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可能性》复习教案及反思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不确定事件的特点,体验可能发生的结果,并能够计算出可能性大小。
2、能够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并阐述自己的理由,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复习如何计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建立正确的概率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游戏规则的公平性、重要性、修改游戏规则是指符合指定要求。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一个有趣的故事。
在古代欧洲的某国,一个大臣冒犯了国王。国王大怒,决定将大臣处死,大臣被关进了死牢。按照该国当时的法律,死囚在临刑前还有一次选择生死的机会,那就是由大法官拿来一个盒子,盒子里有两张纸条,分别写着生和死。如果摸到“生”就生,如果摸到“死”就死。你们认为这个大臣摸纸条时会出现什么结果呢?
师:对大家用了一个词:可能。就是可能摸到生,也有可能摸到死,两种结果都有可能。
可是这个昏庸国王一心要让这个大臣死死,于是派人偷偷地把盒中写有“生”的纸条换成了“死”字,而大法官并不知道。这下,大臣的命运又会怎样呢?
师:看来大家都替他担心了,两张纸条上都写着“死”,任意摸一张,必定是“死”字,看来这个大臣一定会死,不可能生了。
这时有个好心人的知情人把这个情况偷偷地告诉了大臣。这个大臣整整想了一夜,终于想出了好办法。临刑前,当大法官把盒子拿来要大臣抽的时候,大臣拿起一张纸条,看也不看,猛地吞进肚里,在场的人全惊呆了,你们说说,大臣的命运又会怎样?
师:是的大家说得很好,因为他吞了一张纸条,剩下的是死,那么法官就判断他吞下的是“生”字。
故事里的大臣经过了从“可能生,也可能死”到“一定死”,最后再到“不可能死”的过程,是他用智慧赢得了生命。
引入课题:生活中的事情就像故事中的一样,有些我们不能确定定它的结果,有些则可以确定他的结果,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这就是今天我们一起要学习的内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板书课题:可能性)
情境一:个盒子中装有5个球,4个白球1个黄色,球除颜色外完全相同,先任意摸出1个球。
情境二:随意抛出一个图钉,图钉落地。
情境三:转盘游戏,指针停之后,落在区域的代表颜色如下。
情境四:明天是晴天还是阴雨天。
根据上面四个情境回答下面问题。
巩固与应用
口袋里有3个红球和2个白球,球除颜色外完全相同,从中任意摸出1个球。那么,摸出红球的可能性是(
3
/
5
),出白球的可能性是(
2
/5
)。要使他们的可能性相同,可以怎么做?
教师空间:摸出红球的可能性是(
3
/5
),摸出白球的可能性是(
2
/5
)。要使摸出的红球和白球的可能性相同,有多种思路,只要学生说的合理,就应给予肯定。
加深巩固,学以致用
1、小华统计了全班同学的鞋号,并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鞋号19
20
21
22
23
24
25人数3
5
4
8
9
2
3
从这个班中任选-
-位同学,他的鞋号为21号或22号的可能性比1/2(
)。
(2)鞋号大于21号的可能性是(
)。
2、设计一个转盘,使转到3的可能性是你能设计出几种,
方案一、把转盘平均分成4份,每份上分别由数字1,
2,
3,
4。
方案二、把转盘平均分成8份,有2份上标有数字3。
(先让学生自行设计,学生的设计可能有多种,只要设计的合理,就应给予肯定。)
3、小明和小芳做抛硬币的游戏。
(
1)小明前三次抛的结果都是正面朝上,第四次一定会使正面朝上吗?
(2)小芳拋10次硬币,一定是5次正面朝上,5次方面朝上吗,
你怎么看以上两个问题,与同伴交流。(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不确定时间的特点,消除一些对于可能性的误解。教师可以声▲励学生尽可能做一些实验。)
重点复习,强化提高
1、数学游戏
三人或三人以上完这个游戏。
每人秘密的在手中藏1颗或2颗豆子。
(2)每人试着猜出所有人手中豆子的总数,猜对了就算赢。
多做几次这个游戏,记录下每次的结果。你发现哪些数字出现的次数比较多。
教学时,一定要让学生实际玩这个游戏。在多做几次试验后,让学生描述自己的发现。对于3个人的游戏,每一次猜数活动,数字3出现的可能性为,数字4或5出现的可能性为,数学6的可能性为。所以数字4或5出现的可能性大些。学生只要能通过游戏情况发现某些数字出现的次数多即可,不需要具体计算出可能性大小。
(游戏是一种较好的复习方式,
可以让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中回顾,整理和应用知识。)
2、关于可能性你还知道什么
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说说图中每种情况下所有可能的结果,情境-可能有两种结果,如果把球编号,也可以说一共有5种可能的结果;
情景二、随意抛出一个图钉,图钉落.地,有两种可能;情境三的转盘游戏,转一次可能有4种结果;对于情境四,明天可能是晴天也可能是雨天,有两种可能。对于第二个问题,情境一,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是,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是;对于情境三,怎样使转到的红色的可能性为,学生思路可能会更广,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只要学生说的合理,教师、、应给于肯定。对于最后一-个问题,引导学生可以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可以通过实验来估计可能性的大小。
(教师可以安排一些操作活动,
帮助学生消除错误的认识,逐步建立正确的概率直觉。)
四、自主检测,完善提高:
1、出示书本课后自主检测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班内交流,进行自我评价。
五、课堂总结:
今天的复习,你对哪些知识有了更清楚的认识,有哪些问题需要注意?
六、课后反思:
通过本课学习可以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程度、窥视学生的解题思维心理、准确把握复习节奏。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评价相结合,帮助学生弥补知识缺陷,校正思维歧途,增强运用能力;特别是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尽可能多地暴露掌握知识的残缺点,捕捉、收集、整理其错误,并研究其错因,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