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乘小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理解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相应的式题。
2、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教学活动,经历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培养他们初步的推理能力以及抽象概括能力,并能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进行交流。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探究活动本身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
教学难点:理解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后,得到的积回归小数乘法积的推理过程。
教学过程
学:
环节一
:
创设情景(复习导入)
1、按箭头方向,说说下面各数扩大或缩小多少倍?
0.6——→6
1.15←——115
2、列竖式计算,并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0.72×6
这是我们前面学习的小数乘整数的知识,这节课,我们要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来学习新的内容。
环节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同学们,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的不断好转,有许多家庭搬进了风景优美的地方居住,这里小明同学也搬进了新家,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房间去看一看,好吗?
这是小明同学家的平面图。
仔细观察:从图中你能搜集到那些信息?
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几个数学问题吗?
3、一起来解决第一个问题:房间的面积有多大?
抽生列式
3.8×3.2
仔细观察这个算式,它和我们前面学习的算式有什么不同?
小数乘小数怎么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小数乘小数”的知识。
揭示课题:小数乘小数
研:环节一:自主探究
1.学习估算:
(1)、根据算式3.8×3.2,请你估计一下,房间的面积有多大?
估算方法一:4×3=12平方米,把3.8和3.2分别看成最为接近的整数,把3.8看大,3.2看小,所以积在12平方米左右。
估算方法二:3×3=9平方米,把3.8和3.2分别看成比较接近的整数,把3.8看小,3.2看小,所以积比9平方米大。
估算方法三:4×4=16平方米,把3.8和3.2都看成4,把两个数都看大了,准确得数比估计的数小,所以积比16平方米小。
(2)、通过刚才的估计,我们知道“3.8×3.2”的积应该在9——16平方米之间,或者说在9平方米左右,那么怎样求它的准确值呢?我们可以用竖式来计算。
环节二:解决问题:
你能根据我们以往计算小数乘整数的经验,猜测一下:用竖式计算小数乘小数可以怎样计算?(先把两个小数都看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点上小数点。)
2、学生尝试计算。
3、展示学生的计算结果,并让学生说说计算过程。
方法一:把3.8和3.2转化成整数算出积是1216平方米,因为两个因数都扩大了10倍,所以积就扩大了100倍,要得到原来的积就要把1216除以100,也就是把小数点从右边起向左数出两位点上小数点。
方法二:把3.8和3.2转化成整数算出积是1216平方米,因为两个因数都是一位小数,所以积是一位小数。
刚才两位同学的计算方法是一样的,都是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来计算的。问题的关键是积是几位小数?你认为那个结果是正确的呢?为什么积是两位小数?
环节三:展示点评:解释算理
(1)
刚才这两位同学是把两个小数转化成什么数来计算的,看成几乘几?
(2)
思考:
1、算式中的两个小数转化成整数分别扩大了多少倍?
2、积扩大了多少倍?
3、要想得到原来的积应该怎么办呢?
(3)
学生自学课本例1。在自学时思考下列几个问题:(课件出示问题)
同桌可以互相讨论。
抽生汇报讨论结果。
集体说说计算过程。
(4)刚才我们用竖式计算出房间的面积是12.16平方米,看看这里的计算结果与我们之前的估计结果是否一致呢?
(5)小明家还有一个漂亮的阳台,阳台的面积你会计算吗?填在书上。
抽生说说计算过程。
这道题的计算结果有没有需要注意到地方?
环节四:优化策略
专项对比,总结计算方法:
思考:
(1)下面每道算式中两个因数的小数位数与积的小数位数有什么联系?
(2)怎样计算小数乘小数?
计算小数乘小数,先把两个小数都看成整数,再按整数乘法算出积,然后看两个因数里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向左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再去掉小数末尾的0。
这句话可以用这样一些词来概括:一变(小数变整数
)、
二算、
三数
、
四点点、
五化简。
(3)通过学习,我们发现无论是小数乘小数,还是小数乘整数,都是把小数看成整数来计算,这种解题的策略我们把它称为“转化”的策略,即把小数转化成整数。
练:环节一:基础练
1、你能给下面各题的积点上小数点吗?书87页。
8.7
72.9
16.5
×
0.9
×
0.04
×
0.6
7
8
3
2
916
9
9
0
提问:你是怎么想的?
2、列竖式计算。
3.46×1.2=
1.8×4.2=
10.4×2.5=
3、解决实际问题:
一种西服面料,每米售价58.5元,买这样的面料5.2米,应付多少元?(先估计得数,再解答)
环节二:综合练
4、我做小判官:
1.25×3.2=4
对吗?
8.05×1.2=4
这一题呢?
环节三:拓展练:
5、已知:16×24=384
求0.16×0.24=?
问这一次积中的小数点又该怎么点呢?我们下节课继续研究,请预习66页的内容。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运用知识间的联系,探索出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请把你的收获与大家一起分享
同学们要做个有心人,生活中有许多小数乘法的问题,希望你们能用心发现,能用学过的知识去解决。
教学反思: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乘法的计算以及小数乘整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有利于学生更为完整地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为后面的四则运算的学习作好铺垫。我在教学过程中,首先通过例题的平面图,引导学生列出乘法算式,要求他们先估计,再计算。这里的估计既是为了让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的不同方式,更是为了给接下来探索笔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提供一种支持。在初步估计后,我重点组织学生探索笔算方法,理解算理。“试一试”通过直观的图示继续呈现计算的思考过程,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计算方法的理解,并引导学生将之与例题进行比较,发现算式中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的关系,初步抽象、概括出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学生已有小数乘整数的认知经验,所以教学本部分内容时,我留给学生充分自主探索的时空,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自己去尝试、去计算。对少数有困难的学生,我也给予了适当的指导,争取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并且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算法及计算中的体会,共享探索的快乐,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不足:
1.教师的语言不够精炼,话语琐碎,有时还会出现重复学生答案的情况。
2.教师对时间的把握不是很精准,以至于到后面的教学时间不够。
总之,我的教学不是很完美,甚至还很青涩,还需要无数次的磨练与捶打,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总结经验,使我的教学更加完美,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