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1)
【学习目标】
1.知道我国是一个河湖众多的国家,能在图上指出主要的河流和湖泊;
2.能够指图说出内流区和外流区,能分析两区河流的水文特征差异及原因;
3.能够说出东部季风区河流水文特征的差异及原因。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P46,勾画出外流河和外流区的定义,内流河和内流区的定义;
在图2-40中,找出珠江,长江,黄河,黑龙江,怒江,雅鲁藏布江,澜沧江,额尔齐斯河和塔里木河。
第2题中的河流,哪些属于内流河?哪些属于外流河?
第2题中的河流是否都注入大洋?哪些河流没有注入?注入海洋的河流都分别注入哪个大洋?
在图2-40中,勾画出外流河和内流河的分界线,它大致与哪条等降水量线吻合?
在图2-42中,用黑笔勾画出京杭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自北向南依次经过哪些省级行政单位?自北向南依次沟通哪些水系?
阅读课本P48,找出塔里木河的位置、地位、水源补给、发源地。
河流的水文特征主要从哪些方面进行分析?
我国最主要的湖泊分布区以及湖泊特点。
补充:水文特征分析:
①水位:水位的高低取决于河流补给类型,在湿润地区,河流补给以雨水补给为主,水位高低随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在干早地区,河流的补给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水位高低随气温的高低变化而变化。
②流量:以雨水补给为主的可流,流量取決于降水量的多少;流域面积大,一般流量大
③含沙量:取决于流域内地面植被状况、地面坡度、降水集中程度、地面物质结构
④结冰期有、无或长、短取决于最冷月月均温的高低,最冷月均温大于0℃,河流无结冰期;最冷月均温低于0℃,河流有结冰期,且纬度越高,结冰期越长。)
⑤汛期:气候特征决定汛期--夏汛:多雨水补给或冰川融水补给;冬汛:多雨水补给,冬季降水多,形成河流冬汛;春汛:由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形成春汛;无明显汛期:全年多雨或地下水、湖泊水补给的河流,汛期不明显。
【预习检测】
(1)图中序号代表的河流名称是:①?
?
?②??
?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2)属于内流河的是
,注入印度洋的是
,注入北冰洋的是
,注入太平洋的是
。(填数字)
【交流探究】
要求:先自主思考,然后小组内讨论。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等待其他小组或老师解决。
总结我国外流区的河流水文特征;
分析我国内流区河流水文特征以及原因;
京杭运河的作用是什么?
20世纪90年代,塔里木河水量骤减造成断流的原因是什么?
5、读图分析东部季风区河流水文特征的差异及原因。
地区
东北地区
秦岭-淮河以北
秦岭-淮河以南
水量
特征
成因
含沙量
特征
成因
汛期
特征
成因
结冰期
特征
成因
6、在课本46页2-40地图中找出我国的五大淡水湖以及所在省区
鄱阳湖(第一)
洞庭湖(第二)
洪泽湖(第三)
太湖(第四)
巢湖(第五)
【当堂达标】
1.我国唯一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是(
)
A、额尔齐斯河
B、澜沧江
C、珠江
D、雅鲁藏布江
2.黑龙江和松花江水量丰富,含沙量小的主要原因是(
)
A、气温低、降水多
B、地形平坦、水流平稳
C、气候湿润、森林茂密
D、大陆性气候强
3.下列河流水位年际变化大的是(
)
A、长江
B、珠江
C、黄河
D、闽江
4.中国最长的内流河是(
)
A、额尔齐斯河
B、澜沧江
C、阿姆河
D、塔里木河
5.我国内流区域和外流区域的河流,丰水期都在夏季,其主要原因是()
A、受气温的影响,夏季全国普遍高温
B、受季风影响,全国大部分地区雨热同期
C、全国大多地区降水集中在夏季
D、外流区受夏季风影响,内流区受夏季高温影响
6.我国面积最大的淡水湖泊是(
)
A、青海湖
B、鄱阳湖
C、洞庭湖
D、洪泽湖
【自我反思】运用思维导图,梳理收获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2)
【学习目标】
运用地图识记长江的源流概况,注入的海洋、长度、流经的省区、地形区和主要支流。
记住长江上中下游的划分地点,学会分析各河段的特征。
分析长江的问题、成因及治理措施。
【自主学习】
读课本P50文字部分找出长江的起源地、长度、注入海洋以及地位;
在课本P50图2-46中描绘出长江干流,其形状可以描述为什么?
用不同颜色的笔在课本P50图2-46中描绘出长江最主要的支流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湘江、汉江、赣江以及3个湖泊洞庭湖、鄱阳湖、太湖;
用不同颜色的笔在图一中填写主要的支流与湖泊名称;
用红笔在图2-46中圈出长江上、中、下游的划分地点,用黑笔圈出干流主要城市名称;
用不同颜色的笔在图一中填写主要城市名称;
对照P9图1-7,写出长江干流自西向东依次经过哪些省级行政单位?
对照P24图2-8,写出长江干流自西向东依次经过哪些地形区?
在课本P53图2-50中标出二滩、三峡、葛洲坝三大水电站,勾画出三峡水电站的地位和作用。
【预习检测】
【交流探究】
要求:先自主思考,然后小组内讨论。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等待其他小组或老师解决。
1、阅读课本P51-52文字部分,分析长江上、中、下游特征
上游
中游
下游
位置
特征
利用方向
对照P24图2-8和P53图2-50,从地形的角度,分析长江三峡段修建大型水坝的优势条件是什么?
3、阅读长江干流纵剖面图,分析长江水电站主要分布在上、中、下游哪一段?原因是?从地形和气候两方面分析长江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什么?
4、试从“水能”和“水运”两个方面,阐述长江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5、分析长江上、中、下游所存在的问题是什么?治理措施是什么?
6、阅读课本P54活动3材料内容,分析洞庭湖的面积发生怎样的变化?解释引起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如果你是政府相关负责人员,①你会给人们宣传哪些洞庭湖面积减小引发的危害?
②你会对洞庭湖的治理提出哪些有利建议?
材料一:荆江是中国长江自湖北省枝江至湖南省岳阳县城陵矶段的别称。蜿蜒曲折,有“九曲回肠”之称。该河段地势低洼,长江带来的泥沙在此大量沉积。
材料二:“万里长江,险在荆江”,荆江两端从城陵矶到枝城的直线距离只有180千米,河道却有337千米。从1560年到1949年,荆江大堤共决口36次,平均10年一次。
材料分析:①荆江河段的特点是什么?分析其原因。
②荆江段容易发生的自然灾害是什么?应当如何治理?
材料一:1998年夏季,中国南方军见的多雨。持续不断的大雨以逼人的气势铺天盖地地压向长江,使长江无须臾喘息之机地经历了自1954年以来最大的洪水。洪水一泻千里,几乎全流城泛滥。
材料二:长江两岸有4亿人ロ居住,50年代中期,长江上游森林覆盖率为22%,由于不断进行的农地开垦、建厂和城市化,使两岸80%的森林被砍伐殆尽。四川省193个县中,森林覆盖面积超过30%以上的仅有12个县,一些县的森林覆盖面积还不到3%。
材料三:由于淤积、固垦等原因,使得长江中下游湖泊面积减少,降低了长江中下游湖泊的调洪能力,湖泊的蓄洪容积逐年减少。众多通江湖泊不再通江,江湖隔离,原本行洪的滩地、通道不能行洪。加上河道设障严重等原因,致使河道过水断面缩窄,洪水出路变小,宣泄不畅,洪水行进缓慢。
依据上述材,分析长江流域中下游地区易发生特大洪水的原因。
10、长江为我们提供了什么?
【当堂达标】
1.
长江干流流经的地形区从上游到下游的顺序分别是( )
①云贵高原
②横断山区
③四川盆地④青藏高原
⑤长江中下游平原
A.①②③④⑤
B.④③①②⑤
C.④②①③⑤
D.④③②①⑤
2关于长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流域面积、长度、径流量、含沙量均居我国首位
B.三峡位于四川、湖北两省交界处
C.葛洲坝水电站位于长江中游,是我国目前最大的水电站
D.南北两侧的支流汛期错开,对长江干流水量起着调节作用
3.一位游客坐船从上海出发,沿长江干流到达重庆,沿途看到长江接纳的支流有( )
A.赣江、汉江、湘江、乌江、嘉陵江
B.赣江、湘江、汉江、乌江、雅砻江
C.雅砻江、嘉陵江、乌江、汉江、赣江
D.汉江、赣江、湘江、嘉陵江、岷江
4.图为“长江水系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该河流发源于
的
山脉。
(2)写出下列数字和字母所表示地理事物的具体名称。
支流:①
②
③
湖泊:C
D
城市G
水电站L
长江经济带包括11个省(市)。2018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明确要求长江经济带要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引领,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推动长江上中下游地区协调发展和沿江地区高质量发展。读图,回答5-7题。
5、下列省(市)与其行政中心及简称匹配正确的是(
)
A、四川省-昆明-川
B、湖北省-武汉-鄂
C、安徽省一南昌-皖
D、重庆市一成都-沪
6.有关长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发源于青藏高原,注入渤海
B.宜宾与城陵矶是长江上、中、下游的划分地点
C.与黄河相比,长江的期更长,含沙量更大
D.因通航里程长,货运量大而被称为黄金水道”
7.推动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需要。下列措施中不符合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的是(
)
①在上游进行水电梯级开发增加能源供应
②在中游进行围湖造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③在长江流域大力推行“河长制”,让“録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
④建立跨省区的国家級森林保护区或珍稀水生动物保护区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8、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下列描述在长江流域示意图中填注出汉江和上海的名称。
(2)长江水能主要集中在
(上或中)游河段,干流主要建有
和葛洲坝等水利枢纽工程。
(3)据图乙分析,20世纪90年代长江流域森林覆盖率、湖泊面积
(増大或减小),而水土流失面积在
比50年代
(增大或减小),造成这种现象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这给下游河段带来的影响主要有
等。
(4)“黄河在流血,长江也在流血”说明长江近年来(
)
A.水量增大
B.水流增强
C.水体污染
D.水土流失加剧
(5)近年来,有些专家警告说,长江流域不治理,将变成中国第二条黄河,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请结合图文资料分析原因
【自我反思】
运用思维导图,梳理收获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3)
【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识记黄河的源流概况,注入的海洋、长度、流经的省区、地形区和主要支流。
2、通过阅读资料能够分析黄河各河段的基本特征,黄河的危害成因以及治理措施。
3、通过阅读材料能够分析黄河如何综合治理。
【自主学习】
1、读课本P55文字部分找出黄河的起源地、长度、注入海洋以及地位;
2、在课本P55图2-53中描绘出黄河干流,其形状可以描述为什么?
3、用不同颜色的笔在课本P55图2-53中描绘出黄河最主要的支流湟水、洮河、汾河、渭河;
4、用不同颜色的笔在图一中填写主要的支流名称;
5、用红笔在图2-53中圈出黄河上、中、下游的划分地点;
6、用不同颜色的笔在图一中填写主要城市名称;
7、对照P9图1-7,写出黄河干流自西向东依次经过哪些省级行政单位?
8、对照P24图2-8,写出黄河干流自西向东依次经过哪些地形区?
9、在课本P55图2-53中标出龙羊峡、刘家峡、青铜峡、三门峡、小浪底水电站,在课本P58阅读中勾画出小浪底水利枢纽的作用与地位。
用不同颜色的笔在图一中填写主要水电站名称。
【预习检测】
【交流探究】
要求:先自主思考,然后小组内讨论。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等待其他小组或老师解决。
黄河干流“几”字形内有一个区域不属于黄河流域,请根据图2-40说明原因。
2、阅读课本P55-57文字部分,分析黄河上、中、下游特征
上游
中游
下游
位置
特征
问题
3、读课本P56图2-53,黄河水电站主要分布在哪个河段?该区域为什么水能资源丰富?
4、读课本P58图2-58,完成活动题2(1)(2)问。
5、试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是什么?应当如何治理?
6、试分析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是什么?
7、完成课本P55活动题2。
8、阅读课本P57阅读材料,试分析黄河发生断流的原因是什么?试着提出解决黄河断流的措施?
9、阅读课本P59活动3材料内容,①试分析黄河发生凌汛的河段;
②试着提出黄河发生凌汛时可采取哪些有效的防治措施?
③试分析黄河凌汛发生的时间。
10、阅读课本P59活动4材料内容,①完成活动4(1)问;
②试分析黄河水患的主要成因及其危害。
③为实现黄河的长治久安,请你为黄河的治理献计献策。
11、通过学习本节课知识思考:治理黄河的关键是什么?根本是什么?
12、黄河为我们提供了什么?
【当堂达标】
1.“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中的"天上、海分别是指(
)
A、巴颜喀拉山、渤海
B、唐古拉山、东海
C、昆仑山、渤海
D、祁连山、东海
2.黄河干流流经的地形区有(
)
A.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黄土高原、东北平原
B.云贵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东北平原
C.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D.云贵高原、内蒙古高原、四川盆地、华北平原
3.长江、黄河干流共同流经的省级行政单位是(
)
A.青海、四川
B.青海、陕西
C四川、山西
D.四川、重庆
“黄河含沙世界首,综合治理日加强;亚洲第一长江长,黄金水道多河港”,据此回答:
4.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是(
)
A、下游地区加固黄河大堤
B、下游地区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C、上、中游地区,植树种草,保持水土
D、上、中游地区加固大堤
5.关于黄河山东段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①水能丰富,落差大
②有结冰期
③汛期出现在春季
④有“地上河”现象⑤有凌汛现象
A、①
②
③
B、③
④
⑤
C、②
④
⑤
D、①
②
6.河口至三门峡河段含沙量增大的原因是(
)
A.河水的流量加大
B.河道通畅,流速快
C.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D.流经沙漠地带,携带泥沙多
7.下列有关黄河作为“母亲河”的风险说法正确的是(
)
A.塑造了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
B.中下游河阔水深,航运价值大
C.下游形成“人在地上走,航船天上行”的奇观,旅游潜力巨大
D.中上游水能丰富,且为流域内的地区提供灌溉水源
8.读我国黄河水系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
(1)黄河和长江都发源于
高原,黄河发源自
(山脉),注入
(海)
(2)黄河的水能资源丰富,主要集中在
河段。
(3)黄河①②河段中,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河段是
;“地上河”景观出现在
(填代码)河段,主要原因是中游流经
(地形区),
现象严重。既会形成地上河又会形成凌汛”的河段是在
。
(4)针对②河段出现的生态问题,治理措施是:
。
9.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明确提出:“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下列
说法与要求不符的是(
)
A.上中游地区退耕还林还草,搞好水土保持
B.沿江地带大力发展重化工业
C.中下游地区可发展种植业和淡水养殖业
D.退耕还湖,提高流域内湖泊调蓄能力
10.下列关于长江、黄河的说法,正确的组是
①长江汛期的持续时间长于黄河
②黄河中游易产生水上流失和凌汛现象
③长江荆江河段的治理措施主要是在下游地区加强水土保持
④三峡水利枢纽具有防洪、发电、供水等综合效益
⑤长江、黄河共同发源于青藏高原
②③⑤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①④⑤
11.据“地上河”示意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示“地上河”出现在该河流下游河段
B.该河中游流经地区土质疏松,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
C.该河流最终注入东海
D.该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2019年4月1日12时,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进入全域禁渔期,读图完成12-13题。
12.对黄河干流各河段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各河段皆无结冰期
B.①河段含沙量剧增
C.②河段有凌汛现象
D.③河段已成为“地上河”
12.下列黄河流城开发利用方式,合理的是(
)
A.全流域投放营养物质,提高鱼类产量
B.扩大流域周边围网养殖规模
C.严禁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入
D.大量引黄灌溉,种植水稻
【自我反思】运用思维导图,梳理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