一类,体内没有脊椎骨构成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体温不恒定,吃草籽鸟、鼠、杂食性鸟、鹰分为另一类,体内有脊椎骨构成脊柱,属于脊椎动物,体温恒定。他的分类依据可能是有无脊椎骨构成的脊椎(或体温是否恒定)。
【分析】(1)生物间的关系:
生物因素
作用或关系
举例
种间关系(指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捕食
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
兔子吃草,狼捕食兔子
竞争
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由于争夺资源、空间而发生斗争的现象
杂草与水稻生活在一起,争夺阳光、水分和空间
寄生
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种生物体内或体表,并从其体内或体表获得必需的营养物质和居住场所
蛔虫与人,菟子丝与豆科植物
共生
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对彼此有利
根瘤菌与豆科植物
种内关系(指同种生
物之间的关
系)
种类合作
同种生物个体间分工合作、互帮互助
蚂蚁“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维持群体生活
种类竞争
同种生物个体为争夺食物、配偶、栖息地而进行斗争
繁殖期间,同种动物雄性个体为争夺雌性个体进行斗争
(2)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能力有大有小,一般地说,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的能力就越大;相反,生物种类和数量越少,营养结构越简单,自我调节就越小。所以,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它自身的结构特点。(即: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复杂程度)
(3)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为生物的生活提供物质和能量.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4)动物根据体内脊柱的有无,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体内有脊柱的动物叫做脊椎动物,体内没有脊柱的动物叫做无脊椎动物;
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的体内都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而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体内都没有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
21.【答案】
(1)脊柱;大熊猫
(2)爬行;动物生殖
(3)生物种类
(4)建立自然保护区
【考点】哺乳动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无脊椎动物与脊椎动物,爬行动物,生物多样性的内涵,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1)根据体内有无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体内有脊柱,无脊椎动物体内没有脊柱。F表示的是大熊猫。
(2)鱼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属于脊椎动物,会标“水滴”中没有出现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两大类群。爬行动物体内受精,陆上产卵,卵外有卵壳保护,因此爬行动物的生殖发育可以摆脱对水环境的依赖,这也是爬行动物能终生生活在陆地上的重要原因。
(3)生物多样性包括了生物种类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4)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也叫就地保护。
【分析】生物的分类:
?
22.【答案】
(1)光合作用;二、三
(2)用鳃呼吸;增加了气体交换的效率
(3)不正确,因为草鱼体内的能量不仅仅流入野鸭体内,而有部分的能量流入鹭,野鸭体内的能量也不仅仅来自于草鱼,还来自于鲫鱼和鲶鱼
(4)是有一定限度的;直接
(5)改变了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之变得更加复杂,自动调节能力更强
【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功能,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鱼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1)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在水生植物→鲫鱼→鲶鱼→野鸭中属于第三营养级,在水生植物→鲶鱼→野鸭中属于第二营养级。
(2)鲫鱼适应水生生活的特征,除身体呈梭形、体表有鳞片外,还有用鳃呼吸,用鳍游泳等。鹭、野鸭属于鸟类,其呼吸方式为双重呼吸,其优点是增加了气体交换的效率。
(3)在分析水生植物→草鱼→野鸭食物链时,测得一年中流经野鸭的能量为20千焦,流经草鱼的能量为1000千焦,有同学认为这不符合能量流动10%~20%的传递效率。此观点不正确,因为草鱼体内的能量不仅仅流入野鸭体内,而有部分的能量流入鹭,野鸭体内的能量也不仅仅来自于草鱼,还来自于鲫鱼和鲶鱼。
(4)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限度的,当外来干扰超过这个限度时,生态平衡就会失调。休闲、旅游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5)科研人员引入了3种对水质均有净化效果的植物,分别是多年生的挺水植物香蒲、一年生的浮水植物菱、多年生的沉水植物金鱼藻,这样改变了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之变得更加复杂,自动调节能力更强。
【分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为生物的生活提供物质和能量.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方向会逐渐减少,而有毒物质的流动则逐渐增多。
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能力有大有小,一般地说,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的能力就越大;相反,生物种类和数量越少,营养结构越简单,自我调节就越小。所以,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它自身的结构特点。(即: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复杂程度)
23.【答案】
(1)AEFG
(2)生产者
(3)流线
(4)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5)水生到陆生
【考点】无脊椎动物与脊椎动物,鸟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
【解析】【解答】(1)
如图,从分类角度看,
C蜜蜂的体内无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
A青蛙、E鱼、F鸟、G家兔的体内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
?
(2)
B向日葵,D蕨类是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营养方式是自养,属于生产者。
(3)从形态结构上看,F属于鸟类,鸟类的体型为流线型,可减少空气中的阻力。
(4)胎生使胚胎在母体内发育成熟,哺乳为不能自己取食的幼崽提供丰富的营养,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5)从进化的角度看,通过E、A、G生活环境的比较,可说明生物进化是从水生到陆生的过程。
【分析】藻类植物是无根茎叶分化的原植体植物,藻类植物一般具有光合色素,是自氧植物;脊椎动物是指,动物体内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无脊椎动物是指,动物体内没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主要包括(常见的)环节动物门,软体动物门和节肢动物门。
鸟类身体呈?流线型?,能减少飞行时的阻力;哺乳类动物胎生,哺乳,提高了幼体成活率;出现口腔咀嚼和消化,大大提高了对能量的摄取。
生物进化总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进化进化。
24.【答案】
(1)b;碳—氧
(2)4
(3)3
(4)乙→食草昆虫→吃虫的鸟→猫头鹰
【考点】绿色植物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食物链和食物网,无脊椎动物与脊椎动物
【解析】【解答】(1)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碳元素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循环,据图可知,甲是二氧化碳,乙既能吸收二氧化碳也能产生二氧化碳,所以乙是生产者,通过b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氧气,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2)图示中鸟、青蛙、蛇、猫头鹰体内都有脊椎骨,因此图中共有4种脊椎动物。
(3)图中的食物链是:乙→食草昆虫→吃虫的鸟→猫头鹰;乙→食草昆虫→吃虫的鸟→蛇→猫头鹰;乙→食草昆虫→青蛙→蛇→猫头鹰,共有3条食物链。
(4)由第(3)小题可知最短的食物链是:乙→食草昆虫→吃虫的鸟→猫头鹰。
【分析】(1)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
(2)动物根据体内脊柱的有无,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体内有脊柱的动物叫做脊椎动物,体内没有脊柱的动物叫做无脊椎动物;
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的体内都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而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体内都没有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
(3)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1
/
1(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登陆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1年中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全国版)-脊椎动物(1)
一、单选题
1.(2021·本溪)中生代陆地上繁盛的动物和植物分别是(??

A.?爬行类、裸子植物?????B.?两栖类、蕨类?????C.?哺乳类、被子植物?????D.?鱼类、藻类
【答案】
A
【考点】爬行动物,裸子植物
【解析】【解答】中生代从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开始,到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为止。自老至新中生代包括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中生代时,爬行动物(恐龙类、色龙类、翼龙类等)空前繁盛,故有爬行动物时代之称,或称恐龙时代。中生代的哺乳动物虽然分化成很多不同的类群,但所有这些哺乳动物都是些体型非常小的动物。中生代时裸子植物空前繁盛,有的高达数十米,到了中生代末期被子植物才逐渐繁盛。今天的煤炭石油绝大部分是中生代时期的裸子植物埋藏在地下形成的。
故答案为:A。
【分析】裸子植物的胚珠外面无子房壁发育成果皮,种子裸露,仅仅被一鳞片覆盖起来,因此裸子植物只有种子,无果实。
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或少数卵胎生。
2.(2021·鸡西)在影视作品中出现的生物界中已经灭绝的恐龙是受青少年喜爱的一类动物。恐龙属于(??

A.?鱼??????????????????????B.?两栖动物??????????????????????C.?哺乳动物??????????????????????D.?爬行动物
【答案】
D
【考点】爬行动物
【解析】【解答】恐龙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部分,体表覆盖角质鳞片,用肺呼吸,属于爬行动物。
故答案为:D。
【分析】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或少数卵胎生。
3.(2021·北京)2021年2月,新版《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颁布,下列四种都是此次新增或提升保护级别的动物,其中属于爬行动物的是(??

A.??
怒江金丝猴
B.?棱皮龟
C.?猎隼
D.?君主绢蝶
【答案】
B
【考点】爬行动物
【解析】【解答】A.怒江金丝猴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属于哺乳动物,A不符合题意。
B.棱皮龟体表覆盖坚韧的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属于爬行动物,B符合题意。
C.猎隼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利于飞行;有气囊,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能为猎隼的飞行提供充足的氧气,属于鸟类,C不符合题意。
D.蝴蝶的身体可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两对翅膀三对足,身体外有外骨骼等,属于节肢动物,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或少数卵胎生。
4.(2021·长沙)“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若将诗句中的黄莺和蝴蝶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其分类的依据是(???
)
A.?有无脊柱??????????????????B.?是否恒温??????????????????C.?有无气囊??????????????????D.?有无羽毛
【答案】
A
【考点】无脊椎动物与脊椎动物
【解析】【解答】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黄莺的体内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蝴蝶的体内无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
故答案为:A。
【分析】动物根据体内脊柱的有无,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体内有脊柱的动物叫做脊椎动物,体内没有脊柱的动物叫做无脊椎动物;
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的体内都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而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体内都没有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
5.(2021·长沙)气温升高,草丛中会有毒蛇出没,应注意安全。要了解某种毒蛇习性,可查阅(???
)
A.?《鱼类学》?????????B.?《昆虫学》?????????C.?《爬行动物学》?????????D.?《哺乳动物学》
【答案】
C
【考点】爬行动物
【解析】【解答】蛇体细长,分为头、躯干和尾三部分,无四肢,周身被鳞,用肺呼吸,生殖以及幼体的发育都脱离了水的限制,成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或少数卵胎生。
6.(2021·邵阳)邵阳有很多地方传承着剪纸艺术,如图为甲、乙两种动物。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甲???????

A.?甲、乙都是脊椎动物??????????????????????B.?甲是变温动物;乙是恒温动物
C.?甲是卵生动物;乙是胎生动物????????D.?甲、乙的牙齿均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
【答案】
D
【考点】哺乳动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无脊椎动物与脊椎动物,爬行动物,恒温动物与变温动物
【解析】【解答】题图中:甲是蛇,属于爬行动物;乙是马,属于哺乳动物。
A.蛇和马身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都属于脊椎动物,A不符合题意。
B.根据动物的体温是否恒定,可以把动物分为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体温不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动物,是恒温动物。恒温动物只有两类:鸟类和哺乳动物。除了鸟类和哺乳动物,其它动物都为变温动物。故蛇是变温动物,马是恒温动物,B不符合题意。
C.蛇产卵,故蛇是卵生;马是哺乳动物,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C不符合题意。
D.哺乳动物牙齿分化为门齿、犬齿和臼齿。蛇的牙齿无此分化,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或少数卵胎生。
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面有毛,一般分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个部分;牙齿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是恒温动物;哺乳;胎生。
?
7.(2021·齐齐哈尔)下列动物都属于脊椎动物的一组是(  )
①青蛙②蚯蚓③蜥蜴④水螅⑤丹顶鹤⑥蜗牛
A.?②④⑥???????????????????????B.?①②③???????????????????????C.?②③⑤???????????????????????D.?①③⑤
【答案】
D
【考点】无脊椎动物与脊椎动物
【解析】【解答】②蚯蚓、④水螅、⑥蜗牛体内无脊柱,为无脊椎动物;①青蛙、③蜥蜴、⑤丹顶鹤,体内有脊柱,为脊椎动物。
故答案为:D。
【分析】动物根据体内脊柱的有无,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体内有脊柱的动物叫做脊椎动物,体内没有脊柱的动物叫做无脊椎动物;
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的体内都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而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体内都没有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
8.(2021·宜昌)2021年4月宜昌市渔政部门拍摄到一只江豚,关于江豚的说法:①江豚的身体呈流线型,可减少在水中运动的阻力;②江豚依靠鳃呼吸;③江豚的生殖方式为胎生;④近几年江豚频繁出现是长江大力保护的成果,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
C
【考点】鱼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①江豚的身体呈流线型,可减少在水中运动的阻力,适应水中生物,①正确。
②长江江豚是一种哺乳动物,故江豚依靠肺呼吸,②错误。
③长江江豚是一种哺乳动物,故江豚的生殖发育方式为胎生哺乳,③正确。
④近几年江豚频繁出现,说明长江生态环境的质量得到提升,这是长江大保护的成果,④正确。
所以,正确的是①③④,故答案为:C。
【分析】
哺乳动物一般分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个部分;哺乳动物体表被毛,有保温作用;体腔内有膈,把体腔分为胸腔和腹腔;心脏四腔,动静脉血完全分开;肺发达,完全用肺呼吸;体温恒定;胎生,哺乳,大脑发达。
9.(2021·昆明)我国特有的爬行动物翡翠龙蜥,没有的特征是(  )
A.?体内有脊柱?????????B.?用肺呼吸???????????????C.?体温恒定?????????D.?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答案】
C
【考点】爬行动物
【解析】【解答】A、爬行动物属于脊椎动物,体内有脊柱,不符合题意;
B、爬行动物用肺呼吸,不符合题意;
C、爬行动物属于变温动物,符合题意;
D、爬行动物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或少数卵胎生。
10.(2021·湘潭)“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关于诗中动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鳍摆动为鱼游泳提供主要动力???????????????B.?鹰的体温恒定,能适应多变的环境
C.?鹰有发达的翼,飞行能力较强???????????????D.?鱼依靠鳃进行呼吸,适于水中生活
【答案】
A
【考点】鱼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鸟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A、鱼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用鳍游泳,提供动力的主要是躯干和尾的摆动,A符合题意;
B、鹰是鸟类,属于恒温动物,体温恒定,能适应多变的环境,B不符合题意;
C、鹰属于鸟类,有发达的翼,飞行能力较强,C不符合题意;
D、鱼的呼吸器官是鳃,运动器官是鳍,适于水中生活,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鱼类的主要特征: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腮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鸟类的身体呈流线型,身体被覆羽毛,具有可用于飞翔的翼,胸肌发达,胸骨有龙骨突,长骨中空,有独特的气囊,可以帮助呼吸,体温恒定,卵生。
11.(2021·岳阳)下列属于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共同特征的足(???
)
A.?都是恒温动物????????????????????????????????????????B.?都是陆生脊椎动物
C.?发育过程都为变态发育??????????????????????????D.?生殖方式都为卵生
【答案】
D
【考点】两栖动物,爬行动物
【解析】【解答】A.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的体温都不恒定,都属于变温动物,A不符合题意。
B.爬行动物生殖不需有水的环境,属于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而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必须在有水的环境下进行,不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B不符合题意。
C.两栖动物的发育为变态发育,而爬行动物的发育不属于变态发育,C不符合题意。
D.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都能够产卵,是卵生的动物,生殖方式为卵生,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即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如青蛙、蟾蜍等。
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或少数卵胎生。
12.(2021·广安)鱼类家族要举行趣味运动会。一大早,鲸鱼、鲫鱼、鳄鱼、章鱼、娃娃鱼、小丑鱼、鲨鱼、鲤鱼、甲鱼、鲈鱼便纷纷赶来。运动会组委会在赛前对报名选手进行了严格的资格审查。都不具备参赛资格的是(???
)
A.?鲸鱼、鳄鱼,章鱼、娃娃鱼、甲鱼????????B.?鲸鱼、鳄鱼、娃娃鱼、鲨鱼
C.?鲸鱼、鳄鱼、章鱼、小丑鱼、甲鱼????????D.?鳄鱼、鲫鱼、章鱼、甲鱼
【答案】
A
【考点】鱼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鲫鱼、小丑鱼、鲨鱼、鲤鱼、鲈鱼属于鱼类,生活在水中,鱼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减少水的阻力,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章鱼身体柔软,有外套膜,贝壳退化,属于软体动物;甲鱼、鳄鱼卵生,用肺呼吸,为爬行动物;鲸鱼具有胎生、哺乳的特点,属于哺乳动物;娃娃鱼幼体时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心脏一心房一心室;成体生活在山上水中,但是用肺呼吸,心脏二心房一心室,为两栖动物。
故答案为:A。
【分析】常见的名字带“鱼”却不是鱼类的动物:鲸鱼(哺乳类)、鳄鱼(爬行类)、甲鱼(爬行类)、水鱼(爬行类)、章鱼(软体动物)、鱿鱼(软体动物)、墨斗鱼(软体动物)、鲍鱼(软体动物)、娃娃鱼(两栖动物)、衣鱼(昆虫)。
?
13.(2021·云南)下列不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

A.?涡虫????????????????????????????B.?蜗牛????????????????????????????C.?螃蟹????????????????????????????D.?野兔
【答案】
D
【考点】无脊椎动物与脊椎动物
【解析】【解答】涡虫属于扁形动物,蜗牛属于软体动物,螃蟹属于节肢动物,它们都是无脊椎动物;野兔属于哺乳类,是脊椎动物。
故答案为:D。
【分析】动物根据体内脊柱的有无,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体内有脊柱的动物叫做脊椎动物,体内没有脊柱的动物叫做无脊椎动物;
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的体内都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而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体内都没有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
14.(2021·云南)下列关于脊椎动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体温恒定???????????????????B.?胎生哺乳???????????????????C.?用肺呼吸???????????????????D.?有脊柱
【答案】
D
【考点】无脊椎动物与脊椎动物
【解析】【解答】A.脊椎动物是身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既包含变温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也包含恒温动物(鸟类和哺乳类),A不符合题意。
B.哺乳动物的特征有: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胎生哺乳,B不符合题意。
C.脊椎动物中的鱼类和两栖动物的幼体用鳃呼吸,C不符合题意。
D.脊椎动物是身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动物根据体内脊柱的有无,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体内有脊柱的动物叫做脊椎动物,体内没有脊柱的动物叫做无脊椎动物;
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的体内都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而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体内都没有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
?
15.(2021·萍乡)从2020年1月1日零时起,长江实施十年禁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切断了人与长江鱼之间的捕食关系
B.?说明长江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C.?水中生活的脊椎动物都用鳃呼吸
D.?禁渔的目的是为了增加鱼等水生动物的数量
【答案】
C
【考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鱼的多样性,鱼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A.长江实施十年禁渔,人类不能捕食长江鱼,所以切断了人与长江鱼之间的捕食关系,A不符合题意。
B.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即生态平衡。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过度捕捞使长江鱼种群数量下降,说明长江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B不符合题意。
C.水中生活的脊椎动物不一定都用鳃呼吸,比如鲸鱼、海豚等具有胎生哺乳,生活在水中,属于哺乳动物,用肺呼吸,C符合题意。
D.长江禁渔有利于鱼类的繁殖,有利于恢复长江流域中鱼类资源的多样性,有助于维持长江生态系统的稳定,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鱼类的主要特征: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腮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16.(2021·安徽)下列珍稀动物中,属于两栖动物的是(??

A.?扬子鳄??????????????????B.?大鲵
C.?中华鲟??????????????????D.?白鳍豚
【答案】
B
【考点】两栖动物
【解析】【解答】A.扬子鳄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鳄鱼,是世界上体型最细小的鳄鱼品种之一。它既是古老的,又是现在生存数量非常稀少、世界上濒临灭绝的爬行动物,是我国特有的一级保护动物,A不符合题意。
B.大鲵(娃娃鱼)是由3亿6千万年前古生代泥盆纪时期水生鱼类演变而成的古老的两栖类动物,B符合题意。
C.中华鲟是一种大型的溯河洄游性性鱼类,是中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也是活化石,有“水中大熊猫”之称,主要分布于中国长江干流金沙江以下至入海河口,C不符合题意。
D.白鳍豚是世界最濒危的12种野生动物之一,
为中国长江所独有的珍稀哺乳动物,监测显示,上世纪90年代初,长江中的白鳍豚数量已由10多年之前的400头降到150头以下,为我国一级保护动物,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即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如青蛙、蟾蜍等。
17.(2021·连云港)下列关于“探究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鲫鱼的运动器官是尾鳍,产生前进的动力
B.?鱼类的呼吸器官是肺,鳃辅助呼吸
C.?鲫鱼的侧线是一种特殊的感觉器官
D.?鱼类的身体呈流线型都具有鳔和鳞片
【答案】
C
【考点】鱼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A、鲫鱼游泳的动力来自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各种鳍在运动中起协调作用,A说法错误。
B、鱼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利用水中的氧气,B说法错误。
C、侧线具有感知水流、水压、测定方向的作用,属于感觉器官,C说法正确。
D、鱼类身体呈流线型,大多具有鳔和鳞片,有的鱼类没有鳔如鲨鱼,有的没有鳞片如鲅鱼,D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鱼类适于游泳的特征,比较简单,熟记:鱼类生活在水中,具有与水生生活相适应的特征:鱼身体的颜色上深下浅为鱼的保护色;身体呈流线型,表面覆盖鳞片,保护身体;鳞片表面有一层粘液,游泳时减小水的阻力;身体两侧有一行侧线,主要是测定方向和感知水流的作用;⑤鱼的身体长有胸鳍、背鳍、腹鳍和尾鳍是鱼在水中的运动器官;鱼用鳃呼吸。
二、判断题
18.(2021·鸡西)我国鱼类资源丰富,章鱼、带鱼和墨鱼都属于鱼类。
【答案】
错误
【考点】鱼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一般具有贝壳,大多生活在水中,运动器官是足。章鱼、墨鱼的身体柔软,有外套膜,属于软体动物;带鱼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因此属于鱼类;题干的说法不正确。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常见的名字带“鱼”却不是鱼类的动物:鲸鱼(哺乳类)、鳄鱼(爬行类)、甲鱼(爬行类)、水鱼(爬行类)、章鱼(软体动物)、鱿鱼(软体动物)、墨斗鱼(软体动物)、鲍鱼(软体动物)、娃娃鱼(两栖动物)、衣鱼(昆虫)。
19.(2021·大同).章鱼、鲍鱼、墨鱼、鱿鱼名称里有“鱼”却都不是鱼。
【答案】
正确
【考点】鱼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章鱼、鲍鱼、墨鱼、鱿鱼的身体柔软、有外套膜,都属于软体动物。它们名称里有“鱼”却都不是鱼。因此题干的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常见的名字带“鱼”却不是鱼类的动物:鲸鱼(哺乳类)、鳄鱼(爬行类)、甲鱼(爬行类)、水鱼(爬行类)、章鱼(软体动物)、鱿鱼(软体动物)、墨斗鱼(软体动物)、鲍鱼(软体动物)、娃娃鱼(两栖动物)、衣鱼(昆虫)。
?
三、综合题
20.(2021·荆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荆门市政府近年正在努力建设多个湿地公园,优化当地生态环境。某校组织学生到沙洋县曾集镇潘集湖湿地公园研学。期间有学生绘制了如图1所示的食物网,图2表示局部物质循环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1的食物网中,杂食性鸟与昆虫的关系是________。
(2)有学生将公园内的生物种类与建立前数据进行比对发现,如今生物种类明显增加,食物网也更复杂。一般而言,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其________就越强。
(3)图2中A代表的生物可以是图1中的________。在生态系统中,C的作用是________。
(4)有同学将图1中的昆虫分为一类,吃草籽鸟、鼠、杂食性鸟、鹰分为另一类。他的分类依据可能是________。
【答案】
(1)捕食和竞争
(2)自我调节能力
(3)绿色植物;将有机物转变为无机物
(4)有无脊椎骨构成的脊椎(或体温是否恒定)
【考点】生物间的关系,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无脊椎动物与脊椎动物,恒温动物与变温动物
【解析】【解答】(1)杂食性鸟以昆虫为食,属于捕食关系,而杂食性鸟和昆虫以绿色植物为食,属于竞争关系,所以图1的食物网中,杂食性鸟与昆虫的关系是捕食和竞争。
(2)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因此,有学生将公园内的生物种类与建立前数据进行比对发现,如今生物种类明显增加,食物网也更复杂。一般而言,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
(3)图2中的A能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同时释放出氧气,说明是生产者,能进行光合作用,而图1中的绿色植物是生产者,为植物本身和其它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所以图2中的A代表的生物
可以是图1中的绿色植物。在生态系统中,C代表分解者,是将有机物转变为无机物,回归到无机环境中,促进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具有重要的作用。
(4)有同学将图1中的昆虫分为一类,体内没有脊椎骨构成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体温不恒定,吃草籽鸟、鼠、杂食性鸟、鹰分为另一类,体内有脊椎骨构成脊柱,属于脊椎动物,体温恒定。他的分类依据可能是有无脊椎骨构成的脊椎(或体温是否恒定)。
【分析】(1)生物间的关系:
生物因素
作用或关系
举例
种间关系(指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捕食
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
兔子吃草,狼捕食兔子
竞争
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由于争夺资源、空间而发生斗争的现象
杂草与水稻生活在一起,争夺阳光、水分和空间
寄生
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种生物体内或体表,并从其体内或体表获得必需的营养物质和居住场所
蛔虫与人,菟子丝与豆科植物
共生
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对彼此有利
根瘤菌与豆科植物
种内关系(指同种生
物之间的关
系)
种类合作
同种生物个体间分工合作、互帮互助
蚂蚁“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维持群体生活
种类竞争
同种生物个体为争夺食物、配偶、栖息地而进行斗争
繁殖期间,同种动物雄性个体为争夺雌性个体进行斗争
(2)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能力有大有小,一般地说,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的能力就越大;相反,生物种类和数量越少,营养结构越简单,自我调节就越小。所以,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它自身的结构特点。(即: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复杂程度)
(3)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为生物的生活提供物质和能量.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4)动物根据体内脊柱的有无,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体内有脊柱的动物叫做脊椎动物,体内没有脊柱的动物叫做无脊椎动物;
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的体内都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而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体内都没有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
21.(2021·河南)《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将于2021年10月11日至24日在中国昆明举办。大会的主题为“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大会会标(图1)中间的“水滴”包含大熊猫、孔雀、鱼、蝴蝶和身着民族服饰的小女孩等元素,并以甲骨文作背景,反映了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
(1)康康同学将会标“水滴”中的动物进行了分类,如图2所示。①表示的分类依据是动物体内有无________。F表示的动物名称是________。
(2)会标“水滴”中没有出现脊椎动物中的两栖动物和________两大类群,其中后一类群因为________和发育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是真正适应陆地环境的脊椎动物。
(3)云南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生物多样性包括________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4)多种原因造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________是最为有效的措施。让我们齐心协力,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未来!
【答案】
(1)脊柱;大熊猫
(2)爬行;动物生殖
(3)生物种类
(4)建立自然保护区
【考点】哺乳动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无脊椎动物与脊椎动物,爬行动物,生物多样性的内涵,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1)根据体内有无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体内有脊柱,无脊椎动物体内没有脊柱。F表示的是大熊猫。
(2)鱼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属于脊椎动物,会标“水滴”中没有出现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两大类群。爬行动物体内受精,陆上产卵,卵外有卵壳保护,因此爬行动物的生殖发育可以摆脱对水环境的依赖,这也是爬行动物能终生生活在陆地上的重要原因。
(3)生物多样性包括了生物种类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4)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也叫就地保护。
【分析】生物的分类:
?
22.(2021·潍坊)湿地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肾”,保护湿地的生物多样性显得尤为重要,白浪河湿地公园是近年潍坊重点打造的湿地生态系统。如图为某生物兴趣小组调查该生态系统后构建的食物网。
(1)水生植物通过________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然后通过不同的食物链传递给各级消费者。鲇鱼在该食物网中处于第________营养级。
(2)鲫鱼适应水生生活的特征,除身体呈梭形、体表有鳞片外,还有________等。鹭、野鸭的呼吸方式为双重呼吸,该呼吸方式的优点是________。
(3)在分析水生植物→草鱼→野鸭食物链时,测得一年中流经野鸭的能量为20千焦,流经草鱼的能量为1000千焦,有同学认为这不符合能量流动10%~20%的传递效率。请陈述你否定该观点的理由________。
(4)该湿地在某个时期由于污染物排放导致环境遭到破坏,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________。现经人工修复后成为我市优质的休闲、旅游资源,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价值。
(5)为保证对水质的净化能力长期稳定,科研人员引入了3种对水质均有净化效果的植物,分别是多年生的挺水植物香蒲、一年生的浮水植物菱、多年生的沉水植物金鱼藻。请结合这3种植物的特点,分析该引入方案的优点________。
【答案】
(1)光合作用;二、三
(2)用鳃呼吸;增加了气体交换的效率
(3)不正确,因为草鱼体内的能量不仅仅流入野鸭体内,而有部分的能量流入鹭,野鸭体内的能量也不仅仅来自于草鱼,还来自于鲫鱼和鲶鱼
(4)是有一定限度的;直接
(5)改变了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之变得更加复杂,自动调节能力更强
【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功能,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鱼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1)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在水生植物→鲫鱼→鲶鱼→野鸭中属于第三营养级,在水生植物→鲶鱼→野鸭中属于第二营养级。
(2)鲫鱼适应水生生活的特征,除身体呈梭形、体表有鳞片外,还有用鳃呼吸,用鳍游泳等。鹭、野鸭属于鸟类,其呼吸方式为双重呼吸,其优点是增加了气体交换的效率。
(3)在分析水生植物→草鱼→野鸭食物链时,测得一年中流经野鸭的能量为20千焦,流经草鱼的能量为1000千焦,有同学认为这不符合能量流动10%~20%的传递效率。此观点不正确,因为草鱼体内的能量不仅仅流入野鸭体内,而有部分的能量流入鹭,野鸭体内的能量也不仅仅来自于草鱼,还来自于鲫鱼和鲶鱼。
(4)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限度的,当外来干扰超过这个限度时,生态平衡就会失调。休闲、旅游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5)科研人员引入了3种对水质均有净化效果的植物,分别是多年生的挺水植物香蒲、一年生的浮水植物菱、多年生的沉水植物金鱼藻,这样改变了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之变得更加复杂,自动调节能力更强。
【分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为生物的生活提供物质和能量.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方向会逐渐减少,而有毒物质的流动则逐渐增多。
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能力有大有小,一般地说,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的能力就越大;相反,生物种类和数量越少,营养结构越简单,自我调节就越小。所以,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它自身的结构特点。(即: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复杂程度)
23.(2021·资阳)地球上动植物种类繁多。下图是生活中常见的七种生物,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从分类角度看,属于脊椎动物的是________(填字母)。
(2)从营养方式看,B和D属于生物圈中的________
(3)从形态结构看,F的身体呈________型,可减少飞行中空气的阻力。
(4)从生殖和发育类型看,G与A、C生殖方式不同,G为胎生哺乳,其意义是________
(5)从进化角度看,通过分析E、A、G三类生物,可说明生物进化是从________的过程。
【答案】
(1)AEFG
(2)生产者
(3)流线
(4)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5)水生到陆生
【考点】无脊椎动物与脊椎动物,鸟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
【解析】【解答】(1)
如图,从分类角度看,
C蜜蜂的体内无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
A青蛙、E鱼、F鸟、G家兔的体内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
?
(2)
B向日葵,D蕨类是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营养方式是自养,属于生产者。
(3)从形态结构上看,F属于鸟类,鸟类的体型为流线型,可减少空气中的阻力。
(4)胎生使胚胎在母体内发育成熟,哺乳为不能自己取食的幼崽提供丰富的营养,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5)从进化的角度看,通过E、A、G生活环境的比较,可说明生物进化是从水生到陆生的过程。
【分析】藻类植物是无根茎叶分化的原植体植物,藻类植物一般具有光合色素,是自氧植物;脊椎动物是指,动物体内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无脊椎动物是指,动物体内没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主要包括(常见的)环节动物门,软体动物门和节肢动物门。
鸟类身体呈?流线型?,能减少飞行时的阻力;哺乳类动物胎生,哺乳,提高了幼体成活率;出现口腔咀嚼和消化,大大提高了对能量的摄取。
生物进化总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进化进化。
24.(2021·萍乡)我国向世界郑重宣布:中国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力争到2060年达到“碳中和”。下图为某生态系统部分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a、b、c、d表示生理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乙通过图中的________(填字母)消耗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生物图中的________平衡。
(2)图示中共有________种脊椎动物。
(3)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共有________条食物链。
(4)请写出食物网中最短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
【答案】
(1)b;碳—氧
(2)4
(3)3
(4)乙→食草昆虫→吃虫的鸟→猫头鹰
【考点】绿色植物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食物链和食物网,无脊椎动物与脊椎动物
【解析】【解答】(1)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碳元素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循环,据图可知,甲是二氧化碳,乙既能吸收二氧化碳也能产生二氧化碳,所以乙是生产者,通过b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氧气,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2)图示中鸟、青蛙、蛇、猫头鹰体内都有脊椎骨,因此图中共有4种脊椎动物。
(3)图中的食物链是:乙→食草昆虫→吃虫的鸟→猫头鹰;乙→食草昆虫→吃虫的鸟→蛇→猫头鹰;乙→食草昆虫→青蛙→蛇→猫头鹰,共有3条食物链。
(4)由第(3)小题可知最短的食物链是:乙→食草昆虫→吃虫的鸟→猫头鹰。
【分析】(1)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
(2)动物根据体内脊柱的有无,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体内有脊柱的动物叫做脊椎动物,体内没有脊柱的动物叫做无脊椎动物;
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的体内都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而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体内都没有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
(3)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