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章
水和水的溶液检测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在25℃时,向不饱和氯化钾溶液中加入少量氯化钾固体至溶液刚好饱和,在这一过程中,下列各量:①溶液中水的质量,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③溶液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④25℃时氯化钾的溶解度,⑤氯化钾溶液的质量,其中不变的是(
)
A.
①和④
B.
②和③
C.
③和④
D.
④和⑤
2.
粗盐提纯中,蒸发时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
3.
由于连续多日晴燥高温,给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为此,2017年7月28日,杭州实施了人工降雨,使全城直接从“烧烤模式”过渡到了“冰雹模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人工降雨所用的干冰是细小的冰块
B.
冰雹的形成过程属于液化
C.
人工降雨说明人类可以对水循环的各个环节进行自由控制
D.
“南水北调”也是改变水循环路径的举措之一
4.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是由氧气与氢气组成的
B.
水电解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1∶2
C.
被污染的水经过过滤就可饮用
D.
水的沸点可能是97℃
5.
如图,甲、乙两物体质量相同,分别静止在水面下1米和2米深处。由此可以判定(
)
A.
甲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于乙物体受到的浮力
B.
甲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乙物体受到的浮力
C.
甲物体受到的浮力小于乙物体受到的浮力
D.
无法判定甲、乙两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
6.
(台州中考)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如图是有关硝酸钾溶液的实验操作及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操作Ⅰ一定是降温
B.
操作Ⅰ一定是加溶质
C.
①与③的溶质质量一定相等
D.
②与③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7.
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是四个体积相同而材料不同的球,把它们投入水中静止后如图,它们中所受浮力最小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8.
(重庆中考)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
B.
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
C.
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D.
稀溶液也可能是饱和溶液
9.
科学家用石墨烯膜制成“筛子”,可以筛掉盐类物质。当海水流过该膜时,钠离子和氯离子被水分子包裹而不能通过,独立的水分子却能通过(如图)。下列关于石墨烯膜“筛掉”氯化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B.
该过程可应用于海水淡化
C.
“筛掉”氯化钠过程类似于过滤操作
D.
筛掉氯化钠后的海水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10.
如图所示,有一个中间均匀分布着四个相同空心圆的塑料球,在水下恰好能够悬浮,若沿图中实线位置将其分割成不等大的两部分,则(
)
A.
两部分仍然悬浮
B.
两部分都下沉
C.
左边部分上浮、右边部分下沉
D.
左边部分下沉、右边部分上浮
11.
下列现象属于结晶的是(
)
A.
将水放入冰箱内制冰块
B.
冬天从盐湖中捞碱
C.
熔化的玻璃冷却后结块
D.
紫色碘蒸汽凝华成固体碘
12.
在水平桌面上,有两个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内盛质量相等、密度不同的盐水。将同一鸡蛋分别放入其中,鸡蛋静止如图所示,鸡蛋在甲、乙两杯中所受浮力分别为F1和F2,盐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分别为p1和p2,则(
)
A.
F1=F2
p1=p2
B.
F1=F2
p1>p2
C.
F1p1=p2
D.
F1>F2
p1>p2
13.
2021年,我市旱情比较严重,水资源紧缺。有关部门呼吁,人人都应该树立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下列节水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
A.
洗过菜的水用来浇花
B.
推广使用节水龙头
C.
工业废水处理后循环使用
D.
少喝水,不洗澡
14.
如图是A、B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
将t1℃时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仍然都是饱和溶液
C.
将t2℃时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3℃,仍然都是饱和溶液
D.
t1℃时,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都是a%
15.
高氯酸钾可用作火箭推进剂,其溶解度如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20
40
60
80
溶解度/克
1.68
3.73
7.3
13.4
A.
高氯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B.
20℃时,将2克高氯酸钾溶于98克水可配制2%的溶液
C.
60℃时,高氯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7.3%
D.
80℃的高氯酸钾饱和溶液冷却至40℃有结晶现象
16.
如图所示,容器内有水,有一塑料试管下面挂一小铁块,浮在水面上。现将小铁块取下放入试管中,试管仍浮在水面,则(
)
A.
液面上升
B.
液面下降
C.
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不变
D.
试管外壁上A点受到液体的压强不变
17.
如图,小烧杯中盛有的是硝酸钾饱和溶液,若将少量的下列物质分别加到大烧杯的水中,不断搅拌,一定能使小烧杯中有固体析出的是(
)
A.
氢氧化钠
B.
生石灰
C.
浓硫酸
D.
硝酸铵
18.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两个完全相同的鱼缸甲和乙,盛有适量的水,把一个橡皮泥做的小船放入乙后,小船处于漂浮状态,此时两鱼缸内的水面刚好相平。然后把它们分别放在台秤上,则台秤的示数(
)
A.
甲放上时大
B.
乙放上时大
C.
甲和乙放上一样大
D.
无法判断
19.
有6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钠溶液,欲将其溶质质量分数增加一倍,应该采取的方法是(
)
①把溶剂蒸发掉;②加入6克硝酸钠固体;③把溶剂蒸发掉30克;④加入30%的硝酸钠溶液60克。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0.
一弹簧测力计下挂一圆柱体,将圆柱体从盛水的烧杯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慢下降,然后将圆柱体逐渐浸入水中。如图是整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圆柱体下降高度h变化关系的图像(g取10N/k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当圆柱体刚好全部浸没时,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为700Pa
B.
圆柱体受到的重力是8N
C.
圆柱体受到的最大浮力是4N
D.
圆柱体的密度是1.5×103kg/m3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
21.
地球上水的储量很多,但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约占全球总水量的0.3%。由图可知,江、河、湖、海、植物、土壤中的水通过蒸发变成了水蒸气,升入高空。在自然界水的循环过程中,水存在的状态有
。促使水循环连续进行的动力是
。
22.
甲、乙两同学分别用质量相同的铝板、铜板制作容积相同的两只模型船,它们都漂浮在水面上时,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是F甲
F乙(填“>”“<”或“=”),它们能运载水的最大质量关系是m甲
m乙(填“>”“<”或“=”)。(ρ铝<ρ铜)
23.
如图是对20℃一定质量的甲的溶液进行恒温蒸发的结晶实验过程,请回答:
(1)蒸发前原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n的数值是
。
(2)依据上述实验,你认为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是
(填字母)。
A.
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
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C.
无法判断
24.
20℃时,根据某固体物质在不同质量的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斜线,回答下列问题:
(1)C点所对应的溶液是
(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
(2)若从D点溶液得到A点溶液,需增加该溶质
g。
(3)图中四点所对应的溶液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
。
25.
一木块漂浮于5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烧杯中有未溶解的硝酸钾晶体,如图),温度改变时(不考虑由此引起的木块和溶液体积的变化),木块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随时间(t)发生了如图乙所示的变化。由此推测出温度的改变方式是
(填“升温”或“降温”),同时观察到烧杯底部硝酸钾晶体
(填“增多”或“减少”)。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16分)
26.
如图是某学生用氯化钠固体和水配制500g
0.9%氯化钠溶液的部分操作过程,该同学在称量氯化钠时,先在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质量相同的纸,然后把药品直接放在纸上称量。
(1)写出操作中的两个错误之处:
、
。
(2)下列操作中会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低的是
。
A.
b操作中砝码和氯化钠放错盘
B.
c操作中烧杯用水洗涤后未干燥就使用
C.
d操作中平视量筒凹液面最低处读数
D.
e操作中有少量水溅出
27.
如图甲是利用弹簧测力计和量筒研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多少的关系”的实验,把圆柱体挂在测力计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7.8N,圆柱体的底面积为10cm2。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圆柱体缓缓浸入盛有适量水的量筒过程中,量筒里液面所示的刻度值V和圆柱体底面下降的距离h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g取10N/kg)
(1)圆柱体的体积是
m3。
(2)圆柱体底面下降的距离h为25cm时,圆柱体受到的浮力是
N。
(3)圆柱体底面下降的距离h为15cm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N。
(4)圆柱体底面下降的距离h从5cm到25cm过程中,量筒底部受到压强如何变化?
。
(5)图乙中X值是
。
四、分析计算题(共20分)
28.
(8分)四川汶川大地震期间为了防止灾后疫情的发生,卫生防疫部门每天需要喷洒大量的消毒液,其中过氧乙酸溶液是一种常用消毒液。计算:
(1)400kg质量分数为0.5%的过氧乙酸消毒液中,含纯过氧乙酸的质量是多少?
(2)要配制800kg质量分数为0.5%的过氧乙酸消毒液,需要质量分数为16%的过氧乙酸溶液的质量是多少?
29.
(12分)如图所示,装有细沙的平底玻璃管漂浮于水面上。玻璃管的底面积为2×10-4米2,浸入水中的长度是0.1米,请问:
(1)玻璃管和细沙的总重是多少?
(2)当向水中撒入一些食盐并搅拌均匀后,玻璃管向上浮起0.02米,此时食盐水的密度是多大?(g取10牛/千克)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ACDDB
6—10.
DAADD
11—15.
BADCD
16—20.
CDCCD
二、填空题
21.
固态、液态、气态
太阳辐射
22.
=
>
23.
(1)不饱和
11
(2)C
24.
(1)不饱和溶液
(2)44
(3)A=B>C>D
25.
降温
增多
三、实验探究题
26.
(1)瓶盖没有倒放
氯化钠与砝码放反
(2)AB
27.
(1)10-4
(2)1
(3)6.8
(4)先变大后不变
(5)200
四、分析计算题
28.
(1)2kg
(2)25kg
29.
(1)0.2牛
(2)1.25×103千克/米3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