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练习卷
一、选择题:
1、夏日的校园,坐在教室里就能闻到阵阵花香,沁人心脾。花香四溢的现象说明( )
A.分子很小
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子由原子构成
D.分子之间有间隔
2、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蒋争凡教授研究组发现,锰离子是细胞内天然免疫激活剂和警报素。在元素周期表中锰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为25
B.属于金属元素
C.原子核内中子数为32
D.相对原子质量为54.94
3、婴幼儿为了防止龋齿,常常去医院“涂氟”,这里的“氟”指的是( )
A.离子
B.原子
C.分子
D.元素
4、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粒子是阳离子
B.该元素是一种金属元素
C.该粒子具有相对稳定结构
D.该原子的核外有2个电子层
5、将间隔滴有酚酞的滤纸条放入试管内,然后用浸有浓氨水的棉花堵住试管口(如图),观察一会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滤纸条无明显变化
B.整条滤纸同时变为红色
C.棉花团逐渐变成红色
D.该实验证明了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6、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现象用分子的观点解释合理是( )
A.1L沙子与1L黄豆混合后体积小于2L一一分子之间有间隔
B.在家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一一汞原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
C.水沸腾时可掀起壶盖一一分子间隔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柳絮纷飞一一分子不断运动
7、下列关于分子、原子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粒子
B.分子和原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
C.原子在化学变化中还可再分
D.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8、科学家发现一种只有四个中子构成的粒子,这种粒子称为“四中子”,也有人称之为“零号元素”。它与天体中的中子星构成类似。有关该粒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元素周期表中排在氢的前面
B.由于没有质子,被称为“零号元素”
C.质量大约是一个氢分子质量的2倍
D.不显电性
9、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3,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最外层有1个电子,则该原子的中子数是( )
A.11
B.12
C.13
D.14
10、航天精神,激励国人。发射运载火箭采用液氢作燃料,保持液氢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
A.H+
B.H
C.H2
D.H2O
11、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A.分子间的空隙:B.原子核外电子层数:
C.地壳中元素含量:D.空气中物质的含量:
12、按如图元素周期表(局部)提供的信息,下列有关判断错误的是( )
A.铍和镁属于同一个族
B.同一周期的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
C.镁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12
D.锂和钠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所以二者的化学性质完全相同
二、填空题:
13、用微观粒子的观点解释说明下列问题:
(1)吸烟者常给周围的人带来被动吸烟的危害说明
。
(2)加压时,6000L氧气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说明
。
(3)一滴水中约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
。
(4)水通电分解的过程中一定不变的微粒有
。
(5)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组成元素相同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
14、某课外兴趣小组欲探究分子相关的性质,设计实验如图所示,在试管中的滤纸条上A、B、C三处各滴上一滴酚酞溶液,再向试管口的棉花团上滴一些浓氨水。
(1)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或浓氨水用的仪器是
。此实验中,往往在试管下放一张白纸,白纸的作用是
。
(2)可以观察到A、B、C三处的酚酞溶液变成红色,则变色的先后顺序为
(填序号),这一实验说明了
。
(3)在做上述实验时,发现试管内滤纸条上没有变化,而试管口塞的脂棉花却变成红色,导致这一现象产生的错误操作可能是
。这一实验还说明,两种试剂中
具有挥发性。
15、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维方式。
(1)图D中m的值为
,该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2)图中共有
种元素。
(3)图中属于阳离子的是
(填离子符号)。
(4)图C表示某元素的粒子,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
周期,它的化学性质与下列元素中的
(填序号)化学性质相似。
①N???????②O??????③F????????④Ar
16、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画出16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氟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2)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密切的是原子的?
(填序号)决定;
A.相对原子质量
B.中子数
C.最外层电子数
D.质子数
(3)Na、Mg、Al位于同周期的原因是?
;
(4)请写出与氩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阴离子的离子符号?
(任写一种);
(5)请写出1号和7号元素组成的原子团的离子符号?
,该离子有?
个电子。
17、化学的特征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和创造物质,请回答:
(1)“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花香入鼻的原因是
。
(2)如图1是我们学过的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写出此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该反应中没有发生变化的微粒是
和
(填微粒名称)。
(3)如图2是氢分子和氧分子运动的示意图。
①在A、B和C中,能比较得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的是
(填序号)。
②从图2中可见,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除温度外,还与
有关。
③举一个能说明“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的生活事例:
。
(4)下列说法:①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②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③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④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⑤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构成物质的分子本身会发生变化⑥CO2分子中含有O2分子。其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6
BCDDDC
7~12
BABC
AD
二、填空题:
13、答案:(1)分子是在不断地运动的;
(2)分子间有间隔;
(3)分子很小;
(4)氢原子和氧原子;
(5)分子构成不同.
14、答案:(1)胶头滴管;起衬托作用,便于观察滤纸条的颜色变化;
(2)CBA;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3)酚酞溶液滴到了棉花上,而浓氨水滴到了滤纸条上;浓氨水。
15、答案:(1)17;得到;
(2)四;
(3)Na+;
(4)三;②。
16、答案:(1);19.00;
(2)C;
(3)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
(4)Cl-(或S2-);
(5)NH4+;10。
17、答案:(1)H2O2H2O+O2;氢原子;氧原子;
(3)①BC;
②分子种类;
③湿衣服在阳光下比阴冷的地方干得快;
(4)③④⑤。