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秋学期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教学资料【课件+教(学)案】: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文档属性

名称 2012年秋学期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教学资料【课件+教(学)案】: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7-11 15:52:28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草 堂 留 后 世
诗 圣 著 千 秋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社会病态,振笔疾呼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百姓疾苦,震撼人心
茅屋 秋风 破
杜甫



杜甫:唐代诗人,字子美,自号杜陵野老。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后人尊他为“诗圣”,他的作品被称作“诗史”,1982年,世界和平理事会把他列入“世界文化名人”行列。
作 者 简 介
写 作 背 景
唐代中期爆发“安史之乱”,导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759年,杜甫一家辗转流落到四川成都,靠朋友的资助在浣花溪畔盖了一所茅屋,暂时有了安身之处,但生活依旧是清苦的。两年后的一个秋天,一场暴风雨把杜甫的茅屋上的茅草吹得七零八落,导致一家人在冷雨淋漓中度过了一个难眠之夜。此情此景让杜甫感慨万分,于是写诗抒怀。
解     题
“茅屋”,即杜甫于肃宗上元年(760),在朋友帮助下,在成都浣花溪边盖起草堂。
歌,古诗体裁之一,通称“歌行体”。
因“茅屋为秋风所破”而“歌”,这是一首即事抒情诗。
自读要求:
 1、 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节奏,读出感情.
2、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大意。
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诗歌每一小节的内容,并尝试给每一小节加一个小标题。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
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
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秋风破屋
群童抢茅
长夜沾湿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期盼广厦
八月秋高风怒号,
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
高者挂罥长林梢,
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
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
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
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
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
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合作探究(一):
1.这首诗的前三段以叙事为主,没有直接抒写自己的感情,而是寓情与客观描写之中,说说前三段在叙事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2.最后一段,诗人直抒胸臆,写诗人的理想和愿望.这一段与前三段的叙事有什么联系




自己
天下寒士








秋风破屋
群童抢茅
长夜沾湿
广厦千万间
杜甫忧国忧民的
诗歌名句: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
穷年忧黎元,
叹息肠内热。
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
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
奇思 妙想
假如杜甫穿越
时空隧道来到我们
面前,你有什么话
要对他说?
请展开丰富想
象,说一段话。
想一想
生 活 链 接
   杜甫生活在唐代的动乱年间,他对国家的关心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
  在当今安定繁荣的社会生活中,我们该如何表现自己的爱国之情呢?
作业
假如杜甫真的
来到我们面前,他
肯定能用他那美丽
的诗篇歌颂我们的
新生活。请你以杜
甫的口吻写出新时
代的新景象、新感
受。(文体不限)
写一写
杜甫草堂长留人间
杜甫诗篇光芒永照课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文备课组
教学案部分 教学活动和思路
【学习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体味诗歌的意境。2.感受作者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3.背诵诗歌。【学习重、难点】1.有感情的朗读、体味诗歌的意境。2.感受作者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学法指导】朗读品味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预习导学:1.读课文3遍,标上节数。2.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布衣、少陵野老,有《杜工部集》。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759年,安史之乱未定,关内又大饥,遂弃官带领全家辗转西行,历尽险阻,备尝艰辛,亲眼看到人民的疾苦,先后写出诸如“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之类反映战乱的组诗。他的代表作品有《兵车行》、《春望》、《北征》、《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本文选自《杜工部诗》。 杜甫的诗题材丰富,内容深刻,其诗直接反映了唐朝“安史之乱”时期的社会现实,十分真实地反映了劳动人民深受战乱之苦和颠沛流离的生活,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情怀,获得“诗史”的美誉,又被称为“诗圣”。郭沫若题成都杜甫草堂诗史堂联:世上疮痍,诗中圣哲,社会病态,振笔疾呼。//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百姓疾苦,震撼人心。   3解题:
“……为……所……”是一个被动句式。茅屋被风吹破,风卷走了屋上的茅草。全诗写风卷茅草,雨夜难眠等情景,以及由此产生的联想。歌,歌行体,是古代乐府诗的一种体裁。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富于变化。 4.了解时代背景: 唐代中期爆发“安史之乱”,导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杜甫是这场动乱的亲历者和受害者,杜甫生于士大夫家庭,怀有“致君尧舜上”的理想,却因奸臣李林甫当道,屡试不第,756年才得一小官,“安史之乱”时被俘,丢官坐牢,757年他冒死出逃,投奔肃宗,任左拾遗。759年,关内大饥,遂弃官西行,举家从中原出发,一家辗转流落到四川成都,靠朋友的资助在西郊浣花溪畔盖一间茅屋栖身。两年后的一个秋天,一场暴风雨把杜甫的茅屋上的茅草吹得七零八落,临时居所被毁,一家人在凄风冷雨中忍饥挨冻,度过了难眠之夜。此情此景让杜甫痛心、无奈、悲愤,一位曾经发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样的豪言壮语,满怀理想、满腹才华的诗人,却落得如此境地。正是在这样穷困潦倒的艰难处境下,杜甫长夜难眠,思绪万千,写下了这首千古绝唱的伟大诗篇。 5. 给加粗字注音:茅屋为 秋风所破歌 怒号 三重 茅 长 林梢 飘转 丧 乱 广厦 俄顷 大庇 见 此屋 挂罥 庇 护 突兀 布衾 三重 茅 沉塘坳 6.朗读课文,对照注释翻译课文。找出你不懂的字词句。7.再读课文,给每节加一个小标题,并能初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二、课堂助学:1.导入新课:2.学生展示预习成果。(预习题2到5题)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本诗,思考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4.疏通文意:(译文)八月,秋已深了,大风怒吼,把我屋上的几层茅草都卷走了。茅草翻飞,飞过江去,散落在江边上,其中飞得高的茅草,挂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茅草,飘飘悠悠,落在深塘的水边。南边村庄上的一群儿童,欺侮我年老体弱,竟忍心如此当面作“贼”,公开地抱着散落在地的茅草,溜进竹林里去。由于唇焦口干已不能再呼喊,只好拄着拐杖回来,独自叹息。一会儿,风停了,云层墨黑,秋天的天空乌云密布,天也渐近黄昏,黑了下来。盖了多年的布被,又硬又冷,像铁似的,娇惯的儿子因为睡相不好,把被里子都蹬破了。因为屋漏,床头没有一块干燥的地方,可如麻似的密集的雨点仍旧下个不停。我自从经过安史之乱后,一直睡眠不好,这漫长的黑夜,到处都是湿漉漉的,如何挨到天亮呢!哪里能得到千万间高大的房屋,普遍地遮蔽天下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都喜笑颜开,而高大的房屋在风雨中岿然不动,安稳如山!啊!什么时候我眼前能耸立这样高大的房屋,我自己即使茅屋独破,受冻至死,也是心满意足的!5.整体感知:(1)本诗所写的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诗中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秋天 在四川成都杜甫住的茅草房里 忧国忧民的情感。(2)“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可是当时杜甫写作此诗的时候才49岁啊,为什么用了一个“老”字呢?体现了诗人饱经战乱之苦,是未老先衰、心力憔悴。(3)4.群童抱茅单是“欺我老无力”吗?这一情节对后文有何作用? 不是。因为社会动荡导致老百姓穷困。是结尾的伏笔。(4)“归来倚仗自叹息”,他叹息什么?一叹自己命苦,茅屋被风吹破。接下来的日子该怎么过。二叹周围的人苦,还有很多像自己一样的穷苦人; 三叹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5)文中的哪两个句子表现了作者的痛苦难眠的心情?(或由较为客观的记叙、描写过渡到直接抒情、议论的关键诗句是哪一句?)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6)“长夜沾湿何由彻?”漫漫长夜,杜甫无法入眠,他在想些什么呢?杜甫自己受冻还为别人考虑,“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不仅只是写自己的不幸,而是推己及人,想到在这风雨之夜,普天之下还有更多人像他这样处于困苦(或者更糟糕)的境地。6.再读课文。合作交流:(1)请在诗中分别找出写景记事部分和直抒胸臆部分。并分别用四字词语概括四段的内容,作者心情怎样?这感情的表达又有什么联系和变化? 第1到3段写景记事,第4段直抒胸臆。秋风破屋 (心情苦痛) — 群童抱茅(无可奈何)— 长夜沾湿(忧思不绝)— 愿得广厦(心怀天下)情感升华,由记叙一家之苦到抒发忧国忧民之情(2)本文语言鲜明,用词生动准确,富有浓烈的感彩,请你从文中找出这样的词、句进行赏析。讨论明确:“雨脚如麻”的“麻”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雨点密集,密密麻麻。“冷似铁”中的“铁”字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被子很陈旧,很脏——长期颠沛流离,没有时间洗,或者没有钱买,只有一床被子,没法拆洗;很冷,很硬——如果洗得干干净净就不硬了,这体现了杜甫的生活很困窘。(3)由此可见,杜甫是一个怎样的人? 杜甫一向关心人民疾苦,他的诗素有“诗史”之称,但为什么在这首诗中他却一反常态,只写自己的个人遭遇 谈谈你的理解。诗人以小见大,推己及人,希冀“广厦千万间”,使“天下寒士俱欢颜”,表达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忧国忧民的深沉情感。7.总结:全诗描写自己饱经离乱、困苦凄凉的生活,体现自己要让天下寒士得到欢乐的情怀,由己及人感人至深,特别是最后一段集中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崇高思想境界。8.拓展延伸:(1)你对杜甫同主题的诗歌知多少?国破山何在,城春草木深。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2)其他“古仁人”忧国忧民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三、课堂巩固:阅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回答问题。
1.对“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A 这是诗人幽默风趣的写法,既活灵活现地描绘出南村群童的顽皮,又巧妙含蓄地刻画了自己因年迈而无力改变现状的那种无可奈何的微妙心理。B 南村群童竟然不知道“我”是著名的“诗圣”,表达了“我”对他们年少无知的不满。C 南村群童连不值钱的茅草都抢,可见当时人们的生活贫困到了何种程度。D 称之为“盗贼”,表达了诗人对南村群童不良行为的强烈愤恨。2.这首诗从体裁上说属于 古体诗。作者杜甫,字子美,祖籍襄阳,出生于河南巩县,一度在长安南少陵附近居住,曾自称 少陵野老 ,后世称其为“杜少陵”,安史之乱后入蜀,一度挂着检校工部员外郎的官衔,因此后人又称他为 杜工部 。他是我国唐代伟大的 现实 主义诗人,当时人称 诗圣 。其诗显示了唐帝国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此又被后人称为 诗史 。 3.这首诗中作者描写风的威势的动词有怒号、卷、飞、渡、洒、挂罥、飘转、沉 4.“自经自经丧乱少睡眠”一句中“丧乱”指 安史之乱 事件。5. 根据要求用原文填空:(1)体现作者崇高理想的句子是安得……欢颜。(2)表现杜甫为理想而献身的伟大情怀的诗句是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3)写诗人无可奈何的一句是_唇焦口燥呼不得。(4)“倚杖”与“老无力”相照应.6.此诗选自《杜诗详注》,题目中的“ 歌”字代表了诗的体裁,诗中流露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7.诗一开始就单刀直入地具体描写茅屋为秋风所破的情状,既显示风力之大,又描绘出茅飞之状,更见诗人的焦急和痛苦之情。结尾诗人由自己的困苦推及“__天下寒士”, 表示宁愿“吾庐独破”受冻至死,也要使天下人得到安乐,体现了诗人对人民苦难的同情。8.王安石在《子美画像》诗中说:“宁令吾庐独破受冻死,不忍四海赤子寒飕飕。伤屯悼屈止一身,嗟时之人我所羞。所以见公画,再拜涕泗流。”本文中的哪些诗句与王安石的话相照应? 安得广……亦足。9.(1)“自经丧乱少睡眠, 长夜沾湿何由彻”的意思是 我自从经过安史之乱后,一直睡眠不好,这漫长的黑夜,到处都是湿漉漉的,如何挨到天亮呢!(2)将诗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一句译成现代汉语。哪里能得到千万间高大的房屋,普遍地遮蔽天下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都喜笑颜开。10.本文中写景渲染诗人暗淡悲惨的处境的句子是什么?表现诗人高尚情操和博大胸怀、崇高理想的句子是什么?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11.“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句话表现了诗人 兼爱天下、悲天悯人的博大胸襟和纯真心灵的思想。12.“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深刻含义是:此句是全诗的画龙点睛之笔,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忧国忧民的理想和愿望,反映了诗人人格的伟大与高尚。13.读了这首诗,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用诗中的句子描绘一下。示例:舍己为人——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1)年老体弱——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2)生活贫困——布衾多年冷似铁。(床头屋漏无干处)(3)忧心国事——自经丧乱少睡眠。(4)关心天下“寒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任意写出三处即可) 14.你还学过杜甫的哪些诗?把你认为很有名的句子写出至少四句来。(不是同一首的,还要注明出处,如: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夜喜雨》)(1)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绝句(一)》(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望》(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4)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绝句(二)》(5)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江畔独步寻花》等。 四、作业:1.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并默写诗歌。2.以“秋风卷我屋上茅,群童公然抱茅去”为情节的开端,以“床头屋漏夜难眠”为情节的发展展开想象,将该诗改写成一篇600字左右完整的故事。
教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