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的认识和组成》教学反思
10是一个特殊的数,既是计数的结果,又是计数单位,在计算中以10来进位和退位,所以是小朋友认数的一个重点内容,也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基础。本节课知识点多,容量大,面对厌静好动的低龄儿童,我力求为学生营造一个怡人、精美的课堂环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中获取新知。于是我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出发,应用了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熟悉活动。
在一开始,利用故事引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既复习了9以内数字的大小,又引起了新的数学思考:用什么办法不让9这么骄傲,帮一帮伤心的0,很自然的引出了今天要学习数“10”。同时,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感悟到了两个数字可以组合成一个新的数,数与数之间是有联系的,是可以组合的。
在数数的时候,创设大量的情境:数人物,数鸽子,数珠子,数刻度等内容都是让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学习,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教学效果好。在教学10的组成时,我采用了小组合作、实际操作等方法进行教学。因为学生在学习2~9的认识时,已经对数的分解有一定的方法了,所以,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和学习,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同时这也是对初入学的小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一次培养。在汇报完答案之后,又让学生说说通过看到什么,就能想到什么,找出各个分解式之间的联系,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虽然我打破了传统陈旧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但是在同桌合作交流讨论及评价等方式来组织教学活动时,做得还不够,收放得不够自如,似乎有点担心一年级小朋友没有完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能很好地完成某些教学环节,上完这节课后,我觉得很多的担心是不必要的,一个成功的好老师就是要在教学上敢于突破和创新,我应该大胆放手让学生去操作、去探索,今后我也会努力地朝这个方向去做。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0张PPT)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
2
0
2
1
10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1课时 10的认识和组成
你见过图中的数字吗?你还在哪里见过这个数字?
01 情境导入
3月10 日
02 探究新知
老师带着同学们到广场上看鸽子,他们给鸽子准备了丰盛的午餐,鸽子和同学们嬉戏玩耍,有的在空中飞翔,有的落在同学们的身上……多美好的画面啊!
有10只鸽子
图中有什么,请你数一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
2
3
4
5
6
7
8
9
10
有9个小朋友。
加上老师有10个人。
10
数字10还可以怎么表示?
摆10朵 。
摆10个 。
10
想一想,怎么在计数器上表示10?
拨一拨
现在计数器上有9颗珠子。
再添上1颗,是几颗?用几表示?
10
9
>
>
7
>
>
5
>
>
3
>
>
1
>
观察直尺,你发现了什么?
9在10的( )面。
前
10在9的( )面。
后
10
8
6
4
2
9、10的大小比较
9
10
9
<
10
10
>
9
写一写
10
10要占两个日字格,
在左边的日字格里写1,在右边的日字格里写0。
10
9
1
10
8
2
10
7
3
10
6
4
先用 摆一摆,再填数。
10
5
5
9
2
8
3
7
4
6
1
看到每一组,你还能想到什么?
数字歌
一九一九好朋友,
二八二八手拉手,
三七三七真亲密,
四六四六一起走,
五五凑成一双手。
03 学以致用
1.哪两个数合起来是10?
(教材第60页“做一做”)
1
5
3
4
9
2
6
7
5
8
2.
(教材第62页“练习十三”第1题)
0
1
2
3
4
7
8
10
5
6
9
3.
里的数分别为 、 、 、 、 、 。
(教材第62页“练习十三”第2题)
10
9
7
4
3
2
4.
(教材第62页“练习十三”第3题)
10
9 2 4 6 8
1 3 5 7 9
8
7
6
5
4
3
2
1
04 课堂小结
10
9
10
1
9
1
8
10
2
8
2
7
10
3
7
3
7
10
3
7
3
5
10
5
9<10
10>9《10的认识和组成》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课本第59~60页的内容及第62页“练习十三”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体会10的基本含义,会读、写10以内的数,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掌握10的组成。
2.经历认数的过程,通过观察、操作等丰富的活动,初步建立数感。
3.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10的含义,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及掌握10的组成。
教学难点:掌握10的组成。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10的数字卡片、小圆片、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
课外知识,导入新课。
老师:你见过图中的数字吗?你还在哪里见过这个数字?
【设计意图】以生活中常见的情境引入新知——数字10的认识,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很快融入课堂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情境导入,探究新知。
1.学习10的含义。
(1)体会数字10表示事物的数量.
课件展示课本第59页“师生一起喂鸽子”的情境图。
老师:校园里老师带着同学们到广场上看鸽子,他们给鸽子准备了丰盛的午餐,鸽子和同学们嬉戏玩耍,有的在空中飞翔,有的落在同学们的身上……多美好的画面啊!
老师:仔细观察,你能发现图中有什么?请你数一数。
【学情预设】由于学生的差异,部分学生数数时可能未做到有次序地数,从而造成遗漏或重复,教师需再次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数数,如从左往右数或从上往下数,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方法。引导学生说出有9个同学和1位老师,一共是10个人,一共有10只鸽子。
老师:我们在图中找到了数字10,现在请大家用学具来摆一摆,摆成自己喜欢的样子,摆完后小组内相互交流,告诉你的小伙伴:我摆了( )个( 什么)。学生动手操作,老师巡视,然后找小朋友起来交流:我摆了( )个( )。
【设计意图】要让学生经历抽象出10的过程,从实物到学具,再到数字10,经历从生活到数学、从具体到抽象、从复杂到简单的过程。
(2)发现身边的10。
老师:数字10还可以怎么表示?
【学情预设】可以用10个小圆片表示数字10;也可以用10个小棒表示数字10。
老师:那请同学们看看,在你们的身上有没有10?找一找。
【学情预设】学生会说自己的手指、脚趾都可以用10来表示。
老师:老师发现教室里也有10,我想请几个同学上来和我玩一个游戏。(先点9个同学上去站成一排,提问:再增加几人就是10人?学生回答:1人。再点1名同学上台和前面的9人站成一排。)现在请听指令做动作,请从左数第10个人跳两下,请从右数第10个人和大家招招手。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情境图中通过观察找到数字10,紧接着让学生数一数、摆一摆、说一说,知道10可以表示物体的个数,学生经历了由抽象到具体数数的过程,让学生感悟数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就在身边。
2.学习1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
(1)通过计数器体会数字10的序数含义。
老师:想一想,怎么可以在计数器上表示出数10?
【学情预设】有的学生说1个1个地拨,拨9个珠子后再拨1个珠子就是10个;有的学生说2个2个地拨;还有的学生说5个5个地拨。教师引导学生边拨边数。
(2)通过直尺体会数字10的序数含义。
老师:同学们经常用到直尺,观察一下,9和10在哪里?它们之间有什么位置关系?
【学情预设】引导学生感悟,9在10的前面,10在9的后面,10比0~9的所有数都大。
老师:请大家看一看下面的的框中应该填什么数字,为什么?
【学情预设】学生会回答:方框中依次应该填10,8,6,4,2。这是倒着在数1~10的各数。
老师:请大家一起从1数到10,再从10数到1。然后请大家想一想生活中我们什么时候会倒着从10数到1?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回答在倒计时的时候,在火箭发射的时候等。
引导学生观察教材第62“练习十三”第2题火箭发射图,再填一填,实际感受火箭发射倒计时数数的情境。
(3)9、10的大小比较。
课件9和10的点子图之间的生成关系。
老师:通过这两幅点子图,你能说出9和10之间的大小关系么?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说表示9的点子图比表示10的点子图少1个点,所以10<9;表示10的点子图比表示9的点子图多1个点,所以10>9。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计数器、直尺图、点子图进一步体会10在9的后面,10比9多1,掌握10以内数的顺序。同时,巧妙利用火箭发射的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育学生要好好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3.学习10的书写。
老师:我们已经学习了10,那么,你会写10吗?首先观察一下10像什么。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说10像一只铅笔加一个鸡蛋,或者其他答案,只要是合理的答案,教师都应该予以肯定。
老师:大家的想象力都很丰富,记住10的形状能够帮助我们记忆这个数字。现在我们再一起来看看怎么写10。(播放10的书写视频)下面和老师一起来书写10。
【学情预设】教师在黑板上进行书写示范,学生用手指在课桌一起书写,一边写一边指导:10要占两个日字格,在左边的日字格里写1,在右边的日字格里写0。特别强调先写1再写0,从左往右书写。
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60页的书写练习。教师巡视,发现写得好的同学要表扬并展示其作品,对于写得不正确或者不规范的同学要及时纠正,同时注意学生写字姿势的培养。
【设计意图】规范学生的书写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4.学习10的组成。
(1)动手操作,探究10 的组成。
老师:如果让你把10分成两部分,可以怎么分呢?请你用10根小棒摆一摆,再填数。
【学情预设】指导学生有序操作,如果有困难,教师先示范一遍,再让全班学生按照顺序分一分,说一说。
老师:看到每一组,你还能想到什么?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课件出示10的组成
(2)讨论10的组成的记忆方法。
老师:上面每两个数合起来都是10。如果能快速记住10的分与合,我们就可以解决许多数学问题。你能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把你的想法说给同桌听。
(4)教授数字歌。
一九一九好朋友,
二八二八手拉手,
三七三七真亲密,
四六四六一起走,
五五凑成一双手。
(5)小游戏“凑10”。
老师:我们来活动活动小手指,玩一个凑数游戏,我的手指比出一个数,你们手指比出另一个数,这两个数合起来要能凑成10。例如:教师说“我出5”,学生说“我出5”,师生一起说“5和5凑成10”。
【设计意图】用数字歌和“凑10”游戏,帮助学生加深记忆,手脑并用,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应用练习
1.完成教材第60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之间互相检查。
2.完成教材第62页“练习十三”第1、3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汇报。
【学情预设】第1题:学生填写比较轻松。交流时应注意引导学生说一说理由,例如为什么要在8和10之间的方框里填9。还可以让学生做猜一猜的游戏,如排在6和8中间的数是几,和5相邻的两个数是几和几等,以此加深学生对数序的理解和记忆。
第3题:此题就是有关10的组成,学生汇报时可以一边做手势一边说组成。
课堂小结
老师: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吗?
课件出示教材第60页“你知道吗?”,教师给学生介绍算筹。
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