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认识区域 课件(17张)

文档属性

名称 1.1 认识区域 课件(17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9-22 21:15: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第一单元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
认识区域
选择性必修二
鲁教版
学习目标
课标要求:结合实例,说明区域的含义及类型。
目标1:理解区域的概念和特点。
目标2:区分不同类型的区域及其划分依据。
目标3:结合实例,说明区域的特征。
1、区域的含义
阅读课本,回答下列问题:
①什么是区域?
②区域有哪些特点?
③为什么要划分区域?
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指标划分出来的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
有一定的界线、范围、形状、面积和明确的区域特征
了解区域间差异,因地制宜对区域开发利用
1、区域的含义
例1:干湿地区体现了区域的哪些特点?
1、区域的含义
例2:行政区划体现了区域的哪些特点?与例1有什么区别?
拓展:主体功能区
主体功能区
地域类型
主体功能
优化开发区
重点开发区
限制开发区
禁止开发区
城镇化地区
农产品主产区
重点生态功能区
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地
提供工业品
和服务产品
提供农产品
提供生态产品
提供生态和游憩产品,精神财富
活动:区域的尺度
①区域空间尺度可分为大尺度、中尺度和小尺度。
世界
亚洲
东亚
中国
北京
②空间尺度越大,表达的区域特征越宏观;
③空间尺度越小,表达的区域特点越详细、越具体。
2、区域的划分
阅读课本,归纳划分区域的指标:
(1)指标数量:
(2)指标要素:
①单一指标
②综合指标
①自然要素
②人文要素
2、区域的划分
阅读课本,判断划分区域的指标:
2、区域的划分
阅读课本,判断划分区域的指标:
2、区域的划分
我国热量带的划分
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
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
中国汉语方言区的划分
单一指标

综合指标
自然要素

人文要素






3、区域的特征
阅读课本,解释区域的三大特征:
①整体性
②差异性
③开放性
区域内部各部分、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自然和人文现象在空间分布上的差异性,是地球表层最显著的特点之一。
区域与其他区域有着各种联系,包括自然要素之间和社会要素之间的联系。
3、区域的特征
①整体性
阅读课本,回答下列问题:
1.区域的整体性与自然环境的整体性有什么关系?
2.青藏高原的整体性特征是?举例说明。
包含关系
高寒
自然: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烈;气温低,冰川冻土广布;植被稀少且以耐寒的草原和高山草甸灌丛为主;动物耐寒且种类少。
人文:人口稀少,人口、聚落及农业区集中于河谷地带;农业以高寒牧业为主,有河谷农业;建筑物防风、保温;交通线路较少……
区域内部有相对一致性
3、区域的特征
②差异性
阅读课本,回答下列问题:
1.区域的差异性与自然环境的差异性有什么关系?
2.区域的差异性表现在哪里?
3.区域内部具有相对一致性,与区域的差异性矛盾吗?
包含关系
区域内部、区域之间
求大同,存小异
3、区域的特征
②差异性
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亚热带季风气候
农业生产模式不同
北方地区
纬度相近
农业生产模式不同
3、区域的特征
③开放性
人口流动与迁移
跨地区资源调配
工业联系
中心城市与经济腹地
经济全球化
……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