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教案:柳树姑娘
一、教学指导思想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音乐能力,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结合视障学生的生理特点,因材施教,紧扣学科特点,采用不同形式的教学方法,例如“情境渲染法”、
“启发式教学法”、“对比分析法”、“评价法”等。
在本课中,我渗透了新的教学理念,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参与音乐活动放在重要位置。只有当学生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去,成为音乐课堂的主体,自己主动地去探寻领悟时,才能使他们全身心地进入音乐,从而获得音乐审美体验。为此,课堂教学中我设计一些音乐活动,如歌表演、打击乐器伴奏、音乐游戏等,让学生通过音乐实践体会音乐学习的乐趣。
二、本课设计特色
这是一首曲调优美、轻快的简易二部合唱歌曲。歌词简练,它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江南水乡万物一新,一片生机盎然的春天景象。歌曲为3/4拍,羽调式,一段体结构。全曲“X.X??X
X”为基本节奏型。第1-8小节,上下句对称,旋律采用了模进手法,三度、四度、五度的跳进使得曲调舒展而又优美,形象地表现了“柳树姑娘”在春风里飘柔的姿态。第二声部只用了第一声部的同音支声,配以八分音符节奏及跳音的“啦”唱法,烘托出欢乐的气氛。第9-12小节,节奏突然紧缩,向上三度的模进,使曲调更为欢快,与前形成了较强的对比。最后曲调有趋平稳舒展。结束句在富有民族特色的衬词“啊哩啰”中欢快地结束,抒发了人们对美丽的春天的赞美之情。在教学过程中,我根据教学内容和三年级学生对节奏的感受力强,习惯用身体动作对音乐节奏和旋律做出反应特点,把学习韵律儿歌的活动和学唱歌曲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内容上相互穿插,相互促进,形式上动静交替,让学生既学会了歌曲又加强了律动,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浓,积极参与的意识很强,整个教学活动自始至终都是在一种学中玩,玩中学的氛围中进行。首先全体同学律动表演唱《顽皮的杜鹃》,用律动感受《顽皮的杜鹃》情绪的同时,再用猜谜语的方式引导大家进入正题的学习。中间再辅以发声练习、复习柯尔文手势,学生跟随教师构唱音高的音乐素能训练,最终能感知二声部旋律,能够借助歌词对音乐展开初步的想象,能够进行简单的即兴创编并参与表演。
《柳树姑娘》一课从音乐的审美角度出发在欣赏中体会歌曲,学习歌曲。在歌曲中学习音乐知识并回归运用到歌曲中,体现目标学习的相互联系,进一步为歌曲的表达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完整演唱歌曲《柳树姑娘》,了解附点四分音符的长短,并能从实践中掌握;
2、在参与歌曲律动创编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合作意识;
3、通过聆听与演唱,感受歌曲的情绪、内容与风格,同时抒发对柳树、春天的赞美、热爱之情以及懂得要爱护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
四、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用愉快地情绪演唱歌曲《柳树姑娘》,初步感受二声部和声效果。
教学难点:了解附点四分音符的长短,并能从实践中掌握。
五、教学步骤:
(一)教学导入:
一、开始部分
1.发声练习。
顿音练习:短促、轻巧、跳跃
2/4
5
6
5
︱5
6
5︱5
4
3
2
︱1
-
‖
lu
1=D???1
6??1
2??2?︳3
6??1
2??2
︳5
3??5
6??6?︳5
3??5
6??6
‖
???????
啦……
2.柯尔文手势练习。
复习柯尔文手势,学生跟随教师构唱音高。
3.复习歌曲《顽皮的杜鹃》。
二、进入课题
1.教师猜谜语导出歌曲,: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进行了律动表演唱《顽皮的杜鹃》,知道了杜鹃等小动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今天我还要给大家介绍大自然界另一位新朋友,我将用谜语的方式告诉大家,请你们猜一猜它是谁?(学生回答正确后,课件点击,柳树出现)
小姑娘,本领大,
江南塞北都安家。
湖水替她照镜子,
风儿帮她梳头发。
?
2.通过赞柳树,进行节奏练习。
春天到了,长在河边的柳树婀娜多姿,就像一位辫子长长美丽的姑娘。今天老师写了一首小诗来赞美一下柳树姑娘。?
节奏练习:?
柳·?树??姑?︱娘?
?
—?
—
︱辫·子??长︱长
?
—?
—︱?
风·?儿??一?︱吹??
—
?—
︱甩·进??池︱塘?
—?
—︱?
洗洗
干
净︱多么
漂
亮
︱洗洗
干
净︱多么
漂
亮︱
多
—
么︱
漂
—
—
︱
亮
—
—︱啊
哩
啰!‖
?
3.播放课件,聆听《柳树姑娘》,感受歌曲情绪
①.聆听范唱。
设问:这首歌曲是齐唱还是合唱?你感受到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柳树的枝条,像什么?这首歌曲用的拟人化的手法把柳树比作什么?(姑娘),把枝条比做什么?(长长的辫子),风儿一吹,甩进池塘,洗洗干净,多么漂亮。柳树姑娘美不美?
②再听歌曲范唱,跟着钢琴旋律轻轻跟唱曲调。
③学唱1-8小结。
设问:这8小结旋律的节奏一样吗?这8小节曲调的节奏有一个规律你发现了吗?显示节奏“X?
X
XX
︱X-
-︱”指导学生拍一拍,然后加入歌词按节奏朗读歌词。
④在模仿“知了”鸣叫声中学习附点。(强调一下盲文附点音符:第三点)
“
·”这个音符是四分音符的后面加上一点,在乐理上我们称为附点四分音符,它与四分音符的区别就多了一个附点,为了强调这附点,所以在名称上把附点放在前面称附点四分音符。我们学一下模仿蝉的叫声“知.了
”所以蝉又名“知了”。“知了”的鸣叫就是带附点的。我们一齐拍打一下它的节奏。
·︱
·︱
知
了知
了
⑤慢速度地把音符唱着试试。?
⑥跟着琴声唱旋律。
⑦学唱歌词。
4.学唱歌曲后8小结。
①设问:这里的节奏和前面的节奏有什么不同?给你什么感觉?(节奏紧密、音乐活泼)
②学唱歌曲第9-12小结。设问:这里前两小结和后两小结歌曲有什么异同?你觉得这句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节奏相同,歌词重复,旋律不同,后两小结旋律作了上方五度的模进,表达了对柳树姑娘的赞美之情。)
③在教师的帮助下自学最后一句。
出示力度记号:mp
f
mf<
>,了解这些力度记号的意义。然后试着用不同的力度变化来演唱歌曲的最后两句,体会效果的不同。
④完整的演唱第一声部旋律和歌词。
5.学唱第二声部。
①设问:听录音范唱,说说第二声部是在什么位置进入的?演唱“啦啦啦”时和我们上节课学过的的《顽皮的杜鹃》中“咕咕”有什么相同之处?(都是采用顿音的方式演唱),顿音的盲文符号是第几点?(236),这样唱表达了怎样的情绪?应该怎样演唱?试着用加顿音(跳音)和不加顿音(跳音)记号的方式演唱一下,体会效果有什么不同?师:为了将音符唱得更好听,我们给啦啦啦的头上戴上了一顶顿音帽子,怎样演唱使柳树既活泼又调呢?(轻快并跳跃)
②在教师的指挥下,完整的加入二声部演唱,注意力度变化和顿(跳)音记号,表达出歌曲欢乐的情绪。
6.舞蹈律动??
①学生分组编排舞蹈动作
师:柳树姑娘不仅歌儿美,舞更美!下面,请同学们以组为单位,大家扮演柳树,共同给歌曲编上舞蹈动作。
②分别展示。
③统一动作,集体表演。
7.拓展延伸
出示诗歌,用《柳树姑娘》伴奏配乐朗诵。
师:刚才从同学们的舞姿中,老师看到了好多婀娜多姿的柳树姑娘和玉树临风的柳树先生。其实不仅我们喜欢柳树,古代的诗人也很喜欢柳树,他们写下了好多诗歌来赞美柳树,你知道吗?今天老师就带来其中两首
——
咏
柳
早
春
---贺知章
韩愈(唐代)
碧玉妆成一树高,
天街小雨润如酥,
万条垂下绿丝绦。
草色遥看近却无。
不知细叶谁裁出,
最是一年春好处,
二月春风似剪刀。
绝胜烟柳满皇都。
三、?小结:
同学们用歌声、舞蹈和诗歌表现了柳树姑娘的婀娜多姿,唱出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我们本单元课题的名字叫做:《我们的朋友》,今后同学会用什么行动来爱护我们大自然界的朋友呢?(要好好爱护我们身边的小动物,爱护花草树木,保护我们的生活环境!)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