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孙武
老
子
墨子
孔
子
孟
子
韩非
庄
子
历史名人馆
荀子
导入新课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第8课
百家争鸣
1.了解老子、孔子的生平,掌握其主要思想
2.识记百家争鸣中墨家、儒家、道家、法家
代表人物和思想主张
3.知道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及影响
学习目标
自主阅读课本第一部分P38页,找一找老子生活的时期?哪个学派?有哪些主要的思想主张?
老子
一、老子和道家
时期:春秋时期
姓名:李耳,字聃
经历:做过周朝史官
老子像
经典:《道德经》
道家学派创始人
老子档案
老子
——道家学派创始人
《道德经》书影
老子
思想主张:
①顺应自然
②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
③“无为而治”
朴素辩证法思想:
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
对立面双方可以互相转化
难——
长——
高——
强——
前——
生——
易
短
矮
弱
后
死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孔子问礼图
自主阅读课本第二部分P38-40页,找一找孔子生活的时期?哪个学派?有哪些主要的思想主张?
孔子和儒家学说
二、孔子和儒家
孔子像
时期:春秋时期
姓名:名丘,字仲尼
国家:鲁国
孔子档案
孔子生平
孔子像
年龄
事件
15岁
有志于学
20岁左右
担任小吏
30岁左右
收徒办学
50岁左右
在鲁国从政
55岁
周游列国
68岁
回到鲁国
73岁
去世
——整理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孔子档案
孔子像
时期:春秋时期
姓名:名丘,字仲尼
国家:鲁国
孔子档案
经典:《论语》
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孔子生平
核心思想:
政治主张:
教育主张:
著
作:
“仁”
以德治国,反对苛政
《论语》——弟子编著
大思想家
大教育家
①首创私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②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教育
③提出教学原则和方法
孔子和儒家学说
孔子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孔子的教育名言中,哪些对你的学习有帮助或指导?
清康熙帝为北京孔庙所题“万世师表”匾额
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西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
教育思想
文化贡献
孔子像
修《诗》《书》《礼》《乐》《易》《春秋》
儒家“五经”
孔子和儒家学说的影响: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对后世的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成为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正统思想。儒家思想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案例分析
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
老子
温故而知新,学习和思考结合,学习上要有老老实实的态度等。
孔子
月考结束某同学考得不理想,很不开心。请你运用本节课内容如何对他进行劝说?
1.《论语》是大思想家孔子的语录,宋代宰相赵普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孔子思想的核心主张是(
)
A.“仁”和“礼”
B.“因材施教”
C.“为政以德”
D.“有教无类”
2.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儒家学派创始人曾倡导“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60年前的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运用这一思想很好的处理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的关系。该思想(
)
A.老子
B.孔子
C.孙子
D.韩非子
当堂检测
A
B
学派
代表人物
主要观点
墨家
儒家
道家
法家
兵家
孙武
阅读教材40-41页,填写以下表格:
墨子
孟子
荀子
庄子
韩非
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
①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崩溃,新的社会制度逐步形成。(——社会大变革)
②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不同学派,各陈劝说。
百家争鸣
战国时期的主要学派
墨家
墨子
名家
惠施
公孙龙
儒家
孟子
阴阳家
邹衍
道家
庄子
纵横家
张仪
苏秦
法家
李悝
商鞅
韩非
农家
许行
兵家
孙膑
吴起
杂家
吕不韦
学派
代表人物
主要观点
墨家
儒
家
道家
法家
兵家
百家争鸣
墨子
兼爱非攻,反对战争;选贤举能;提倡节俭
孟子
荀子
庄子
韩非子
孙武
①“仁政”②民贵君轻③反对非正义的战争
“礼治”,明确尊卑等级
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追求精神自由,保持人格独立
①反对空谈仁义,主张以法治国
②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孙子兵法》
治国方略
尚贤、节俭
庄子
道家
韩非
法家
孟子
儒家
墨子
墨家
实行“仁政”,民贵君轻
顺应自然与
民心
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
反对空谈仁义,以法治国
荀子
儒家
提出主张
相互抨击
相互借鉴
①促进了学术和思想的繁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
②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P42百家争鸣有什么影响?
百家争鸣
标记在课本上
学派
人物
时期
主要思想
儒家
孔子
春秋末期
思想核心“仁”,“仁者爱人”。以德治国、反对苛政。创办私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孟子
战国
仁政,民贵君轻,反对一切非正义战争
荀子
战国
礼治
道家
老子
春秋
顺应自然。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庄子
战国
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
墨家
墨子
战国
主张“兼爱”“非攻”,选贤举能,提倡节俭。
法家
韩非子
战国
强调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治统治
兵家
孙武
战国
《孙子兵法》
3.在“百家争鸣”的时代,社会影响最大的是儒墨两家,故有“非儒即墨”之说。然而秦朝统治者践行的却是法家思想,其原因在于(
)
A.主张兼爱反对战争
B.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C.提倡法治专制集权
D.仁者爱人为政以德
4.“光盘行动”,就是提倡人们在吃饭就餐时不剩饭菜,养成节俭的良好习惯。在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中,提倡节俭、批判贵族奢侈浪费的是(
)
A.孟子
B.墨子
C.庄子
D.韩非子
C
B
批评教育,以道德感化人
取法古人,建设良好校风
咱们班存在一些不好的现象,比如有的同学不爱护学校公共财物。怎样使同学们自觉去保护好学校的公共财物呢?
儒家——
法家——
道家——
用“刑罚”来限定同学们,做错一点也加以“处罚”
自觉遵守、“无为而治”,让同学们自觉去要求自己
新学期刚刚开始,才升入初中的学生比较调皮。特别是某班的同学,上课说话,下课打闹,口出脏话,乱扔纸屑,顶撞老师,简直是无法无天。班主任召集班干部开会商量对策。
纪律委员说:“再这样下去不行了,必须采取措施,我建议实行重罚,违纪一次罚款十元,教室外罚站一天,再罚值日一周。”
班长说:“我主张以批评教育为主,我们可以制定班规,让每个人去遵守,谁违犯了,我们可以批评他,规劝他,帮助他,让他慢慢地改正过来。”
卫生委员说:“我们也不用罚,也不用管,随他去吧,慢慢地也许就会变好了。”
看故事,猜学派
(1)纪律委员和班长分别代表哪两个学派的观点?并说出他们各自的主张?
(2)卫生委员体现了哪一学派的观点,创始人是谁?
纪律委员:法家
以法治国
班长:儒家
以德治国;仁政;
道家
老子
(1)纪律委员和班长分别代表哪两个学派的观点?并说出他们各自的主张?
(2)卫生委员体现了哪一学派的观点,创始人是谁?
纪律委员:法家
以法治国
班长:儒家
以德治国;仁政;
道家
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