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整本书阅读
《红楼梦》单元设计
前
言
满纸荒唐言,
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
谁解其中味。
教材
分析
壹
学情
分析
贰
教法
学法
叁
教学
过程
肆
目录
第一部分
说教材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任务书》
安徽教育出版社
底本:程乙本
综合各版本所长
普通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
“整本书阅读与讨论”任务群
普通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册
第七单元
“整本书阅读”
梳理小说主要情节
理清人物关系
理解和欣赏人物形象
探究人物的精神世界
整体把握小说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建构阅读长篇小说的方法和经验
从最使自己感动的故事、人物、场景、语言等方面入手,反复阅读品味,获得审美感悟。
单元学习目标
单元
重点:
单元
难点:
读完《红楼梦》全书
通过《红楼梦》的通读,掌握阅读长篇小说特别是章回小说的一般读法。
第二部分
学情分析
多数中学生习惯于读诸如玄幻、穿越、魔幻游戏等流行读物,阅读心态浮躁
性别
差异
阅读
习惯
阅读
方法
阅读
兴趣
部分男生不太喜欢《红楼梦》,他们很可能读了几章,就索然无味,读不下去了。
大部分学生对小说仅停留在感性的认识上,缺乏理性的思考;不少学生读小说偏好情节,忽视探究作者意图。
两极分化
第三部分
教法、学法
讨论法
读书指导法
合理及时——指导学生阅读任务书,提出明确的目的、要求和思考题。
主题明确——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独立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欣赏教学法
教法
身临其境——设计生动有趣的“大观园”活动,唤起学生的想像,加深他们的认识和情感体验。
通读法
批读法
专题
阅读
多渠道“读”书
“批”是对“读”的雁过留痕,是整理“读”的思路,也是为了将来研读留下印记符号。
读懂,读通,了解全貌,以求一个完整的印象,取得“鸟瞰全景”的效果
围绕《红楼梦》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和表现手法等,设计专题研读方案。
以听书软件听《红楼梦》
借影视剧作品看《红楼梦》
通过公众号解《红楼梦》
每周随笔写《红楼梦》
学法
第四部分
教学过程
阅读
计划
壹
导读
贰
精读
叁
成果
分享
肆
目录
阅读计划表
教学过程
时间段
阅读回目
教学安排
课时安排
2.1-2.22
1-120回
寒假学生自读
3.1-3.31
1-30回
《红楼梦》导读
2课时
4.1-4.30
31-60回
《红楼梦》精读
1课时
5.1-5.31
61-90回
6.1-6.31
91-120回
阅读成果分享
2-3课时
导读——一线串珠:入贾府识前世
出观园了情缘
“所言”
“所以言”
阅读版本选择
阅读时间安排
阅读策略方法
读什么
人、事、情
写作手法
怎么读
读回目
纵向
横向
扣文本
知学情
圈点批注
多渠道阅读
出场:黛玉进贾府
发展:宝黛钗交往
高潮:观园办诗社
尾声:魂陨潇湘馆
导读设计意图
1、把握《红楼梦》整本书的情节脉络,从一条线看其框架思路:
林黛玉是小说中的女主公,她的短暂一生可以归纳小说的主要情节过程,她在贾府的短暂一生也可见证贾家的荣辱兴衰历程;2、把握《红楼梦》小说中众多人物的典型形象,从一条线看其众生相:
林黛玉作为金陵十二钗中的重要一员,她的命运也是所有大观园女子命运的缩影,她的爱恨离愁何尝不代表着整个红楼女子的情爱纠葛、坎坷遭际;
3、把握《红楼梦》丰富的主题意义和深刻的主旨内涵:
林黛玉的悲喜情愁与不幸命运是典型的封建大家族礼教束缚下的时代悲剧的冰山一角,其之所以能够牵动无数读者的惆怅哀怨正是小说背后丰富的主题意义和深刻的主旨内涵决定的。
4、把握《红楼梦》独特的审美意义和深厚的文学艺术价值:
林黛玉的美已经超出了小说人物的范畴,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审美主题,而以其为依托的《红楼梦》中的诗词文学更是成为历来读者研磨的经典,具有深厚的艺术价值。
导读设计意图
精读——林黛玉进贾府
【回目】第三回
托内兄如海荐西宾,接外孙贾母惜孤女
【重点】指导学生赏析林黛玉这一人物形象;掌握总结人物形象的一般方法。【方法】学生独自阅读文本、生生交流探讨、教师点评
【具体步骤】
导入:表演林黛玉形象
新授:曹雪芹对林黛玉形象刻画的角度;刻画方法
美在其貌:病态美;风姿美;神韵美。
美在其心:美在知礼;美在细心;美在内敛。
巩固:阅读红楼梦人物的方法
关注作者态度;
关注人物在情节中的表现;
关注他人对人物的看法和评价;
进行横向,关注人物间的差异;
进行纵向比较,关注人物个性的发展变化。
小结:人物形象的复杂性决定人物品读的多层次,多角度。
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潇湘馆春困发幽情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
林潇湘魁夺菊花诗
林黛玉焚稿断痴情
【林黛玉人物形象专题】
我是红楼梦中人
情节课本剧
主旨辩论会
成果展示
我是红楼梦中人
选取《红楼梦》中最印象深刻的一个人物,以这个人物的口吻,写一篇400-600字的自我介绍。发挥想象力,将“自己”的基本信息,身世经历,性格爱好等向大家介绍一下。
设计意图
帮助学生自主理解和欣赏人物形象,探究人物的精神世界。
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情节课本剧
自由组成4-8人的小组,选择红楼梦其中一个情节,分角色扮演其中人物,排练一个10分钟左右的课本剧。
设计意图
帮助学生积极地梳理小说主要情节,理清人物关系。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提升语文课堂特色和魅力,建立多样风格
主旨辩论赛
关于《红楼梦》的主题有各种观点,历来分说不定,有如爱情悲剧说,佛教色空说,作者自传说,女性主义说等等。选择其中一种观点,结合作者生平、所处时代,准备资料,进行辩论。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知人论世,结合作者生平整体把握小说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鼓励学生拓展思维,多渠道搜集信息,深入思考
感谢聆听
期待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