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3)
●设计说明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形如ax±bx=c的方程的解法,会列上述方程解决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数学思考
在教学解题思路的同时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类推和迁移的能力。
解决问题
能根据应用题的具体情况灵活选择方程,正确解决问题。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为方程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
情感态度
使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习惯。
教学重点:如何合适地用字母或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题中两个未知的数量,找出等量关系,正确列出方程。
教学难点:正确设未知数和列出方程。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谈话
1.回忆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列方程解应用题(出示课题),它的主要步骤有哪些的?
2.谈话
课件出示一张北京颐和园的图片。
随着教师的简要介绍,课件相机出示有关内容。
二、探索新知
1.审题,借助线段图理解题意(1).课件出示如下类容:
“北京颐和园占地290公顷,其中水面面积大约是陆地面积的3倍”
提问:听到这里,用你聪明的数学头脑来思考,你想到了什么?
图示:随着学生的口述,教者用线段图表示条件之间的关系。
提问还能想到什么数学问题吗?(课件出示:颐和园的陆地和水面大约各有多少公顷?并在图中标出所求问题)
这题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例2,刚才我们已经借助线段图审题了,并注意到所求的问题有两个,我们还能像前面的例题那样直接把所求问题设成未知数X吗?
2设句,列方程
那你想用题中的哪一个条件来设句呢,怎样设???
又用哪一个条件中的等量关系列方程呢,怎么列?(在例题旁出示以上两个思考题)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如果有困难相互间可以讨论。
学生讨论,老师巡视,然后请学生口述(师把与课本上一样的方法在课件上显示出来,把其它方法简要的板书在黑板上)通过交流,分析和比较,说明:同学们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是一致的,先根据一个条件设未知数,一个未知数用X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用含有X的式子表示,再根据另一个条件列方程。但列出的这些方程解起来有的容易一些,有的困难一些,为此,我们不仅要考虑列出的方程是否正确,还要考虑列出的方程是否易解的问题。
3解方程并验算
(1)解方程。
先把等式左端化简。求出了陆地面积后,再求水面面积。
(2)验算。先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方法再学习课本上的方法,并说说两个式子的含义。(教师指出:这里的检验不仅要看列出的方程是否正确,而且也要看求出的两个未知量是否都正确。所以,既要计算两个未知量的和是否得290,又要计算它们的商是否得3。)
4写答句。
请同学们把例题的分析和解答完整地看一遍,想想有没有什么疑问。
思考:刚才学习的方程,与前面学习的方程的主要区别是什么,我们如何解答。(今天是解答含有两个未知数的方程,在实际问题中,首先要思考设哪一个数量为x,并用含有X的式子表示出另一个数量。)
三、迁移学习
1
.在括号里填上含有字母的式子。
⑴
红花和黄花一共有48朵,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3倍。红花和黄花各有多少朵?
可以设(
)是X朵,则(
)是(
)朵,红花和黄花的总朵数可以表示为(
)朵。
⑵
商店运来洗衣机的台数是电冰箱的2.3倍,运来的电冰箱比洗衣机少13台,运来电冰箱和洗衣机各多少台?
可以这样设:(
),方程是(
)。
2.完成书上“练一练2”
(1)请同学们认真审题,独立解答。
(2)练后评析并讨论:“练一练”中问题的解答,与例2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四、课堂小结
小结。突出两点:练一练”中的数量关系与例2相近,不同的是由已知两个数量的和,变成了已知两个数量的差,等量关系因此发生了改变。列方程时首先要思考设哪一个数量为x,并用含有X的式子表示出另一个数量,解答这样的含有两个未知数的方程时,一般应先化简。
五、巩固练习
解方程。
2X+3X=60
3.6X-2.8X=12
思考:这几道方程化简以后分别成了什么方程,解应用题时要注意什么。
3课堂作业。
练习三第1-3题。
六、练习拓展
一本故事书的单价是一本连环画单价的5.5倍,李老师买了一本故事书和4本连环画,一共花了47.5元,故事书和连环画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七、全课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想要提醒大家注意?
●板书设计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解:设颐和园的陆地大约有x公顷,
水面大约有3x公顷。
X+3x
=
290
4x
=
290
x
=
72.5
3x
=
72.5×3
=
217.5
答:颐和园的陆地大约有72.5公顷,水面大约有217.5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