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结合的实际问题的解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课本第57页的内容及第58页“练习十二”。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加减法的联系,会用8和9的加减法正确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掌握加减法的意义,能够根据已知条件和问题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并列式计算,体会到两个相关的信息和一个问题可以构成一个数学问题。
3.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与他人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会用8、9的加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口算卡片、看图列式图片。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老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过了用大括号表示的实际问题的解法,下面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请大家看图列式计算,并说一说列出的算式表示的含义。(课件展示题目)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列出对应左边图的算式:4+3=7(个),教师应引导学生说出这个算式表示左边篮子里面有4个苹果,右边篮子里面有3个苹果,合起来一共是7个苹果。
对于右边的图,学生可能列出算式:6-3=3(只),表示一共有6只兔子,从外面进来了3只兔子,原来笼子里面有3只兔子。
注意:教师要引导学生说出加法算式表示的是将两部分合起来的过程,减法算式表示的是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之后,剩下的部分。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教材第57页情境图。
老师:说一说,在美丽森林的一角,你们看到了什么?
【学情预设】学生会说有一群小鹿在灌木丛中玩耍,有3只小鹿向远处跑去;有几只天鹅悠闲的在嬉戏;树根下长满了蘑菇,像一顶一顶的帽子……
老师:同学们很善于观察,森林中不仅有许多可爱的小动物和美丽的植物,还隐藏着许多的数学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解决这些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直接出示情境图,把学生带到美丽的情境中,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为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1.解决小鹿的问题:
(1)看图理解题意
老师:现在请你们用数学的眼光仔细观察,关于小鹿,你知道了什么?
【学情预设】学生说出:一共有9只小鹿。
老师:你发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很好!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说是数出来的,教师就让学生带着大家数一数,并追问:还有不同的方法吗?引导学生发现图中的文字信息。
老师:看来图中的文字也蕴含着很重要的信息,对于已经给出的信息我们就不用数了,这样不容易出错。仔细观察,你还知道了什么?
【学情预设】引导学生说出“跑走了3只,还剩几只?”(教师追问:你怎么知道跑走了3只?怎么看出来的?学生在图中指一指。)
老师:你们真聪明,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图画表达的意思。发现了这么多信息,谁能完整地说一说,关于小鹿我们知道了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同桌之间可以先互相说一说。
教师引导学生完整表述题意:一共有9只小鹿,跑走了3只,要求还剩下几只。
(2)分析和解决问题。
老师:这道题里不论是用图画表示,还是用文字表述,我们都把它叫做数学信息。从图中我们获取的关于小鹿的数学信息为:一共有9只小鹿,跑走了3只,还剩几只”。知道了这些信息,你们会解答这个问题吗?
学生思考并列式解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9-3=6(只)。
老师:谁能说一说,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学情预设】如果学生说出从9只里面去掉3只就是剩下的6只,教师要给予肯定。个别学生可能会出现用加法来解决的情况,可以请有不同意见的学生说一说,明确一共有9只小鹿,跑掉3只,求还剩几只,就是从9里面去掉3,求还剩多少,要用减法计算。
(3)检验结果,反思过程。
老师:我们刚才用减法算式解决了还剩下几只小鹿的问题,那怎么能够检验我们列式以及计算记过是否正确呢?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用跑掉的3只加上剩下的6只,得到原来一共有9只小鹿。也有学生可能用点数的方法数一数灌木丛中还剩下几只小鹿来验证计算是否正确。
课件展示点数灌木丛中还剩下的小鹿的数量,验证列式计算的结果正确。
老师:我们做完题之后要认真检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之前已经有了解决问题的经验,知道了求剩余问题的方法,在讲授这道例题时,首先通过交流获取信息并弄清题意,在集体汇报的过程中明确数量关系,再让学生自主探索相应的计算方法。
2.解决白鹅的问题。
老师:再看看这幅图,你还能从图中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法吗?(学生组内交流,后教师指明学生作答)
老师:打架仔细看看关于白鹅的这部分图片,你知道了什么?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情预设】学生说出:一共有8只白鹅,游走了3只,还剩几只?(教师追问:你从哪里知道游走了3只?学生在图中指一指。)
老师:同学们真棒!不仅找到了两条相关的数学信息,而且还提出了一个数学问题,那么,这个问题你会解答吗?
【学情预设】学生回答:8-3=5(只)。(教师追问:为什么用减法计算?引导学生学生表述从8只里面去掉3只,求剩下几只,要用减法计算。)
老师:我们来检验一下解答对不对。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用游走的3只加上剩下的5只,得到原来一共有8只白鹅。可以判断解答的是正确的。
【设计意图】有了之前解决小鹿问题的经验,学生可以根据老师的提示提出问题并解答,逐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对比交流。
老师:对比小鹿和白鹅的问题,你有什么发现?
【学情预设】学生会发现两道题都是“从总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的问题,都是用减法计算,不同的是小鹿图直接给出了问题,白鹅图没有给出问题,需要自己提出问题。
【设计意图】在解决了小鹿的问题后,对于白鹅的问题,让学生自己根据已知信息提出问题,初步体会到两个相关的信息和一个问题构成一个数学问题。
4.解决蘑菇的问题。
老师:关于蘑菇,你知道了什么?能提什么数学问题?和你的同桌说一说,算一算。
【学情预设】树根下有6个蘑菇,树根旁边的草地上有2个蘑菇,一共有几个蘑菇?
老师:一共有几个蘑菇这个问题应该怎么解答呢?
【学情预设】学生说出:6+2=8(个)。(教师追问:为什么前面两道题我们都是用减法计算,而这道题用加法计算?
【学情预设】学生会说出:要求一共有几个蘑菇,就是要把两部分合起来,所以要用加法计算。
老师:还能提出其他的不同问题吗?
【学情预设1】草地上一共有8个蘑菇,左边有6个,右边有几个?解答:8-6=2(个)。(教师追问:为什么用减法?引导学生回答:因为一共有8个蘑菇,减去左边的6个,就等于右边的2个了,所以用减法。)
【学情预设2】草地上一共有8个蘑菇,右边有2个,左边有几个?解答:8-2=6(个)。
小结:同学们真棒!根据一幅图,我们可以提出这么多问题,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它们。我们知道把两部分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要用加法计算;知道总数和其中一部分,求另一部分,要用减法计算。
【设计意图】再次经历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促进学生思维的进一步发展。逐步清晰地认识总数和部分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理解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58页“练习十二”第1题。
【学情预设】学生完成第1小题比较轻松,能完整表述题意。学生可能出错的是第2小题,因为图中的2只母鸡是干扰信息,学生可能出现8-4=4(只),10-4=6(只)这两种算式。(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你觉得哪个算式正确?为什么图上共有10只鸡,你却要用8去减?”在讨论中得出,要根据问题去选择和问题有关的信息,深化学生对数学问题的理解。)
【设计意图】这一题意在为学生提供现实的问题情境,使学生逐步能够看懂数学问题并能正确的解答。第(2)问中安排了两只母鸡作为干扰项,意在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决绝问题必须要找准有用的信息。
2.完成教材第58页“练习十二”第2题。
用“开火车”的方式进行汇报,指名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3.完成教材第58页“练习十二”第3题。
【学情预设】有了前面解决问题的经验,学生会最先关注图中所给的文字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提问题。提出有关沙堆的问题很轻松。图中有关小黄桶的信息只提供了一个,需要自己在图中找另一个信息再提问题;有关小朋友、铲子的信息都隐含在图中,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认真深入地观察,收集信息再提出问题。
【设计意图】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必须要找准有用的信息;深入分析情境图,根据情境图提出多个不同的问题,以培养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小结
老师: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一共有9只小鹿,跑走了3只,还剩几只?
9-3=6(只)
一共有8只白鹅,游走了3只,还剩几只?
8-3=5(只)
树根下有6个蘑菇,树根旁边的草地上有2个蘑菇,一共有几个蘑菇?
6+2=8(个)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图文结合的实际问题的解法》教学反思
在学习了8和9的加减法以后,教材安排了用数学的内容,目的是学生亲自经历从生活中提炼生活知识的过程,并能熟练地进行8和9的加减法计算,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方面的乐趣。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先安排了复习的内容:看图列算式,并表述算式表示的含义。通过问题:“你能解答吗?”“你会说吗?”让学生复习了大括号的意义和大括号下面有问号的计算方法以及已经知道了大括号下面的数和大括号左边的数,求大括号右边的数的计算方法,这样有利于学习8和9的应用题。
接着我就带着学生通过到“美丽的大森林”的游览活动,在游览活动中,我先出示了小鹿图,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后说出图意:草地上原来有9只小鹿,跑走了3只,还剩下几只?经过提问,让学生知道了“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怎样解答?”根据学生的回答,然后让学生列出算式。在学生写出算式后,引导学生用数的组成来计算,并提问算式表示的意义,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数学知识。
学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后,再出示蘑菇图,要求学生用同样的方法列式计算。继而,最后出示白鹅图,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解决白鹅图的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大括号和问号的作用并掌握了图文结合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明白了求总数用加法计算,求部分数用减法的计算方法。
《新课程》指出:教师不仅仅是教材的实施者,更是教材的“建设者”,要以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组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
1.创设生活情境,体现数学生活化,让学生学习现实的数学。
上课开始,我就以“你知道吗?”“你会说吗?”以及到“美丽的大森林”里游览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整节课我设计了引导学生帮助小动物们解决问题的情境,把教材中的例题、习题有机地串了起来,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学中乐。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使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形成了生动活泼、兴趣盎然的学习氛围,促成了认识活动的探索化、动态化和情感化。同时,借助儿歌适时引导,对学生进行热爱环境、保护动物的教育。
2.“以生为本”,“以学定教”,注重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
由于学生在前面已经解决过本节课这样的问题,他们对这样的内容已经不陌生了,所以,我教学时放手让学生观察情境动画,根据已知数量和问号之间的关系,选用合适的计算方法列出算式并计算。在教学时,我注意让学生体会用数学的过程,并感受用数学解决问题的乐趣。
3.我的思考:(1)要充分发挥作用,把握出示情境图的时机。单靠一幅图、一段话是很难创设出让学生感兴趣的情境的。我通过到大森林里面游览的情境图,小学生对老师生动的语言描述非常感兴趣,他们思维也就容易被启迪、开发、激活。对创设的情境产生可持续的动机,这种直观是一种催化剂,给学生的学习活动带来一定的生活色彩。不仅对创设情境产生表象,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策略意识的培养,必将促使学生积极思维。(2)教学中出现的不足:在教案的设计中,应该逐一展示每一幅图,这样就能让学生想出加法和减法的问题,我想这样就更能体现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效果会更好,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会更高。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19张PPT)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
2
0
2
1
8和9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4课时 图文结合的实际问题的解法
01 复习导入
看图列式计算。
=
(个)
4
+
3
7
=
(只)
6
-
3
3
02 探究新知
你从图中看见了什么?
有几只天鹅悠闲的在嬉戏。
有3只小鹿向远处跑去。
树根下有蘑菇
有一群小鹿在灌木丛中玩耍。
关于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一共有 只,
跑走 只。
9
3
1
2
3
要解决的问题是“还剩几只 ”。
怎样解答?
求还剩几只,怎样计算?
一共9只,跑走3只,求还剩几只,用减法计算。
=
(只)
9
-
3
6
解答正确吗?
1
还剩下 只。
6
还剩下几只?
3
4
5
6
2
解答正确
你还能从图中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一共有 只 。
游走 只。
=
(只)
8
3
8
-
3
5
还剩几只 ?
草地上有 个 。
树根下有 个 。
=
(个)
6
2
6
+
2
8
一共有几个 ?
=
(只)
4
03 学以致用
1.
(教材第58页“练习十二”第1题)
=
(个)
一共有几个?
6个
6
+
3
9
8
-
4
还剩几只 ?
一共有8只 ?
6
2.
(教材第58页“练习十二”第2题)
9-3=
0+9=
3+4=
6+2=
2+4=
8-1=
2+7=
7-5=
5+3=
6
8
9
9
2
7
7
8
4+4=
8-6=
6-3=
8
2
3
3.你能从图中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教材第58页“练习十二”第3题)
提出问题:
=
(个)
5
+
4
9
这里一共有几个铲子?
提出问题:
=
(个)
8
-
3
5
还剩下几个沙堆?
提出问题:
=
(个)
9
-
2
7
地上还剩几个桶?
我拿走了1个桶。
我这也有1个桶。
你还有其他不同答案么?
04 课堂小结
图文结合的实际问题的解法:
解决图文结合的实际问题时,不仅要看文字呈现的已知条件,还要找出图画中隐含的已知条件,然后根据已知条件解决问题,也可以根据相应的条件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