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落日的幻觉》原创精品资料包(绝对是极品)

文档属性

名称 20.《落日的幻觉》原创精品资料包(绝对是极品)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7-14 08:58:10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郑重声明
本系列资料系原创之作,版权归作者所有,现授权21世纪教育网运营,仅供21世纪教育网的用户下载。未经本人书面授权,严禁任何个人、公司(或网站)对该系列资料进行转载或镜像。其它网站转载该试题亦属盗版行为,本人有权追求其法律责任!
下载其他辑资料可以点击此链接http://vip.21cnjy.com/H/13/106/V20266.shtml ( http: / / vip.21cnjy.com / H / 13 / 106 / V20266.shtml )
下载本作者的其他精品资料可以点击
http://www.21cnjy.com/user/home_list.asp username=段国春&flag=&softType=0&page=1 ( http: / / www.21cnjy.com / user / home_list.asp username=段国春&flag=&softType=0&page=1 )《落日的幻觉》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积累“绮丽、殷红、气息奄奄”等词语。
2、阅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提炼信息语句。
3、掌握有关说明文的学习方法
过程与方法:
1、了解掌握说明文学习方法
2、课文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能正确对待文学欣赏与科学理论,让学生明白自然界的奥秘是无穷无尽的,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探究身边自然现象的能力。
重点难点:
1、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提炼信息语句
2、掌握说明文学习方法
3、品味课文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
4、课堂延伸,训练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一、导入
让学生观察“筷子变折”的现象,提问“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
筷子变折是一种光学现象形成的,其实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这种有趣的现象也很多。
老师很喜欢唐代诗人王维《使至塞上》中的两句话“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两句诗语言质朴,意境博大深远,但落日真的是圆的么?(出示幻灯片)——落日怎么会是扁的?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梦幻的夕阳,走进《落日的幻觉》。
二、自读课文,解决生字词(出示幻灯片)
绮(qǐ)丽:颜色美丽,多用来形容风景。
殷(yān)红:带黑的红色。
日薄(bó)西山,气息奄奄(yǎn):出自晋李 密《陈情表》,意思是太阳快要落山了,比喻衰老的人即将死亡或腐朽的事物即将没落。薄:迫近,靠近。气息奄奄:形容呼吸微弱,快要断气的样子,也比喻腐朽的事物即将没落。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出自唐李商隐《登乐游原》,意思是虽然夕阳无限美好,可惜的是已接近黄昏时刻。
三、细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提问:学习一篇说明文,应注意什么?
——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结构,说明方法,说明文语言(板书)
提问:那么这篇课文属于事理说明文还是事物说明文?它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2、这篇文章怎么安排结构?
——开头引用诗句(问:引用的作用?)——描述落日景象——过渡段——阐释原因
明确:结构清晰,为我们将来写作说明文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3、文章的重点放在对落日产生幻觉的原因的阐释上,我们就来阅读这个自然段。
(出示幻灯片)
日落时的幻觉 产生幻觉的原因
颜色深黄、殷红 光线散射和光波长短原理
神秘的暗弧,暗弧外面有亮弧 光线散射大气层密度不同
西方天空出现迷人的紫光 眼睛的叠合效应
接近地平线时太阳变扁了 光线的折射原理
太阳好像变大了 未说明原因(其实没变大)
以表格的形式提问文章内容,
锻炼口语表达:作者说明了落日产生( )的幻觉,是由于( )形成的
四、说明文的语言
一般比较平实,但可以适当采用描写成分。例如第二段,可以使文章生动形象。
(出示幻灯片)
日落前——太阳变大,颜色深黄殷红
日落时——接近地平线时,缩身变扁
日落后——周围伴有灿烂的晚霞,背后空中出现蓝灰色暗弧,暗弧外镶有明显的亮弧,在暗弧和亮弧上升的同时,西方会出现紫光
五、写作意图(出示幻灯片)
原来这么美丽的夕阳和斑斓的蝴蝶的翅膀也都是我们眼睛的一厢情愿的幻觉而已。生活中这种现象会很多。当你面对这些现象时,是不是应该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是不是应该运用我们所学的知识去探寻其中的科学道理呢?希望大家养成质疑的习惯,多思考,多探究,找出事物本身的真理。
六、拓展训练
1、课堂练笔——描写一段日出时的美景(出示幻灯片)
教师读范文,学生写后进行点评
2、诗词积累——描写日出的优美诗句
1、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元 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2、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唐 李白《送友人》
3、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唐 崔颢 《黄鹤楼》
4、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唐 李商隐《登乐游原》
5、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唐 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6、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唐 刘禹锡 《乌衣巷》
7、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 —明朝 杨慎《临江仙》
8、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宋 王禹偁《村行》
9、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sè)半江红。—唐 白居易 《暮江吟》
10、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宋 李觏《乡思》
七、作业
作业:文中提到落日看到起来好像并没有变大,但是作者并没有给出原因。你能否根据自己的课外知识,解释其中原因呢?
板书设计:
现象:深黄,殷红 暗弧,亮弧 紫光 变扁 变大 (幻觉)
日落
本质:光线散射 光线散射 人眼的叠合效应 光线折射 未说明 (原因)
波光长短 大气层密度不同
(逻辑顺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郑重声明
本系列资料系原创之作,版权归作者所有,现授权21世纪教育网运营,仅供21世纪教育网的用户下载。未经本人书面授权,严禁任何个人、公司(或网站)对该系列资料进行转载或镜像。其它网站转载该试题亦属盗版行为,本人有权追求其法律责任!
下载其他辑资料可以点击此链接http://vip.21cnjy.com/H/13/106/V20266.shtml ( http: / / vip.21cnjy.com / H / 13 / 106 / V20266.shtml )
下载本作者的其他精品资料可以点击
http://www.21cnjy.com/user/home_list.asp username=段国春&flag=&softType=0&page=1 ( http: / / www.21cnjy.com / user / home_list.asp username=段国春&flag=&softType=0&page=1 )
《落日的幻觉》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训练
1.给加点字注音
幻觉( ) 绮丽( ) 绚丽( )
殷红( ) 折射( ) 气息奄奄( )
2.根据拼音写汉字
_______落(zhuì) 神___(mì) ______射(sǎn )
_______蓝(wèi) _____日(xù) _____减(shuāi )
3.查阅出处,理解含义:
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作者_________________
含义: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作者______________
含义:
4.填入下面很向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太阳变扁的幻觉,_______出现在日落,太阳跳出地平线时也是如此。这是_______光通过空气时,速度每秒减慢87千米,_______光线折射也随之发生变化,_______,当落日下缘接触地平线时,折射使落日的高度和宽度之比为16.5:32,观赏者眼睛里的太阳自然就是扁的。
A.不只 由于 因而 所以
B.不只 因为 因而 所以
C.不仅 由于 因而 因此
D.不仅 因为 所以 因此
5.下列句子没有用到说明方法的一项是( )
A.这些奇异景象竟然大都是幻觉,夕阳本身没有任何变化。
B.一般地讲,黄昏时空气中的烟尘要比清晨多。在此,落日颜色又不同于旭日。
C.这是由于光通过空气时,速度每秒减慢87千米,因而光线折射也随之发生变化。
D.(落日时的太阳)就像一个巨大的玉盘远挂天边。
6.填空
本文作者是_______________。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的内容。
二、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其实,日落的景象和日出同样壮观、绮丽,而且神秘、迷人。如果有机会观日落,它会使你神往:太阳静静地躺在西方地平线上,变得如此之大,颜色是那样深黄、殷红;它缓缓坠落,接近地平线时竟缩身变扁。若天空有云,你会看见灿烂的晚霞;全天无云,不要忘记回头,你会发现背后的天空中现出神秘的蓝色暗弧,暗弧外面还锻有明显的亮弧。而在暗弧和亮弧上升的同时,西方天空还会出现迷人的紫光,随着太阳的坠落,紫光下移,接近地平线时才消失,可惜这种美丽的紫光并不多见。
日落确实很美,色彩绚丽,变化多端。可是观赏者不会想到吧,这些奇异景象竟然大都是幻觉,夕阳本身没有任何变化。
天文学家早就发现,地球大气会使光线散射。1871年,英国科学家端利证明,短波光的散射比长波光要强得多,所以,阳光中的短波光——紫色光被大气层中微小尘埃和空气分子散射要比长波光——红色光强10倍以上(这首先可以解释为什么天空总是蔚蓝色的)。由于日落日出的时候,阳光所穿透的大气层增厚,而黄、红色光穿透能力最大,所以此时太阳看起来深黄、殷红。一般地讲,黄昏时空气中的烟尘要比清晨多,因此,落日颜色又不同于旭日。
由于地球表面和大气层都是弯曲的,接近地平线的太阳的光线穿过大气层时,其距离远大于高层,所以进入底层的光线迅速衰减,再加上太阳沉入地平线后所造成的地球影子,就呈现出天空中蓝灰色的暗弧;而高层大气密度小,光散射弱,就产生了暗弧上的亮弧。这种奇妙的大气光学现象随着太阳的下落而升向天顶,随着黑暗的降临而消失。至于美丽的紫光,是因为人眼的叠合效应,使通过大气尘埃的红色光与高层大气中较纯空气的蓝色散射光叠合而产生的。
7.第一段主要运用 的表达方式,这样写的好处是 。
8.第二段在结构上属于 ,在内容上起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9.第三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第四段中画线的“这种奇妙的大气光学现象”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阅读
近年来,许多昆虫学者怀着浓厚的兴趣对“彩蝶王”的迁徙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发现“彩蝶王”和候鸟一样,每年冬天都飞往南方,夏天又飞回北方。每天平均飞行45公里以上。更有趣的是,在长途迁徙中雄蝶总是在雌蝶周围组成一道锦障,担负起护卫和前导的责任。“彩蝶王”的队伍通常都是夜晚休息,白天飞行,而且黎明即起,从不偷懒苟息。有时高空强风吹袭,队伍时聚时散,有的彩蝶落伍,有的彩蝶死去,而那些担任护卫和前导的雄蝶,伤亡就更大,每次跋涉途中竟有三分之一不能免于殒命。但整个队伍始终不改其志,还是保持着强大的阵容,向着既定的方向从容地飞去,飞去,高山、大河、沙漠都莫之奈何。
加拿大动物学家厄克特为了进一步揭开“彩蝶王”迁徙之谜,制作了一种特殊的油膏,将编好号码的标记贴在上百只“彩蝶王”的薄翼上。许多带着这种标记的“彩蝶王”几个月后在数千公里之外被人们找到了。厄克特还寻踪觅迹,在墨西哥的马德雷山脉高达3000米的陡峭山峰上发现了“彩蝶王”的真正府邸。每年总有上万只“彩蝶王”在这里繁殖生息。一到夏天,“彩蝶王”就从马德雷山出发飞往美国和加拿大。
这些彩蝶都短命得很,生命不过短暂的一年光景,很多在迁徙途中死掉了。但即使如此,它们还是锲而不舍地追求着光明美好的生活。或许“彩蝶王”真正魅人之处倒并不在其体态如何美妙。而在其纤巧的形体中有着坚强执着的灵魂。这种不畏劳苦牺牲而追求既定目标的特性,使这种小昆虫的生命对人们有一种新鲜的启示和意义。
11.用文中带有文言色彩的词替换下面的词语。
迁移——( ) 死亡——( )
12.文中揭示的“彩蝶王”飞行的特征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文中能表明“彩蝶王”给人以启示的一句话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从文中第一段摘出表现“彩蝶王”飞行规律的句子。
(1)每年飞行的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每天飞行的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飞行的行程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飞行的组织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你能从下列语句中悟出什么道理或得到什么启示吗?
每次跋涉途中竟有三分之一不能免于殒命。但整个队伍始终不改其志,还是保持着强大的阵容,向着既定的方向从容地飞去,飞去,高山、大河、沙漠都莫之奈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训练
1.huàn qǐ xuàn yān zhé yǎn
2.坠 秘 散 蔚 旭 衰
(1)李密 《陈情表》 太阳快要落山,人呼吸微弱,快要断气。比喻人到老年,也比喻腐朽的事物即将没落。
(2)李商隐《登乐游原》 夕阳下的景色无限美好,只可惜已接近黄昏。
4.A
5.A
6.黄天祥 日落时给人的错觉原因
二、
(一)7.描写 生动、形象,使文章文学性更强
8.过渡句 承上启下
9.作比较。 鲜明有效地说明了短波光散射比长波光强。
10.“由于……亮弧”(第四段开头部分)。
(二)
11. 迁徙 殒命
12. 整体行动,阵容强大,向着既定目标飞行。
13. 或许“彩蝶王”真正魅人之处倒并不在其体态如何美妙,而在其纤巧的形体中有着坚强执著的灵魂。
14. (1)每年冬天都飞往南方,夏天又飞回北方。
(2)夜晚休息,白天飞行,而且黎明即起,从不偷懒苟息。
(3)每天平均飞行45公里以上。
(4)在长途迁徙中雄蝶总是在雌蝶周围组成一道锦障,担负起护卫和前导的责任。
15. 彩蝶们为了自己的理想不畏牺牲的精神令人钦佩。昆虫们能做到这种境界,何况我们人呢?作为人,我们要有理想,要以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精神向理想奋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19张PPT)
盯着图片中央的十字看,你会发现?
你能发现站立的拿破仑像吗?
这幅图中隐藏着一个什么图案?
体裁?
事理说明文
讲述事物原理的说明文
讲述事物现象所产生的原因的说明文
落日的幻觉
默读要求:
1.默读课文,勾画有关幻觉及成因的语句。
2.完成课后表格。
3.记下不懂的问题,与同伴交流学习。

薄饼
日薄西山
薄荷

殷红
殷切

落了东西
落枕
落山
báo


yān
yīn

lào
lùo
日落时的幻觉 产生幻觉的原因
西方天空出现迷人的紫光
未说明原因(其实没有变大)
颜色深黄、殷红
光线散射和光波长短原理
神秘的暗弧,暗弧外面有亮弧
地球表面和大气层的弯曲;高层大气层密度小,光散射弱
人眼的叠合效应
接近地平线时太阳变扁了
光线折射的原理
太阳好像变大了
说明方法
说明顺序
事理说明文
说明方法
说明顺序
事理说明文
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
引用、打比方
时间顺序
空间顺序
逻辑顺序
从现象到本质
从原因到结果
从整体到部分
从概括到具体
从特点到用途
你喜欢这篇文章吗?说说理由。
举出类似落日幻觉的几个例子。
从这篇文章能悟出什么样的哲理?
课文没有交待“落日变大”的原因,你能试试吗?                 
折射现象
参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