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5 10的加减法课件+教案+反思(共1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5 10的加减法课件+教案+反思(共1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9-23 21:46:37

文档简介

《10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10的加减法》这一课时的教学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与教师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态度和习惯。全课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引导下的积极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丰富的数学学习活动中感受到数学的有趣与有用,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本堂课以凑10的拍手游戏把学生带入课堂,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小学生如果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表现出对数学学习的一种特殊情感,学习起来乐此不疲,于是我采用了“数学规律的情景探究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把课件作为学生学习的工具,这时,信息技术作为了交流讨论、表达的工具。我把每种关于10的加减算式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以创设生活情景展现给学生,突破教课书上的利用点子图的学习方式,真正做到让学生在实际中解决数学问题。如在讲授“7+3=10”的“一图四式”时,我用摆水果的例子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让学生帮助解决问题。这样,既有助于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用数学的乐趣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探索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又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本节课从教学实践过程看,教学设想转化成了课堂教学行为。整节课,学生学习的兴趣十分浓厚,能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师性之间、生生之间的氛围很愉悦。针对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这一点来说,我感悟最深的就是:我们面对的是新世纪的学生,要对新世纪的教材进行二度加工,每一节课都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生理、心理、承受能力去设计教学过程。正因如此本节课才能达到这个效果。反之,照本宣科的教学,我想学生是不会对有关《10的加减法》这一枯燥的知识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的。
另外,我感受到:教学资源无处不有,只要适时适事地利用,就可取得意想不到之效。教师既要“教中学”,也要“学中教”,只有充分、合理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才能教学相长,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学会学习。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10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课本第61页的内容及第62页“练习十三”第4、5题。
教学目标
1.能够准确、熟练地计算10的加减法,提高学生计算能力,逐步培养数学思考的能力。
2.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及合作学习,在有趣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解决问题。
3.逐步培养学生数学思考的能力,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合作交往能力等。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操作探索、合作交流,自主学会10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根据一幅图能写出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小棒、数字卡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圆片、数字卡片 。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老师:我们已经学习了9以内的数字的加减法,那么现在请大家在下面的方框中填入合适的数字。(课件出示题目,学生先独自作答,后全班集体对答案,订正。)
探究10的加减法
1.学习“9+1=10”及相应的加减法。
课件出示教材第61页第一幅点子图。
老师:你能和同桌相互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吗?(学生交流后汇报。)
【学情预设1】有1个蓝色的圆圈,9个白色的圆圈,合起来是10个圆圈,1+9=10。
【学情预设2】有9个白色的圆圈,1个蓝色的圆圈,合起来是10个圆圈,9+1=10。
【学情预设3】有10个圆圈,拿走1个蓝色的圆圈,还剩9个白色的圆圈,10-1=9。
【学情预设4】有10个圆圈,拿走9个白色的圆圈,还剩1个蓝色的圆圈,10-9=1。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课件出示四道算式。
老师:你们是怎样算出这些算式的结果的呢?
【学情预设】引导学生说出是运用1和9组成10来进行计算的。1和9、9和1都可以组成10,反过来,10可以分成1和9,也可以分成9和1。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一图四式”以及加减法之间的联系。在学生计算时,要引导学生对照实物图或点子图利用10的组成来完成计算。
2.学习“8+2=10”及相应的加减法。
老师:你能说说这幅图的意思吗?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学情预设】根据之前的经验,多数学生很轻松能说出四道算式,并说出每道算式表示的意思。通过交流,可以让学生完善自己的思考。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四组算式:
老师:指明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学情预设】引导学生说出是运用2和8组成10来进行计算的。2和8、8和2都可以组成10,反过来,10可以分成2和8,也可以分成8和2。
老师:请仔细观察加法算式,再联系图的意思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
【学情预设】根据图意我们可以写出两道加法算式,这两道加法算式表示的意思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可以只需要写出一道加法算式。
【设计意图】由“一图四式”过渡到“一图三式”,使加减法之间的联系更为突出,也减轻了学生的记忆负担。
3.自主学习“3+7=10,6+4=10,5+5=10”及相应的减法。
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61上面填空,教师巡视指导。
【学情预设】学生会说出:3+7=10,10-3=7,10-7=3;4+6=10,10-4=6,10-6=4;5+5=10,10-5=5。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相应的图示及算式。
老师:你们是怎么算出这些算式的结果的呢?
【学情预设】有了9+1=10,8+2=10的学习经验,学生能更快地计算出这些题。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步脱离实物图或点子图,直接想10的组成来完成计算。
4.用手指演示10的组成,巩固理解10的加减法。
学生一边用手指演示,一边把黑板上的算式读一读。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手指演示10的组成,再把算式读一读,巩固了学生对10的加减法的理解,加深了学生对10的组成的记忆。
巩固练习
1.“找朋友”游戏——教材第61页“做一做”第1题。
老师在讲台上随意举起一张数字卡片,问学生“谁是我的好朋友”,然后所有学生举起能与老师手上数字凑成10的数字卡片,并说“我是你的好朋友”。
2.完成教材第61页“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计算完成后与同桌交流订正。
【学情预设】抓住学生的错题进行交流,问一问怎样算,及时纠正,引导学生说出利用10的组成进行计算。当想不出结果时,可以配合手指算一算,对一些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有很大的帮助。
3.完成教材第62页“练习十三”第4题。
本题可设计成游戏形式。教师展示0~10的数字卡片,然后指明学生上台完成挑选,组合一个加法算式,使其结果是10。当学生选择卡片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说出相应的加减算式,并说出为什么会这么想,引导学生联系10的组成来完成10的加减法的计算。
4.完成教材第62页“练习十三”第5题。
老师:小孔雀的身上还藏着数学问题呢!我们来帮帮它吧!
老师:说说这幅图的意思,要我们干什么?把答案填在书上,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学情预设】学生知道是用10分别减去羽毛上的数,利用10的组成进行计算。
【设计意图】通过比赛的形式,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并且在比赛之前先引导学生看懂图意,让学生养成做题之前先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课堂小结
师生一起总结有关10的加减法。
老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15张PPT)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
2
0
2
1
10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2课时 10的加减法
01 复习导入
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6
8
9
7
4
10
2
4
5
5
2
02 探究新知
涂一涂,填一填。
10
1
9








9
1
10
1
9
10
10
10
1
9
9
1
10
2
8








2
8
10
8
2
10
10
10
2
8
8
2
10
3
7








3
7
10
7
3
10
10
10
3
7
7
3
10
4
6








4
6
10
6
4
10
10
10
4
6
6
4
想一想。
5+5=
10-5=
10
5
10
5
5
03 学以致用
1.找朋友。
(教材第61页“做一做”第1题)
2.
(教材第61页“做一做”第2题)
8
6
7

2
4
3

10
10
10
10 -
0
8
9

10
2
1
3.哪两张卡片上的数相加得10?
10
1
3
7
2
5
9
8
0
5
10+0=10
0+10=10
1+9=10
9+1=10
3+7=10
7+3=10
8+2=10
2+8=10
(教材第62页“练习十三”第4题)
5+5=10
4.
(教材第62页“练习十三”第5题)
5
7
2
3
8
6
9
4
10 -9=1
04 课堂小结
10的加减法 1 + 9 = 10 9 + 1 = 10 10 – 1 = 9 10 – 9 = 1
2 + 8 = 10 8 + 2 = 10 10 – 2 = 8 10 – 8 = 2
3 + 7 = 10 7 + 3 = 10 10 – 3 = 7 10 – 7 = 3
4 + 6 = 10 6 + 4 = 10 10 – 4 = 6 10 – 6 = 4
5 + 5 = 10 10 – 5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