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第五完全学校2021年秋期高二开学考试
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下列有关体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体液就是血浆、组织液和淋巴B.人体的体液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
C.人体细胞生活在细胞内液
D.人体1/3的体液存在于细胞内液中
2.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毛细血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血浆
B.在人体的体液中,细胞内液约占1/3,细胞外液约占2/3
C.组织液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
D.淋巴和组织液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较少
3.在高等动物体内,组织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的关系可表示为
4.下列物质在血浆中都能找到的是
A.甲状腺激素、氧气、尿素、血浆蛋白
B.氨基酸、麦芽糖、二氧化碳、钠离子
C.蛋白酶、钙离子、脂肪、葡萄糖
D.呼吸酶、脂肪酸、载体、胆固醇
5.下表为人体细胞外液(血浆、组织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及含量(单位:mmol/L)的测定数
据,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④为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
B.②为血浆,③为组织液,②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③增多
C.肝细胞中的CO2从产生场所扩散到③至少需穿过3层磷脂分子层
D.③与④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6.毛细血管壁细胞和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分别是
①血液和组织液②血浆和组织液③淋巴和血浆④淋巴和组织液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7.接种流感病毒疫苗时进行肌肉注射,药物一般直接进入
A.血液
B.淋巴
C.组织液
D.细胞内液
8.
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外液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血浆成分中含量最多的是水,其次是无机盐
B.血浆不仅可以运输营养物质,也可运输代谢废物
C.血浆和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完全相同
D.氨基酸、葡萄糖、纤维蛋白原、血红蛋白都属于血浆的成分
9.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或可看作是直接进入内环境的是
①血液、组织液和淋巴
②血浆蛋白、O2和葡萄糖
③CO2和胰岛素
④激素、呼吸酶和氨基酸⑤进入胃中的牛奶⑥肌肉注射青霉素
A.①②⑥
B.②③⑥
C.②④⑤
D.①③④
10.下列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细胞外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
B.细胞外液渗透压主要由Na+和Cl-的浓度决定
C.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D.人的血浆渗透压小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11.如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I、II、III、IV表示能直接与内
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4种器官或系统,①②是有关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内环境与I交换气体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
B.①表示Na+、Cl-葡萄糖等通过自由扩散进入内环境
C.②表示重吸收作用
D.IV表示的器官是皮肤
12.葡萄糖进入肝脏细胞合成糖原所经过的途径是
A.消化道→血浆→细胞内液
B.消化道→组织液→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
C.消化道→组织液→淋巴→血浆→细胞内液
D.消化道→淋巴→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
13.如图为人体内肝细胞及其内环境示意图,a、b、c、d表示不同的体液。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c处的K+比a少
B.d处的蛋白质含量比c高
C.按箭头①方向移动的物质有糖原、尿素和CO2
D.按箭头③方向移动的物质有葡萄糖、O2和血红蛋白
14.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静脉注射后,血管中的药物需经组织液进入肌细胞
B.血浆蛋白大量进入组织液会引起组织肿胀
C.内环境的成分中有尿素
D.心肌细胞内的CO2浓度低于其生活的内环境中的CO2浓度
15.如图为人体体液各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a存在于细胞内,约占体液的1/3
B.新型冠状病毒能在b中增殖
C.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为b和消化液
D.某人营养不良会导致b液增多而出现组织水肿
16.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血浆渗入组织液的量和组织液渗回血浆的量相等
B.组织液渗回血浆的量与渗入淋巴的量相差较大
C.组织液中的尿素被毛细血管的动脉端吸收进入血浆
D.长时间行走使脚掌磨出水泡,几天后水泡消失,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渗入组织细胞
17.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下列现象不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的是
A.夏天长期待在空调房间容易引起空调病
B.有人到青藏高原后会头晕、乏力、血压升高
C.人屏息一段时间后,呼吸运动会明显加强
D.长期处于高温环境可能会引起中暑
18.
人长时间运动引起机体缺氧时,血浆pH的变化趋势、引起pH变化的
物质、起缓冲作用的物质分别是
A.降低、CO2、Na2CO3
B.降低、乳酸、NaHCO3
C.升高、CO2、H2CO3
D.升高、乳酸、NaHCO3
19.下列对内环境稳态实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在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下实现的
B.内环境的成分及温度、pH等理化性质呈现动态平衡
C.是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的结果
D.是体内细胞生活不可缺少的条件
20.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这是因为
①内环境稳态可以为细胞代谢提供充足的物质
②内环境稳态可以为细胞代谢所需的酶提供适宜的温度
③内环境稳态可以为细胞代谢所需的酶提供适宜的pH
内环境稳态可以使
细胞维持正常的形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21.关于人体内环境中pH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体血浆的pH通常维持在7.35?7.45
B.血浆中乳酸过多时,乳酸会与NaHCO3发生反应,生成乳酸钠和H2CO3
C.血浆中Na2CO3过多时,Na2CO3会与H2CO3结合形成NaHCO3
D.人体大量喝水时血浆pH会明显上升
22.下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下列不会使②中液体增加的是
A.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降低B.班氏丝虫寄生于人体淋巴系统,引起淋巴管阻塞
C.慢性肾炎病人长期出现蛋白尿D.饮食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过高
23.下图中甲、乙为人体内两种不同组织处的毛细血管,①②③
表示某些化学物质。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CO2浓度最高的部位是乙
B.若②为氨基酸,经吸收、运输,在组织细胞中的核糖体上合成组织蛋白共要穿过5层
生物膜
C.①②③三种化学物质中②和③可以是葡萄糖
D.相对于内环境来说,相当于外界环境的是甲中的液体
2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某株遗传因子组成的Aa的高等植株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数目为雄配子:雌配子=1:
1
B.杂合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测交后代也会出现性状分离现象
C.
Aa个体自交二代和自由交配二代,二者后代中遗传因子组成为aa个体所占的比例相等
D.最能说明分离定律实质的是F1产生了两种等量的配子
25.某二倍体植物有高茎与矮茎、红花与白花两对相对性状,且均各只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
有一高茎红花亲本,其自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高茎红花:高茎白花:矮茎红花:矮茎白花=5:3:3:1,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控制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遗传时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出现5:3:3:1的原因是可能存在某种基因型植株(合子)致死现象
C.出现5:3:3:1的原因是可能存在某种基因型配子致死现象
D.自交后代中高茎红花不均为杂合子
26.图1所示为某高等动物精原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的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图2是该
动物的一个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CD段含有核DNA分子6个
B.图2细胞对应时期为图1的BC段
C.AB段可发生交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D.DE段和GH段的变化都是细胞一分为二的结果
27.15N标记的含有3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其中有胞嘧啶60个,该DNA分子在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4次,其结果可能是
A.含有15N的脱氧核苷酸链占1/8
B.含有14N的DNA分子占7/8
C.连续复制过程中共需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3600个
D.第4次复制过程需要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900个
28.图是正在以DNA为模板转录生成RNA的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最多有5种碱基和5种核甘酸
B.图中的转录方向是由左向右
C.该过程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D.该过程可以在细胞核和细胞质中发生
29.现有两个非常大的某昆虫种群,个体间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无突变,自然选择对
A和a基因控制的性状没有作用。种群1的A基因频率为20%,
a基因频率为80%;种群2的
A基因频率为60%,
a基因频率为40%。假设这两个种群大小相等,地理隔离不再存在,两个
种群完全合并为一个可随机交配的种群,则下一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是
A.48%
B.50%
C.42%
D.21%
30.下列说法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
A.通过自然选择保留下来的基因都是有利基因
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中有利变异的保存和积累
C.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趋势能反映生物进化的方向
D.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必要条件,也是生物进化的必要条件
二、非选择题
31.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a?d表示膜结构或管壁,A?D为体液):(每空1分,共10分)
(1)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减少,会引起图甲中[
]
中的液体增
多,其结果将会引起
。
(2)图乙中⑦内的液体约占人体体液的
;④与①⑥成分上的主要区别在于④中含有较多的
;③生存的具体内环境是
。
(3)血液中的氧气被组织细胞利用经过的途径为
(用图乙中的数字表示),共穿过
层膜结构,CO2浓度最高的为图乙中的[
]
。?
32.如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A、B、C、D表示四种体液,①②表示有关的物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7分)
(1)A?D中不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
。C是哪种成分
。
(2)A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
的含量有关;C的酸碱度保持相对稳定,与它含有的
等离子有关。
(3)如果②代表O2,由体外进入到组织细胞需要
(系统)协助完成;机体
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
调节。
(4)肝脏是形成尿素的主要场所,相对于肝脏内毛细血管动脉端,静脉端的尿素含量
(填较高或较低)
33.内环境是人体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人体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及化学成分在正常情况下
能够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是人体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请回答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14分)
(1)能与毛细血管壁细胞直接进行物质交换的具体内环境是
。
(2)人体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主要包括
等;其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
(3)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相对稳定是因为其中含有
。肺气肿患者由于呼吸不畅,
其血液的pH将
(填“增高”“降低”或“保持不变”),这是因为
。
(4)如图所示,尝试在图中构建人体肝脏内血浆、组织液、成熟红细胞内液间O2、CO2扩散
的模型(用实线箭头表示O2的扩散,用虚线箭头表示CO2的扩散;不考虑CO2进入成熟红细胞
的情况)。
34.法布里病是一种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的遗传病,患者体内的GLA基因往往发生突变,
导致GLA酶异常,导致代谢产物Gb3在患者体内不断累积。当Gb3在血管、肾脏、心脏和大
脑等组织与器官中积累到一定量时,就会造成损害,影响它们的功能。回答下列问题:(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9分)
(1)决定法布里病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在遗传上总是与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
作
(2)
GLA酶异常的直接原因可能是
。(2分)
(3)法布里病说明基因与性状存在的关系是
。(2分)
(4)参与GLA酶合成的RNA有
;(2分)在转录的过程中,
(2分)使得DNA双链解开,双链上的碱基得以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