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课 题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课时
第3课时
课型
学习目标
1、使学生联系具体的问题情境,理解并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2、使学生能用分数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数学应用意识。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学习重点难
点
1能运用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计算。2使学生掌握什么时候一次通分,什么时候分步通分。
导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设计意图
一、自学展问。(10)分钟
1、直接写得数。1/5+2/5=
1+7/8=
1/3+2/9=
5/7+3/7=
1–8/11=
7/12-5/12=
6/7-4/7=
5/8–1/4=
2、说出下面每个分数的意义。(1)男生占全班人数的3/5。(2)一本书已经看了4/7。
学生独立完成记录单回顾与联系部分内容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回答集体核对
应用电子白板的投影功能,核对学生完成回顾与练习部分知识。直观、节约时间
二、互动探究。(20)分钟
1、出示例2
理解题意2、分析数量关系。(1)月季花的面积占1/4,杜鹃花的面积占1/3,都是把(
)看做单位“1”。(2)把花园的面积看做单位“1”,先减去1/4,再减去(
)。(3)同桌讨论:怎样求草坪的面积占几分之几?(4)师结合学生回答板书算式3、揭示课题:4、探究算法(1)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指导。师:你是按什么顺序运算的?注意通分的方法。(2)反馈交流。5、完成试一试:1/6
+
3/5
+
2/36、完成练一练1、3题:5/9+2/3–2/5
1
–
(
1/2
+
1/6
)7、总结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指名读题,指名说出题目的已知条件和所求的问题。板书展示学生的回答:全班交流。学生回答:1--
1-(+)学生自主尝试计算。指名板演计算过程和结果。做完共同评议。指名说出为什么按这样的运算顺序来计算。学生讨论交流解答
利用电子白板的绘图功能。形象直观帮助学生理解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利用白板的书写和注解功能,展示学生解题的思路。便于不同方法的对比。利用幕布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
三、拓展提升。(10)分钟
1、计算3/4-5/8+5/6
2/3
+
4/5
-
3/103/7+(9/14-1/2)
1-(1/2
+
1/3)2、解决实际问题(1)他们三人一共喝了多少升牛奶?
(2)这盒
1
升的牛奶还剩多少升?
学生在自主活动记录单上完成当堂检测。展示部分学生的答案,在班内共同评议。
利用投影功能展示学生当堂检测完成情况。直观演示,节约时间,照顾全体学生。
板书设计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1--
1-(+)
=3/4-1/3
=1-(
3/12+4/12)
=9/12-4/12
=1-7/12
=5/12
=5/12
答:草坪的面积是5/12。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一节计算课。计算方法对于学生来说难度并不大。课前合理设计练习,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为新知的教学奠定了基础。结合例题,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使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一样的。具体的计算放手让学生自主进行,体会一次通分和分步通分的异同。媒体运用合理直观。但学生计算的能力要进一步巩固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