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全国版)-昆虫和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1)
一、单选题
1.(2021·青海)下图是某昆虫的发育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此昆虫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B.此昆虫的发育过程与蝴蝶的发育过程相同
C.若该图是家蚕的发育过程,为提高蚕丝产量应延长c时期
D.若该昆虫是一种害虫,则a时期危害最大
【答案】D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A.如图:昆虫的一生经历了b卵、c幼虫、d蛹和a成虫四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A不符合题意。
B.蝴蝶的一生经历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因此它们的发育过程一样,B不符合题意。
C.家蚕由受精卵发育成幼虫,取食桑叶,经过4次蜕皮,停止取食桑叶,吐丝结茧,因此家蚕是在幼虫期吐丝,C不符合题意。
D.完全变态的昆虫一生c幼虫时期危害最大,这个时期主要啃食植物的叶片,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昆虫的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①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蚊子、苍蝇、家蚕、菜粉蝶等。
②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如蟋蟀、螳螂、蝼蛄、蝗虫等。
2.(2021·鄂州)悠悠文明史,漫漫丝绸路。小小的家蚕不仅同中华文明紧密相连,也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下列有关家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蚕蛾身体分为头部、胸部和腹部三部分
B.家蚕幼虫在发育过程中没有蜕皮现象
C.家蚕的个体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D.家蚕通过有性生殖方式繁殖后代
【答案】B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A.蚕蛾属于昆虫,昆虫的身体分为头部、胸部和腹部三部分,A不符合题意。
B.昆虫的体表具有坚硬的外骨骼,其主要作用是保护和支持内部的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散失。这是适应陆地生活的特点之一。外骨骼不能随着昆虫身体的生长而长大,所以家蚕幼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脱掉原来的外骨骼的现象,这就是蜕皮,B符合题意。
C.家蚕的个体发育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C不符合题意。
D.家蚕繁殖后代的过程中,经过了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故其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昆虫的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①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蚊子、苍蝇、家蚕、菜粉蝶等。
②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如蟋蟀、螳螂、蝼蛄、蝗虫等。
3.(2021·长沙)《昆虫记》详细描述了卷心菜毛虫的生长发育过程。下列描述能判断卷心菜毛虫为完全变态发育的是( )
A.卵是淡橘黄色 B.卵孵化成幼虫
C.幼虫取食卷心菜 D.幼虫结茧成蛹
【答案】D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昆虫的完变态发育经过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而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两者的区别在是否经过了蛹期。所以,能判断卷心菜毛虫为完全变态发育的是:幼虫结茧成蛹。
故答案为:D。
【分析】昆虫的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①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蚊子、苍蝇、家蚕、菜粉蝶等。
②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如蟋蟀、螳螂、蝼蛄、蝗虫等。
4.(2021·海南)下列各项中不包含生殖现象的是( )
A.冬春雨水贵如油,莫让一滴白白流
B.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C.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D.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答案】A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鸟类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A.“冬春雨水贵似油,莫让一滴白白流”是说冬春雨水对庄稼的重要性,农作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须需要水,符合题意。
B.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体现了青蛙求偶的行为,不符合题意。
C.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盼母归,是鸟的育雏行为,属于生殖现象,不符合题意。
D.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中体现了家燕在屋檐下筑巢,是鸟类的筑巢行为,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生物的基本特征:
生物特征 概 念 举 例
应 激 性 指生物体遇到外界刺激时,能够作出规律性的反应。【植物和低等动物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称为应激性,而高等动物和人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称为反射。】 向日葵的花盘朝着太阳转;草履虫避开食盐、吃酸梅分泌唾液,听说酸梅分泌唾液等。
生 长 指生物体由小变大的过程。其特点是:使体重增加,体形增大。 小树长成大树;
小狗长成大狗等。
繁 殖 指生物体发育成熟并产生新个体的过程。 植物产生孢子或种子;蜻蜒点水、大猫生小猫等。
新陈代谢 指生物体在生长过程中,必须从外界不断地获取物质和能量,并把体内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它是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新陈代谢也是生物与非生物最本质的区别】
除以上特征以外,还有呼吸、排泄、遗传和变异,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并具有严紧的结构等都是属于生物的基本特征。
5.(2021·阜新)蝗虫和青蛙生殖发育的共同点是( )
A.无性生殖,变态发育 B.无性生殖,不完全变态
C.有性生殖,完全变态 D.有性生殖,变态发育
【答案】D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蝗虫的生殖和发育:经过“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这样的变态发育称为不完全变态发育。春末夏初,是青蛙的繁殖季节。雌雄蛙分别把卵细胞和精子排到水中,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这种方式称为体外受精。青蛙的发育过程为: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因此,青蛙在生殖发育方式属于有性生殖、体外受精、卵生,发育过程属于变态发育。所以,蝗虫和青蛙生殖发育的共同点是有性生殖,变态发育。
故答案为:D。
【分析】昆虫、两栖动物和鸟类的生殖和发育方式:
生物种类 生殖方式 发育方式
昆虫 有性生殖、体内受精 完全变态或不完全变态
两栖动物 有性生殖、体外受精 多为变态发育。在变态发育中,幼体离不开水
鸟类 有性生殖、体内受精 受精卵→雏鸟→成鸟,没有变态发育
6.(2021·龙东)蚕丝能织成美丽的绸缎,家蚕吐丝的时期是( )
A.卵 B.幼虫 C.蛹 D.成虫
【答案】B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家蚕的发育过程为: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为完全变态发育,家蚕由受精卵发育成幼虫,取食桑叶,经过4次蜕皮,停止取食桑叶,吐丝结茧,要使蚕丝产量提高,应设法延长家蚕发育的幼虫期,增加其体内的营养物质,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昆虫的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①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蚊子、苍蝇、家蚕、菜粉蝶等。
②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如蟋蟀、螳螂、蝼蛄、蝗虫等。
7.(2021·大同)如图表示蝼蛄和菜粉蝶的发育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而乙为不完全变态发育
B.甲的发育会经历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
C.图甲的③和图乙的②危害较大
D.两者都是有性生殖、体内受精,并且都有蜕皮现象
【答案】A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AB、图甲中①受精卵、②若虫、③成虫,图乙中①受精卵、②幼虫、③蛹、④成虫。AB、甲图表示蝼蛄的发育过程经过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乙图表示菜粉蝶的发育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属于完全变态发育,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
C、甲图的③成虫期对农作物危害较大,乙的②幼虫期对农作物危害较大,C不符合题意;
D、甲乙都是有性生殖,体内受精,并且都有蜕皮现象,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昆虫的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①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蚊子、苍蝇、家蚕、菜粉蝶等。
②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如蟋蟀、螳螂、蝼蛄、蝗虫等。
8.(2021·常德)蝗虫发育过程中,不具有的发育阶段是( )
A.受精卵 B.幼虫 C.蛹 D.成虫
【答案】C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蝗虫是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因此蝗虫发育过程中,不具有的发育阶段是蛹。
故答案为:C。
【分析】昆虫的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①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蚊子、苍蝇、家蚕、菜粉蝶等。
②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如蟋蟀、螳螂、蝼蛄、蝗虫等。
9.(2021·晋中)下图是云南红河州一种树蛙的抱对现象。抱对的主要意义是有利于其( )
A.抵御敌害 B.完成体内受精
C.捕食害虫 D.提高卵的受精率
【答案】D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青蛙是雌雄异体,在水中体外受精,即精子和卵细胞在水里完成受精,因此雌雄树蛙抱对,有利于雌蛙、雄蛙同时排出卵细胞、精子,增加精子与卵的结合机会,从而提高了受精率,可见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青蛙的生殖和发育,比较简单,熟记:在青蛙的生殖季节,雄蛙会发出鸣叫声,吸引雌蛙前来抱对,抱对的目的是促进两性生殖细胞同时排出,两性生殖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这样做有利于雌蛙、雄蛙同时排卵、排精,提高了受精率,受精卵在水中发育,经过变态发育:蝌蚪、幼蛙、成蛙四个阶段。
10.(2021·常州)下列关于青蛙生殖和发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体内受精 B.生殖过程可以离开水
C.幼体用鳃呼吸 D.幼体和成体形态相似
【答案】C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A、在青蛙生殖季节,雌蛙和雄蛙抱对,将精子和卵细胞产在水中,在水中完成体外受精,受精卵的发育也在水里完成,可见A说法错误。
B、青蛙是在水中完成体外受精的,受精卵的发育也在水里完成,没有离开水的限制,可见B说法错误。
C、受精卵孵化成蝌蚪,刚孵化的蝌蚪用鳃呼吸,用鳍游泳,C说法正确。
D、蝌蚪有一条扁而长的尾,用头部的两侧的鳃呼吸,长出内鳃的蝌蚪,外形像一条鱼,长出四肢的幼娃,用肺呼吸,可见幼体和成体形态不同,D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青蛙的生殖和发育,比较简单,熟记即可,青蛙的幼体生活在水里,青蛙的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幼娃逐渐发育成蛙,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上相差很大,为变态发育。
11.(2021·龙东)以下昆虫的发育方式与家蚕相同的是( )
A.蝗虫 B.蝴蝶 C.蚱蜢 D.蟋蟀
【答案】B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ACD、蝗虫、蚱蜢、蟋蟀发育经历了卵、若虫和成虫三个时期,都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不符合题意;
B、蝴蝶和家蚕发育经历了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的发育,都属于完全变态发育,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昆虫的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①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蚊子、苍蝇、家蚕、菜粉蝶等。
②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如蟋蟀、螳螂、蝼蛄、蝗虫等。
12.(2021·河南)黑长喙天蛾(如图)常被误认为蜂鸟,其幼虫经蛹期羽化为成虫。下列与黑长喙天蛾发育过程相同的是( )
A.蝗虫 B.螳螂 C.家蚕 D.蟋蟀
【答案】C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蝗虫、螳螂、蟋蟀的生殖和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这样的变态发育称为不完全变态发育;家蚕、黑长喙天蛾的生殖和发育都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变态发育称为完全变态发育。
故答案为:C。
【分析】昆虫的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①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蚊子、苍蝇、家蚕、菜粉蝶等。
②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如蟋蟀、螳螂、蝼蛄、蝗虫等。
13.(2021·昆明)地中海实蝇是一种危害水果和疏菜的害虫,其发育过程为完全变态,经历的时期是( )
A.卵→幼虫→蛹→成虫 B.卵→蛹→幼虫→成虫
C.卵→若虫→成虫 D.卵→若虫→蛹
【答案】A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地中海实蝇是一种危害水果和疏菜的害虫,其发育过程为完全变态,经历的时期应该是:卵→幼虫→蛹→成虫。选项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昆虫的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①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蚊子、苍蝇、家蚕、菜粉蝶等。
②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如蟋蟀、螳螂、蝼蛄、蝗虫等。
14.(2021·广东)下列关于水螅、蚯蚓、蜗牛和蝴蝶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水螅身体呈辐射对称,能从各方向捕食和防御
B.蚯蚓身体光滑不分节,靠疣足在土里运动
C.蝴蝶的发育过程包括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
D.除有壳的蜗牛外,其它三种都属软体动物
【答案】A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动物类群特征(综合)
【解析】【解答】A、水螅属于腔肠动物,身体结构简单、辐射对称,能从各方向捕食和防御,消化道有口无肛门,A说法正确。
B、蚯蚓身体由环状体节组成,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靠刚毛和肌肉运动,B说法错误。
C、蝴蝶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过程包括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C说法错误。
D、水螅属于腔肠动物,蚯蚓属于环节动物,蜗牛身体柔软,属于软体动物,D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动物类群的基本特征、昆虫的发育过程,比较简单,熟记基础知识是关键,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结构简单、辐射对称、消化道有口无肛门,内有消化腔;环节动物身体由许多环状体节组成,但与节肢动物不同,节肢动物身体分布,足和触角均分节,体表有外骨骼,环节动物没有专门的运动和呼吸器官,靠湿润的体壁呼吸,所以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节肢动物因为有外骨骼减少了体内水分的散失,另外通过体内的气管进行气体交换,运动器官发达,适于干旱的陆地生活。
15.(2021·陕西)“落日临池见蝌蚪,必知清夜有蛙鸣。”这一诗句描述了两柄动物的( )
A.生殖发育特点 B.废物排出方式
C.消化吸收环境 D.气体交换过程
【答案】A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蛙属于两栖动物,春末夏初,雄蛙鸣叫吸引雌蛙是求偶行为,这属于繁殖行为,是遗传因素决定的,因此题干中提到的“落日临池见蝌蚪,必知清夜有蛙鸣。”这一诗句描述了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特点,A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两栖动物的生殖特点,比较简单,熟记即可,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水中或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青蛙的生殖发育离不开水的限制,在水中完成受精,幼体的发育叶也在水中。
16.(2021·广安)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饲养家蚕的国家,早在四五千年前,我们的先辈就以蚕丝为原料,织出了美丽的丝绸。丝绸交易铺就的“丝绸之路”是古代沟通东、西方文化的重要纽带,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图所示家蚕发育的不同阶段,其中蝗虫没有的发育阶段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家蚕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昆虫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四个时期,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蝗虫的发育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昆虫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图所示家蚕发育的不同阶段,其中蝗虫没有的发育阶段是B项蛹。
故答案为:B。
【分析】昆虫的两种发育形式的比较:
发育方式 不同点 相同点 举例
发育过程 发育特点
完全变态发育 受精卵、幼虫、蛹、成虫 幼虫和成虫有明显的差异,有羽化现象 发育起点都是受精卵;都是有性生殖;都属于变态发育 家蚕、蚊、蝇、蜜蜂
不完全变态发育 受精卵、幼虫、成虫 幼虫和成虫相似,无羽化现象 蝗虫、蝼蛄、蟋蟀、螳螂
17.(2021·江西)三种生物的发育过程如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是蛹,②是若虫
B.蝗虫的发育需要经过①时期
C.③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D.三种生物的发育过程都属于变态发育
【答案】B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分析图片可知:①是蛹,②是若虫,③是蝌蚪。
A.昆虫的发育过程分为不完全变态发育和完全变态发育两种,其中不完全变态发育包括∶受精卵→②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而完全变态发育包括:受精卵→幼虫→①蛹→成虫四个时期,A不符合题意。
B.蝗虫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一生经历了受精卵→②若虫→成虫三个时期,比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少了蛹期,B符合题意。
C.③是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变态发育成青蛙后,青蛙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C不符合题意。
D.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成为变态发育。昆虫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两栖动物属于变态发育,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昆虫、两栖动物、鸟类的生殖发育特点异同的比较:
生物种类 生殖方式 发育方式
昆虫 有性生殖、体内受精、卵生 完全变态或不完全变态
两栖动物 有性生殖、体外受精、卵生 多为变态发育。在变态发育中,幼体离不开水
鸟类 有性生殖、体内受精、卵生 受精卵经过孵化发育成雏鸟,雏鸟发育为成鸟,没有变态发育
18.(2021·黔江)图是某昆虫发育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此昆虫的发育与家蚕相似,属于完全变态
B.此昆虫的发育与青蛙相似,属于不完全变态
C.如若此虫是一种害虫,则成虫期的危害是最大的
D.此昆虫的发育与蝗虫的发育相似,都属于完全变态
【答案】A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A.此昆虫的发育与家蚕相似,经过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A符合题意。
B.此昆虫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青蛙的发育过程为: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因此,青蛙的发育过程属于变态发育,B不符合题意。
C.如若此虫是一种害虫,成虫期取食花蜜,而幼虫期取食植物叶片且食量大,故幼虫期的危害是最大的,C不符合题意。
D.由分析可知:此昆虫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而蝗虫的发育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昆虫的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①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蚊子、苍蝇、家蚕、菜粉蝶等。
②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如蟋蟀、螳螂、蝼蛄、蝗虫等。
19.(2021·云南)下图表示蝗虫的生殖发育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是受精卵,②是幼虫(若虫),③是成虫
B.由于有外骨骼的限制,②→③要经历蜕皮过程
C.蝗虫的发育方式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D.蝗虫的生殖和发育不经历蛹期
【答案】C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A.蝗虫的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图中①是受精卵,②是幼虫(若虫),③是成虫,A不符合题意。
B.蝗虫是节肢动,体表有外骨骼,外骨骼不能随着身体的生长而生长,因此在生长过程中有蜕皮现象,B不符合题意。
C.蝗虫的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C符合题意。
D.蝗虫的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经历蛹期,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昆虫的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①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蚊子、苍蝇、家蚕、菜粉蝶等。
②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如蟋蟀、螳螂、蝼蛄、蝗虫等。
20.(2021·四川)“破茧成蝶”描述的是蝴蝶经过蛹进入成虫期,这属于( )
A.求偶现象 B.蜕皮现象 C.变异现象 D.变态发育
【答案】D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求偶现象是指追求异性,寻求配偶的现象。蜕皮现象是指节肢动物及部分爬虫类在生长过程中,一次或多次脱去外皮的现象。变异现象是指是指亲子间及子代个体间的差异现象。变态发育是指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的发育过程。“破茧成蝶”描述的是蝴蝶经过蛹进入成虫期,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发生了很大的差异性变化,因此这属于变态发育,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昆虫的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①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蚊子、苍蝇、家蚕、菜粉蝶等。
②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如蟋蟀、螳螂、蝼蛄、蝗虫等。
二、综合题
21.(2021·本溪)下图是蝗虫和家蚕的生活史图解,据图回答:
(1)家蚕也称桑蚕。它的个体发育过程要经过卵、幼虫(蚕)、蛹和成虫(蛾)四个时期,这种发育属于 发育。
(2)同家蚕发育相比,蝗虫的个体发育过程不经历的阶段是 ,蝗虫的发育属于 发育。
【答案】(1)完全变态
(2)蛹;不完全变态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1)家蚕也称桑蚕。它的个体发育过程要经过卵、幼虫(蚕)、蛹和成虫(蛾)四个时期,这种发育属于完全发育,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
(2)家蚕的个体发育过程要经过卵、幼虫(蚕)、蛹和成虫(蛾)四个时期。蝗虫的发育经历受精卵、若虫(幼虫)、成虫三个时期。因此,同家蚕发育相比,蝗虫的个体发育过程不经历的阶段是蛹,蝗虫的发育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
【分析】昆虫的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①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蚊子、苍蝇、家蚕、菜粉蝶等。
②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如蟋蟀、螳螂、蝼蛄、蝗虫等。
22.(2021·青岛)春暖花开,草木繁茂。图一表示草原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图二表示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其中甲~乙表示生物,①~⑦表示生理过程或活动。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影响草生长的阳光、土壤、水分、鼠、蛇等因素统为 。若要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生物是 。
(2)图二包含了图一中的一条食物链,从发育类型来看,生物丁和戊均为 。生物丁生来就会取食丙,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这种行为是由体内的 决定的。图中能分解有机物,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生理过程有 (填数字)。
(3)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较弱,原因是 。
【答案】(1)生态因素;分解者
(2)变态发育;遗传物质;①②④⑦
(3)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环境的组成和生态因素;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解析】【解答】(1)由图可知:丙是生产者、丁、戊、己和甲都是消费者、乙是分解者。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因此直接影响草生长的阳光、土壤、水分属于环境中影响草生活的非生物因素。鼠、蛇等因素属于环境中影响草生活的生物因素,所以图一中,影响草生长的阳光、土壤、水分、鼠、蛇等因素统为生态因素。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图中的草属于生产者;食草昆虫、鼠、青蛙、蛇、猫头鹰等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因此图中所有生物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生物是分解者。
(2)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这些食物链相互关联,就形成了食物网;图一中的食物网共有4条食物链,分别是:草→鼠→猫头鹰,草→鼠→蛇→猫头鹰,草→食草昆虫→食虫鸟→猫头鹰,草→食草昆虫→青蛙→蛇→猫头鹰。分析图二可得到的一条食物链是:丙→丁→戊→己→甲,所以图二中的丁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食草昆虫,戊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青蛙,所以从发育类型来看,生物丁和戊均为变态发育。生物丁生来就会取食丙,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这种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是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
由图二分析可知,②为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呼吸作用),①④⑦为呼吸作用,③为光合作用。故能分解有机物,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生理过程是①②④⑦。
(3)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生态系统越稳定,自动调节能力越强,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少,自动调节能力越差。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较弱,原因是该生态系统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
【分析】 图一中的植物属于生产者,各种动物属于消费者。图二中的E代表植物、D代表昆虫、C代表杂食性鸟、B代表蛇,A代表非生物成分,F代表分解者,①②③④⑥是呼吸作用;⑤是光合作用。
23.(2021·潍坊)自然界中,昆虫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蝗虫是农林害虫,蜜蜂能采蜜,家蚕能吐丝,果蝇可作为性状遗传的常用材料等。图1是蝗虫的发育过程,图2是雌雄果蝇体细胞染色体示意图。
(1)图1中蝗虫的发育过程为 ,蜕皮现象发生在图1的 (填字母)过程中。
(2)蜜蜂的行为具有一定的社会性,主要体现在 ,蜜蜂发现新的蜜源后可通过舞蹈与同伴进行 。
(3)家蚕是由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用野蚕驯化而来,驯化实质上是 的过程。家蚕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即雌性个体是异型ZW,雄性个体是同型ZZ。正常自然种群中雌雄家蚕的数量基本相等,原因是 。
(4)作为性状遗传的常用材料,果蝇与豌豆相比最突出优点是 。若要测定果蝇的基因组序列,只需测定图2中的5条即可,它们分别是 。
(5)果蝇的灰身和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基因分别用B、b表示),实验人员将若干只灰身雌果蝇与黑身雄果蝇放入培养瓶中让其随机交配,当发现有幼虫出现时,放飞亲代果蝇,一段时间后统计子代果蝇中灰身与黑身的比例为3:1。请分析出现该比例的原因 。
【答案】(1)不完全变态;C
(2)有组织、有分工;信息交流
(3)条件反射形成;雌性家蚕产生的生殖细胞中Z型和W型数量几乎相等
(4)繁殖快,易饲养,饲养容器体积;三对常染色体中的各一条染色体,和两条性染色体
(5)亲代灰身雌果蝇的基因型为BB,黑伸雄果蝇的基因型为bb,产生的子一代基因型均为Bb,子一代自由交配产生的子二代中,BB:Bb:bb=1:2:1,故灰身:黑身=3
【知识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社会行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1)图1中,蝗虫的发育过程经过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在C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其原因是体表的外骨骼不能随幼虫身体的长大而生长。
(2)蜜蜂的行为具有一定的社会性,该行为的重要特征是: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动物通过动作、声音、气味、分泌物(性外激素)进行信息交流。因此蜜蜂可以通过表演舞蹈告诉同伴蜜源的距离和方向,这是蜜蜂发现新的蜜源后可通过舞蹈与同伴进行信息交流。
(3)条件反射是动物或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家蚕是由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用野蚕驯化而来,驯化实质上是条件反射形成的过程,家蚕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即雌性个体是异型ZW,雄性个体是同型ZZ。正常自然种群中雌雄家蚕的数量基本相等,原因是雌性家蚕产生的生殖细胞中Z型和W型数量几乎相等。
(4)遗传学中常选用果蝇作为实验材料,果蝇的优点是:繁殖快,易饲养,饲养容器体积小;若要测定果蝇的基因组序列,只需测定图2中的5条即可,它们分别是三对常染色体中的各一条染色体,和两条性染色体。
(5)果蝇的灰身和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基因分别用B、b表示),实验人员将若干只灰身雌果蝇与黑身雄果蝇放入培养瓶中让其随机交配,当发现有幼虫出现时,放飞亲代果蝇,一段时间后统计子代果蝇中灰身与黑身的比例为3:1。请分析出现该比例的原因 亲代灰身雌果蝇的基因型为BB,黑伸雄果蝇的基因型为bb,产生的子一代基因型均为Bb,子一代自由交配产生的子二代中,BB:Bb:bb=1:2:1,故灰身:黑身=3:1。
【分析】(1)昆虫的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①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蚊子、苍蝇、家蚕、菜粉蝶等。
②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如蟋蟀、螳螂、蝼蛄、蝗虫等。
(2)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1 / 12021年中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全国版)-昆虫和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1)
一、单选题
1.(2021·青海)下图是某昆虫的发育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此昆虫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B.此昆虫的发育过程与蝴蝶的发育过程相同
C.若该图是家蚕的发育过程,为提高蚕丝产量应延长c时期
D.若该昆虫是一种害虫,则a时期危害最大
2.(2021·鄂州)悠悠文明史,漫漫丝绸路。小小的家蚕不仅同中华文明紧密相连,也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下列有关家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蚕蛾身体分为头部、胸部和腹部三部分
B.家蚕幼虫在发育过程中没有蜕皮现象
C.家蚕的个体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D.家蚕通过有性生殖方式繁殖后代
3.(2021·长沙)《昆虫记》详细描述了卷心菜毛虫的生长发育过程。下列描述能判断卷心菜毛虫为完全变态发育的是( )
A.卵是淡橘黄色 B.卵孵化成幼虫
C.幼虫取食卷心菜 D.幼虫结茧成蛹
4.(2021·海南)下列各项中不包含生殖现象的是( )
A.冬春雨水贵如油,莫让一滴白白流
B.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C.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D.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5.(2021·阜新)蝗虫和青蛙生殖发育的共同点是( )
A.无性生殖,变态发育 B.无性生殖,不完全变态
C.有性生殖,完全变态 D.有性生殖,变态发育
6.(2021·龙东)蚕丝能织成美丽的绸缎,家蚕吐丝的时期是( )
A.卵 B.幼虫 C.蛹 D.成虫
7.(2021·大同)如图表示蝼蛄和菜粉蝶的发育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而乙为不完全变态发育
B.甲的发育会经历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
C.图甲的③和图乙的②危害较大
D.两者都是有性生殖、体内受精,并且都有蜕皮现象
8.(2021·常德)蝗虫发育过程中,不具有的发育阶段是( )
A.受精卵 B.幼虫 C.蛹 D.成虫
9.(2021·晋中)下图是云南红河州一种树蛙的抱对现象。抱对的主要意义是有利于其( )
A.抵御敌害 B.完成体内受精
C.捕食害虫 D.提高卵的受精率
10.(2021·常州)下列关于青蛙生殖和发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体内受精 B.生殖过程可以离开水
C.幼体用鳃呼吸 D.幼体和成体形态相似
11.(2021·龙东)以下昆虫的发育方式与家蚕相同的是( )
A.蝗虫 B.蝴蝶 C.蚱蜢 D.蟋蟀
12.(2021·河南)黑长喙天蛾(如图)常被误认为蜂鸟,其幼虫经蛹期羽化为成虫。下列与黑长喙天蛾发育过程相同的是( )
A.蝗虫 B.螳螂 C.家蚕 D.蟋蟀
13.(2021·昆明)地中海实蝇是一种危害水果和疏菜的害虫,其发育过程为完全变态,经历的时期是( )
A.卵→幼虫→蛹→成虫 B.卵→蛹→幼虫→成虫
C.卵→若虫→成虫 D.卵→若虫→蛹
14.(2021·广东)下列关于水螅、蚯蚓、蜗牛和蝴蝶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水螅身体呈辐射对称,能从各方向捕食和防御
B.蚯蚓身体光滑不分节,靠疣足在土里运动
C.蝴蝶的发育过程包括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
D.除有壳的蜗牛外,其它三种都属软体动物
15.(2021·陕西)“落日临池见蝌蚪,必知清夜有蛙鸣。”这一诗句描述了两柄动物的( )
A.生殖发育特点 B.废物排出方式
C.消化吸收环境 D.气体交换过程
16.(2021·广安)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饲养家蚕的国家,早在四五千年前,我们的先辈就以蚕丝为原料,织出了美丽的丝绸。丝绸交易铺就的“丝绸之路”是古代沟通东、西方文化的重要纽带,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图所示家蚕发育的不同阶段,其中蝗虫没有的发育阶段是( )
A. B.
C. D.
17.(2021·江西)三种生物的发育过程如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是蛹,②是若虫
B.蝗虫的发育需要经过①时期
C.③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D.三种生物的发育过程都属于变态发育
18.(2021·黔江)图是某昆虫发育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此昆虫的发育与家蚕相似,属于完全变态
B.此昆虫的发育与青蛙相似,属于不完全变态
C.如若此虫是一种害虫,则成虫期的危害是最大的
D.此昆虫的发育与蝗虫的发育相似,都属于完全变态
19.(2021·云南)下图表示蝗虫的生殖发育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是受精卵,②是幼虫(若虫),③是成虫
B.由于有外骨骼的限制,②→③要经历蜕皮过程
C.蝗虫的发育方式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D.蝗虫的生殖和发育不经历蛹期
20.(2021·四川)“破茧成蝶”描述的是蝴蝶经过蛹进入成虫期,这属于( )
A.求偶现象 B.蜕皮现象 C.变异现象 D.变态发育
二、综合题
21.(2021·本溪)下图是蝗虫和家蚕的生活史图解,据图回答:
(1)家蚕也称桑蚕。它的个体发育过程要经过卵、幼虫(蚕)、蛹和成虫(蛾)四个时期,这种发育属于 发育。
(2)同家蚕发育相比,蝗虫的个体发育过程不经历的阶段是 ,蝗虫的发育属于 发育。
22.(2021·青岛)春暖花开,草木繁茂。图一表示草原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图二表示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其中甲~乙表示生物,①~⑦表示生理过程或活动。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影响草生长的阳光、土壤、水分、鼠、蛇等因素统为 。若要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生物是 。
(2)图二包含了图一中的一条食物链,从发育类型来看,生物丁和戊均为 。生物丁生来就会取食丙,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这种行为是由体内的 决定的。图中能分解有机物,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生理过程有 (填数字)。
(3)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较弱,原因是 。
23.(2021·潍坊)自然界中,昆虫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蝗虫是农林害虫,蜜蜂能采蜜,家蚕能吐丝,果蝇可作为性状遗传的常用材料等。图1是蝗虫的发育过程,图2是雌雄果蝇体细胞染色体示意图。
(1)图1中蝗虫的发育过程为 ,蜕皮现象发生在图1的 (填字母)过程中。
(2)蜜蜂的行为具有一定的社会性,主要体现在 ,蜜蜂发现新的蜜源后可通过舞蹈与同伴进行 。
(3)家蚕是由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用野蚕驯化而来,驯化实质上是 的过程。家蚕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即雌性个体是异型ZW,雄性个体是同型ZZ。正常自然种群中雌雄家蚕的数量基本相等,原因是 。
(4)作为性状遗传的常用材料,果蝇与豌豆相比最突出优点是 。若要测定果蝇的基因组序列,只需测定图2中的5条即可,它们分别是 。
(5)果蝇的灰身和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基因分别用B、b表示),实验人员将若干只灰身雌果蝇与黑身雄果蝇放入培养瓶中让其随机交配,当发现有幼虫出现时,放飞亲代果蝇,一段时间后统计子代果蝇中灰身与黑身的比例为3:1。请分析出现该比例的原因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A.如图:昆虫的一生经历了b卵、c幼虫、d蛹和a成虫四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A不符合题意。
B.蝴蝶的一生经历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因此它们的发育过程一样,B不符合题意。
C.家蚕由受精卵发育成幼虫,取食桑叶,经过4次蜕皮,停止取食桑叶,吐丝结茧,因此家蚕是在幼虫期吐丝,C不符合题意。
D.完全变态的昆虫一生c幼虫时期危害最大,这个时期主要啃食植物的叶片,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昆虫的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①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蚊子、苍蝇、家蚕、菜粉蝶等。
②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如蟋蟀、螳螂、蝼蛄、蝗虫等。
2.【答案】B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A.蚕蛾属于昆虫,昆虫的身体分为头部、胸部和腹部三部分,A不符合题意。
B.昆虫的体表具有坚硬的外骨骼,其主要作用是保护和支持内部的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散失。这是适应陆地生活的特点之一。外骨骼不能随着昆虫身体的生长而长大,所以家蚕幼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脱掉原来的外骨骼的现象,这就是蜕皮,B符合题意。
C.家蚕的个体发育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C不符合题意。
D.家蚕繁殖后代的过程中,经过了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故其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昆虫的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①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蚊子、苍蝇、家蚕、菜粉蝶等。
②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如蟋蟀、螳螂、蝼蛄、蝗虫等。
3.【答案】D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昆虫的完变态发育经过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而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两者的区别在是否经过了蛹期。所以,能判断卷心菜毛虫为完全变态发育的是:幼虫结茧成蛹。
故答案为:D。
【分析】昆虫的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①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蚊子、苍蝇、家蚕、菜粉蝶等。
②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如蟋蟀、螳螂、蝼蛄、蝗虫等。
4.【答案】A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鸟类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A.“冬春雨水贵似油,莫让一滴白白流”是说冬春雨水对庄稼的重要性,农作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须需要水,符合题意。
B.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体现了青蛙求偶的行为,不符合题意。
C.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盼母归,是鸟的育雏行为,属于生殖现象,不符合题意。
D.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中体现了家燕在屋檐下筑巢,是鸟类的筑巢行为,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生物的基本特征:
生物特征 概 念 举 例
应 激 性 指生物体遇到外界刺激时,能够作出规律性的反应。【植物和低等动物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称为应激性,而高等动物和人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称为反射。】 向日葵的花盘朝着太阳转;草履虫避开食盐、吃酸梅分泌唾液,听说酸梅分泌唾液等。
生 长 指生物体由小变大的过程。其特点是:使体重增加,体形增大。 小树长成大树;
小狗长成大狗等。
繁 殖 指生物体发育成熟并产生新个体的过程。 植物产生孢子或种子;蜻蜒点水、大猫生小猫等。
新陈代谢 指生物体在生长过程中,必须从外界不断地获取物质和能量,并把体内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它是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新陈代谢也是生物与非生物最本质的区别】
除以上特征以外,还有呼吸、排泄、遗传和变异,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并具有严紧的结构等都是属于生物的基本特征。
5.【答案】D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蝗虫的生殖和发育:经过“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这样的变态发育称为不完全变态发育。春末夏初,是青蛙的繁殖季节。雌雄蛙分别把卵细胞和精子排到水中,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这种方式称为体外受精。青蛙的发育过程为: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因此,青蛙在生殖发育方式属于有性生殖、体外受精、卵生,发育过程属于变态发育。所以,蝗虫和青蛙生殖发育的共同点是有性生殖,变态发育。
故答案为:D。
【分析】昆虫、两栖动物和鸟类的生殖和发育方式:
生物种类 生殖方式 发育方式
昆虫 有性生殖、体内受精 完全变态或不完全变态
两栖动物 有性生殖、体外受精 多为变态发育。在变态发育中,幼体离不开水
鸟类 有性生殖、体内受精 受精卵→雏鸟→成鸟,没有变态发育
6.【答案】B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家蚕的发育过程为: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为完全变态发育,家蚕由受精卵发育成幼虫,取食桑叶,经过4次蜕皮,停止取食桑叶,吐丝结茧,要使蚕丝产量提高,应设法延长家蚕发育的幼虫期,增加其体内的营养物质,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昆虫的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①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蚊子、苍蝇、家蚕、菜粉蝶等。
②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如蟋蟀、螳螂、蝼蛄、蝗虫等。
7.【答案】A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AB、图甲中①受精卵、②若虫、③成虫,图乙中①受精卵、②幼虫、③蛹、④成虫。AB、甲图表示蝼蛄的发育过程经过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乙图表示菜粉蝶的发育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属于完全变态发育,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
C、甲图的③成虫期对农作物危害较大,乙的②幼虫期对农作物危害较大,C不符合题意;
D、甲乙都是有性生殖,体内受精,并且都有蜕皮现象,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昆虫的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①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蚊子、苍蝇、家蚕、菜粉蝶等。
②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如蟋蟀、螳螂、蝼蛄、蝗虫等。
8.【答案】C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蝗虫是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因此蝗虫发育过程中,不具有的发育阶段是蛹。
故答案为:C。
【分析】昆虫的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①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蚊子、苍蝇、家蚕、菜粉蝶等。
②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如蟋蟀、螳螂、蝼蛄、蝗虫等。
9.【答案】D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青蛙是雌雄异体,在水中体外受精,即精子和卵细胞在水里完成受精,因此雌雄树蛙抱对,有利于雌蛙、雄蛙同时排出卵细胞、精子,增加精子与卵的结合机会,从而提高了受精率,可见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青蛙的生殖和发育,比较简单,熟记:在青蛙的生殖季节,雄蛙会发出鸣叫声,吸引雌蛙前来抱对,抱对的目的是促进两性生殖细胞同时排出,两性生殖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这样做有利于雌蛙、雄蛙同时排卵、排精,提高了受精率,受精卵在水中发育,经过变态发育:蝌蚪、幼蛙、成蛙四个阶段。
10.【答案】C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A、在青蛙生殖季节,雌蛙和雄蛙抱对,将精子和卵细胞产在水中,在水中完成体外受精,受精卵的发育也在水里完成,可见A说法错误。
B、青蛙是在水中完成体外受精的,受精卵的发育也在水里完成,没有离开水的限制,可见B说法错误。
C、受精卵孵化成蝌蚪,刚孵化的蝌蚪用鳃呼吸,用鳍游泳,C说法正确。
D、蝌蚪有一条扁而长的尾,用头部的两侧的鳃呼吸,长出内鳃的蝌蚪,外形像一条鱼,长出四肢的幼娃,用肺呼吸,可见幼体和成体形态不同,D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青蛙的生殖和发育,比较简单,熟记即可,青蛙的幼体生活在水里,青蛙的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幼娃逐渐发育成蛙,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上相差很大,为变态发育。
11.【答案】B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ACD、蝗虫、蚱蜢、蟋蟀发育经历了卵、若虫和成虫三个时期,都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不符合题意;
B、蝴蝶和家蚕发育经历了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的发育,都属于完全变态发育,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昆虫的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①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蚊子、苍蝇、家蚕、菜粉蝶等。
②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如蟋蟀、螳螂、蝼蛄、蝗虫等。
12.【答案】C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蝗虫、螳螂、蟋蟀的生殖和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这样的变态发育称为不完全变态发育;家蚕、黑长喙天蛾的生殖和发育都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变态发育称为完全变态发育。
故答案为:C。
【分析】昆虫的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①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蚊子、苍蝇、家蚕、菜粉蝶等。
②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如蟋蟀、螳螂、蝼蛄、蝗虫等。
13.【答案】A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地中海实蝇是一种危害水果和疏菜的害虫,其发育过程为完全变态,经历的时期应该是:卵→幼虫→蛹→成虫。选项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昆虫的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①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蚊子、苍蝇、家蚕、菜粉蝶等。
②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如蟋蟀、螳螂、蝼蛄、蝗虫等。
14.【答案】A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动物类群特征(综合)
【解析】【解答】A、水螅属于腔肠动物,身体结构简单、辐射对称,能从各方向捕食和防御,消化道有口无肛门,A说法正确。
B、蚯蚓身体由环状体节组成,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靠刚毛和肌肉运动,B说法错误。
C、蝴蝶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过程包括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C说法错误。
D、水螅属于腔肠动物,蚯蚓属于环节动物,蜗牛身体柔软,属于软体动物,D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动物类群的基本特征、昆虫的发育过程,比较简单,熟记基础知识是关键,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结构简单、辐射对称、消化道有口无肛门,内有消化腔;环节动物身体由许多环状体节组成,但与节肢动物不同,节肢动物身体分布,足和触角均分节,体表有外骨骼,环节动物没有专门的运动和呼吸器官,靠湿润的体壁呼吸,所以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节肢动物因为有外骨骼减少了体内水分的散失,另外通过体内的气管进行气体交换,运动器官发达,适于干旱的陆地生活。
15.【答案】A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蛙属于两栖动物,春末夏初,雄蛙鸣叫吸引雌蛙是求偶行为,这属于繁殖行为,是遗传因素决定的,因此题干中提到的“落日临池见蝌蚪,必知清夜有蛙鸣。”这一诗句描述了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特点,A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两栖动物的生殖特点,比较简单,熟记即可,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水中或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青蛙的生殖发育离不开水的限制,在水中完成受精,幼体的发育叶也在水中。
16.【答案】B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家蚕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昆虫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四个时期,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蝗虫的发育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昆虫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图所示家蚕发育的不同阶段,其中蝗虫没有的发育阶段是B项蛹。
故答案为:B。
【分析】昆虫的两种发育形式的比较:
发育方式 不同点 相同点 举例
发育过程 发育特点
完全变态发育 受精卵、幼虫、蛹、成虫 幼虫和成虫有明显的差异,有羽化现象 发育起点都是受精卵;都是有性生殖;都属于变态发育 家蚕、蚊、蝇、蜜蜂
不完全变态发育 受精卵、幼虫、成虫 幼虫和成虫相似,无羽化现象 蝗虫、蝼蛄、蟋蟀、螳螂
17.【答案】B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分析图片可知:①是蛹,②是若虫,③是蝌蚪。
A.昆虫的发育过程分为不完全变态发育和完全变态发育两种,其中不完全变态发育包括∶受精卵→②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而完全变态发育包括:受精卵→幼虫→①蛹→成虫四个时期,A不符合题意。
B.蝗虫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一生经历了受精卵→②若虫→成虫三个时期,比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少了蛹期,B符合题意。
C.③是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变态发育成青蛙后,青蛙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C不符合题意。
D.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成为变态发育。昆虫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两栖动物属于变态发育,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昆虫、两栖动物、鸟类的生殖发育特点异同的比较:
生物种类 生殖方式 发育方式
昆虫 有性生殖、体内受精、卵生 完全变态或不完全变态
两栖动物 有性生殖、体外受精、卵生 多为变态发育。在变态发育中,幼体离不开水
鸟类 有性生殖、体内受精、卵生 受精卵经过孵化发育成雏鸟,雏鸟发育为成鸟,没有变态发育
18.【答案】A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A.此昆虫的发育与家蚕相似,经过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A符合题意。
B.此昆虫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青蛙的发育过程为: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因此,青蛙的发育过程属于变态发育,B不符合题意。
C.如若此虫是一种害虫,成虫期取食花蜜,而幼虫期取食植物叶片且食量大,故幼虫期的危害是最大的,C不符合题意。
D.由分析可知:此昆虫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而蝗虫的发育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昆虫的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①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蚊子、苍蝇、家蚕、菜粉蝶等。
②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如蟋蟀、螳螂、蝼蛄、蝗虫等。
19.【答案】C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A.蝗虫的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图中①是受精卵,②是幼虫(若虫),③是成虫,A不符合题意。
B.蝗虫是节肢动,体表有外骨骼,外骨骼不能随着身体的生长而生长,因此在生长过程中有蜕皮现象,B不符合题意。
C.蝗虫的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C符合题意。
D.蝗虫的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经历蛹期,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昆虫的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①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蚊子、苍蝇、家蚕、菜粉蝶等。
②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如蟋蟀、螳螂、蝼蛄、蝗虫等。
20.【答案】D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求偶现象是指追求异性,寻求配偶的现象。蜕皮现象是指节肢动物及部分爬虫类在生长过程中,一次或多次脱去外皮的现象。变异现象是指是指亲子间及子代个体间的差异现象。变态发育是指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的发育过程。“破茧成蝶”描述的是蝴蝶经过蛹进入成虫期,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发生了很大的差异性变化,因此这属于变态发育,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昆虫的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①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蚊子、苍蝇、家蚕、菜粉蝶等。
②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如蟋蟀、螳螂、蝼蛄、蝗虫等。
21.【答案】(1)完全变态
(2)蛹;不完全变态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1)家蚕也称桑蚕。它的个体发育过程要经过卵、幼虫(蚕)、蛹和成虫(蛾)四个时期,这种发育属于完全发育,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
(2)家蚕的个体发育过程要经过卵、幼虫(蚕)、蛹和成虫(蛾)四个时期。蝗虫的发育经历受精卵、若虫(幼虫)、成虫三个时期。因此,同家蚕发育相比,蝗虫的个体发育过程不经历的阶段是蛹,蝗虫的发育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
【分析】昆虫的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①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蚊子、苍蝇、家蚕、菜粉蝶等。
②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如蟋蟀、螳螂、蝼蛄、蝗虫等。
22.【答案】(1)生态因素;分解者
(2)变态发育;遗传物质;①②④⑦
(3)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环境的组成和生态因素;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解析】【解答】(1)由图可知:丙是生产者、丁、戊、己和甲都是消费者、乙是分解者。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因此直接影响草生长的阳光、土壤、水分属于环境中影响草生活的非生物因素。鼠、蛇等因素属于环境中影响草生活的生物因素,所以图一中,影响草生长的阳光、土壤、水分、鼠、蛇等因素统为生态因素。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图中的草属于生产者;食草昆虫、鼠、青蛙、蛇、猫头鹰等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因此图中所有生物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生物是分解者。
(2)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这些食物链相互关联,就形成了食物网;图一中的食物网共有4条食物链,分别是:草→鼠→猫头鹰,草→鼠→蛇→猫头鹰,草→食草昆虫→食虫鸟→猫头鹰,草→食草昆虫→青蛙→蛇→猫头鹰。分析图二可得到的一条食物链是:丙→丁→戊→己→甲,所以图二中的丁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食草昆虫,戊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青蛙,所以从发育类型来看,生物丁和戊均为变态发育。生物丁生来就会取食丙,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这种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是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
由图二分析可知,②为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呼吸作用),①④⑦为呼吸作用,③为光合作用。故能分解有机物,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生理过程是①②④⑦。
(3)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生态系统越稳定,自动调节能力越强,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少,自动调节能力越差。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较弱,原因是该生态系统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
【分析】 图一中的植物属于生产者,各种动物属于消费者。图二中的E代表植物、D代表昆虫、C代表杂食性鸟、B代表蛇,A代表非生物成分,F代表分解者,①②③④⑥是呼吸作用;⑤是光合作用。
23.【答案】(1)不完全变态;C
(2)有组织、有分工;信息交流
(3)条件反射形成;雌性家蚕产生的生殖细胞中Z型和W型数量几乎相等
(4)繁殖快,易饲养,饲养容器体积;三对常染色体中的各一条染色体,和两条性染色体
(5)亲代灰身雌果蝇的基因型为BB,黑伸雄果蝇的基因型为bb,产生的子一代基因型均为Bb,子一代自由交配产生的子二代中,BB:Bb:bb=1:2:1,故灰身:黑身=3
【知识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社会行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1)图1中,蝗虫的发育过程经过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在C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其原因是体表的外骨骼不能随幼虫身体的长大而生长。
(2)蜜蜂的行为具有一定的社会性,该行为的重要特征是: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动物通过动作、声音、气味、分泌物(性外激素)进行信息交流。因此蜜蜂可以通过表演舞蹈告诉同伴蜜源的距离和方向,这是蜜蜂发现新的蜜源后可通过舞蹈与同伴进行信息交流。
(3)条件反射是动物或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家蚕是由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用野蚕驯化而来,驯化实质上是条件反射形成的过程,家蚕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即雌性个体是异型ZW,雄性个体是同型ZZ。正常自然种群中雌雄家蚕的数量基本相等,原因是雌性家蚕产生的生殖细胞中Z型和W型数量几乎相等。
(4)遗传学中常选用果蝇作为实验材料,果蝇的优点是:繁殖快,易饲养,饲养容器体积小;若要测定果蝇的基因组序列,只需测定图2中的5条即可,它们分别是三对常染色体中的各一条染色体,和两条性染色体。
(5)果蝇的灰身和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基因分别用B、b表示),实验人员将若干只灰身雌果蝇与黑身雄果蝇放入培养瓶中让其随机交配,当发现有幼虫出现时,放飞亲代果蝇,一段时间后统计子代果蝇中灰身与黑身的比例为3:1。请分析出现该比例的原因 亲代灰身雌果蝇的基因型为BB,黑伸雄果蝇的基因型为bb,产生的子一代基因型均为Bb,子一代自由交配产生的子二代中,BB:Bb:bb=1:2:1,故灰身:黑身=3:1。
【分析】(1)昆虫的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①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蚊子、苍蝇、家蚕、菜粉蝶等。
②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如蟋蟀、螳螂、蝼蛄、蝗虫等。
(2)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