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5.加减混合课件+教案+反思(共1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5.加减混合课件+教案+反思(共1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9-23 19:58:44

文档简介

《连加 连减》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课本第67页的内容及第68页“练习十五”第1、2、3、5题。
教学目标
1.理解加减混合所表示的意义,掌握加减混合的计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加减混合计算。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加减混合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正确进行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理解加减混合所表示的意义,学会用加减混合运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复习旧知,知识衔接
课件展示连加、连减的题目。
老师:这里有两组口算练习,你能快速算出它们的结果吗?
【学情预设】引导学生说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老师:计算连加、连减算式时,要按照什么样的顺序呢?(学生回答:按从左到右的顺序来计算)
【设计意图】复习连加、连减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为本节课学习加减混合运算打好基础。
2.创设故事情节,引入新知
小猫吃鱼(二):加菲猫很喜欢吃鱼,乔恩觉得加菲猫要减肥了,所以不想给加菲猫吃8条鱼,第一次喂了加菲猫3条鱼,第二次喂了2条鱼,此时加菲猫还想吃3条鱼,但是被乔恩拿走了。那么,还剩几条鱼?
老师:那么今天就让我们继续学习探讨吧!
【设计意图】通过对连加连减的复习并让学生说出运算过程,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为新旧知识迁移类推创造了条件,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爱表现,以问题、情境图引入新课,通过声情并茂的故事讲解对学生形成刺激,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心理需求,进而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自主探索,发现新知
过渡语:同学们对已学的连加、连减知识掌握得真不错,同学们表现很棒,老师带同学们去天鹅湖看一看, 你想象一下,天鹅湖是什么样的?天鹅湖有蓝蓝的湖水,雪白的云朵映于其中,湖边是碧绿的青草,色彩绚丽的小花。有几只美丽的天鹅在湖里自由自在地游玩。这时又飞来了几只天鹅。休息一阵后,有2只天鹅飞走了。
感知先加后减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课件出示教材第67页情境图一。
(1)理解图意。
老师:请你仔细观察,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
【学情预设】学生通过观察,依次得到以下信息:湖里原来有4只天鹅,飞来3只后,又飞走2只。
老师:你能完整地说一说图中的信息,再提出一个问题吗?
【学情预设】学生完整表达:湖里原来有4只天鹅,飞来3只后,又飞走2只。湖里现在有多少只天鹅?
【设计意图】将静态的情境图以动画演示的方式分步呈现,让学生置身其中,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认真观察,自己叙述,理解题意,训练学生的思考力和表达力。
(2)尝试列式。
老师:同学们,求现在湖里有多少只天鹅用什么方法计算?你能用算式把天鹅飞来、飞走的过程表示出来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依次演示“原来有4只天鹅,先飞来了3只,然后又飞走了2只”及列算式“4+3-2”的过程。
老师:请你结合图来说一说这道算式表示的含义。
【学情预设】引导学生说出:4表示湖里原来有4只天鹅,飞来3只,就用4+3来表示,又飞走2只,就再减去2,求的就是湖里现在有多少只天鹅。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照情境图说一说“4+3-2”表示的含义,加深学生对混合算式的认识。
老师:同学们观察这道算式与前几节课我们学习的连加、连减有什么不同?
【学情预设】连加、连减一道题里只有加或者减,而这道题里既有加又有减。
老师:那你能不能像连加、连减一样给这种题起一个名字。
【学情预设】加减,有加有减,加减混合……
老师:像这样既有加法又有减法的运算,我们把它叫做加减混合。
(3)初步理解加减混合的意义及其运算顺序。
老师:同学们,从图上可以看出4+3-2的结果是多少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情预设】学生说出:先算4+3=7,再算7-2=5。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演示先加后减的混合算式的运算顺序,并写出第一步的得数7。及第二步的得数5。
老师:“7”是怎么来的?为什么用“7-2”?
【学情预设】联系情境图引导学生说出:7表示飞来了3只天鹅后一共有7只天鹅,又飞走2只,就用7-2。
【设计意图】结合图中反映的湖里天鹅只数的变化过程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学习先减后加
课件展示教材第67情境图的第二组图。
(1)理解图意。
老师:第二天,这几只美丽的天鹅又飞到了这个美丽的湖边,他们发生了怎样的情况呢谁来说一说?请你仔细观察,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学情预设】引导学生完整表达:湖里原来有4只天鹅,飞走2只后,又飞来3只。湖里现在有多少只天鹅?
(2)尝试列式并计算。
老师:同学们,求现在有多少只天鹅用什么方法计算?你能用算式把天鹅飞走、飞来的过程表示出来吗?
【学情预设】4-2+3。
老师:请你结合图来说一说这道算式表示的含义。
【学情预设】引导学生说出:4表示湖里原来有4只天鹅,飞走2只,就用4-2来表示,又飞来3只,就再加上3,求的就是湖里现在有多少只天鹅。
老师:(指着算式4+3-2和4-2+3)第一个算式大家会算了,第二个算式又该怎么算呢?请同学们自己想办法解决。
【学情预设】学生说出:先算4-2=2,再算2+3=5。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算式中用线标明运算顺序,并写出第一步的得数2。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演示先减后加的混合算式的运算顺序,并写出第一步的得数2。及第二步的得数5。
(3)观察比较,总结运算顺序。
老师:请仔细观察4+3-2和4-2+3这两道算式的计算过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情预设1】第一道算式是先算加法再算减法,第二道算式是先算减法再算加法。
【学情预设2】它们都是从左往右算。
老师:同学们真棒,看了两幅画面,就自己解决了加减混合运算的问题,你们真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
(4)小结。学生完成教材第67页情境图中算式的填写。
老师:关于加减混合运算,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吗?你认为计算时关键要记住哪个数?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说出计算时要注意运算顺序,要记住第一步算出的得数。
【设计意图】通过两个情境问题的解决,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和情境图自主探索,理解加减混合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并围绕第一步计算的结果展开讨论,深化学生对加减混合运算的认识。
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67页“做一做”。
老师:调皮的小鸭河边跑来跑去,鸭妈妈数不清,你能帮它算一算吗?请你仔细观察,完整地说一说图的意思。
【学情预设】学生会说出:水里原来有6只小鸭,来了3只,又走了4只,现在水里有几只小鸭?
老师: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后先跟同桌交流,再集体汇报。
【学情预设】学生会列出算式6+3-4=5。(教师追问: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设计意图】根据情境图正确列式计算,为以后学习看图列式计算打基础。
2.完成教材第68页“练习十五”第1、2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学情预设】让学生说出计算的顺序,第一步的得数是多少,第二步怎么算。在田字格里抄写算式时,提醒学生注意格式。
【设计意图】通过计算,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
3.完成教材第68页“练习十五”第3题
学生完成后集体订正。汇报时,让学生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出现错例时可以让学生讨论,找出错误的原因。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加减混合运算顺序的掌握,提高运算能力。
4.完成教材第68页“练习十五”第5题
本题是一道游戏性质的习题,练习时可以设计成一种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实际感受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的过程,提高计算能力。
课堂小结
老师:同学们真是太聪明了,不仅学会了加减混合,而且帮助小动物们解决了这么多问题,老师真为你们感到自豪。在日常生活中,利用加减混合解决问题的例子有很多,就让我们积极开动脑筋,课后去找一找,下一节课我们共同交流一下。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资源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的心理和生活中喜欢做游戏的特点结合起来,使学生在乐中学,在玩中学,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加减混合》教学反思
教完《加减混合》这节课后,自己感觉挺成功的,学生学得积极主动,师生关系和谐融洽,现在总结反思如下。
“加减混合”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连加、连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安排了两个例题。它们在编排上基本相同,因此我在设计上体现了“教——扶——放”的原则。根据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的特点,我在教学中力求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在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中获取新知,并培养了学生的多种能力。为此,我在本课的设计中,努力做好以下几点:
1.利用旧知,铺路搭桥
课伊始,复习了10以内的加、减法及连加、连减的速算,而这些都是加减混合的基础。而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也与加减混合相同,因此通过这一知识的复习及5+3-2、10-5+3类型算式的引入,使学生自然地找到新旧知识的切入口,从而有效地突出新知识的重点,为突破难点做好准备。
体现教学活动的双主体性
采取各种学习方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学中,教师演示与小组合作讨论相结合,多层次的信息反馈,全班的教学活动与个体差异很好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思考状态,体现教学活动“教-扶-放”原则,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如例2的教学。同时教师还重视让学生进行观察、比较概括规律,把加减混合与连加、连诚联系起来,从而得出了方法相同的结论。练习题设计有梯度、有趣味,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3.生动有趣的电脑画面调动了学生的思维,美妙动听的故事提高了学习的兴趣。
多媒体教学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新手段,它能通过动画、声音、色彩等来创设情境,渲染气氛,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本课始终穿插着电脑画面,如例题画面的展示、练习题中的森林运动会等。
低年级学生喜欢听故事,爱玩好动,因此在教学中始终由白天鹅来牵线,在森林中完成例题和练习。大森林里所发生的一个又一个美好的故事,实际上就是例题和练习题。这样激发了学习兴趣,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并巩固了所学知识。全课借助多媒体教学,能较好地吸引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有利于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
我感觉教师没有局限于知识的教学,更注重知识的应用,让学生在学会必需的知识后,及时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巩固知识、应用知识,有利于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提高今后学好数学的热情和信心。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注意到为充分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条件,使他们学得轻松,学得快乐,真正体现了,上课伊始注意力集中,下课之时仍能兴趣盎然,做到了教与学融为一体。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16张PPT)
2
0
2
1
加减混合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01 复习导入
口算。
9-5-2=
4+3+3=
10
2
10-3-7=
3+4+0=
7
0
7-0-6=
5+1+3=
9
1
加菲猫很喜欢吃鱼,但是乔恩觉得加菲猫要减肥了,所以不想给加菲猫吃8条鱼,于是第一次喂了加菲猫3条鱼,第二次喂了2条鱼,此时加菲猫还想吃3条鱼,但是被乔恩拿走了。那么,还剩几条鱼?
今天,就让我们继续学习探讨吧!
小猫吃鱼(二)
02 探究新知
有几只美丽的天鹅在湖里自由自在地游玩。这时又飞来了几只天鹅。休息一阵后,有2只天鹅飞走了。
现在湖里有几只天鹅?
现在湖里有几只天鹅?
原来有4只天鹅,飞来3只,又飞走2只。
该怎么求呢?
原来有4只天鹅


飞来3只
飞走2只
= (只)
怎么计算?
4


3
2
7
5
先加后减
现在湖里有几只天鹅?
原来有4只天鹅


飞走2只
飞来3只
= (只)
4


2
3
2
5
先减后加
4+3-2=5
4-2+3=5
7
2
这两道题的计算顺序是怎样的?
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03 学以致用
6


1.
(教材第67页“做一做”)
3
5

4
2.抄写算式并计算。
(教材第68页“练习十五”第2题)






4+5-7=
2
3+7-2=
8
3.连一连。
(教材第68页“练习十五”第1题)
4
2+3+4
5
9 6+3
6
8 2 2
9
9+1 5
9
6
4
5
4.
(教材第68页“练习十五”第3题)
10-4-4=
1+4+5=
10
2
7-6+5=
2+7+0=
9
6
2+6-7=
8-1-3=
4
1
5.
(教材第68页“练习十五”第5题)
5+3=
+4
-5
+3
8
-2
6
10
5
8
8-6=
+5
-3
-4
2
+2
4
9
6
2
04 课堂小结
4+3-2=5
4-2+3=5
7
2
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先减后加
先加后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